欧美 日韩 国产 综合网,欧美人妖在线二区,中文字幕 日韩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sub id="xon3q"><ol id="xon3q"><em id="xon3q"></em></ol></sub>
  1. <u id="xon3q"></u>
  2. <sub id="xon3q"></sub>

    導航


    當前位置:首頁 >>安徽省 >>亳州市 >> 蒙城縣

    蒙城縣景點大全


    景點 簡介
    蒙城博物館

    蒙城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沙遣┪镳^位置在城南新區(qū)莊子大道以西、陳牛路以東、仁和路以南、永興路以北的塊地,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1]  蒙城博物館造型取自青銅禮器方樽和漢闕,建筑面積12000平方,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蒙城博物館建于2012年6月,以知識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閑娛樂性為一體的展現(xiàn)模式,反映蒙城歷史、沿革變遷以及地域文化為主題的歷史文化博物館,蒙城博物館是為了宣傳蒙城縣歷史文化,豐富蒙城文化生活,豐富了蒙城城市文化功能?! ∶沙遣┪镳^造型取自青銅禮器方樽和漢闕,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 ∶沙遣┪镳^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 〔┪镳^主要分為《“原始第一村”——尉遲寺遺址》、《古蒙神韻》、《楹聯(lián)之鄉(xiāng)》三大展覽版塊。  二樓尉遲寺展館,通過對先民安居、原始聚落、墓葬祭祀和發(fā)掘記事四個單元進行大篇幅、多角度全面展示,將考古發(fā)掘的一系列成果以陳列的語言進行演繹?! ∪龢钦箯d以古蒙溯源、古邑遺珍、歷史名勝、名人薈萃、民風民俗、非遺傳承六個單元的展示?! ∶沙遣┪镳^以知識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閑娛樂性為一體的展現(xiàn)模式,反映蒙城歷史、沿革變遷以及地域文化

