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滄州鐵獅子 | 滄州鐵獅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F獅子坐落在滄州市東南20公里滄州舊城開元寺前,東關村西0.5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規(guī)模較大的鑄鐵藝術品之一,具有很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滄州鐵獅子位于滄州市政府駐地東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東關村西0.5公里處。鐵獅身高5.78米,長5.34米,寬3.17米,體重約50噸。背負巨盆相傳是文殊菩薩蓮坐,獅身向南,頭向西南,兩左腳在前,兩右腳再后,呈前進狀,姿態(tài)雄偉,昂首闊步,徐徐如生鐵獅是我國大型的驚巧鑄鐵工藝。也是我國著名發(fā)源的古跡。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充分的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華。解放后鐵獅子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與保護,國務院首先把它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對它進行各種的修繕?! 嬷蓁F獅子,當地俗稱“鎮(zhèn)海吼”,它位于滄縣舊州城內,坐落在原開元寺前,獅身高3.8米,頭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長6.5米,身軀寬3.17米。其總重量是多少?原來,傳說鐵獅總重量約40噸,1984年為保護獅身為其移位時,經過準確稱量,鐵獅的總重量為29.30噸滄州鐵獅子是我國最大的鑄鐵文物,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獅子已成為滄州的市徽,鐵獅頭頂及項下各鑄有“獅子王”三個字,頭內有“竇田、郭寶玉”字。左肋有“山東李云造”五字。鐵獅腹腔內滿鑄有《金剛經》文。然因年代久遠,字跡多漫滅不全。在鐵獅子右項及牙邊皆鑄有“大周廣順三年鑄造”字樣,可以斷定鑄造于五代后周廣順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說明我國勞動人民很早掌握這樣精巧的塑造藝術?! 「鶕{身上的銘文可知,滄州鐵獅子鑄造于后周廣順三年(953年)。它的鑄造比美國和法國的煉鐵術早七八百年,所以鐵獅子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打開世界冶金史就有滄州鐵獅子,由于滄州鐵獅子具有較高的科研、歷史和珍貴藝術價值,是研究我國古代鑄造技術、雕塑藝術、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佛都史十分重要的具象資料?! ∮捎隗w魄宏大,造型雄傳,文物價值甚高,但因年代久遠,歷經滄桑,鐵獅子腐蝕嚴重,多處破損,獅身下沉,新中國成立前,曾建亭保護,未能根本改觀。 |
紀曉嵐文化園 | 紀曉嵐文化園 位于紀曉嵐故里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 紀曉嵐是中國一代文宗。名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于嘉慶十年(一八零五)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曉嵐是中國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作品頗多,以總纂《四庫全書》名聞天下,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凹o曉嵐文化園”,占地70余畝,建有宦海書叢館、閱微草堂、灤如槐姑室、九十九硯亭、文漪閣等仿古建筑。該園以實物、繪畫等方式,記載了紀曉嵐的生平和著述,還收藏有一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 〖o曉嵐文化園為一座園林式仿古建筑,園林面積寬廣,水榭亭臺,樹木環(huán)繞,外圍紅色長墻,清幽雅致。景區(qū)面積5萬多平方米。人們都知道,紀曉嵐最愛旱煙,有“紀大煙袋”的綽號,因此,紀園特別設計了由生鐵鑄成、長達8.2米、重21噸的“大煙袋”,堪稱世界之最。紀曉嵐文化園有宦海書叢館、閱微草堂、灤如槐姑室、九十九硯亭、文漪閣等仿古建筑。以實物、繪畫等方式,再現(xiàn)了紀曉嵐的生平和著述。另外,藏硯閣、文漪閣內,還珍藏著百方硯臺和一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被視為鎮(zhèn)園之寶?! 〖o曉嵐文化園內的主要景區(qū)介紹 1、中心景區(qū)是仿古三大殿 A、正大殿是“四庫流風”,采取仿明清皇宮式建筑。殿楣懸掛兩塊蘭底金字匾額,殿前楹柱上掛有抱柱對聯(lián)。匾額分別有已故著名學者、文物鑒定家史樹青先生題寫的“四庫流風”和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羅哲文先生題寫的“文漪閣”。