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鹽津豆沙關(guān) | 鹽津豆沙關(guān)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鹽津豆沙關(guān)是云南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距鹽津縣城20公里。鹽津是秦漢以來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 ←}津豆沙關(guān)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鹽津縣境內(nèi),由豆沙關(guān)、三股水、蓮花洞、大黎山等四個片區(qū)60個景點組成,面積約70平方公里。景觀有雄險的古驛道豆沙關(guān),絢麗的老黎山嶺風光,眾星捧月的圓丘乳峰,夢幻迷離的天然迷宮,滿山遍野的名貴花卉,頂天立地的參天古木,美麗如畫的三股水瀑布,豐厚古老的文化遺存。景觀獨特,環(huán)境很好。價值極高,是滇東北的通向四川,通向祖國大西北途中的游覽勝地。 豆沙關(guān)有著名的“五尺道”遺跡。五尺道始建于秦,現(xiàn)殘存長約350米,道寬五尺,每級石階寬窄高低不一,路面留有馬蹄痕印數(shù)十個。它是由川入滇,到緬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 豆沙關(guān)古稱石門關(guān),位于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guān)。壁立千仞的石巖,被關(guān)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西岸巖壁上刻有“滇南樞紐”、“其險也若此”等大字,被譽為“滇南第一關(guān)”。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進云南的第一道關(guān)。關(guān)上有個唐碑亭,亭內(nèi)巖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巖。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書法家。這塊摩巖,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貞元10年)出使云南,路過石門關(guān)時刻下的,現(xiàn)已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與摩巖對峙的東巖石壁上可以觀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懸棺”葬。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豆沙鎮(zhèn)G85渝昆高速 類型:山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 60元 |
僰人懸棺 | 僰人懸棺為文化旅游景點。 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裝殮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掛(置)于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或于崖壁鑿孔,椽木為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龕,尸棺置入龕內(nèi);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巖溝、巖墩、巖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shù)陌仓棉k法, 從這個意義上講, 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夢魘中便無法逃避懸棺的陰影。有這樣一側(cè)以軼聞:1933年, 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僰人懸棺的奧秘, 雇用兩名樵夫,從豆沙關(guān)的絕壁上掀下兩具懸棺,其中一具運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學供考察、展覽。未久,兩名樵夫均意外慘死?! ∫钅?,一位大號熊廷權(quán)的賑災的-, 公務(wù)之余,到省立二中參觀,看了懸棺及棺木中遺骸,又詢悉慘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對校長再三進言:“文王澤及枯骨,古人遺骸何當玩弄?請以禮瘞之”。校長只得將懸棺遺骸歸葬。這位熊大人仍難以心安,又顫顫驚驚地寫了一篇誄文:“霜凄凄兮露氵襄氵襄,風雨剝蝕兮日月迎將。翳何人兮骨骸堅強,胡不速朽兮戀此高崗。惡有報兮善有慶,毀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廣大兮地厚無疆,以為宅兆兮永此潛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敬鬼神而遠之?! ≡谠颇希裾淹ǖ貐^(qū)沿金沙江、白水江、關(guān)河流域的懸棺不說是絕無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qū)。就已知情況,鹽津縣的豆沙關(guān)、底坪、棺木巖、靈官巖,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不下10余處;巖樁、巖墩、巖龕、巖溝、巖洞等各種懸棺葬的形式一應俱全。尤其是豆沙關(guān)懸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勢最險峻,被學者稱為“上古遺存,天下奇跡”,“懸棺博物館”?! 