    莊子祠

    莊子祠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莊子祠坐落在蒙城縣渦河北岸漆園鎮(zhèn)。莊子(前369--前286)和孟子(前372--前289)是同時期人,比孟子小三歲,名周、字子休。據(jù)《史記》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為蒙漆園吏",不久即隱居。莊子一生只做學問不做官,家庭雖貧,但他生活得卻非常逍遙:當時楚國、梁國、齊國等都請他出來做官,其中楚國請他做相,他堅辭不就;他愛垂釣,常在其家鄉(xiāng)濮水(今芡河)邊釣魚(現(xiàn)蒙城呂望鎮(zhèn)芡河邊仍有莊子釣魚臺遺址);他老婆死了,他能擊盆為歌;一覺醒來,他不知在夢中是他變成了胡蝶,還是蝴蝶變成了他;他可以在意念中扶搖直上九萬里,北至北海,南至天際,正像易中天先生所說,莊子的一生活得精彩、充實、瀟灑。  莊子祠始建于宋元豐元年(1078),當時蒙城縣令、秘書丞王競,有感于一千多年來,莊子的家鄉(xiāng)竟沒有給莊子建一個紀念的地方,于是多方籌款,為莊子建祠,并請好友蘇軾撰文紀念。蘇軾撰寫了《莊子祠堂記》,文曰:"莊子蒙人也,嘗為蒙漆園吏。沒千余歲而蒙未有祠之者,縣令、秘書丞競始作祠,求文以為記……。"此祠堂建于渦河北岸舊縣衙東漆園故址中,主要建筑有逍遙堂、夢蝶樓、觀魚臺等。每年祭祀,從未間斷?!肚f子祠堂記》收在《蘇東坡全集》中。這里有一個問題,即為什么一千年后莊子故里蒙城才給莊子建祠呢?大家知道,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末年,死后80年(206)即開始了西漢統(tǒng)治。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漢武帝雖向道,但求的是黃老養(yǎng)生長壽之術(shù),政治上仍尊儒。東漢末,道教盛行,老子的地位被道教確立,莊子雖然也被道教追封為教主,但地位遠不及老子。魏晉時期,莊子以其超俗的人生觀、玄妙的宇宙觀和虛無的人生觀,受到當時玄學的追捧,名聲大振,但由于社會的動蕩,為名人建祠尚未形成風氣,因而也不曾有人建莊子的紀念場所。唐代只祭老子,不祭莊子。宋真宗(998--1022)崇道,全國大興建道教活動場所之風,宋神宗(1068--1078)元豐八年(1078),神宗過世,神宗的母親高太后因其孫哲宗年幼,而垂簾聽政。高太后是蒙城小澗人,聰明的縣令王竟,此時建莊子祠,既是歷史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當時的社會風尚,更有向高太后表示效忠和慶賀的含義?! ∶鞒祉槪?457--1464)年間,莊子祠被黃水淹沒,明萬歷八年(1580),知縣吳一鸞于縣城東關(guān)重建。重建的莊子祠堂規(guī)模宏大,頗為壯觀。有逍遙堂、夢蝶樓、卷篷各三間,道舍三間,魚池橋一座。左為夢蝶樓,右為觀魚臺。逍遙堂居中,堂中塑莊周像,每年春秋祭祀。明崇禎五年(1632),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增建五笑亭,辟池為莊子濠上觀魚園,并親撰《新修莊子祠記》,刻碑立于祠內(nèi)。門前立丈余高的石牌,鐫刻"莊周故里"四個大字?! 〗裉?,宋、明時期的莊子祠均已不在,僅蘇軾的《莊子祠堂記》猶存。  1995年6月28日,蒙城縣委、縣政府在宋代莊子祠堂舊址第三次重建莊子祠,聘請中國科學院著名古建筑專家張馭寰作總體設計。占地面積52畝,總建筑面積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與萬樹園兩部分組成。中軸線貫穿,將主要建筑放在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前趄后寢,建筑體量是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長幼有序,門制重重。進入大門之后,又出現(xiàn)三門,即古衡門、莊子門、漢闕門,過了這三道門之后,才可看見逍遙堂(大殿)。大殿前有左右配門,東西月門,這一大組門成為進入莊子祠大殿之前的序曲,步步引人入勝。東西萬樹園,體現(xiàn)自然,有一種自然野趣,此設計規(guī)劃超出歷史上各代建造的莊子祠的規(guī)模?! 〈舜沃亟ㄇf子詞,在施工中分為兩期建造。第一期的建設項目就有漢圍墻、東西萬樹園圍墻、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現(xiàn)已基本竣工。二期建設項目有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魚臺、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jīng)閣、東西碑廊等。      地址:漆園辦事處省道203與省道305交匯處  電話:0558-7772355  莊子 (前369~前289)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shù)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為寓言《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jīng)》,他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 詳細++  莊子 (前369~前289)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shù)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為寓言《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jīng)》,他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 詳細++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鞴珗@以著名抗日將領、新四軍四軍師長板橋集抗日戰(zhàn)斗總指揮彭雪楓將軍名字命名。  雪楓公園位于蒙城縣東北部,北淝河貫穿其間,面積約60萬平方米。S305線從公園門前穿過,距離蒙城15公里,距離宿州40公里?! ⊙鞴珗@行政歸屬于蒙城縣板橋集鎮(zhèn)人民政府,現(xiàn)由板橋集鎮(zhèn)雪楓公園管理辦公室進行日常經(jīng)營管理,公園總投資1817萬元,其中新建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碑投資36.6萬元,紀念館投資260萬元?! 