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鹽神廟 | 鹽神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谌祟慃}業(yè)發(fā)展史上,鹽業(yè)生產經營者紛紛就地營造各種廟宇或會館,以炫耀郡邑,顯示財富。世界因鹽業(yè)而建的廟宇和會館一萬余處,但其名均以地名、歷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鹽業(yè)會館首推原自貢西秦會館,它主要由當時陜西商賈集資所建。內供關羽神位,故稱陜西廟或關帝廟。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廟宇之林,唯有羅泉鎮(zhèn)建有鹽神廟,她座落在子來橋東頭的河東街,被譽為世界奇廟。 早在秦朝時期,羅泉鎮(zhèn)山澗嶺底就井架林立,鹽灶羅列,成為天府之國生產食鹽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產鹽歷史,較鹽都自貢尚早五百多年。羅泉井的鹽業(yè)開發(fā),歷漢、三國、南北朝、經唐、宋、元、明、清,在歲月更替中不斷發(fā)展,至清朝時,羅泉鎮(zhèn)的鹽業(yè)開發(fā)發(fā)展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羅泉井已有鹽井1515口。所產井鹽于公元1925年獲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 ‰S著制鹽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羅泉井鎮(zhèn)商賈聚集,馬嘶駝鳴,逐步成為了今資中、威遠、仁壽、井研和資陽等地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特別是鹽商們,更是離不開鹽業(yè)生產基地---羅泉井這塊寶地,將食鹽用船、騾馬等運至成都、重慶、云南、貴州、西藏和新疆等地銷售;廣大鹽業(yè)生產經營者為了尋求精神寄托,祈禱神靈保佑,共槎鹽業(yè)生產、經營、技術,籌資修建了鹽神廟。正如鹽神廟石刻記:“資州羅泉井,古廠也。創(chuàng)于秦,沿西漢、晉、唐、宋、元、明至清同治時,井數已達一千二百余眼,鹽區(qū)面積方圓二百零九方里;鎮(zhèn)上人煙稠密,商業(yè)繁榮,清代(雍正七年)在羅泉設資州分署,管理鹽政。鹽商們?yōu)槠矶\保佑鹽業(yè)發(fā)達,方便-,在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籌資修建鹽神廟?! ≡谥袊姸嗟柠}神廟宇或會館之林,幾乎都以供關羽、火神李冰等神像為榮,但羅泉鎮(zhèn)的鹽神廟不但以鹽神二字為廟宇署名,而且一反世間常規(guī),主要供管仲為鹽神,關羽和火神則作為管仲的輔佐相伴左右,不但神像位置居后,而且塑像小,明顯作為管仲的陪襯神像站在正殿兩側。 在中國歷史上,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醫(yī)藥家等死后被人們尊為神,屢見不鮮。羅泉鹽商們奉管仲為神,也具有悠久的鹽業(yè)歷史淵源。春秋時期,穎上(穎水之濱)人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叫管敬仲,由具有生死之交的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命為卿,尊稱“仲父”。管仲在齊國大膽改革,任用賢才,發(fā)展經濟,特別是利用官府力量發(fā)展鹽鐵業(yè),使齊國逐步繁榮壯大,為日后齊國在戰(zhàn)國時位居七雄(即齊、楚、燕、韓、趙、魏、秦國)之首奠定了基礎?! ←}業(yè)是管仲在齊國力主發(fā)展的主要產業(yè)之一,他制定了《正鹽莢》,成為了中國鹽政的首部0。“三代之時,鹽雖入貢,與民共之,未嘗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興鹽笑,以奪民利,自此后鹽禁分開”(見《續(xù)文通考》)。管仲《正鹽莢》創(chuàng)設了計口授鹽法、專賣制和禁私法。在此后兩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統(tǒng)治者對鹽業(yè)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間接取法于《正鹽莢》,利用管仲之術,政府??厥雏}產銷,即實行鹽業(yè)專買專賣制度?! ∏逋醭c歷代君王一樣,十分重視鹽業(yè)和鹽稅。曾在羅泉分州設鹽官,專事管理鹽業(yè)生產經營和鹽稅的課收。管仲不但是發(fā)展鹽業(yè)的先驅者,而且在他的《正鹽莢》中首次提出課收鹽稅的方法及標準,成為管理鹽業(yè)的祖師爺。因此,鹽神廟奉管仲為主神,既受統(tǒng)治者的青睞,又獲鹽商們的擁護,真是當之無愧。奇妙的是,鹽神廟在管仲神像側只有上聯(lián):壯志酬齊桓,首創(chuàng)鹽莢歷古今。