《股酬P(guān)懸棺在鹽津縣豆沙鄉(xiāng)石門村關(guān)河南岸的絕壁上, 緊傍 213國道?! ∏亻_“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橋閣、唐開石門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豆沙關(guān)作為人滇的門戶?!瓣P(guān)津樞紐”,“南滇鎖鑰”, 名不虛傳?! £P(guān)河北岸,“五尺道”貴跡、石門關(guān)古城堡、唐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冊南詔題名摩崖,昭示著這里曾有過人文蔚起的繁榮。關(guān)河南岸,削壁騰立,參天而起,高達四五百米,懸棺就存放于絕壁半腰一工方形巖坎內(nèi)。20世紀30年代調(diào)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墮落入關(guān)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測者破壞,今仍存有10余具。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將傾倒的絕壁的陰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懸置,確實會讓人生出許多難以言喻的思緒, 臆想出許多神魔怪異的故事, 難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 |
妹兒山 | 妹兒山 鹽津有座妹兒山?! ∶脙菏欠窖?,是個多義詞:泛指姑娘、少女,長輩對晚輩(女)的呢稱,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妹兒一詞,多少也會有些暖昧的意味?! ∶脙荷阶湓跂|距鹽津縣城50多公里的落雁鄉(xiāng)境內(nèi)。山向谷地,錯落參差,呈長條狀向心排列。谷地匯聚的中心地帶,風山余脈悄然隆起,推舉出一座座清俊、秀美的山巒。落雁大山隆然挺秀,翠竹森森;落柯山層崖壁玉,崔嵬如畫,青翠盈目;永豐嶺尖峰峭拔,高人云際;漢坡嶺巍峨高峻,憑臨四山;妹兒山體態(tài)婀娜,御風亭立,煙光明媚,風鬟霧鬢,酷似一韶華芳春的淑女,儀態(tài)萬方地徘徊在高天碧水、奇峰峻嶺的畫圖之中,明光鏡鑒,顧盼生輝。妹兒山山前山后,又派生出大龍?zhí)?、芹草坡、寒婆嶺嶺、竹根坡、浪子溝、仙女塘之類或因形賦名、或矯情附會的地名,更把一座妹兒山渲染、烘托、陪襯得超凡脫俗,風華絕代樹發(fā)雙椏,枝上常棲鸞鳳,允矣;塘名仙女,組織些浪縐波紋,嬖?山號妹兒,梳裹就風鬟霧鬢,是又可以供游人觀覽,暢名士之襟懷者也?! ∩接星橹?,人有靈犀。 妹兒山下,有一位高格遠致,風流倜儻的青年名士,姓李,尊諱明璋,又名煥圖?!尔}津縣志》記:其人清宣統(tǒng)己酉(1909)科進士,工于詩文書畫。在科場成名之前,李明璋是守著妹兒山成長的。十年寒窗苦,那該是怎樣一種情景呵!頭懸梁,錐刺股,宵吁夙夜,青衿白發(fā),浩如煙海的經(jīng)史子集夠折磨人的了,不該再有仕途之外的非分之想。李明漳或者也不只一次地痛下決心??墒峁惋L鬟霧鬢的妹兒山的存在是無法抗拒的吸引,春去秋來,晨昏早晚,寒窗苦讀的李明璋總情不自禁地要和妹兒山親近一番,要為妹兒山潑灑幾軸丹青,吟詠幾篇詩文。在李明璋的意念中,妹兒山就是妹兒,是人約黃昏后的可人,是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知己。李才子到底為妹兒山描摹了幾軸丹青、多少詩文?歲月如歌,桃花流水春去也,難以稽核。僅流人口碑,傳頌一時的作品,數(shù)量之多讓人感到吃驚,其中也不乏情深意切,筆致清新的佳作。 據(jù)實而言,李明璋的詩作雖有神女入夢,小姑獨處之類隱喻,但無傷大雅,絕非淫詞浪調(diào)。然而,有人受不住了,一位衛(wèi)道的先生站出來說話了,這位先生不與李明璋正面接觸,只把污水往妹兒山身上潑。--這也符合國學,凡有傷風化事,肇端的是男人,遭譴的是女人?! ±蠲麒案咧羞M士,衣錦還鄉(xiāng),凝眸傾心處,還是那妹兒山。今非昔比,李進士怎么說、怎么寫都不會有人非議,馳聘情懷,率性而為,仍以《詠妹兒山》為題,淋漓盡致地狀寫四季景色,傾訴四季相思。 |
秦五尺道 | 秦五尺道 五尺道位于豆沙石門關(guān)口,現(xiàn)存長約350米,寬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跡最多(243個)的古驛道?! ∥宄叩赖臍v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秦國占據(jù)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積薪燒巖之法,修筑了從僰道縣(今宜賓)經(jīng)石門關(guān),到千傾池(昭通)的第一條內(nèi)地入滇通道——“僰道”。秦朝建立后,常頞在僰道的基礎(chǔ)上,將路又修到了建寧(曲靖),道寬五尺,故稱“五尺道”。從此,五尺道成為內(nèi)地入滇的一條大通道。石門關(guān)也一成了內(nèi)地通往云南的重要門戶。漢武帝時,唐蒙再次在五尺道上“鑿山開闊、以通南中,迄于建寧……”,史稱“南夷道”?! ¢_鑿于秦代的豆沙關(guān)五尺道,經(jīng)歷代修筑置驛,形成了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中原進入云南的要沖。歷經(jīng)2400多年的滄桑巨變,古道至今猶存?! ∫欢渭s350米長的不甚規(guī)整的石頭路上留下了243個深深淺淺的馬蹄印跡,其中約10厘米深的39個,這些馬蹄印跡很有規(guī)律,曾有人牽馬從五尺道上走過,馬的前后左右四蹄正好落在殘留的馬蹄印跡上。而距石門關(guān)約5公里的老木城馬蹄石上有8個最深最大的馬蹄印跡,更為凹顯,堪稱馬蹄印跡之最?! 〉刂罚涸颇鲜≌淹ㄊ宣}津縣豆沙古鎮(zhèn) 類型:古跡 門票:門票40人民幣 |