」珗@自2002年2月開業(yè)以來,平時每日接待游客200-300人,節(jié)假日每日接待超1000人。  雪楓公園位于板橋集北首淝河南岸,此處原屬老河套,后遭轟炸形成九高十八洼,地形復雜,污水、灘涂、雜草,旱天腥臭四溢,水天殃及灘外千畝良田。板橋集鎮(zhèn)黨委、政府決定墾荒治水綜合開發(fā),特邀省規(guī)劃設計院和縣水利局專家前來規(guī)劃設計,興建以板橋集抗日戰(zhàn)斗紀念為主的雪楓園區(qū)?! ≡搱@區(qū)于1999年冬動工修建,2000年春完成基建工程。歷時3個月,動用民工3萬人,出土方100多萬方。新建雪楓園有楓園、竹園、枇杷園、桂花園、櫻花園、桃園、柿園、梨園、棗園、月季園十大園。園區(qū)內(nèi)楊柳青青,碧波蕩漾,魚兒躍、荷花香;百花叢中小鳥依依,月亮船上,情侶雙雙。園中白玉橋,一橋隔兩湖。東湖湖中島,島中有山;西湖湖心亭,亭壁雕仙;入亭跨越九曲橋,石桌、石登、石棋盤。園中抗日戰(zhàn)斗紀念碑,松柏垂柳伴左右,紅楓紫竹依碑前;橡皮大壩瀑布美,游人醉舟眺水簾;綿軟草坪,湖邊小亭,倦時小憩,流連忘返;是北淝河畔唯一的旅游觀光園。  2006年11月17日,板橋集抗日戰(zhàn)斗紀念碑在雪楓公園落成。亳州市委書記邵國荷,市人大副主任、市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蘇迅,蒙城縣委書記胡朝榮,縣長歐陽永紅等參加了揭碑儀式。紀念碑占地81平方米,寓意"八一"建軍節(jié);碑座高3.7米,寓意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碑身高11.17米,寓意1940年11月17日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碑建筑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外表由花崗巖、漢白玉和青石板等材料組成,碑身正面刻"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碑"八個大字,由參與指揮板橋集戰(zhàn)斗的新四軍四師五旅旅長滕海清題字,碑座前后刻有碑文,兩側(cè)有人物浮雕,總造價36.6萬元。06年被授予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007年11月10日在雪楓公園紀念碑北側(cè)建設紀念展館一座,面積900余平方米。展館內(nèi)設施齊全,功能齊備。展館分為前廳區(qū)、展區(qū)、放映區(qū)、服務區(qū)、工作區(qū)五大區(qū),其中2號展區(qū)內(nèi)陳列著曾經(jīng)參加過板橋集戰(zhàn)斗的百名將軍題詞,放映區(qū)以影視資料的形式生動再現(xiàn)了當年板橋集戰(zhàn)斗的激烈場面?! ⊙鞴珗@擴建后,功能較為齊全,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就占據(jù)先機,它位于305省道旁,四通八達,交通便捷,離縣城15公里,新建的漆園工業(yè)園區(qū)、范集工業(yè)園區(qū)離此10公里。離人員集聚的許疃礦和準備籌建的趙集礦只有8公里,乘車只要10分鐘左右,這里自然成了城區(qū)和發(fā)展區(qū)的后花園?! ⊙鞴珗@建成投入使用后填補了周邊近40公里無游區(qū)的空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皖北旅游名景點的連線?! ?007年9月6日-9月14日CCTV-1黃金時間播出大型電視連續(xù)劇《彭雪楓》,板橋集戰(zhàn)斗作為該片主場次推向觀眾,板橋集名聲大振?! 《嗄陙?,板橋集鎮(zhèn)黨委、政府一直把雪楓公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場所,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永遠牢記這段抗戰(zhàn)歷史,牢記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全國人民走過的八年艱苦抗戰(zhàn)歷程,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彰顯新四軍的鐵軍精神,紀念為國捐軀的革命英烈。  吃、住、游、購、娛于一體,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風景秀麗,環(huán)境優(yōu)美構(gòu)成了紅色旅游勝地——雪楓公園的特點。  地址:板橋集鎮(zhèn)集北首  電話:0558-7622045  彭雪楓 (1907~1944)  彭雪楓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興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鎮(zhèn)平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 彭雪楓4歲即跟祖父念書習字,稍長,先后在本村私塾和縣倉房及察院高等小學就學,1921年小學畢業(yè)。他14歲只身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進天津南開中學。1923年,進入陸軍第十六混成旅軍官子弟學校就讀,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馬克思主義…… 詳細++  彭雪楓 (1907~1944)  彭雪楓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興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鎮(zhèn)平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 彭雪楓4歲即跟祖父念書習字,稍長,先后在本村私塾和縣倉房及察院高等小學就學,1921年小學畢業(yè)。他14歲只身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進天津南開中學。1923年,進入陸軍第十六混成旅軍官子弟學校就讀,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馬克思主義…… 詳細++