對聯(lián)集清代翁方綱書法。內部陳設一尊紀曉嵐的坐姿塑像,購進了一部由商務印書館影印的文津閣《四庫全書》,編纂《四庫全書》是紀曉嵐一生最輝煌、最主要的業(yè)績。殿內設有華貴的金箔畫《校書圖》,展示當年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的場景。懸掛清朝前期帝王像和編書主要學者畫像,以體現(xiàn)乾隆盛世文化的氣象。所藏《四庫全書》,對外開放,可供學者們學習、查閱資料; B、東殿為“敬先堂”。內部有一尊紀曉嵐的胸像,擺設香案,陳設紀氏家族的殘碑、家譜,墻上懸掛紀氏祖先石刻畫像,可供紀氏族人前來瞻仰、祭奠; C、西殿是“奉賢館”。內設展示滄州歷史文物古跡、名人故里的文化沙盤,墻上懸掛滄州歷代名人(文臣、武將)畫像,通過沙盤和圖片全面展示滄州壯闊的歷史以及歷代名人的業(yè)績和風采。 2、閱微草堂。采取仿清四合院建筑,整體參照紀曉嵐在北京的故居布局?! 、閱微草堂,北房正房。門楣懸掛復制的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桂馥題寫的匾額《閱微草堂》,門前有抱柱對聯(lián)。內部陳設紀曉嵐生活用具及文房四寶; B、宦海書叢館,南屋正房。有匾額及對聯(lián),內部用圖片形式展示紀曉嵐生平履歷。另擺柜臺出售紀念品; C、灤如槐姑室,西屋正房。內部展示、陳設各種閱微草堂筆記版本。墻上用圖畫形式展示《閱微草堂》里的故事情節(jié); D、九十九硯齋,東屋正房。主要展示紀曉嵐藏硯復制品和硯銘拓片。 3、亭臺樓閣 A、以紀曉嵐字“春帆”命名的“春帆湖”,利用水塘建成。湖上修筑了湖心亭,取名“觀弈亭”,曲欄、水榭,拱橋等,西岸建有方形軒,取名“黃梁軒”,北側有荷花池,堆砌了假山; B、趣聯(lián)廊。在四庫流風與閱微草堂之間,有一長廊。長廊兩端分別建有四角景亭,在廊(亭)柱或橫梁-寫(或掛牌)紀曉嵐的應對妙聯(lián); 此外還要建幾處供游人休憩、觀光、照相的場所,增加游園的樂趣。設計了大煙袋、鉆錢眼的趣味場所;還設有經營紀念品的店鋪,幫助游人進行文化留念?! ?、文化園綠化 它本著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原則,結合本地土壤氣候條件,根據紀曉嵐著作里面體現(xiàn)的花卉、草木來整體設計。院內根據各景點的特性分別采用棗樹、紫藤、竹林、海棠、古槐、柿樹、月季、垂柳等植物布局,營造一個富有生氣、靈氣、雅氣、溫馨的園林氛圍。讓游人在古香古色的園林風光中充分得到心曠神怡的心靈感受?! 〖o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崔爾莊鎮(zhèn) 該鎮(zhèn)位于滄州市西 35 公里 處,轄 48 個行政村,面積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萬畝,人口 5.1 萬。 2005 年完成財政收入 578.4 萬元 , 同比增長 12%, 工業(yè)總產值 8.51 億元,同比增長 11.9% .鎮(zhèn)黨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爾莊經濟發(fā)展步伐,力爭通過 3-4 年的努力把崔爾莊建成集小棗種植加工、市場交易、旅游觀光于一體的…… 詳細++ 紀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崔爾莊鎮(zhèn) 該鎮(zhèn)位于滄州市西 35 公里 處,轄 48 個行政村,面積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萬畝,人口 5.1 萬。 2005 年完成財政收入 578.4 萬元 , 同比增長 12%, 工業(yè)總產值 8.51 億元,同比增長 11.9% .鎮(zhèn)黨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爾莊經濟發(fā)展步伐,力爭通過 3-4 年的努力把崔爾莊建成集小棗種植加工、市場交易、旅游觀光于一體的…… 詳細++ |
杜林登瀛橋 | 杜林登瀛橋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杜林登瀛橋 在滄州西15公里舊滄河路與滹沱河故道交匯處的杜林鎮(zhèn)。 橋體由三大拱兩小拱組成,兩小拱懸臥于三大拱連接處的拱肩上,兩個流線型的大橋墩支撐著橋身。橋長66米,橋面寬7.8米,每孔跨徑11.3米?! ≡跍嬷菸?5公里舊滄河路與滹沱河故道交匯處的杜林鎮(zhèn),有一座古老的石橋,原名登瀛橋,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體由三大拱兩小拱組成,兩小拱懸臥于三大拱連接處的拱肩上,兩個流線型的大橋墩支撐著橋身。橋長66米,橋面寬7.8米,每孔跨徑11.3米。中拱上頂兩側各有一龍頭石雕,探出橋體,張牙瞠目,若呼之欲出;左右兩大拱之上,各有一石雕獅子頭,暴目裂眥,神態(tài)兇猛;兩小拱的拱頂各有一搖頭探尾的神水獸;橋面石欄、石柱上是目不遐接的浮雕畫面和姿態(tài)各異的石猴、石獅等動物,精雕細鏤,栩栩如生?! L蘆鹽運使阮尚賓《新建登瀛橋記》和王蔭桐《重修登瀛橋記》載,杜林原名登瀛鎮(zhèn),跨滹沱河兩岸,順河行北可抵京、津,由此往來之商賈行旅,摩肩接踵,自古雖有舟渡,但客貨往來十分不便。