豆沙古鎮(zhèn) | 豆沙古鎮(zhèn) 豆沙古鎮(zhèn),古風、古韻、古道熱腸,表達著厚重歷史與人文風情;“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石門關(guān)”的英豪之氣在此彰顯;“腳踏五尺道,追夢三千年”的向往將在這里實現(xiàn)?! ≈两褚延?200多年歷史的豆沙鎮(zhèn)自古以來就是云南省出滇入川、連接中原的重要通道,素有“滇川門戶”之稱,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獨領(lǐng)-的“三川半”文化。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原入滇第一關(guān)石門關(guān)、蹄印深深的秦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千古之謎僰人懸棺等歷史、文化古跡,擁有觀音閣、三官樓、僰人回音、天外飛泉、老君祝福等景觀、特別是先秦古道、朱提水道、內(nèi)昆跌路、滇川公路、水麻高速路在此“五道并行”,更是“交通活化石”,天下絕有點奇觀。還有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古樸獨特的僰人舞蹈,獨具匠心的牛燈藝術(shù),氣壯山河的關(guān)河號子,臉譜新穎,舞蹈粗獷的宗教文化儺戲等民族風情,及石門、長勝兩溶洞,天造奇觀?! ≡谶@里,可謂古人、古道、古鎮(zhèn)、古風、古韻、古納四面八方,美山、美水、美景、美女、美食、美收天上人間。 |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填}記摩崖位于云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0公里的豆沙關(guān)崖壁上?! ∧ρ率痰靥幾笙陆^壁,山路陡峭,隔河對岸崖石壁立,像兩扇巨大石門,扼鎖咽喉,儼如一石門,唐代稱“石門關(guān)”,是四川進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漢“五尺道”的要隘。唐貞元九年(793年)背逆唐朝四十多年的南詔王,遣使請求歸唐。貞元十年(794年),唐朝派御史中丞袁滋奉使持節(jié)赴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歸義王,他經(jīng)由戎州(今宜賓)入滇,經(jīng)石門(今豆沙關(guān))時,為紀其行,作此摩崖題名。 摩崖石刻長0.44米,寬0.36米,全文八行,每行3~21字,共122字,左行,楷書,末行“袁滋題”三字為篆書,保存完好。其內(nèi)容與新、舊《唐書》、《蠻書》、《資治通鑒》等文獻的記載相同。摩崖題記是唐王朝與南詔改善關(guān)系,重新和好的重要標記,是研究南詔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史稱袁滋“工篆隸,有古法”,又說他與李陽冰、瞿令問齊名。末尾篆書三字,從書法角度看也是彌足珍貴的。(國家文物局) |
鹽津觀音閣 | 鹽津觀音閣為文化旅游景點?! ∮^音閣位于云南昭通鹽津縣豆沙石門關(guān)北崖峭壁間的青蓮洞口,原寺建筑年代久遠,僅存遺址。現(xiàn)存觀音閣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是四川省慶符縣靜修和尚募捐建造,系如意斗拱裝飾的三重檐歇山頂式建筑,是滇東北少有的古建筑之一,其左、右、后三面均依巖石為壁,閣門飛懸洞口,峻拔挺立于懸?guī)r之間,在四周群峰的攢擁烘托下,大有飛閣凌空、氣象萬千之勢,閣內(nèi)石壁中,鐘乳石倒立,天然地構(gòu)成各種形態(tài),其中有一鐘乳石極象南海慈航普渡的觀世音菩薩,千百年來,為這一帶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敬仰?! ∮^音閣內(nèi)有數(shù)尊精塑的神像,閣內(nèi)金碧輝煌。在巖壁上還刻有“觀世音慈航普渡眾生”的浮雕,造型別致,技藝精湛。每年農(nóng)歷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觀音會,朝圣觀光者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 |
西部大峽谷溫泉旅游區(qū) | 西部大峽谷溫泉旅游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云南水富縣西部大峽谷溫泉旅游區(qū)地處云南北大門水富縣金沙江邊。距宜賓市區(qū)32公里、云南水富縣4公里。由宜賓市到大峽谷車程僅一小時。大峽谷是一個“山青”、“峽急”、“水險”的金沙江河谷,在風景如畫的大峽谷下2380米的深處蘊藏著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云南省勘探隊打井發(fā)現(xiàn)。經(jīng)國家級專家鑒定,水溫85度,水壓高,流量大,日涌水量達8000余立方米,居全國之首。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偏硅酸、硫、锝、鋰、溴、硒、氡、銅、鍶等礦物質(zhì)。系高熱優(yōu)質(zhì)溫泉?! 〈髰{谷溫泉生態(tài)園占地300余畝??赏瑫r容納3000人以上沐浴,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天然露天溫泉浴場。溫泉生態(tài)園擁有檔次高雅情調(diào)各異的花瓣溫泉、藥物溫泉、地板溫泉、醋溫泉、酒溫泉、牛奶溫泉和安全刺激的大坡度滑水道等。 園內(nèi)現(xiàn)有:400個泊位、可容納600人同時就餐的餐飲廳、可容納500人的會議中心、富麗典雅的140多間貴賓房情侶池別墅及容納上千人玩樂的民族廣場和景觀大道。另外配有滑草場、網(wǎng)球場、羽毛球場、沙灘排球等娛樂設(shè)施?! 【包c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縣水富縣西部大峽谷溫泉旅游區(qū) |