    慈氏寺

    慈氏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沙强h城內(nèi)有一座古寺,名叫慈氏寺?!按人聲早姟睘槊沙前司爸??! 〈仁纤滤追Q大寺,位于老城大街南端東側(cè),萬佛塔的西北首。據(jù)舊《縣志》記載:“慈氏寺在縣內(nèi)東南隅,元至正丙子年(按:應為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建,舊名慈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改為慈氏寺,設僧會司于此?!狈鸾虃魅胛铱h始于五代,發(fā)展于宋,到元明兩代最盛行,寺廟的興建與重修多在這段時期。  慈氏寺占地數(shù)畝,是我縣最大的寺廟建筑之一。寺內(nèi)主建筑可分為五殿、四院。五殿:前山門(正門過道)三間,正殿(包括前殿、正殿房)十間,后殿樓房上下六間,后殿東偏殿三間,西偏殿三間。四院:正殿前的方形大院,正殿后和后殿前的后中院,還有后殿左邊的東跨院與右邊的西跨院。全寺共有山門和跨門通道八個,五殿四院相互通達。最前面靠街的前山門,除中間開一正門外,又在左右各開一門,叫左山門和右山門,前殿和正殿(兩殿相靠連成一體)前后各設有寺門,可從正殿前院通往后殿小院,稱做正殿通道;正殿的左右側(cè)又各設一門,是通往寺廟后部東偏殿和西偏殿的兩個便門;后殿院的東西墻又各開一門,是從后殿通往東西兩偏殿的寺門。  前山門殿內(nèi),進入正門后的兩邊,相對各站立一泥塑神像,即是守寺門的“哼哈二將”,一個拿刀,一個持槍;內(nèi)側(cè)靠左右山墻的神臺上,塑有“四大天王”,也稱“魔家四將”,即是魔利青、魔利紅、魔利海、魔利壽四神,一個手拿寶扇,一個懷抱琵琶,一個手持巨傘,一個手握長蛇。這四神手用之物,象征“風、調(diào)、雨、順”四字,也是吉祥之兆?! ∷聫R的中央,是前殿和正殿(兩殿相接)。前殿好像是正殿的前廊,沒有門墻,只有幾根高大的明柱代替前墻;東西兩側(cè)各懸一個比人體還高的八角大鐵鐘;后側(cè)緊靠正殿中間,是六扇高大的殿門。正殿又叫大雄寶殿,中央盤坐三尊金色大佛,正中蓮花座上是釋迦牟尼(即西天如來佛),東邊是凖提佛,西邊是接引佛。正殿兩側(cè)東西相對而坐姿態(tài)各異的十八羅漢,佛門又叫“六陳、六欲、六境”。正殿后面的釋迦佛祖背后,直對著正殿后門,有倒坐觀音神像,其下有“青面吼”,又叫“四不像”;兩側(cè)分別站立金童和玉女。正殿后門兩邊,靠近十八羅漢的后墻前面,又各坐一神一佛,東為大肚彌勒佛,西為劉海神仙  。全殿共有-羅漢二十六尊。三尊大佛和觀音臺前置有神案,案上放置香爐、蠟臺、木魚、磬具等。前殿中央還放著有燒香用的大銅鼎一個。  出正殿后門,即是后寺院,直通后殿。后殿是上下兩層樓房,殿內(nèi)是木雕觀音像。從后寺院向東走過東便門,即可入東跨院到東偏殿,殿內(nèi)敬奉財神;自后殿院向西過西便門,可入西跨院到西偏殿,殿內(nèi)供奉魯班,又稱公輸子,是我國著名的能工巧匠,是木、泥、石、雕、油、漆、竹、扎八大工匠供奉的師祖。慈氏寺后院和兩跨院內(nèi)還建有和尚宿房數(shù)間。出寺院大門向西走到塔前街入大街處,建有大士閣(小過街樓);出大門向東走不遠,即可到萬佛塔?! ∶磕贽r(nóng)歷四月八日,是慈氏寺的香火盛會,佛門稱做“浴佛節(jié)”。每到廟會之前,寺內(nèi)僧人都要把佛身上灰塵清除干凈。這是縣城內(nèi)最熱鬧的一個香火廟會,會期三天,在前廟院內(nèi)面對正殿搭臺唱戲,成千上萬人群出出進進,有燒香的,有還愿的,有拴娃娃的,有豎旗桿的,更多的人是趕會聽戲看熱鬧的。寺廟大門外的塔前街兩旁,擺滿了各式小攤,有賣香蠟紙炮的,有賣吃喝的,還有說書、玩洋片的,熙熙攘攘,熱鬧非常?! ∵^去,萬佛塔的塔門平時是不開的,每逢大寺廟會才開放三天,供人們登高觀賞古城風貌。廟會過后,塔門隨又封閉。  相傳慈氏寺內(nèi)的雕塑偶像,系清代全國聞名的雕塑大師何大昌親手設計制作。殿內(nèi)所有佛神,立、搏、坐、臥,栩栩如生,姿態(tài)各殊;慈、威、丑、俊,容貌各異,巧奪天工。尤其是正殿兩側(cè)的十八羅漢,喜、怒、哀、樂,維妙維肖,生動傳神,系藝術(shù)中之珍品。人們稱贊蒙城慈氏寺里的佛神工藝,可與杭州靈隱寺、蘇州西園寺中的佛神工藝媲美。  明、清兩代,慈氏寺為本縣佛教活動的中心,設僧會司于此。從清末起,已逐漸衰退。進入民國后,寺廟已陳舊破漏不堪,有的已經(jīng)倒塌。僧人的素質(zhì)也在蛻化,大多數(shù)都是“五葷和尚”,不修佛法,有的甚至吃喝嫖賭,吸食鴉片。受過戒的已屬鳳毛麟角。當?shù)匕傩粘D靡痪渫猎捵霰确剑骸按笏拢ù仁纤拢┖蜕小欢?jīng)”。民國以來,拆廟辦學,我縣半數(shù)以上的寺廟都變?yōu)檑羽^、學堂或?qū)W校。民國三十二年,蒙城私立中華職業(yè)中學就設在慈氏寺內(nèi),解放初期開辦師資培訓班,1952年改為蒙城初級師范學校,后又改建為城關(guān)第三小學校。   