雖然歷代墨客騷人都欲一試手筆,但下聯(lián)的位置卻是一片空白,尚待文壇高手以應下聯(lián)?! 」苤僮髠壬砗蟮年P羽神像,一是為宣揚關羽的忠君思想,有意迎合當時的政治需要;二是敬重和尊崇關羽情誼重于泰山,以供朝拜者效仿。恰如關羽神像兩側的對聯(lián)云:匹馬釋黃忠,仁義公心垂宇宙;單刀驚魯肅,英雄浩氣壯山河?! 」苤儆覀壬砗蟮幕鹕裆裣?,其寓意為鹽井下取出的鹵水,只有在火神的保佑下,烈火熊熊燃燒,經過長時間的煎熬,使水汽化,鹽結晶,才能得到井鹽。正如火神神像兩側的對聯(lián)云:火燃似電驚天地,炮響如雷鎮(zhèn)乾坤?! 』鹕竦拈郝?lián),高度概括了火在制鹽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關羽的楹聯(lián),寓意在鹽業(y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以仁義為重,當從禮信為本。因此,關羽和火神,陪管仲同為鹽神,享受人間煙火,是理所當然的事?! ←}神廟由羅泉鎮(zhèn)鹽業(yè)主鐘氏出面籌資18000兩白銀,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造于子來橋東隅,占地1964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羅泉井鹽榮獲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后,明國政府撥白銀200兩,官制走銅金粉字“鹽神廟”大匾一塊;全國解放后鹽神廟的神像被毀,廟產幾易其主,廟體受損嚴重。今羅泉政府、縣文物管理所重新投資修復,專供游客鑒賞?! ←}神廟沿襲我古代建筑的傳統(tǒng)方式布局建造,采用沿軸線南北方向縱深發(fā)展,在長達52米的地基中軸線上,對稱布置主要殿宇、廳堂、環(huán)廓、樓閣,廟門臨街,其余三面或與鄰近街房相接,或同居民宿舍相連,形成與古街渾然一體,院落錯綜別致的獨特群體。顯示出鹽神廟的威嚴莊重,兩側各有一個150平方米的臨街店鋪,左鋪是鹽商現(xiàn)貨交易處,右鋪是鹽商品茶談天之地?! ←}神廟是一個四合大院,周圍除正殿外,幾乎都是一樓一底的竹木建筑物;中間是寬敞的露天壩,面積305平方米。門內樓頂是戲樓,共132平方米,由八根渾圓碩大的木柱托起樓頂;兩側店鋪的木樓各有五間小屋,專供演員休息之用。由露天壩東西兩側扶環(huán)廊,經店鋪的木樓回廊可至戲樓。戲樓主要是供戲班唱戲,羅泉人特別是羅泉鹽商們坐在露天壩,或環(huán)廊上,或露天壩后面的石階上觀摩戲劇。露天壩后面是13級石階,緩緩而上,可直登正殿。 正殿座落在鹽神廟最高處,均布著四根金龍纏繞的大木柱,管仲、關羽和火神的神像就巧妙的供奉在四根龍柱的正中央;天花板用100個方格的優(yōu)質白木鑲嵌而就,每個方格內或雕塑名山悠景,或雕塑戲曲故事,或雕塑民間傳說,或雕塑鄉(xiāng)土風俗,美妙之極,令人心曠神怡。正殿兩側,均可通過一道小門,分別來到一個小天井,天井四周,各有一間小屋,以供鹽神廟管事及貴賓下榻。正殿的兩面山墻上,分別有一幅石膏雕像和寶劍圖案,鹽神廟的總體布局、結構設計、內部設置、排放水位置、大小門的方位等均隱藏于此兩幅圖案之中,不是內行,極難識破圖中玄妙?! ≌麄€鹽神廟重檐三級,翼角高翹,或雙龍戲珠、或金凰嬉鳳,均雕就畫成;廟堂或木樓花窗,或梁架縱橫,皆鬼斧神工。廟頂琉璃黃瓦與長桶綠瓦相間成趣,每當晴日,陽光普照,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正殿屋頂是全廟的精華處,具有“畫龍點睛”之妙。正殿屋頂主脊長42米,中點有個直徑為8分米的琉璃陶瓷寶葫蘆,主脊上纏繞著4條各10米長的彩色巨龍,居中兩條彩龍昂首伸須,雙眼圓睜,張口如盆竄向寶葫蘆;居后的兩條彩龍,龍頭分別伸向南北方,并分別與搶寶葫蘆的二龍相互纏繞,粗壯鼓實的龍體緊緊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副栩栩如生的群龍嬉戲“搶寶”圖。主脊的正面,翹角點點密布,每個翹角上掛有一個響鈴鐺,一夜風吹,鈴聲悠揚,宛如一首悅耳動人的樂曲,吸引著屋脊上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龍、鳳、虎、豹等飛禽走獸駐足傾聽,整個廟頂好似善獸益鳥的樂園,猶如群鳥眾獸鬧春的天堂。 雄奇瑰麗,世界稀少的鹽神廟,歷經了100多年的風吹雨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她作為藝術欣賞、社會發(fā)展和鹽業(yè)興衰的產物,對于研究清代的政治、社會、經濟、井鹽技術、藝術文化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鹽神廟,其世界獨特的藝術風格處處繚人眼目,動人情懷,其世界獨特的社會歷史價值,時時引人暇思,催人奮進,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必將閃耀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