拜佛伍家溝 | 拜佛伍家溝 伍家溝自然村隸屬于巧家縣白鶴灘鎮(zhèn)復興行政村,屬于山區(qū)?! ≈赜挝榧覝?,是帶著傷痛完成的。頑固的關(guān)節(jié)炎一直困擾著,對于愛好旅游的我無異于鳥的翅膀受傷無法高翔。也許是有緣,幸運的是去的時候快到谷底的寺廟才覺出劇烈的疼痛。大概成佛的老禪師們知道我的誠心,冥冥中推遲了我的病痛發(fā)作的時間吧?! ≌f是重游,是因為2000年10月和友人第一次去,在懸崖絕壁間穿行了兩天,經(jīng)受了多次驚險的考驗和刺激,在鄉(xiāng)村教師郎老師家住了一夜。享受到原生態(tài)的自然美景的同時,也感受到山里人人性的純善、純美?;貋韺懥藬?shù)篇文章,其中一篇還獲過該年度《作文》雜志社舉辦的中學師生作文大賽教師組一等獎。文章在雜志上出來,我中學時的恩師秦先生批評我,說是我美化了山里人的生活,漠視他們的苦痛。其實,秦先生也應該原諒我,長期囿于書齋之人很難分出四季,很難理解鄉(xiāng)民的艱辛的。 去伍家溝,除了風景好,人情美,還因為那里有座頗富傳奇色彩的寺廟。我們?nèi)サ臅r候,一路跟當?shù)匕傩沾蛑泻簦麄兊恼嬲\和善良深深地打動我們,每到一處,他們都就如叫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招呼我們:回家來燒水喝。來,吃把花生......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半點虛偽和狡詐。他們的生存是艱辛的,坡地陡峭,耕種收獲都靠人工,交通閉塞,孩子們讀書要到很遠的地方......但他們真如古先民一樣“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簞瓢屢空,宴如也”。是什么原因?qū)е赂F山惡水和人性之美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來到寺廟后,我們似乎從這里找到了答案。 伍家溝寺廟建廟數(shù)百年了。第一代住持徐禪師是挑擔做生意的,廟內(nèi)尚有他的碑石,滄桑斑駁,頗費心機方考證清楚。據(jù)嘉慶二十一年生員楊捷春所撰碑文,說他是黔地人,“幼習儒書,未入釋教,不知菩提之路”“往來紅塵之地,亦只勞碌市中第。其性仁慈,其心忠厚。憫人之難,濟人之急。不愛生產(chǎn)而輕財好施”,后來到云南,“擔荷為生,不求大利”,來往于樂馬廠(今魯?shù)榫硟?nèi))和魯木得米糧壩(今巧家縣城附近)之間,“逾越險阻,跋涉崎嶇,歷觀音閣下,見有茅庵小屋,并無僧人住持,已有修持之意”,“忽于乙酉之歲,菩薩顯化,指示迷念,遂夢慈尊垂詞曰:‘爾佛氏子也,何流落紅塵,不思覺悟?如果能去下身,帶發(fā)修行,不難心結(jié)善果,同登蓮座?!薄坝谑欠◣熡X忖,情形在目,遂如意修行,滌洗俗情,一心皈依。及至廠地,自去-于馬。四方大眾并廠主頭人,香花恭果送至觀音閣下。師即苦行修造前遭回祿,后鏨石為堂,致令佛像更新,殿宇輝煌,大振宗風”。這樣看來,徐禪師之前早有觀音閣,只是后來的規(guī)模更大,香火更盛罷了。 這座寺廟完全從萬丈絕壁的半中腰一鑿鑿鏨出來,外面絕壁上鑿孔穿上撐木,寺廟有一半懸在半空,很是驚險。不知,當初徐禪師是怎么修建的。可惜,到了第二代朱禪師的時候,這座徐禪師一錘一鏨傾盡心血而造的廟宇毀于兵燹。據(jù)說,朱禪師曾是太平軍的將領(lǐng),參加過殺楊秀清一家,后隨石達開經(jīng)云南逃往四川路過此地,遂有出世之念,就在此修持,清兵也被引來,縱火焚燒了這座“空中樓閣”。 朱禪師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住持。今天伍家溝的百姓尊其為“朱老師”,親切自然。據(jù)說他是“朱家坪子”的,再追問,百姓也無法說清。他在這里出家后,潛心修持,終成正果。他當年參禪的石室猶在,只是人去室空,滄桑的石壁面對來往的信眾依舊沉默。據(jù)當?shù)匕傩照f,朱老禪師成正果后,靈魂欲去峨眉山,遂囑咐弟子們,如果七天后他的肉身沒有醒來,可將其火化??墒?,貪婪黑心的弟子們?yōu)榱藸帄Z錢物,等了三天就自行把老禪師的肉身火化了。七天滿了,老禪師的靈魂回來了,但找不到自己的肉身,可憐的禪師在廟前的峽谷里、絕壁上絕望地怒吼了三天三夜,在峭壁上留下兩列指書大字凄然離去。老禪師最終沒有躲過丑惡人性制造的劫難。如今,峭壁上的字還依稀可辨,其中一列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南無阿彌陀佛?!绷硪涣锌床磺宄?,住持說的,沒記住?! 〗裉?,我們見到的廟宇已殘敗破落,廟里僅一添燈油、陪伴歷代禪師靈柩的年輕人。他今年32歲,四川會東大崇人,20歲在這里出家。算來,他是第十二代住持。也不好打聽正值人生大好年華的他為何棄絕俗念,來到這僻遠的峽谷里每日和青燈黃卷為伴。不過,沒有特殊的因緣,普通人是難以做到的。我們?nèi)サ臅r候,這位年輕的住持正幫數(shù)里外的鄉(xiāng)親們挖紅苕,他本人也種了不少坡地,正是靠換工來維持寺廟的運轉(zhuǎn)。他放下手中的活,帶領(lǐng)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盤旋而下來到廟里,燃燈焚香,替我們向列位先師說明來意。廟小,陳設(shè)簡陋,菩薩也不多,而且造型也不精致,但廟內(nèi)總彌漫一股神秘、莊嚴的佛門氣息,這是其他地方很難感受到的。也曾到過峨眉山等佛教圣地,但總體感覺是佛門不再清凈,物欲橫流,商潮滾滾,寺院似乎成了地道的商業(yè)場所。網(wǎng)絡(luò)上見到的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更像一富豪,香車寶馬,前呼后擁,帶著弟子們走南闖北,甚至越洋過海,賺大把的錢,吃得腦滿腸肥。更多的小廟熱衷于收功德錢,給人的感覺是似乎錢捐得越多,菩薩保佑的力度越大。其實,他們忘了,在菩薩那里一切眾生都是慈悲的對象。有人問我,哪里的寺廟還清凈,我說有,大悲寺,在遼寧。大悲寺的住持穿百衲衣,外出化緣,隨緣隨分,天黑就露宿。他們的廟宇靠自己建設(shè),儉樸,但莊嚴肅穆。最讓我感動的是大悲寺住持的眼神,既慈且悲,是閱盡苦難和滄桑之后的平靜,是南海岸邊一抹溫馨的陽光,是撫平眾生傷痛的藥方。大悲寺太遠,但那里的佛光穿過廣袤的大地射進我的心中,我的內(nèi)心歡喜而澄明?! ∪绻€有人問我,哪里的寺廟清凈,我要告訴他,除了大悲寺,就是小小的伍家溝寺廟?! “萘朔?,住持打開石閣上塵封已久的門,特別被允許瞻仰了七位先師的靈柩。我們告別了住持和寺廟,帶著傷痛爬了數(shù)小時山趕到公路,驅(qū)車到家已是夜半時分。 |