    忠武祠及馬公府

    忠武祠及馬公府為文化旅游景點?! ∶沙强h城西50華里的馬集鎮(zhèn),有一片美麗的清代建筑群,這便是馬公府。  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縣馬集鎮(zhèn)人,清末反帝愛國名將。同治年間,他奉命率部出師新疆,抗擊沙俄的侵略。他馳騁疆場,轉(zhuǎn)戰(zhàn)16載,先后收復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為保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立下顯赫戰(zhàn)功。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他奉命出師援助朝鮮,守衛(wèi)平壤南大同江,與數(shù)萬日軍浴血奮戰(zhàn),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他的部隊在朝鮮作戰(zhàn)期間,軍紀嚴明,雞犬不驚,秋毫無犯,深受朝鮮人民敬仰。朝鮮人民把馬玉昆同唐朝名將薛仁貴、明朝打擊倭寇的戚繼光,并稱為“中國三杰”,還建廟為他們?nèi)怂芟窦o念。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天津、北京,馬玉昆率部抗擊,親持武器赤膊沖鋒,殲敵1000余人。因戰(zhàn)功先后晉升為總兵、提督、直隸提督,加封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朝廷還撥??顬槠湓诩亦l(xiāng)建府建祠?! ●R公府,包括兩部分,即忠武祠與馬公府第。  忠武祠,又名馬公祠。忠武祠兩建兩毀,最后建成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當時馬玉昆尚在,先是為紀念先祖建的。第二年,即光緒三十四年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馬玉昆“壽終通州防次”。一個星期后,八月二十七日清廷頒布詔諭:“總統(tǒng)武衛(wèi)左軍、直隸提督馬玉昆,忠勇性誠,膽略兼?zhèn)洹⒁腥糸L城……茲聞溘逝,軫惜殊深!馬玉昆著追贈太子太保,賞加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照提督例賜恤,加恩予謚。其原籍地方及立功省分建立專祠,生平戰(zhàn)功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靈柩回籍時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以示篤念藎臣有加無已之至意。欽此?!贝撕?,這座馬氏宗祠就成了實際上的“忠武祠”了?!  爸椅潇簟贝箝T外左右分豎兩棵擎天大旗桿,門額高懸“一品當朝”四個大字。祠內(nèi)有前后兩重大殿。前殿(亦稱中殿,因面對門廊、位置居中)正中高懸慈禧御筆“綏邊錫祜”匾額,左右配置各省總督、提督敬贈的挽詞、挽聯(lián)和各種祭器,有紫銅香爐、景泰蘭瓷器等等。后殿(亦稱正殿)正中設置供俸馬氏三代祖先的神龕,后壁懸掛馬忠武肖像和皇上御書的匾額及對聯(lián)。匾額:“授鉞凝厘”;對聯(lián)朝廷賞賜的物品和祭品,計有御書“龍字、松竹字、福壽字”太平有象春條;御畫荷花摺扇、五福松圖;御賜無量壽佛嵌玉如意蟒袍、白玉如意雙龍磁盤、漆盤、描金瓷瓶、紫銅火爐等等?! ●R玉昆曾于甲午戰(zhàn)爭中督師重創(chuàng)日軍。數(shù)十年后,日本帝國主義分子挾恨前仇,于1940年派一隊侵華日軍自蚌埠來到馬集,縱火焚燒了忠武祠。祠內(nèi)祭器、供品劫掠一空,殿宇宮閣毀壞殆盡,僅存門廊及前殿、西廂十數(shù)間?! ●R公府,在忠武祠西邊數(shù)十米,為馬玉昆府第。門前左右也豎兩根高大旗桿,一對石獅,門額木雕“一品當朝”四個大字,前后兩重院落,雕梁畫棟,氣勢宏偉。今尚存門樓、后堂及兩廂房屋近40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坐落在古老的萬佛塔東側(cè),三面環(huán)水,占地3000多平方米,始建于1966年,重建于2007年,建筑面積440平方米,英明錄719人,布展20名烈士事跡,陳烈46件遺物,骨灰存放15名,另外還有周元墓碑一座占地109平方米。館內(nèi)有3名管理人員,1名館長,2名講解員。

    嵇山夜月

      嵇山,在縣城內(nèi)東北隅,是一座小土山,四面環(huán)水。相傳,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曾任魏中散大夫,因不滿司馬昭的專橫,憤世嫉俗,又因仰慕莊子,曾隱居于此,以著書立說,灌園打鐵度日,后被司馬昭所害。山因人而得名,故稱嵇山。后人為表達對嵇康的敬慕之情,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866年)在嵇山上建一“嵇康亭”。嘉慶年間重修嵇康亭,并較前擴大。后因年久失修,毀于戰(zhàn)亂。新中國成立后,1962年,縣政府又撥款重建嵇康亭,至今猶存。  昔日的嵇山,四面環(huán)水,垂柳雜花相間,鳥鳴魚躍,景色宜人。特別是夏秋之夜,明月當空,涼風習習,荷花溢香,池水蕩漾,樹影搖曳,秋蟲嘰嘰,情趣幽然,故稱一景。清代汪作霖有《嵇山秋月》詩云:  獨上嵇山意邈然,追君絕調(diào)只狂顛。  一相思處人俱往,七不堪時人自傳?! ÷断潞U依淺水,月明孤鶴唳遙天?! 『萎攺妥鄰V陵散,仿佛松風向耳穿。   