明萬歷年間善人劉尚有目擊行旅舟渡之艱,建議修建石橋,以行旅利鹽運。鹽運使阮尚賓、瀛州太守劉毓寬慨然捐助,在地方紳商和好善樂施人們捐資和幫助下,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耗白銀2萬兩建成此橋,從此登瀛路履若坦途。清光緒年間,滹沱河水泛濫,沖陷橋兩端大小兩孔,不能通行。好義者多次想修復,無奈耗資巨大,工程艱巨,畏難而止。14年以后,鄉(xiāng)人王蔭桐矢志重修登瀛橋,并不辭勞苦,多方籌措修橋款,歷經6年修復完工,但王蔭桐也因此債臺高筑,隨僧道募捐化緣以還橋債?! 〉刂罚簻嬷菸?5公里舊滄河路與滹沱河故道交匯處的杜林鎮(zhèn)杜林登瀛橋 |
袁紹墓 | 袁紹墓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案啐埲A古墓,以前高龍華村命名,傳說為袁紹墓(當地人按其堆土形狀,稱之為“大疙瘩”)。該墓為典型的漢墓,封土高大,封土為橢圓形,高8米,東西徑52米,南北徑36米,占地1510平方米。 該墓位于滄州市西南,滄縣高川鄉(xiāng)前高龍華村東北700米處。北200米處有滹沱河故道東西穿過。地處平原。南60米為東西土路,右靠南北向阡陌。黃沙土壤。前面和右側種植棗樹。后及左面種植梨樹,農作物有玉米、豆、麥、谷、紅薯等?! ∏案啐埲A古墓,原屬獻縣管轄,五十年代初屬建國縣管轄,1954年建國縣撤消,劃歸滄縣管轄。此處原有古墓大小兩座,現(xiàn)存者為大墓。小墓在1956年塌陷后,生產隊及個人取土挖掉了,據傳出土有綠釉小陶樓和一些小件器物。因粗糙不完整被村民扔掉?,F(xiàn)存大墓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撃怪黧w上原來長滿各種樹木,榆樹,楊樹,柏樹等,后來隨著氣候變化及人為砍伐,現(xiàn)墓頂已沒有樹木存在。墓的四周,亦滿植柏樹,現(xiàn)在于墓的四角存有小片柏樹群。墓頂原來有一深洞,下到洞底,可以見到側面的青磚壘砌的拱形門,拱形門內有水流動,夏天觸摸,冰冷異常。該深洞早已被填平。1995年,墓的東南方向200米處,開挖引水渠,地下3米處發(fā)現(xiàn)青磚壘砌的流水溝,其方向指向大墓,應為墓的排水設施?! ?009年5月中旬,此墓連續(xù)兩次被盜墓者倒開,封土層被盜墓者炸開已遭嚴重破壞,當地文物部門和村民已把盜洞回填!2010年3月,此墓又發(fā)現(xiàn)被盜痕跡,出現(xiàn)的盜洞再次被回填。 |
金錢庫 | 金錢庫,當地俗稱“鐵錢庫”。鐵錢堆主體埋于地下3米深處,據記載五八年大煉鋼鐵時曾挖出過,因當時的冶煉技術無法將其熔化,故又重新掩埋起來。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當地對鐵錢俗稱鐵驢?! 髡f很久以前有一個大鐵驢埋在地下,非親哥八個才能挖得出來,當時舊城內有一家兄弟七人,想去試試,就把姐夫叫上湊成哥八個去挖鐵驢。當驢腿露出來的時候哥八個兩人一組,抱住鐵驢的四條腿往上抬,可是有姐夫的那組的那條驢腿就是抬不起來,這是老三著急地說:“姐夫你使勁呀!”這一聲不要緊,“吭哧”整個鐵驢又陷了進去。直到1997年又進行挖掘。被挖掘出來的古錢堆平均厚度為80厘米,呈不規(guī)則狀,重約48噸。由于年代久遠,鐵錢已銹蝕成塊,古錢圓形方孔,一般厚度為4毫米,有少數古幣字跡依稀可辨,其中有“大和通寶”系唐朝文宗(827—835)年間鑄印,“大觀通寶”、“政和通寶”則鑄于北宋徽宗年間。據有關人士推測,當時此處可能是國家造錢的地方,故有“鐵錢庫”的說法,但至今無準確資料可查?! ?/p> |
滄州鐵錢庫 | 滄州舊城(舊州)東關有個聞名天下的鐵獅子,鐵獅子東面不遠有個鐵錢庫。鐵錢庫所在的仿古院落也稱“舊城文化展覽館”。除唐末五代時的“滾木礌石”以及紅衰草、文殊殿等,最吸引人的就該是那總重四十八噸的一塊塊唐宋鐵錢了?! f,這些鐵錢1958年大煉鋼鐵時曾挖出過。因當時當地技術原因無法將它們熔化,重又埋入地下的鐵錢反倒得以保留。已銹蝕成堆的鐵錢塊,最大的一個據說有七噸多重。其中少數錢幣尚可辨出字跡:唐“大和通寶”、宋“大觀通寶”、“政和通寶”等?! ∪缃袷卦跍嬷蓁F獅子旁邊的“鐵錢庫”里擺放的鐵錢,是1997年時挖掘出來的。至今提起這事,仍有文物工作者認為對于這次行動應該用“挖掘”而不是“發(fā)掘”。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訴記者,當時關于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尚不完善,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淡薄,缺少必要的專業(yè)組織,別的不說,當時滄縣連文保所都沒設立。在這種情況下,某單位組織當地民工進行了此次挖掘。 |