九龍峽 | 九龍峽旅游風景區(qū),是資中縣人民政府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西部大開發(fā)號召,重點開發(fā)旅游風景資源的成熟處女地,離資中縣城最近的原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離縣城中心3公里,離成渝高速公路資中收費站出口3公里,離成渝鐵路資中火車站2公里,地處公路321國道邊,交通十分方便。資中縣人民政府以資府函[1998]2號文件批準九龍峽為縣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640畝,依托古寺渝家寺,古廟圣宮廟和天然景點:天成寨(土匪寨)、忘憂谷、叫化崖、道溝、長山溝、九龍山、神龜望月、九龍瀑布等,整個景區(qū)劃分六大部分建設。并列入“創(chuàng)和諧資中,建旅游強縣”融入川南旅游環(huán)線,旅游休閑勝地?! 【琵埗燃俅迨蔷琵垗{旅游風景區(qū)的源頭首戶,它始建于公元2000年9月,屬政府引資,獨資企業(yè),占地面積60余畝,歷時七年的打造,已投資360余萬元,現(xiàn)已初具規(guī)模,具有容納一次性就餐20至30桌的大小餐廳,中小型會議室2個,娛樂棋牌室16間,標準住宿10間,寬暢露天活動場地,天然氧吧,中老年健身活動中心,休身養(yǎng)息釣魚臺,智者樂水,水上娛樂世界等。老幼兼宜,是修身、養(yǎng)性、娛樂、會友、會議、旅游觀光、美食為一體的全新多功能復合型的休閑、娛樂勝地,讓你盡情度假村獨特的烹調佳肴,土匪寨傳奇烹藝“燒土雞公”、“帶皮干鍋羊肉”、“藥膳乳狗堡”、“鄉(xiāng)村土鯽魚”等傳世名菜。九龍峽度假村是你飽口福、眼福、娛樂、休閑的最佳去處。 |
重龍山風景區(qū) | 重龍山風景區(qū)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Y中縣重龍山風景區(qū) 重龍山景區(qū)占地86畝,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資中縣城東北隅,屬于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是國家AA級風景區(qū),一山飛峙,登山一望,江山城景,歷歷可數。山上樹木蔥蘢,郁郁蒼蒼,名勝古跡,遍布全山。區(qū)內保存有永慶寺、來鶴亭、文命誕敷牌樓、重龍閣、壽音閣等古建筑可供休憩,又有君子泉、北巖摩崖造像和喚魚池等可供觀賞,唐、宋以來,就是著名旅游勝地,具有質樸的自然風貌和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山形蜿蜒起伏,山勢虎踞龍盤,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現(xiàn)集園林綠化、景點景觀、歷史文物、游樂玩耍、休閑健身、旅游觀光、考察、度假、餐飲食宿、攝影照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qū),景區(qū)集山、石、林、泉、景于一體,新建有游樂園、苗圃、望江亭、君子泉園林和五百羅漢堂等設施。景區(qū)內摩巖造像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巖上兩處間,共162龕,1600多身,造像羅列巖上龕窟相連,密如蜂房,根據龕旁題詞,鑿于唐、送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君子泉巖腹凹廣,呈弧形展開,壁間有泉,舊時泉水地利,四季不絕,下有方池,泉水入池,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悅耳響聲故名“靈巖泉韻”,俗稱“滴水彈琴”,是古資州八景之一?! ⌒畔碓矗簝冉腥嗣裾W 信息來源:內江市人民政府網 |
羅泉會議會址 | 羅泉會議會址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Y中羅泉會議會址位于羅泉鎮(zhèn)觀音沱街,原是基督教福音堂,建于清嘉慶13年(1808年),座東向西,占地面積564平方米,建筑面積290.12平方米,是中國古建筑的歇山式屋頂與西方古典式門窗相結合的建筑。胡范渠書院為羅泉會議籌備會議會址,座東向西,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2528平方米?! ‘斈晖藭h人龍鳴劍和川內各路哥老會首領20余人聚集羅泉井,先在進步青年學生胡范渠家的鐘鼓樓上舉行預備會議。當天晚上,再在胡范渠家對面的福音堂召集各路人馬舉行正式“攢堂大會”,即羅泉會議。 會議統(tǒng)一了起義的指揮和行動,為四川保路運動由和平-轉為武裝起義作了重要的思想和組織保證。羅泉會議舉行一個月后,起義烈火便燃遍了全川,促進了武昌起義的爆發(fā),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正如孫中山先生評價說:“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還要遲一年半載?!边@是對四川保路同志軍起義的高度評價,也是對羅泉會議的評價?! 