    九頂靈山寺

    九頂靈山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彭旍`山寺位于蒙城狼山山頂,寺有山門,前殿、中殿、后殿共13間。分兩進院落,有院墻圍護,總體為磚石結(jié)構(gòu),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兩部分,共有殿宇百余間,距今1300余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tǒng)之溢號命名的。蕭統(tǒng)德才兼?zhèn)?,信奉佛學,天下頌仰,被武帝封為昭明太子,后在“侯景之亂”中喪生,故以其命名,以示紀念。宋朝時更名為“當陽寺”。至元朝時,該寺毀于火災。明初重修后,主持僧和地方主事者為擴大影響,招攬香客,傳說山神靈驗,就把寺名改為九頂靈山寺。一千多年來,該寺聞名淮北,周圍數(shù)百里的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求神問卜。靈山寺的磚雕藝術(shù)堪稱一絕,不僅逼真?zhèn)魃?,而且?shù)量很多,它是靈山寺的瑰寶。

    雙鎖山烈士陵園

    雙鎖山烈士陵園為文化旅游景點、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雙鎖山烈士陵園位于蒙城縣雙鎖山上,1983年有小澗區(qū)委、區(qū)公所修建,用以紀念當?shù)卦诳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蒙城縣城西北地區(qū)25公里小澗鎮(zhèn)東側(cè)雙鎖山旁依渦河,南北走向,延綿約十華里。北有狼山,南有黃柏山、尖山,可謂群山環(huán)抱。五代時當?shù)嘏⑿蹌⒔鸲ㄒ源松搅⒄o鄉(xiāng),捻軍領袖張樂行曾在此活動,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均作為防線要地山上山下文物古跡較多,著名景點如劉金定飲馬泉、梳妝樓、上馬臺、涼馬棚、宋武烈王高瓊墓、紅城遺址等。

    圣井甘泉

      在縣城東門外,有一孔廟,占地八百平方米。建有圣人殿和前殿、后殿及東西廊房數(shù)十間。房頂五色琉璃瓦,周圍紅色磚墻;大門前有座“狀元”橋,橋西側(cè)鑿一水井,名曰“圣井”。井水甘甜爽口,井上筑一涼亭,  亭立碑鐫刻“圣井甘泉”四個大字。四周蒼松翠柏,綠樹含煙,映托五彩廟宇,幽靜肅穆,游人常往。清人余大中詩云:  圣井沉千尺,  涓涓亙古今。  籍人輕汲引,  無復美甘霖。   

    冷澗垂虹

      蒙城縣城東南隅,有條與環(huán)城河相通連的南北向水溝,名曰“冷澗”。清澈見底,流水叮咚。若雨過天晴,常有彩虹呈現(xiàn)于冷澗上空。并倒影水中,映托濕潤、靜潔的大地景物,格外賞心悅目。傳說有一童養(yǎng)媳,在冰天雪地里常到冷澗破冰洗衣。手裂滴血,染紅流水,化作一道彩虹,童養(yǎng)媳便登上彩虹升天而去。清人田本沛詩云:  長虹百尺影,冷落在寒泉?! ”臼窃铺炜停刂幸慌既?。   