紀曉嵐墓 | 紀曉嵐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o曉嵐墓地位于河北省滄縣崔爾莊鎮(zhèn)北村村南約300米處?! 〖o曉嵐,名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獻縣)人。紀曉嵐為清代官宦文人,滄縣景城紀氏后裔。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其祖上在明朝從南京遷來。紀氏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以總纂《四庫全書》和撰著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聞名于世。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曉嵐雖為科舉人仕,可他不是紀氏家族中唯一做官的,更不是最早進入官場的,他家早已是河間望族,所以紀氏墓地也不僅此一處。 紀曉嵐基所在紀氏家族墓地始建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南北300米,東西100米,共有墓1194座,墓碑136塊。墓地在“文革”中遭嚴重破壞,現(xiàn)僅存殘碑十余塊,新出土有紀曉嵐本人生前撰文,由劉墉、董浩、翁方綱等著名書法家書寫的墓志銘三塊。紀曉嵐墓地坐西朝東,墓碑下赑屃頭東尾西?! 〖o曉嵐墓為辛山乙向口,從墓地東望,一馬平川,無阻無擋,百里之外即是大海。墓丘北側有兩個大土堆,形似硯臺,南側有一片荊條樹,時稱鳳凰林。西面(墓后)至硇屯(今其村已不復存在)之間是一片開闊地。碑下赑屃頭東尾西,有“頭頂泗家(十幾里外有一泗家莊)腳蹬硇,南面鳳林北硯寶”之說?! ∧沟貣|、南、西南側是茂密的棗林,北、西北側是打谷場。數株高大的椿、榆、槐樹下有一丘封土,即為紀曉嵐墳塋。墳塋向口朝東,往東約3米處豎立墓碑。墓碑為紀曉嵐下葬時所立原物。墓碑上刻有嘉慶皇帝御制碑文。據資料考證,埋于地下的墓志銘還有若干。民國九年所立的神道碑,原來的位置距紀曉嵐墳丘約150米,立于墓地東方一條南北通道的路邊, 墓地墳丘高約2米,基部以磚圈砌,磚圍高約60厘米,以上為封土底部周長25.5米。墓碑再往東15.6米處豎一通神道碑。神道碑為紀曉嵐六代孫紀鉅臣于民國九年(1920)重立,俗稱“下馬碑”,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意。此碑為重立之碑,原碑毀于何年已無人知曉。墓碑東面為1989年修復按原碑文重刻,由滄州書法家劉文源先生書寫?! ∧贡⒂谇嗍?。原馱碑赑屃(俗稱石龜)已損壞,碑高268厘米,寬109.5厘米,厚38厘米。頂部蛟龍碑冠,為1989年重新刻配,冠高120厘米,長、寬各大于碑身,碑身中間有一條不規(guī)則裂縫。碑身正背兩面,四周都有精細的云龍浮雕。分別雕有12條游龍,上、下邊各2條,左右邊各4條。墓碑西為原刻御制碑文,約有一半字跡撫摩可辨,一半漫漶不清。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協(xié)辦大學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 ∩竦辣?95厘米,寬66厘米,厚20.5厘米。碑身正面(東面)刻楷書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協(xié)辦大字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碑陰(西面)刻紀事碑文。神道碑碑冠高63厘米,寬77厘米,厚24.5厘米,上有蛟龍圖案、篆額為“永垂不朽”?! ∧沟剡€散落一些斷石殘碑,其中兩塊雕有花紋的殘石,據說是原墓碑下石龜的殘塊?! ∧沟刂羞€有其他人墳丘,共30余座。大墳兩側各有3座小墳,據說埋的是紀昀六個側室。再往兩側延伸,向前跨半穴又各有兩個較大的墳丘,埋的是紀昀的四個兒子――汝佶、汝傳、汝似、汝億。其孫輩墳丘則依序再靠前些埋葬。此種葬法,據說是紀曉嵐生前根據風水先生的提議認可的,叫做“攜子抱孫式”?! ?006年紀曉嵐墓地作為清代的古墓葬,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o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崔爾莊鎮(zhèn) 該鎮(zhèn)位于滄州市西 35 公里 處,轄 48 個行政村,面積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萬畝,人口 5.1 萬。 2005 年完成財政收入 578.4 萬元 , 同比增長 12%, 工業(yè)總產值 8.51 億元,同比增長 11.9% .鎮(zhèn)黨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爾莊經濟發(fā)展步伐,力爭通過 3-4 年的努力把崔爾莊建成集小棗種植加工、市場交易、旅游觀光于一體的…… 詳細++ 紀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崔爾莊鎮(zhèn) 該鎮(zhèn)位于滄州市西 35 公里 處,轄 48 個行政村,面積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萬畝,人口 5.1 萬。 2005 年完成財政收入 578.4 萬元 , 同比增長 12%, 工業(yè)總產值 8.51 億元,同比增長 11.9% .