大關(guān)黃連河景區(qū) | 大關(guān)黃連河景區(qū)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胫朗裁唇小耙墒倾y河落九天”嗎?黃連河會告訴你。想知道什么是“三多三絕”嗎?黃連河給出了完美的答案。大自然竟然對黃連河情有獨鐘,將山水神秀盡集于此地,形成了數(shù)百里的瀑布群奇觀?! ↑S連河位于(云南省)大關(guān)縣東南側(cè),距縣城5.5公里。沿途山花爛漫,幽谷縱橫,清泉奔涌,彩虹飛旋??傆斡[面積42平方公里,屬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擁有大小瀑布47個,落差較大的就有14個。最著名的情郎瀑布落差高達142米。加上神秘莫測的白象洞,令人心曠神怡的水簾長廊和使人愜意的大滑板,堪稱“黃連河百景”。這里可以總結(jié)為“三多三絕”,“三多”即為景觀資源類型和數(shù)量多(80多個主要景點),瀑布數(shù)量多(200余條),文物石跡多(目前地、縣級文物單位27處,還有不少待進一步考察、定級)?!叭^”即奇妙的天然大滑板、人間仙境——水簾長廊、溶洞奇觀——銀河燦爛實省內(nèi)外罕見。這里既有南國的俊秀,又有北國的風光,這里的山、水、林、洞融為一體,奇、秀、幽、雅構(gòu)成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畫卷?! ↑S連河風景區(qū)瀑布群分布有大小瀑布47條,其中落差大于10米的就有17條,瀑布落差最大的達到142米,各瀑布形態(tài)各異個性獨特,有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對歌瀑,家庭美滿的團圓瀑,灑脫陽剛的情郎瀑,柔美浪漫的少女瀑,媒妁之言的月老瀑。愛意纏綿的鴛鴦瀑,良辰美景的洞房瀑等。飛騰的水珠,如億萬顆閃耀的明星,隨風浮沉,漫天飄灑,使人目不暇接,讓黃連河風景區(qū)擁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譽?! ↑S連河風景區(qū)主要景點有仙女瀑、情郎瀑、少女瀑、月老瀑、鴛鴦瀑、對歌瀑、迎客瀑、壽星瀑、珠簾瀑等及神秘莫測、千姿百態(tài)的白象洞,令人心曠神怡的水簾長廊和使人0愜意的大滑板等20多處,加上形似飛鴿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堪稱天下奇景?! 〉刂罚涸颇鲜≌淹ㄊ写箨P(guān)縣黃連河風景區(qū) 類型:峽谷洞穴森林湖泊河流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大關(guān)黃連河景區(qū) |
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 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颇鲜〈笊桨陬i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昭陽區(qū)西部,距城區(qū)83公里,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氣溫6.2℃,總面積19200公頃。這里有廣袤的、被譽為地球之腎的高山濕地,這里棲息著國際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大山包還以其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被列入《中國濕地行動計劃》予以重點保護。這里的彩色草海、起伏山巒、清澈明靜的仙鶴湖、雄奇險峻的雞公山大峽谷、極富特色的民俗民風……已逐步引起國內(nèi)外的科技工作者、環(huán)保人士、攝影家、旅游者、探險者所關(guān)注?! ∵@里是黑頸鶴越冬棲息的樂園——每年初秋,深戀大山包的黑頸鶴不畏艱難險阻,準時從遙遠的青藏高原,翱翔而來,在此越冬。據(jù)有關(guān)資料,世界上原有鶴類32種,現(xiàn)僅存15種,黑頸鶴是唯一生活在高原濕地的鶴類,且為我國獨有。在全世界已知的5554只黑頸鶴中,到大山包越冬的就有1300多只,占國內(nèi)已知黑頸鶴種群的四分之一。 這里有煙波浩渺清澈透明的仙鶴湖——湖面340公頃,偎依在一座座起伏的山巒之間,像一個美麗的少女,溫婉而透明,清潔更靚麗。她多情善感,明眸生輝。她是一面鏡子,照得見人的靈魂,看得清人之滄桑。天空的白云與之相映,水中的魚兒往來自得,人間仙景,今日何求? 這里有雄奇險峻的雞公山——它三面絕壁,狀若雞頭,像千古英雄屹立于這荒原之上,像出鞘長劍刺向天空。它給大山包溫柔的外表,塑造了性格奇崛,令人震顫的又一面。其地勢高聳陰絕,加之諸多壯闊的不可逾越的空間,形成深不見底的峽谷和懸崖峭壁、怪石崢獰,使得這里險象環(huán)生。站在這里,可與海拔4042米的巧家藥山遙遙相對。極目遠眺,心曠神怡,整個大峽谷云海蒼茫,迷離深邃,令人驚駭?! ∵@里有遼闊錦繡的高原草?!谴笞匀粚Ω咴说挠忠毁p賜,綿延百里,跌宕起伏,風貌原始而又完整,空氣新鮮而又靈動。多奇花異草和珍禽野獸。春夏之交,是花的海洋;秋冬季節(jié),漫山金黃,羊群雪白,山川交匯,生機盎然。和平、寧靜、與世無爭,是難得的自然天堂?! ∵@里有熱情好客的漢、彝、苗等幾種民族——秦開“五尺道”,漢族的先民溯橫江而上,最早在此建立了生息繁衍的村落。彝族的先輩們也在這萬山叢中點燃了拓荒的篝火,元末明初,苗族也先后在此落籍。村莊依山就勢而生,紅土筑墻,茅草苫頂,古樸簡約的門窗,長年飄著細細炊煙的火塘……一群羊,一條狗,三五只雞,一圈圍墻,構(gòu)成了大山包人生存的載體。這里有故事,有信仰,有傳說,有夢幻,有愛情……久遠亙古,撲朔迷離,置身其中,你回到了遠古?! ∵@是一塊生命的土地,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探險這里,需要的是勇氣,是力量,是膽識,是冒險。行走這里,是對生命的又一種重鑄。走進這高原的深處,你會感到靈魂在激蕩、血液在奔騰……這里的原始與清潔,這里的曠古與遼闊,這里的寧靜與深邃,讓你忘卻了人世的種種煩惱。在這里,你的靈魂得以了升華,你的生命得到了洗禮。大山包,一個神奇的原始世界;一座絢麗多姿的風光樂園。 門票 39元 開放時間 08:00~18:00 景點位置 云南昭通市昭陽區(qū)大山包鄉(xiāng) |