    狼峰霽雪

      狼峰即小澗集以北的狼山,位于縣城西;北15公里處。傳說很久以前,這里山巒起伏,林木蔥郁,雜草叢生,怪石嶙岣,云霧繚繞,為周圍九峰之首。因豺狼出沒其間,經(jīng)常釀成禍患,故名為“狼山”。后有一薛姓的白衣青年,精通武藝,非常驍勇,自愿上山扣狼為民除害。他上山后,一連七天七夜,打死惡狼80余只,第8天,剩下的12只惡狼包圍了他,他手持木棒,從山腰戰(zhàn)至山頂,終于:把惡狼全部消滅。而他身被惡狼咬傷10余處,因流血過多而倒在峰頂一塊大青石上。人們?yōu)榱瞬煌亩鞯?,便把他葬在峰頂,從此“?薛)壓狼峰”便傳為佳話?! √拼?,山南麓建一寺廟,先為“昭明寺”,宋改為“當陽寺”。當時憎人及好事者,為招攬香客,擴大影響賺取更多的香火之資,編造出山神顯靈,能解人危難,使之逢兇化吉的謊言,致使善男信女,求神問卜者絡繹不斷。因此又叫“靈山”。后因戰(zhàn)亂,寺廟廢馳。清初,在峰頂義復修其寺,后改名為“九頂靈山寺”。寺中后有和尚通叫,武藝高強,傳說能用手指開山、犁地,行于渦水之上,故而寺廟聞名遐邇。狼山高約90米,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因它地處淮北平原,顯得峰巒直插云端。每當清晨和傍晚,山腰云霧飛騰,如清紗纏繞山峰,十分壯觀。特別是嚴冬時節(jié),雪后初晴,LLJ峰宛如玉筍聳立,加之雪樹銀花,古寺素裹,景色更加迷人。因此,吸引不少觀賞的游人墨客。  清代蒙城詩人李國章有詩云:西北有狼峰,睛日照樅雪。野老一開門,浩然見鬲潔。王廷珍也有詩云:狼峰霽雪誰比潔?六月寒光冷似鐵。奇峰突出玉筍班,古寺造成銀宮闕。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u河流域,人文薈萃,歷史悠久,世稱道家文化的搖籃?!?4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公布,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名列第四?! ∥具t寺,是蒙城東北22公里許町鎮(zhèn)畢集村東的一座古廟,為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而建。廟座落在一個高孤堆上。今廟已無存,僅剩下高出地面3米多的孤堆,人稱“尉遲寺孤堆”。八十年代初,蒙城縣文物部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一孤堆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遂呼其名為“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jīng)安徽省考古隊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反復調(diào)查,確定這座遺址為原始社會中晚期遺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其中心部位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北依宿蒙公路,東臨灌溉渠,西、南靠鄉(xiāng)間土路,整個遺址保存基本完好?! ?989年秋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開始對該遺址進行了科學考古發(fā)掘,直至1995年,經(jīng)連續(xù)7個年頭的九次發(fā)掘,揭露面積近一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各類文物,并清理出大汶口文化時期的房基52間,墓葬168座,灰坑149個,還發(fā)現(xiàn)一南北跨度為230米,東西跨度為200米、寬20米,深4.5  米的環(huán)形大圍溝,又發(fā)現(xiàn)有平整的活動場地、祭祀坑、獸坑等重要遺跡。  在出土的一萬多件文物中,有石器:石斧、石鑿、石錛等;有陶器:陶豆、陶祖、陶尊、陶鼎、陶甑和造型優(yōu)美、奇特形態(tài)各異的陶鬹,特別是那小口、長頸、鼓腹、有耳、平底、圈足的背水壺更惹人喜愛,它放在河里能自動睡倒灌水、灌滿水后又自動站起來而不下沉,真令人為那古代制作者的高超手藝贊嘆不已;還有骨器:骨針、骨  簪和彎彎的骨質(zhì)魚鉤,那魚鉤很鋒利,在尖部還做出了“倒刺”,且有拴釣魚線的地方,酷似現(xiàn)代魚鉤,令人嘆為觀止。其它的許多蚌器、玉器等,也都很精美。  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     遺址呈四周低中間高的凸形的地貌,遺址中的紅燒土排房是我國迄今為止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最完整、最豐富、規(guī)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遺存。該遺址是國內(nèi)目前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1989年至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后進行了8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揭露面積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紅燒土房基10排(組),計41間,墓葬217間,以及灰坑、祭祀坑、獸坑、活動廣場等遺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萬件,被史學界專家稱為“可與金礦媲美的資源”。該遺址于2001年7月17日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至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后進行了8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揭露面積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紅燒土房基10排(組),計41間,墓葬217間,以及灰坑、祭祀坑、獸坑、活動廣場等遺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萬件,被史學界專家稱為“可與金礦媲美的資源”。該遺址于2001年7月17日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里成排的大面積的紅燒土房屋的發(fā)現(xiàn),使考古界震驚。在這里已經(jīng)清理出來的52間房屋當中,有的房基還殘存高達50至80厘米紅燒土的墻,墻中間有一個挨一個的柱洞,洞內(nèi)尚存木柱痕跡,這就是在當時非常進步的建筑作法“木骨泥墻”。墻的內(nèi)壁,紅燒土的表面,涂有白色的、灰色的或紅色的涂料,光滑平整,有的房基內(nèi)還留有倒塌下來的屋頂,從屋頂?shù)拿嘀邪l(fā)現(xiàn)有水稻和小米。房子一律門朝西南,連間、連排,門下有門檻,屋內(nèi)有灶臺,有陳放的生活用品、器物。另外還發(fā)現(xiàn)了活動場所,是像籃球場那樣大的一塊夯實、平整的場地,上面呈灰紅色,現(xiàn)在仍很堅固。  獸坑里的獸骨,經(jīng)專家鑒定,有鹿、豬、羊,還有家養(yǎng)的黃牛和水牛,證明了在原始社會中、晚期,蒙城的畜牧業(yè)就很發(fā)達,就有飼養(yǎng)家畜的習慣,從而把蒙城養(yǎng)黃牛的歷史上推至4500年以前。蒙城在商代稱“冡”,也許有這個原因吧。因為根據(jù)字形、字義分析,“冡”即指棚子下面養(yǎng)著牲畜?! ∵@處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引起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guān)注,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光明日報》等很多新聞單位都曾作過多次報道,不少專家學者都曾到這里考察、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古建筑專家楊鴻勛教授把該遺址喻為“金礦”?! ?994年8月4日,蒙城縣委、縣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了“安徽省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座談會”,專家們稱該遺址為“中國原始第一村”,并認定這個遺址屬于大汶口文化蒙城類型,填補了大汶口文化研究的空白,為了解和研究皖北地區(qū)原始社會中晚期狀況及與周鄰地區(qū)史前文化的關(guān)系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具有重大的學術(shù)價值?! 〗刂怪?995年的九次發(fā)掘可稱之為尉遲寺遺址第一階段的考古發(fā)掘。2001年4-10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發(fā)掘。同年,尉遲寺遺址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3-5月的第十二次發(fā)掘中,出土了一件罕見器物,專家暫時定名為“鳥形神器”。2003年10-12月進行了第十三次發(fā)掘,出土了更為罕見的“七足鏤空器”。至此尉遲寺遺址第二階段的考古發(fā)掘工作結(jié)束?! 】梢韵胍?,不久的將來,在莊周故里將矗立起一座獨具特色的原始聚落遺址博物館,成為淮北大平原上一顆燦爛的明珠.      尉遲寺村  尉遲寺村位于許疃鎮(zhèn)的東南部,是由原畢集村和大趙村合并而成,南靠板橋鎮(zhèn)新三關(guān)村,北靠老荒村,是中國原始第一村,省道305線穿過此村。現(xiàn)有人口3400人,耕地面積6500畝,轄10個自然莊,18個村民小組,該黨總支共設2個黨支部,7個黨小組,黨員總數(shù)72人,其中45歲以下黨員27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60人,女黨員5人。 王宗元 總支書記 …… 詳細++