鎮(zhèn)黨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爾莊經濟發(fā)展步伐,力爭通過 3-4 年的努力把崔爾莊建成集小棗種植加工、市場交易、旅游觀光于一體的…… 詳細++ |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 |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為文化旅游景點。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均位于滄縣崔爾莊鎮(zhèn)。紀昀,字曉嵐(公元1724-1805)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目錄學家。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力大學士,加太子少保。曾任四庫全書總纂管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畢生精力傾注于此,貢獻很大。并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等著作?! ∑涔示舆z址座落在滄縣崔爾莊村內,今尚存一眼古井。在鎮(zhèn)南約四公里北村村南有墓地一座,神道碑和墓碑各一通。乃為紀曉嵐之墓。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協(xié)辦大學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近年紀氏后人及當地政府部門,正籌化修復紀曉嵐墓園及故居展館和紀念館?! 【唧w地址:位于滄州市南28公里處滄縣境內 紀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紀曉嵐 (1724~1805) 紀曉嵐(1724--1805)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河北滄縣崔爾莊鎮(zhèn)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代表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閱微草堂筆記》。 簡介: 紀氏遷獻…… 詳細++ |
捷地御碑苑 | 捷地御碑苑為文化旅游景點。 捷地御碑苑位于滄州市滄縣捷地鄉(xiāng)西南部,是一處水利建設與水文化融合的景點。其中包括“三廊、三園、兩河、兩閘和兩碑”,三廊即:京杭運河碑廊、歷史長廊和大運河捷地碑廊;三園即:憲示碑園、垂釣園和萬花園;兩河即:大運河、捷地堿河;兩閘即捷地分洪閘、捷地新建閘;兩碑即:乾隆碑和憲示碑。京杭大運河碑廊、歷史長廊是以大運河為主線,從歷史、人文、傳說各個角度演繹大運河、南運河、捷地堿河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大運河捷地碑廊則收集了乾隆有關水文化的詩詞、書畫和對聯(lián)。憲示碑園內有憲示碑亭,記載著捷地堿河的相關水文化。垂釣園位于分洪閘的上游,萬花園將建成一個集各種名貴花卉為一體的花園。 |
乾隆碑 | 乾隆碑為文化旅游景點?! ∏”?,位于滄縣捷地回族自治鄉(xiāng)捷地減河閘口北岸,乾隆碑分碑座、碑身、碑帽三層。碑身寬1.25米,高1.79米,厚0.30米。碑帽高1.12,寬1.10米,厚0.40米。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帝下江南時在此下船觀看分水河閘,留下碑文?! ∈柮?,刻有乾隆親筆提詞,傳說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路過此地時,睡眠正醒,問手下大臣劉雍,這是什么地方?劉雍不敢說這是捷地,唯恐觸犯龍顏,他改口說:“這是醒龍鎮(zhèn)”。為此乾隆下船為此地提詞,當時捷地曾一度叫”醒龍鎮(zhèn)”,但終未叫響。至今,整個石碑仍在捷地閘所河的北岸?! ”畬挘?.25米,高:1.79米,厚:0.30米。 碑座寬:0.58米,長:1.30米,高:0.75米?! ”保焊?.12米,寬:1.10米,厚:0.40米。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此下船,觀看分水河閘,留下御筆五言長詩?! 〉刂罚何挥跍嬷菔袦婵h境內 |
捷地清真寺 | 捷地清真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莸厍逭嫠隆 〗莸厍逭嫠挛挥诮莸劓?zhèn)所在地.始建明代后期,民國十八年重修,占地面積3330平方米.大殿為亭殿合建,由四梁四柱組成的木架磚瓦結構,殿長25米、寬15米,殿、亭頂高20米,亭為六面體木質花格窗欞,殿前為廈。清真寺院內,綠樹遮幽徑,花香浸肺腑,奇美的龍爪槐裝點著寺院,更顯示出伊斯蘭古雅、文明的特色。日軍侵略中國,捷地慘案就發(fā)生在清真寺教寺院內,寺內大部分建筑遭到毀壞,一九三八年修復,0期間清真寺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一九八一年回民捐資一萬四千元重修?,F(xiàn)保存完好。為滄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刂罚何挥跍婵h捷地鎮(zhèn)所在地 |