傲_泉會議”是四川保路運動發(fā)展為反清武裝起義的重要會議。1997年,羅泉會議會址被內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_泉鎮(zhèn) 資中縣轄鎮(zhèn)。四川省文化古鎮(zhèn)之一。1815年置羅泉鎮(zhèn),1958年改公社,1961年復置鎮(zhèn),1963年撤銷,1984年建羅泉鄉(xiāng),1985年復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57.6平方公里,人口3.7萬。通公路。轄小河邊、下河、松坪、干壩子、蒲家、禹王宮、碑記坎、馬房、營盤山、板栗、龍燈、雕家壩、曾家溝、板板橋、共和、窟窿、許家、獐子坳、小橋、曹家溝、燕…… 詳細++ |
資中白云山 | 白云山風景區(qū)位縣城西南20公里,由白云山和白云峽兩個主要景區(qū)組成,108個大小山巒,約10萬畝成片森林,山連山,林連林,巍峨蒼翠,人稱“川中-”。 白云山,海拔737米,山中有濕地松、火炬松、馬尾松、山枇杷、山麻柳、水杉、油茶、楠木等37科、58屬、80多個品種的樹木??v橫數十里,遠山近巒,林木茂密,起伏綿延,一望無際,有如綠色大海。林中空氣清新、幽靜、涼爽、懸崖、幽谷、峭壁、溪流、清潭,形成30多個景點。 山谷之間的白云湖(峽),長6公里,寬50至200米,湖水清綠幽寂,湖岸懸崖陡峭,怪石嶙峋,沿途有翠湖巖、云峽壩、象山、河馬戲水、照影巖、棲鶴嶺、蓮花巖、飛仙洞、手爬巖、望鄉(xiāng)臺、太和廟、白云仙翁、馬頭峰等景觀?! ?/p> |
清代一條街 | 資中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有著名的清代一條街,它以簡樸濃郁的清代風格吸引著廣大游客。清代一條街原名新正街,建于清光緒31年,因臨近州衙,一般為訴訟、報告的人歇息侯信,因此,全是旅店、飯館、茶樓、酒店。時至今日,這條街仍以飲食業(yè)為主,全街有40余家店鋪經營著資中的名小吃、茶樓、餐館等。街北出口,街兩邊木柱上還有原資中學政、四川著名書法家包汝楷撰寫的對聯(lián),反映了當年這條哦街的繁榮。 |
圣靈山 | 圣靈山地處四川資中縣金李井鎮(zhèn),東距資中縣城12公里,西距成渝高速公路魚溪站出口1公里,旅游交通往返十分方便,在成渝沿線的旅游景點中獨一無二,實為中外游客到川中地區(qū)旅游觀光的理想景點,該景點依山傍水、繁花似錦,植被豐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圣靈山大溶洞。 |
龍江湖 | 龍江湖位于資中縣龍江鎮(zhèn),距縣城36公里,湖長22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9個,公路橋16座,人行橋116座,水域直通安岳,島嶼上綠樹成蔭,湖泊中漁舟蕩漾?!八恪⑸角?、魚肥、果香”的田園風光分外妖嬈,是游客踏青、垂釣饒有野趣的旅游勝地。 |
內江資中文廟 | 內江資中文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Y中文廟在四川資中縣城北門外。北宋雍熙年間(984-987)始建于縣城東街,清道光九年(1829)遷此重建。資中文廟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積2191平方米。主體建筑及布局仿山東曲阜孔廟,靈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廂房、鐘樓、鼓樓、鄉(xiāng)賢祠、名宦祠對稱分布兩側。他因其兩種與眾不同而知名: 第一因其資中人萇弘曾為孔子師,破例雕像以記其事。故資中文廟祀有孔子全身站立石像,為國內僅有。第二因其廟內有全國文廟之中孔子最高、最大、最精致、最奇特的一塊牌位,它由鏤空雕刻九龍二鳳盤繞金底黑字、全國最大的明“至圣先師孔子神位”,被譽為“中華第一牌位”。明成化年間“御制重修孔子廟碑記”、清康熙皇帝御書“大學碑”尤為珍貴。最具資中地方特色的照壁壁間七孔鏤空壁塑,圖案精美,由云海波濤、蟹蝦魚龍、坊塔石樹、魚躍龍門等構成故事,寓意古代仕子如江河中之魚,只有不斷努力進取,經尊孔尊儒的教化,才能最終跳龍門由魚成龍達到人生光輝頂點?! ”Wo范圍:東至武廟廣場東邊界,沿武廟宮墻外10米,延伸至文廟街東側民居建筑紅線,南至武廟廣場南端,延文廟街東側道路紅線至文廟街西側民居,距萬仞宮墻80米處,西至文廟西宮墻外延20-30米處,北至文廟北宮墻外側道路延伸至崇圣祠東側民居建筑紅線,并穿過文廟街至水田邊界?! 〗ㄔO控制地帶:東至武廟廣場至重龍山道路(包括緊挨武廟的印刷廠部分廠區(qū)),延伸至現(xiàn)水田邊界,南至環(huán)城公路北側道路,西至規(guī)劃的輕機廠至老干部宿舍的道路,延伸至文廟后山,北至文廟后山體等高線起(距文廟宮墻北側40-60米),延伸至文廟街和狀元街路口,并向東至新規(guī)劃的重龍廣場。 |