    漆園春雨

      蒙城在周、春秋戰(zhàn)國時稱“漆園”,唐天寶元年改為“蒙城”。漆園舊址在今城東北渦河北岸二里許的姜樓莊西北和劉寨莊西。這北依梁土山,南臨渦河水,有茂林修竹,沃野平川,肥壯牛羊,勤勞農(nóng)夫。每當春回大地之時,真是花紅柳綠,清香陣陣,鳥鳴蝶舞,景色宜人。每當早晨,迷霧茫茫,濕氣清新。天旱時,這里的莊稼不旱,青綠一色,非常茂盛。如煙似霧的迷蒙春雨,滋潤了千花萬草,陽光透過迷霧,照著渦河大地。特別是如煙似霧的迷漾春雨,郊外扶犁耕作的農(nóng)夫,更為漆園古城增添幾分春意。所以,詩人雅士,身臨其境,無不交口稱贊,清代詩人鄭士英有詩云;耕犁初動已春融,溪水含煙細雨漾。最是園林深處好,漸勻新綠野花紅。詩人余大中也在詩中作了這樣描述:故址傳河北,新祠建郭東。雨添新漲綠,花放舊枝紅。何名雋有詩云:寂寞荒城渦水隅,千秋靈氣靄千芝,氙氳變幺彌今古,霏雨空蒙入晝圖,花想春開蝶意早,柳疑煙綻化工無,逍遙到處仙鳳在,應逐云深傍野夫。

    渦水晚渡

      蒙城緊靠渦河,舊時河上無橋,人們靠渡船往來于渦河之上。每當夕陽西下,晚霞灑向古渡,別有一番景色;岸邊叢林上空歸鳥盤旋,泊船櫛比冒著炊煙,河水粼粼閃著金光,遠處歸帆點點,渡船往來蕩起金波,其景宛若一幅動人的畫面。清代蒙城知府田本沛有詩云:  落日掛輕舟,山桑古渡游?! 煵ń峡?,漂泊何時休。   

    蒙城文廟

    蒙城文廟為文化旅游景點?! ∶沙俏膹R,亦稱黌宮、黌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是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文廟自前而后依次為靈星門、泮池、泮橋、大成門和大成殿(孔子被稱為"集大成之先師")。靈星門正對著青云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靈星門的西南側(cè)有一井,名圣井。大成門東連名宦祠,西連鄉(xiāng)賢祠。大成殿前東西各有配廡,殿東為節(jié)孝祠,殿西為忠義祠。東院是文昌閣,西院是明倫堂。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也是淮北地區(qū)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文廟大殿。殿內(nèi)正中供奉著孔子神龕牌位和塑像,兩側(cè)置顏回、曾子、子思、孟子四位的塑像牌位。殿上方懸掛著康熙、乾隆皇帝御書"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三塊匾額。殿前閱臺高一米余,上有漢白玉欄桿,愈加顯得氣勢恢宏。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也有很大影響,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紂王之庶兄微子啟,啟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難奔魯,后乃定居魯國陬…… 詳細++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也有很大影響,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紂王之庶兄微子啟,啟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難奔魯,后乃定居魯國陬…… 詳細++

    蒙城縣下屬行政規(guī)劃區(qū)域景點大全


    地區(qū) 景點
    城關(guān)街道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雙澗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立倉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小澗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漆園辦事處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壇城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許疃鎮(zhèn)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板橋集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馬集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岳坊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楚村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樂土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三義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籬笆鎮(zhèn)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莊周辦事處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王集鄉(xiāng)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小辛集鄉(xiāng) 蒙城博物館 莊子祠 板橋集戰(zhàn)斗紀念館·雪楓公園 慈氏寺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嵇山夜月 九頂靈山寺 雙鎖山烈士陵園 圣井甘泉 冷澗垂虹 狼峰霽雪 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漆園春雨 渦水晚渡 蒙城文廟

    蒙城縣特產(chǎn)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