滄州舊城 | 滄州舊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嬷菖f城簡介 坐落在滄州市東20公里滄縣舊州鎮(zhèn)。城內面積約430萬平方米,舊城墻其寬約40米,周長實測7787米。始建于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即浮陽縣城。舊城墻現(xiàn)已殘缺不全,唯西、南兩側還有斷墻五段。舊城內有鐵獅子、鐵錢庫(出土錢文皆崇寧、大觀、政和、宣和通寶等)、鐵爐及開元寺等古建筑遺址,地下且富有文化遺存。舊州城曾取名獅子城、臥牛城?,F(xiàn)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滄州市 舊州鎮(zhèn) 滄縣舊州鎮(zhèn)位于滄州市東南16公里處,滄樂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位置優(yōu)勢,西有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黃鐵路,距石黃高速公路滄州東出口3公里,距北京240公里(車程2小時),距天津120公里(車程1小時),距黃驊港80公里(車程半小時)。舊州鎮(zhèn)轄14個行政村,面積79.1平方公里,鎮(zhèn)區(qū)面積6.35平方公里,總人口4.6萬,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河北省…… 詳細++ |
倪楊屯遺址 | 倪楊屯遺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邨钔驮跍婵h杜林鎮(zhèn)西南0.5公里處,滄州市西距滄州市15公里。遺址在倪楊屯村東南,距村20米。東0.5公里是滹沱河故道,北0.5公里是滄河公路?! 〈迕袢⊥?,在離地表5至6米的深度挖出銅鼎,銅劍(據傳說曾挖出過刀幣)、石刀、石斧,卜骨,角耜,在現(xiàn)場采集到鬲足,豆把,灰繩紋陶片。地表散見繩紋磚、大型陶器殘片和白釉瓷片(實足玉璧底,圈足)、開元通寶等?! ∪⊥翜希媳遍L300米。此段寬15米,南段寬80米,靠西部尚存古墓一座,直徑10米,封土高5米,總面積為3萬平方米。從采集的陶瓷片標本看,文化層相當豐富。上自商周,下至唐宋。歷史價值很大。 |
吳橋雜技大世界 | 吳橋雜技大世界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菢蚩h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我國雜技發(fā)祥地之一,被國內外雜技界公認為中國雜技之鄉(xiāng)。1993年,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把雜技藝術作為一項獨有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頃,規(guī)模龐大,氣勢宏偉,內設十大景點,融千年雜技文化于一苑,集游樂、人文、博物、民俗、雜技培訓、比賽交流于一體,具有神奇、絕妙、新穎、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現(xiàn)了雜技之鄉(xiāng)古老的民間文化風采,成為獨樹一幟的世界東方雜技旅游勝地?! 楹霌P民族文化,變吳橋雜技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進一步推動全縣經濟的快速發(fā)展,1992年4月28日,由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共同興建的吳橋雜技大世界旅游景區(qū)破土動工。1993年11月26日,吳橋雜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對外開放,占地617畝,共建江湖文化城、雜技奇觀宮、魔術-、小泰山等八大景點、集娛樂、參與、交流、表演、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展示民俗精粹,盡顯藝鄉(xiāng)風情,以獨特的雜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華北知名景點地位。 所獲榮譽 吳橋雜技大世界作為雜技歷史文化的結晶,是千年雜技文化遺產的生動再現(xiàn)。雜技大世界開業(yè)近十年來,已接待海內外游客195萬人次,實現(xiàn)綜合經營收入1.5億元,2002年實現(xiàn)接待游客40萬人次,綜合經營收入1000萬元。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宋健、國家旅 游局副局長孫鋼及河北省委、省政府領導親臨雜技大世界并指導工作。中央電視臺《神州風采》、《曲苑雜壇》、《正大綜藝》、《東西南北中》,天津電視臺《魚龍百戲》,河北電視臺《笑笑笑》,山東電視臺《快樂星期天》等攝制組及新加坡、日本、韓國、法國、匈牙利、香港等一些新聞機構先后慕名來雜技大世界拍攝專題片并給予系列報道,同時雜技大世界被國家旅游局指定為定點旅游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續(xù)三年列為國家旅游專線,并榮獲河北省“十佳企業(yè)”、“先進景點”等榮譽稱號,2001年年初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qū),2002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充分展示了雜技大世界的藝術魅力和誘人的發(fā)展前景?! 