鐵佛古鎮(zhèn) | 鐵佛鎮(zhèn)為省級重點保護古鎮(zhèn)。位于資中縣城西36公里處.古鎮(zhèn)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聚落形若鋸鐮,人口約二千。清代老街東西向略呈弧形,依山勢按3層布局,進街9處石梯拾級而上,經3道柵門,一層高一層,層層分明?! 【用褡≌员3智逯腥~建筑特色,單元中大部分有天井或花園,房屋多系木質或磚木穿榫結構,屋檐、斗拱、挑方雕刻別致,風火墻伸至街沿,上沿磚砌斗拱向街心伸展,架起檐梁,青瓦屋面,屋檐互琢花紋圖案。1918年建的新街向南直伸,建筑別具一格。從古鎮(zhèn)建筑的適用功能上看,前人顯然經過了精心策劃。街道隨石梯沿斜坡曲折而上,中間時有一些可供休息、回旋的平臺。一堵堵造型優(yōu)美的封火墻聳立于房舍之間,偏屋從瓦到壁,從窗到坎,一切都是那樣協(xié)調與自然,是坡地建鎮(zhèn)的特例。 |
羅泉古鎮(zhèn) | 羅泉古鎮(zhèn)在四川仁壽、威遠、資中三縣交界的深丘中,隱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聞名得于清朝中葉鹽井的發(fā)現(xiàn),那時羅泉鎮(zhèn)商賈云集,熱鬧異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鹽神廟透著遠古的蒼涼?! ∽哌^古鎮(zhèn)的古街古廟,在十彎九曲的青瓦木房間走入古鎮(zhèn)人的悠閑。歷經滄桑的羅泉人勤勞樸實、憨厚大方。女人們喜歡在親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針線活,老人們一邊喝茶一邊聽戲,溫暖的陽光照在他們滿足的臉上。僅五里長的老街上茶館就有十多家,生意頗為興隆。走進橋邊一家?guī)в刑炀牟桊^,叫來一杯碗蓋茶,聽老人們講述古鎮(zhèn)輝煌的昨天。以產鹽而聞名天下的羅泉,其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時鹽業(yè)開發(fā)已達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羅泉已有鹽井1500余眼,所產的井鹽于1925年獲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那時的羅泉商賈聚集,馬嘶騾叫,熱鬧非,對岸的鹽神廟是最好見證。鹽神廟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鹽神廟是古鎮(zhèn)的曾經輝煌的重要標志。廟內供管仲為鹽神,關羽和火神則作為管仲的輔佐相伴左右,整個鹽神廟重檐三級,翼角高翹,正殿屋頂的群龍嬉戲搶寶圖,雖經百年風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鹽神廟成了古鎮(zhèn)人聚會的場所。人們坐在鹽神廟大殿的石階上懶洋洋地曬太陽。進殿門鉆過舊戲臺,來到空曠的廟前廣場,四周的耳樓、側房、走廊經歲月的沖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階登上大殿,透過天井能清晰看見藍天上一朵白云飄過。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撐著古廟,房檐上的野草,搖曳在風中像在述說著古鎮(zhèn)久遠的歷史。 |
資中德純寺 | 資中德純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录兯掠置麑巼?,位于資中城北十里的棲神山下,始建于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武則天當政時期,禪宗高僧智詵法師住持于此,著有《虛融觀》、《緣起》、《般若心經疏》等多本佛教著作,“首尾三十余年,化道眾生”,成為既不是禪宗南派,也不是禪宗北派的劍南禪派的開山之祖。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武則天派天官郎中張昌期將他請到長安,賜號智詵為“國大禪師”,賜德純寺為“菩提道場”。智詵告老返鄉(xiāng)的時候,武則天又“敕賜新翻《華嚴經》一部,彌勒繡像及幡花等,及達摩祖師信袈裟”,使資中德純寺成為禪門弟子奉為“寶衣”的木棉袈裟的歸藏寶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新羅國王子來到德純寺,拜智詵禪師的傳法弟子處寂禪師為師,學了兩年,便自立門戶,到離德純寺只有十來里路的金谷山石巖下(現(xiàn)名御河溝)修行,成為禪門的又一代宗師。 新羅國即現(xiàn)在的朝鮮和韓國。來到資中的這位王子是新羅國圣德王金興光的第三子,人稱“三太子”。他有個小妹,不愿嫁人,用刀劃破自己的面部,投身佛門,當了比丘尼。三太子看到妹妹如此剛烈,感嘆地說:“一個柔弱女子都有如此德操,我是個須眉丈夫,難道就沒有這種志向?”于是他連王位都不繼承了,到郡南寺削發(fā)出家,號稱金和尚。唐朝的時候,很多韓國僧人都來到中國,求學取經,開宗立派,金和尚也想有番作為,“浮海西渡”,來到長安,受到唐玄宗的召見,編籍于禪定寺。他很想見見那件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木棉袈裟,玄宗告訴他袈裟已經被智詵禪師帶到西蜀去了,他便來到資中寧國寺,但這時智詵已經去世,由其弟子處寂禪師任住持。