瓦石僰人懸棺 | 瓦石僰人懸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呤瘍k人懸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長安鄉(xiāng)瓦石行政村棺木崖和白虎巖上,與四川省珙縣僰人懸棺相同。棺前為林鳳河瓦石段。由于大量朽壞脫落,現(xiàn)懸棺3具,復制4具后計7具,民間傳說為何姓“白人子”墓。明代以前遺物,石上鑿孔,插入厚木,棺凌空橫置木上,任憑風吹雨打。 掛于數(shù)百米懸崖絕壁上,是神秘和求知的象征。 目前懸棺雖然經(jīng)過部分整理,但原貌基本尚存。2000年,已由奧地利王妃出資進行保護。從山下仰望萬仞絕壁上的懸棺,給人的絕非是神秘和震撼的感覺。 僰人的消亡 僰人——亦稱都掌蠻。在歷史上長期活躍于川滇黔三省的交會的“敘南六屬”之地(即今宜賓興文縣、長寧縣、高縣、珙縣、慶符縣、筠連縣、昭通威信縣、鹽津縣),自古以來是“西南夷”中的一支強悍民族。經(jīng)先秦、西漢、魏晉,歷唐、宋、元、明諸代,凡典籍文獻涉及西南民族問題時,多與川南僰人有密切關(guān)系。尤其在宋、元、明之際,推行土司土官制,使川南僰人在籠絡(luò)與安撫中獲得空前發(fā)展,其社會演進和勢力強盛崛起。 在明王朝初期,僰人叛服無常,僭號稱王,建立僰侯國,雄視川南和滇東北,僰人的動與靜,已成為明王朝的心腹之患。明王朝為了在僰人聚集地區(qū)維護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對該地區(qū)強行實施改土歸流。于是,其改土歸流遭到了僰人的強烈反抗。置流和反歸流,成為當?shù)?激化的焦點,進而演化為鎮(zhèn)壓與反鎮(zhèn)壓的斗爭。明史典籍有“明興二百年間,王師西下討罪,前后數(shù)百戰(zhàn)”的歷史記載,其中“萬歷之役”是明軍對川南僰人進行的最后一次毀滅性剿殺。明神宗萬歷元年(1573年),明王朝會集四川、云南漢土官兵十四萬之眾,在四川巡撫曾省吾和總兵劉顯的率領(lǐng)下,撲向敘州(今宜賓市),直抵戎縣(今興文縣),農(nóng)歷9月初9日,明軍乘僰人在九絲山上椎牛飲酒過傳統(tǒng)“賽神節(jié)”之機,借川南山區(qū)淫雨瘴霧,雨夜攀巖偷寨,放火燒城,攻克九絲山,僰人全軍覆沒。 九絲山之戰(zhàn)后,明軍對逃遁云南深山林箐藏匿的僰人進行清剿搜殺,力圖斬盡殺絕。阿大王被俘后在成都被公審殺害,迫使幸存的僰人或逃亡他鄉(xiāng)(今邱北縣),或瞞族隱姓。甚至,一些在戰(zhàn)爭中俘捉的難民已被明王朝地方官吏改姓換名,賜為他姓。這次亡族滅種的大-,是西南民族史上最為悲壯慘烈的一頁,一支古老民族竟然在西南的崇山峻嶺從此消失而不復見于記載??墒?,就在437年前,明王朝對他們發(fā)動的一場血腥剿殺后,一場刀光劍影暗淡了,一陣鼓角爭鳴遠去了,僰人也從此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久地消失了。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難解之謎,僰人到底從何而來?族屬源頭在哪里?他們的政治組織體系是怎樣的?他們的軍事戰(zhàn)斗又是如何?生產(chǎn)力達到什么水平?為何要行懸棺葬?千斤棺木怎置高崖峭壁?最后又歸何方?而今后裔安在……對于這些置疑,只有通過對僰人歷史和懸掛在山崖上懸棺的詮釋和解讀,才能掀開僰人的神秘…… |
春夏秋冬細沙游 | 春夏秋冬細沙游 細沙,永善的北大門,與檜溪、青勝、團結(jié)三鄉(xiāng)接壤,和綏江、大關(guān)、鹽津毗鄰。幅員161.16平方公里,海拔從554米到2730米,年平均溫度15度,氣候溫和。國道213線橫穿細沙集鎮(zhèn),普洱至溪洛渡的二專線如玉帶纏腰,距鄉(xiāng)政府200米通過,交通便捷?! ‘斝〔萑揪G了籬院田壟、峰巒巖壁、飛瀑流泉的時候,到細沙去吧,去感受那潔白溫潤的珙桐花、蒼翠挺拔的紅豆杉、還有那20萬畝的筇竹林、滿眼金黃的萬畝油菜花。從二十四崗到小巖峰,那彎延曲折的國道213啊,承載了太多歷史,見證了細沙的滄桑與變遷!如果你是乘車從北邊來,你會感覺是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不知松竹誰先綠,鶯鷺嬉鬧溪邊柳;那滿山遍嶺的鳥語花香、蝶舞蜂唱、還有那清溪流泉,靜靜流淌。如果你是漫步從南面來,你會感覺得是從人間來到了天堂,高高的小巖峰,在夕陽的映照下盡是層巒疊障,那阿娜多姿的筇竹林,在晚風的吹拂下翻起層層綠浪。掰一根路邊的竹筍,聞一聞春的氣息、泥土的芬芳?! ∈⑾臅r節(jié)到細沙去吧,那里是天然的空調(diào)、免費的氧吧。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蓋率,足可以讓你放松一把,你可走村串寨,去品嘗醇香濃烈的苞谷酒、綠色天然的糙米飯;最好是在夏雨輕收之后到田邊去傾聽鳥鳴絲音、蛙奏管弦。亦可抹去古碑的微塵,去體會諸葛孔明晝襲三關(guān)、夜打八仗的艱辛,回想羽扇綸巾、雄兵漫道的情景,學習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虬伍_一叢衰草,沿著秦漢三尺古驛道去傾聽幾百年前挑工的號子和馬幫駝鈴的聲音。在夕陽西下的籬院前,擺竹椅一張,捧香茗半盞,展古書一卷,無論是《春秋》還是《左傳》。城市的暄囂和個人的榮辱在這大自然中煙消云散;這里有兩省四縣的文化交流與碰撞?! 〖毶车那镆彩敲赖?,踏著滿地的落葉,緩緩徘徊于山巒之間。隨手摘幾個野果吧,那里有幾萬畝的野生獼猴桃,咬一下滿口香甜,還有那壓彎枝頭的板栗、核桃。和鄉(xiāng)民們淳樸而喜悅的笑臉。當藹嵐?jié)u濕、涼意彌漫,薄薄的晨霜、白色的霧藹穿梭于草叢林間,輕輕的在枝葉間滑過,漸行漸遠。山風輕輕的揉拂,歲月細細的輕碾,成就了高山峽谷淡然天成的美。那彎延曲折的國道213與寬敞筆直的溪洛渡二專線,古樸厚重與現(xiàn)代文明在這里盡情彰顯?! ‘敽饽塘饲锾斓拿谰?,雪花霧動光禿的枝丫,到細沙去吧。那蒼莽的原始大森林,此時已變成了“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那靜潔的銀色世界,可蕩滌被世俗污染的心靈。滿街桔黃的燈火,映照人們圍爐而坐、把酒暢談的歡顏;遠行的游子,帶著奔波一年的困倦,迎來了回家團聚的時間,躺在家中溫暖的床上細細品味外面的辛酸和生活的內(nèi)涵。那田壟上厚厚的雪被,昭示老農(nóng)期盼一生的豐年?! 〉刂罚杭毶赤l(xiāng)位于昭通市永善縣北部,距縣城38公里 |