【包c特色 江湖文化城:吳橋雜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區(qū),占地19200平方米,重現(xiàn)了當年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廟四個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觀,讓人們充分領略吳橋雜技藝人的奇招絕活,漫步城中可以盡情欣賞各具特色的雜技、馬戲、戲法、氣功、曲藝、獨臺戲、拉洋片、馴白鼠等藝術表演,身著清朝服飾的吳橋藝人們,說著當年賣藝求生的語言,把過去藝人四海為家的生活情景展視的淋漓盡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舊中國市井社會百相的文化氛圍?! ∧g-宮:建筑面積4432平方米,建有魔術宮綜藝劇場,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術的魔幻魅力。同時以歷史神話傳說、傳奇故事為展示內容,以歷史和現(xiàn)代魔術的經典技藝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術的神奇玄奧,魔術大師們靠靈巧的雙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變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人體三分、穿越鋼板、倒懸行走、空桶取物、大變活人、龍宮探秘、-逃脫等20多個節(jié)目展示了魔術的瑰麗和神奇。 雜技奇觀宮:建筑面積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華民族自遠古黃帝時代至現(xiàn)代數千年的雜技發(fā)展史,有黃帝戰(zhàn)蚩尤、魏晉椽樟、水轉百戲、南園廟會等十幾個場景?! 〖t牡丹劇場:以展示集現(xiàn)代聲、光、電及各種高科技技術于一體的大型綜藝性雜技晚會?! ●R戲游樂園: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來自內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駿馬在一望無際的馬場上奔馳,時而馬上倒立,時而馬上大站、獨站雙馬、倒騎摘花,一個個驚險的動作讓您目不暇接,同時還可翻身上馬,親自試騎,體驗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覺。 滑稽動物園:以各種動物表演為主,如老虎騎馬、非洲獅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鋼絲、狼狗認字、猴子騎單車、等動物滑稽表演?! 〖t牡丹賓館:建筑面積6148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00人就餐,擁有70余間高、中、低檔客房??墒褂慰途筒蜁r,欣賞到畫中釣魚、無火烹飪、空壺取酒、高車送菜等別有情趣的場面。 票價 吳橋雜技大世界門票:80元!暢游160元中國雜技大世界、萬人團購正式啟動。輕松團購!快樂旅游! |
東光鐵佛寺 | 東光鐵佛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光鐵佛寺是著名的名勝古跡,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tài)碩大而聞名,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為"鐵佛寺"。解放后,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的變遷,鐵佛寺歷盡蒼桑。"-"期間(1966年8月25日),這些象征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勝古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改革開放以來,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縣政府報請省政府批準,重修鐵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動工,投資500萬元,于1989年3月將鐵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鐵佛寺位于旅游區(qū)正中央,占地面積7334平方米,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為一組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門正中門楣上"鐵佛寺"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的鎏金匾額,則出自中國末代皇帝的胞弟,愛新覺羅.