處寂也是個道行高遠的禪門高僧,綿州人,俗姓唐,十歲就出家,師事智詵禪師,人稱唐和尚。智詵應詔入京,他也隨同到了長安,一路侍護老師?;氐劫Y中的時候,武則天賜了一件摩納九條衣給他。智詵死后,他繼承老師衣缽,大力弘揚佛法,收了很多徒弟,連馬祖道一、承遠和尚、梓州趙法師、陵州王律師、巴西表法師等高僧都是他的學生。新羅國金和尚來到德純寺的時候,正值他有點小病,沒有立即接待,金和尚便用火點燃自己的一個手指,以表誠心,處寂深受感動,將他收為弟子,取名無相,教他參修智詵學說,學了兩年,便到御河溝單獨修行,坐禪時以五日為度,無論嚴寒酷暑,都是如此。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他仍然堅持坐禪,忽然來了兩只猛獸,對他虎視眈眈,他便赤身裸體地臥于雪地上,想學乾陀尸利國的王子那樣以身飼虎。那兩只猛獸將他從頭到腳嗅了一遍,不僅不傷害他,反而每天晚上像狗兒似的到他身邊衛(wèi)護。他在御河溝住的時間久了,“草衣節(jié)食,食盡餐土”,衣衫破爛,蓬頭垢面,周身毛發(fā)又長又亂,像只怪獸,差點被獵人射死。后來,他又轉移到資中城邊,白天住在荒冢之中,晚上打坐于大樹下面苦修“杜多之行”,逐漸遠近聞名,受人敬重,為他在亂墓中修了座精巧的佛舍,供他居住。開元二十年四月,處寂禪師密遣家人王锽將無相叫到德純寺,把木棉袈裟交給他,說:“此衣是達摩祖師衣,則天賜詵和尚,和尚與吾,吾轉付汝,善自保愛,覓好山住去?!薄 ?天寶元年(742),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聞知無相的德行,將他迎請到成都開示禪法,從開元十六年到天寶元年,無相在資中一共住了14年。他初到成都的時候,成都縣令楊翌曾以“妖惑”之罪要拘捕他,一時風沙大作,捕役不敢近身,嚇得楊翌連忙叩拜謝罪,由反對變?yōu)樾叛觯€召募佛門信徒,幫助無相在成都建造了凈眾寺、大慈寺、菩提寺、寧國寺。無相以凈眾寺為中心,傳法20年。他的禪法以“無憶、無念、莫妄”為總持門,每年正月、十二月舉行向信徒“授緣”的盛0會,參加的僧俗民眾成千上萬,“禪風之盛,遍及益州”。他的傳法弟子是無住,大力繼承和發(fā)揚他的學說,正式打出“保唐禪派”的旗號,成為唐代初葉最有影響的一個教派。佛學界所謂的“言蜀者不可不知禪,言禪者尤不可不知蜀”,就是指的智詵、處寂、無相、無住等一脈相承而影響深遠的保唐之禪?! 端胃呱畟鳌酚涊d:無相來到成都不久,他的胞弟當上了新羅國的國王,怕無相回國危及他的王位,派出刺客潛入成都,一天晚上,正要下手,卻被一位幫寺廟砍柴的義士制服,才幸免于難。由此可見無相遠辭國土在資中荒山山野嶺隱匿了十多個年頭,是有一定的政治因素的。他死于寶應元年(762),享年79歲。他去世70多年后,著名詩人李商隱作《梓州四證堂碑》,推無相為第一證。1991年8月中旬,韓國延世大學閔泳圭教授和趙興教授來到四川考察禪宗的衍化史,查找資州的德純寺,卻無功而返,回到韓國后閔泳圭寫了篇《有關禪宗的幾個問題》,發(fā)表在1993年第3期的《四川文物》,他寫道:“我到四川后,從第二天起,在省圖書館古書中查閱地方志文獻,在資中縣有關文獻中,我找到了40多個寺剎名稱,并追蹤其前前后后,但始終沒有找到德純寺方向和大歷保唐寺”。閔泳圭的目的是“尋找無相的凈眾寺、四證堂碑慧義寺、資州德純寺、大歷保唐寺,馬祖的家鄉(xiāng)什邡縣長松山佛跡等”,他在成都找到了凈眾寺的遺址,三臺縣找到了慧義寺的遺址,獨獨就沒有找到資州的德純寺。什么原因呢?緣于他沒把相關資料找齊,沒到資中來,不知道德純寺又叫寧國寺,并且此寺的天王殿至今還在(重修于明代天順七年(1463)),保唐禪派的經典著作《歷代法寶記》,南宋王象之著的地理總志《輿地紀勝》、《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四川通志》、《資州直隸州志》、《資中縣續(xù)修資州志》(民國初年版)、《巴蜀禪燈錄》、《唐代凈眾——保唐禪派概述》、《唐五代禪宗史》等諸多典籍,都對無相和資州棲神山德純寺(有的又直書寧國寺)多所記載。除了德純寺大殿之外,無相苦修“杜多之行”的御河溝唐宋摩巖石刻至今還有97龕、1011身釋迦、普賢、觀音、天王等造像保存完好。最近,喻培倫大將軍的侄子喻鐘玨老先生向資中縣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寫了封信,建議資中有關部門將這塵封了一千多年的韓國太子在資中的傳奇經歷和遺址告訴韓國宗教界和學術界,使兩國人民的傳統(tǒng)友誼更深更厚,永世長存。對于喻老的建議,資中縣各主要領導相當重視,現(xiàn)正抓緊進行有關遺址和史料的整理工作,廣仁大德的無相大師啊,阿彌陀佛,魂兮歸來!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資中武廟 | 資中武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資中武廟又稱關公祀祠。屬資中縣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資中縣城北門外重龍山南麓,距文廟僅100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同治四年(1873)擴建。