羅炳輝將軍紀念館 | 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又名羅炳輝將軍紀念館),位于云南省彝良縣城西側(cè)將軍山上。1991年建成,館舍共三層,建筑面積500平方米。館藏有羅炳輝將軍生前事跡介紹、資料及圖片展覽。現(xiàn)是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主義教育基地。展室分為四個主題,即:矢志從戎爭自由,赴湯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掃敵頑,血灑疆場炳青史。有文字資料126幅,圖片資料205幅,匯錄羅炳輝將軍生平事跡的書籍7種版本,革命文物33件,羅炳輝銅像一尊。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現(xiàn)是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主義教育基地。 羅炳輝: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原名羅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云南省彝良縣阿都鄉(xiāng)偏坡寨一個彝族農(nóng)民家里。17歲離開家鄉(xiāng),到昆明參加了滇軍,作戰(zhàn)勇敢從士兵升至營長,曾參加過討袁護國戰(zhàn)爭和北伐戰(zhàn)爭。1928年到江西吉安縣任靖衛(wèi)大隊長。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0,同年11月率領(lǐng)吉安、吉水、泰和等8縣靖衛(wèi)隊1000余人舉行了著名的吉安起義。起義后部隊編入紅軍。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歷任紅軍獨立第五團團長、紅六軍第二旅旅長、紅六軍二縱隊司令員、紅十二軍軍長、紅九軍團軍團長。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到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1月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開展-工作。1939年1月調(diào)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5月任第五支隊司令員,率部挺進皖中,開創(chuàng)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在多年的戎馬生涯中積勞成疾。1946年4月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qū)副司令員。雖身患重病,仍親臨前線部署作戰(zhàn)。l946年6月21日由于過度疲勞,在由降縣返回臨沂途中,突患腦溢血,搶救無效在臨沂縣蘭陵鎮(zhèn)逝世,時年49歲。 1950年臨沂修建了烈士陵園,羅炳輝的遺體遷葬于陵園內(nèi)。一九五0年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中還為羅炳輝建造了宏偉的陵墓,-親題:“人民的功臣羅炳輝同志不朽!”-親題:“炳輝同志紀念,革命徹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萬古長存!”-親題:“炳輝同志千古,志在革命,功在人民。”在20世紀60年代,上海電影制片廠又將轉(zhuǎn)戰(zhàn)南北、戎馬生涯的羅炳輝將軍的事跡拍成了電影《從奴隸到將軍》面搬上銀幕。1987年安徽省為紀念羅炳輝將軍在皖抗戰(zhàn)八年,在合肥市落成羅炳輝紀念銅像,并刻有-題詞。1989年-授予羅炳輝將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三位軍事家之一。1996年云南省為紀念羅炳輝將軍的豐功偉績,在昭通市落成羅炳輝紀念銅像,-主席-題詞“人民功臣羅炳輝將軍”。1991年其家鄉(xiāng)彝良縣為紀念羅炳輝將軍也修建了羅炳輝紀念館,并于將軍誕辰100周年時,為他塑了一座銅像?! 【包c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過境街 |