溥杰之手。鐵佛寺內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噸,是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 東光鐵佛寺是著名的名勝古跡,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tài)碩大而聞名,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為"鐵佛寺"。解放后,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的變遷,鐵佛寺歷盡蒼桑。"-"期間(1966年8月25日),這些象征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勝古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縣政府報請省政府批準,重修鐵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動工,投資500萬元,于1989年3月將鐵佛寺修茸一新。占地面積7334平方米,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為一組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門正中門楣上"鐵佛寺"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的鎏金匾額,則出自中國末代皇帝的胞弟愛新覺羅.溥杰之手。鐵佛寺內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噸,是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 ?/p> |
千童祠 | 千童祠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千童祠,位于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zhèn),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 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zhèn),在商、周、戰(zhàn)國時期稱“饒安邑”,意為“其地豐繞,可以安人”?!妒酚洝ぺw世家》中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 將龐 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睗h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縣 稱“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滄州州治。千童鎮(zhèn)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千童 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里啟航,求長生不老之藥,漂洋過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開創(chuàng)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xiāng)?! ≡诿耖g有源于漢代的“千童信子節(jié)”,即在農歷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逢甲子年舉辦一次,每60年一個輪回。在節(jié)日期間, 舉辦各種民間文藝表演,尤其是挑選體強膽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著古裝,綁在15、6米高長桿支撐的微型舞臺上表演,登高望遠,以示懷念和召喚東渡的 親人?!扒抛庸?jié)”被專家學者稱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從1993年開始,在農歷3月28日,由鹽山縣在千童鎮(zhèn)舉辦“千童文化節(jié)”,每五年一次。 具體地址: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zhèn) 乘車路線:滄州市長途汽車站乘坐大巴到鹽山縣千童鎮(zhèn)下車即可 千童鎮(zhèn) 一、基本情況 千童鎮(zhèn)位于鹽山縣城南20公里處,南面與山東省樂陵市隔河相望,滄(州)樂(陵)、武(強)千(童)兩條省級公路分別在鎮(zhèn)中心交匯而過,北達京、津,西至石家莊,南到濟南,交通便利。全省35個品碑旅游景點之一的巍峨,壯觀的千童文化園座落在鎮(zhèn)區(qū)南側,近幾年來,隨著對“千童文化”的研究和深入開發(fā),“千童文化”和民間活動“綁信子”在國外轟動很大,來參……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