原名關公廟,后又曾名關帝廟。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結構布局仿文廟。玻璃蓋頂,彩瓦紅墻,氣勢雄偉?,F(xiàn)存七星門、東西兩廂朝貢殿,鐘樓、鼓樓、關圣殿、啟圣宮、三義祠等12處建筑,尤以關圣殿最為壯觀?! ?921年為紀念岳飛,于關圣殿左側增建武星殿,綠色琉璃瓦與文廟黃色琉璃瓦交相輝映。武廟左側有始建于宋代的東岳廟。辛亥革命期間,1911年11月25日夜,鄂軍革命黨人統(tǒng)領陳鎮(zhèn)藩曾在此-誓約,商討捕殺端方事宜。 保護范圍:東至武廟廣場東邊界,沿武廟宮墻外10米,延伸至文廟街東側民居建筑紅線,南至武廟廣場南端,延文廟街東側道路紅線至文廟街西側民居,距萬仞宮墻80米處,西至文廟西宮墻外延20-30米處,北至文廟北宮墻外側道路延伸至崇圣祠東側民居建筑紅線,并穿過文廟街至水田邊界。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武廟廣場至重龍山道路(包括緊挨武廟的印刷廠部分廠區(qū)),延伸至現(xiàn)水田邊界,南至環(huán)城公路北側道路,西至規(guī)劃的輕機廠至老干部宿舍的道路,延伸至文廟后山,北至文廟后山體等高線起(距文廟宮墻北側40-60米),延伸至文廟街和狀元街路口,并向東至新規(guī)劃的重龍廣場?!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范長江文化旅游園區(qū) | 范長江文化旅游園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堕L江是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奠基人,出生于東興區(qū)田家鎮(zhèn)趙家壩。1991年,為弘揚長江精神,中宣部專門設立了新聞工作者最高獎項——“范長江新聞獎”。2006年8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批準,同意修復范長江故居并作紀念館?! 》堕L江文化旅游園區(qū)以范長江故居和趙家壩新農村綜合體為核心,覆蓋周邊1.5平方公里,是集“長江文化博覽、故居田園風光、果蔬農耕體驗”于一體的鄉(xiāng)村旅游度假區(qū),距內江城區(qū)12公里、距成渝高鐵內江北站8公里,S426旅游專線實現(xiàn)了城區(qū)10分鐘直達園區(qū),旅游交通十分便捷?! 「╊堕L江文化旅游園區(qū),地形寬闊、迂回起伏,小青龍河穿流而過。旅游園區(qū)以傳承和弘揚長江文化作為核心理念,重點突出長江新聞文化、川南民俗文化、農耕田園文化,旅游游憩價值極高?! 堕L江生平事跡陳列館。從空中俯瞰其外形,如一張半卷的報紙,墻面選用砂巖材料,墻外種植青竹,寓意長江同志孜孜以求的新聞事業(yè)和其堅韌不拔、實事求是的精神品質。陳列館建筑面積約860平方米,館內展陳分為少年時期、求學之路、西北之行、新型記者、紅色報人、科技之光、長江滾滾等7大篇章,展出珍貴文物50余件、圖片500余幅、文獻資料2100余件、復制場景2個,生動再現(xiàn)了長江同志不斷追求光明、追求進步的一生。 ——二十世紀長江故里社會變遷館。范長江故居舊宅,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串架鑲板結構,小青瓦屋面,為典型的川南民居風貌。其建筑面積約530平方米,由1個序廳和16個陳列展廳組成,分為“鄉(xiāng)土情”、“年代秀”兩大部分,展示當時社會生活及社會變遷和文化發(fā)展,其中“鄉(xiāng)土情”主題部分復原了長江同志當時的家庭場景并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川南鄉(xiāng)村的社會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詩書耕讀、祭祀節(jié)慶等;“年代秀”主題則展示了20世紀后期長江故里社會生活巨大、深刻和急驟的變遷歷程。 ——長江大課堂。外形似范長江的書架,館名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名譽主席邵華澤題寫。大課堂建筑面積約820平方米,館內主題墻以堆疊的書籍造型為背景,地面是一條綿延的長江水,隱喻長江精神自有后來人。館內介紹了范長江新聞獎的設立、變革及歷屆“范長江新聞獎”獲獎者的資料和作品,充分展示了當代新聞工作者對長江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L江新聞林。以“長江形象,新聞科普”為主題,占地約2萬平方米,其入口處設立一大型石頭景觀小品,上面雕刻“范長江新聞林”。新聞林由來自全國20多家主要新聞媒體于2014年3月種植,如今,小樹已成華蓋,四季長青,郁郁蔥蔥,在長江家鄉(xiāng)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侣剰V場。約2000平方米的弧形廣場,2013年12月建成投入,是游客聚集的好場所,可同時容納5000名游客觀看文藝演出、娛樂休閑。同時站在廣場上,也可以一覽荷花池后的范長江故居,視野效果極佳?! 示雍蠡▓@。位于陳列館后方,占地約18000平方米,配套有1座3A級旅游廁所,花園種植有柳樹、香樟、楠木等25種花木,擺放有35組共100噸的景觀石,并穿插有3000米的汀字青石板游步道、4個休息亭、2組廊架,為游客休閑游憩提供了很好的場所。 |