巧家藥山 | 巧家藥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杉铱h藥山 【概況】 藥山位于巧家縣境內(nèi)。臨近巧家縣藥山鎮(zhèn),金沙江和牛欄江環(huán)山而過。藥山山體面積220平方公里,主峰金頂山海拔4042米,雄踞于昭通群峰之上?! 拘纬伞俊 ∮捎谑鼙薄獤|向構(gòu)成控制發(fā)育成型,藥山走向近于北—東。西坡地勢陡峭,懸崖絕壁從兩江匯流的谷地中凌宵而起,柱地擎天,高不可攀。南坡地勢較為平緩,藥山自然保護區(qū)的主要林區(qū),詭異瑰麗的高山巖溶景觀都集中在這一片。 【動植物資源】 藥山被以烏蒙冷杉為主的針頁林和以高山櫟為主的常綠闊葉林構(gòu)成的原始森林覆蓋。天然林的蔥郁,為野生藥材、珍稀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藥山本因出廠各種藥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藥材有柴胡、黨參、貝母、天麻、蟲草、黃芪、草烏、防風、龍膽草、仙茅參、刺參、黃連等藥,在中藥市場素享盛名;野生動物如虎、豹、熊、豺、牛羚、野豬、金貓等,出沒林莽雜叢間;而大面積的珙桐群落,更是國內(nèi)外罕見的奇觀?! 景l(fā)展】 2005年8月9日,藥山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登昭通巧家藥山,仿佛在時光的流動中走過了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在一日之行里經(jīng)歷了春之溫煦,夏之火熱,秋風之蒼涼,冬雪之圣潔。各種各樣珍貴的藥材和野生動物在此繁衍生息,而大面積的珙桐群落,是國內(nèi)外罕見的奇觀?! ≌淹ㄋ幧剑ū久幧剑珔^(qū)別于遼寧藥山)位于巧家縣境內(nèi)。金沙江和牛欄江環(huán)山而過。藥山山體面積220平方公里,主峰金頂山海拔4042米,雄踞于昭通群峰之上。由于受北-東向構(gòu)成控制發(fā)育成型,藥山走向近于北-東。西坡地勢陡峭,懸崖絕壁從兩江匯流的谷地中凌宵而起,柱地擎天,高不可攀。南坡地勢較為平緩,藥山自然保護區(qū)的主要林區(qū),詭異瑰麗的高山巖溶景觀都集中在這一片?! ∷幧奖灰詾趺衫渖紴橹鞯尼橅摿趾鸵愿呱綑禐橹鞯某>G闊葉林構(gòu)成的原始森林覆蓋。天然林的蔥郁,為野生藥材、珍稀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藥山本因出廠各種藥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藥材有柴胡、黨參、貝母、天麻、蟲草、黃芪、草烏、防風、龍膽草、仙茅參、刺參、黃連等藥,在中藥市場素享盛名;野生動物如虎、豹、熊、豺、牛羚、野豬、金貓等,出沒林莽雜叢間?! 〈┰教烊涣謪^(qū),攀登至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以森林為魂魄的藥山所展現(xiàn)出的又別是一番景象:100多個泉點清流不竭,或流而成溪,或瀉而成瀑,或積而成潭,百態(tài)千姿,各盡其妙。山中有被稱作“大龍?zhí)丁薄ⅰ靶↓執(zhí)丁钡膬蓚€冰川湖。大龍?zhí)睹娣e20000多平方米,水深達30余米。潭水清澈明凈,潭底潛流如注,水波不興,水流有聲。從大龍?zhí)断蚰闲屑s3公里便是小龍?zhí)?。小龍?zhí)睹娣e約14000平方米,水深5-6米,被兩壁排列成梯形的懸崖左右圍護,懸崖上古柏森森,俯臨水面。主峰金頂山北,終年積雪,冰掛垂枝,銀裝素裹。巧家藥山 巧家縣藥山 |
母享鎮(zhèn)風光 | 母享鎮(zhèn)風光 母享鎮(zhèn),位于鎮(zhèn)雄縣東部,距縣城74公里,東鄰黑樹鎮(zhèn),南接魚洞鄉(xiāng),西連以勒鎮(zhèn),北抵堰塘鄉(xiāng),距東部的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畢節(jié)市40公里,是該縣東部幾個鄉(xiāng)鎮(zhèn)與貴州畢節(jié)的交通集散地。全鎮(zhèn)呈明顯的立體氣候,灣溝村河谷區(qū)海拔僅1060米,適宜于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種植蠶桑、柑橘、櫻桃等經(jīng)濟林果;堰溝村山地最高海拔達1720米,僅能種植蕎麥、洋芋、玉米等糧食作物,適宜于開辟草山,發(fā)展畜牧業(yè)。 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海拔1250米,集鎮(zhèn)共有機關(guān)單位22個,集鎮(zhèn)居民1261人?,F(xiàn)轄八個村民委員會,有208個村民小組,11195戶人家,44575人。國土面積100.1平方公里,有耕地42256畝(其中旱地34005畝,水田4740畝);宜林荒山3700畝;25度以上坡耕地8251畝;境內(nèi)溝壑縱橫,山高坡陡,母享河將整體面積分為東西兩半;兩條大堰(串九村至后槽村“串后大堰”和串九村至母享村至灣溝村“串母大堰”)各長5千多米,為四個村7000畝田地灌溉打下良好基礎(chǔ);堰溝村至母享村的大、小兩堰又為母享、堰溝兩村的中低產(chǎn)田地改造和沿途人畜飲水提供了保障。2003年,全鎮(zhèn)糧食總產(chǎn)141902萬公斤,平均單產(chǎn)98公斤,人均有糧173公斤,人均收入580元。 境內(nèi)礦產(chǎn)資源豐富,硫鐵礦、煤礦、硫磺礦隨處可見,初步估計三種礦藏貯量均在600萬噸以上?,F(xiàn)有外商投資開采的煤井兩口,本鎮(zhèn)人員投資開采的煤井兩口,年產(chǎn)量均在3萬噸以上?! ∧赶磉€是優(yōu)質(zhì)糯米生產(chǎn)基地,所產(chǎn)“竹丫糯”米,氣味芳香,口感細膩,品質(zhì)優(yōu)良,暢銷附近市、縣。 母享還具有畜牧養(yǎng)殖的開發(fā)優(yōu)勢。稻田養(yǎng)魚工程項目已試驗成功,將在適宜養(yǎng)魚的2000多畝稻田推廣;桑園面積已達4500畝,每年可產(chǎn)生繭12萬公斤;荒山草場約有5000畝,是發(fā)展牛羊養(yǎng)殖的天然場地;豐富的水資源和大小縱橫的溝河,是飼養(yǎng)鵝鴨的理想場所,現(xiàn)已有養(yǎng)鴨300只以上的專業(yè)戶7戶,其余千家萬戶所養(yǎng)的鵝和鴨累計8000多只?! ⌒蓍e景點以堰溝村千畝茶園為主,冬春花開時節(jié),茶花林叢翠綴紅,繁花似錦,艷麗非凡。另外,羊耳大山連綿2公里,鋪滿深沒膝蓋的蓑衣草,宛如一張巨大的綠色地毯。仙人洞在集鎮(zhèn)以東1公里左右,主洞寬約20平方米,洞內(nèi)鐘石林立,千奇百態(tài),是炎熱夏季納涼休閑的好去處。4千多畝連片稻田也為母享增姿添彩,冬田如層層明鏡,串連十里;夏秧則綠波蕩漾,映山映水;秋稻象黃金滿地,香氣撲鼻?! 〉刂罚烘?zhèn)雄縣東部母享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