大千園 | 大千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疤旄畤彼拇ǖ臇|大門,以蔗糖聞名的“甜城”內江,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在燦若星辰的內江才俊中,被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以其卓絕的才情而獨步畫壇、享譽世界,內江也因此以“大千故里”的美名享譽世界?! 榧o念這位世界藝術大師,內江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修建了內江張大千紀念館,并在此基礎上啟動了內江大千文化旅游產業(yè)園景區(qū)籌建工作。2009年,景區(qū)一期工程完工,占地280余畝的“大千園”正式落成對外開放?! ?大千園旅游景區(qū)位于四川省內江市東桐路圓頂山,依山就勢,吸天地之精華,日月之靈氣,擁西林之神韻,抱沱江之風光。樹木林立、荷葉密布。亭、臺、廊、榭應有盡有。自然與人文的匯聚,歷史與印記的重疊。參天的古木,清幽的園路,柔美的輪廓勾勒出一幅醉人的畫卷。畫卷背后的張大千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協(xié)調的建筑襯托出甜城最美的公園?! ?景區(qū)整合了張大千紀念館、張大千博物館、張大千美術館、張大千故居、西林古寺、鷺瀾洞崖墓群、太白樓、西林古渡等景點,是一處以書畫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為主題,涵蓋了漢、唐、宋、明、清諸多文物古跡的文化旅游景區(qū)?! ?/p> |
內江圣水寺 | 內江圣水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冉ニ潞喗樽溆谒拇▋冉谐墙嫉氖ニ孪邓拇ㄊ〉陌舜髤擦种?,號稱“中川第一禪林”,因其歷史久遠,古跡遍剎,高僧大德輩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如今是內江市佛教協(xié)會駐地。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間,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興慈禪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終年不涸,水質清純,甘甜爽口,被視為靈泉,故更名為“圣水寺”?! ∈ニ抡嫉孛娣e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千多平方米,廟房200多間,常住僧伽50余人。有完善的住宿和參飲設施。寺院屬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軸線上自西向東布局的圓覺樓、藏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均屬明清風格;中軸兩側是回廊,有客堂、五觀堂、禪堂、念佛堂等;寺院左側有玉佛殿、三圣殿、藥師殿;再向左側是觀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側以祖師殿為主體構成一個獨立的院落。圣水寺現(xiàn)有石刻67龕、450余尊,總長60余米。從年代可分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從內容上看,有闡釋教人的,有宏揚佛法的,有教化眾生的,有啟迪人發(fā)愿祈福的;從題材上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其中的千手觀音石刻造像和圓覺樓的十二圓覺像,分別代表了唐、宋石刻造像的不同風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橋和放生池以及藏經樓前經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同時,圣水的書法更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特別是明代的“名相大儒”趙貞吉所書“圣水寺”和“書圣水巖石”豪情奔放,飄逸俊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地址:內江市市中區(qū)圣江路 類型: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信息:門市價: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