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天柱山風景區(qū) | 天柱山風景區(qū)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熘斤L景區(qū),位于靜樂縣城南1公里處的米碾河與汾河交界處。據(jù)縣志記載:“北魏都督爾朱榮自為天柱大將軍,即此?!笨梢姡蔽簳r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勢俊秀,古木參天。山前碾河如帶,汾水似錦,山間泉水清澈見底,相傳泉0龍,故名“龍泉”。“天柱龍泉”為靜樂八景之一?! ≡街薪ㄓ杏竦蹚R、關(guān)帝廟、龍王廟、水閣涼亭、石凳仙床等建筑。傳說王母娘娘赴南海時路經(jīng)此山,見松柏蒼翠,殿閣巍峨,風光秀麗,停留觀賞,石凳仙床傳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詩曰:“風日清河柳帶煙,峻崛高處出龍泉。銀河誰識源頭遠,疑是山中別有天。 寺廟大體分為三部分。下方的應該是大雄寶殿;正上方的是靈霄寶殿,供著玉皇大帝;左上方是關(guān)公廟。 電話: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 交通:天柱山距縣城1公里,有油路可以直達寺廟的門外,中途坡道彎道專門進行了減速和防滑處理。太原康西公路(靜樂的康家會——太原草坪區(qū)西村)路口到靜樂100公里,忻州到靜樂89公里,寧武東寨到靜樂60公里。去蘆芽山的游客,如時間允許可以順便一看。 |
靜居寺石窟 | 靜居寺石窟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o居寺,位于靜樂縣城南12公里處的豐潤鎮(zhèn)豐潤村南500米處,地處靜婁公路之東側(cè)?! §o居寺座東向西,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被日寇燒毀,現(xiàn)僅存石窟8個,依山勢鑿刻功德碑兩通。窟內(nèi)東、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門雕火焰券面裝飾。石窟平面布局均為方形。規(guī)模較小,大部分寬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頂。除第四窟為晚唐時期建造外,其余均為唐代儀鳳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為正方形狀,門楣上有石刻蓮花浮雕,門兩側(cè)有垂花雕。3號廟門蹲兩個小憎。2號窟壁上有毛筆題字。6號窟門北側(cè)刻有“南天救苦觀音菩薩”字樣。所立碑文字較模糊,風化比較嚴重?,F(xiàn)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豐潤鎮(zhèn) 靜樂縣轄鎮(zhèn)。1956年設豐潤?quán)l(xiāng),1958年屬火簡明公社,1961年析置豐潤公社,1984年置鎮(zhèn)。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1.5公里。面積48平方公里,人口0.5萬。太寧公路過境。轄豐潤、李家會、慶魯、南梁上、巖子、前潤子、青家洼、高家舍、蘇坊、河西、白草、黑土巖、灣子13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運輸、煉焦為主。農(nóng)業(yè)以種植玉米、谷子、土豆為主。.…… 詳細++ |
懸鐘山 | 懸鐘山,地處靜樂東部康家會鎮(zhèn)境內(nèi),其形似倒扣古鐘,又名“饅頭山”。高約150余米,四周560余米,頂部平坦,屬天然花崗巖山體。留有古人類石坑、石井、石崖等遺址,是一處集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景點?! ‰娫挘?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 康家會鎮(zhèn) 靜樂縣轄鎮(zhèn)。1956年設康家會鄉(xiāng),1958年屬衛(wèi)星公社,1961年析置康家會公社,1984年置鎮(zhèn)。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8.6公里。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0.7萬。忻磧公路過境。轄康家會、炭窯溝、新開嶺、石壑子、南莊、尚書會、固鎮(zhèn)、圪洞道、硯灣、東里上、鋪上、帥家?guī)r、瓦窯坡、沙溝、南灣、木要、懸鐘、里灣、青龍莊、柳林、前曲卜、后曲卜、劉西、要子溝、石河、莊…… 詳細++ |
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 | 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轿黛o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山西省沂州市靜樂縣,總面積593.85公頃?! 》诤哟竦毓珗@建設項目是靜樂的省級重點建設工程之一,項目治理范圍北起汾河寧武界,南至汾河婁煩界,總長40公里,項目總投資5.7億元,主要工程內(nèi)容有堤防修復改造、水源地保護治理等?!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汾河風采 | 汾河,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內(nèi)。源於山西寧武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jīng)靜樂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四周為山脈環(huán)繞。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來源。 蘭村至介休附近為中游,河出山谷,經(jīng)太原市入晉中平原,有瀟河、文峪河兩大支流注入。坡降變緩,泥沙淤積嚴重。這段河床舊時很不穩(wěn)定,往往氾濫成災,但也是流域內(nèi)最富庶地區(qū)。介休以下為下游,谷地時寬時窄。汾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發(fā)展較早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這里發(fā)現(xiàn)。灌溉業(yè)發(fā)達,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則創(chuàng)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臨汾也是中國煤炭、重型機械工業(yè)的基地?! 》诤邮巧轿髯畲蟮暮恿?,全長710公里,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nèi)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占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電話: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靜樂文廟 | 靜樂文廟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靜樂文廟始建于宋大觀年間,明洪武二年(1545年)遷建于此,萬歷十五年(1587年)重建,萬歷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書院(即明倫堂)、文廟,后歷代屢有維修、增建?! ∥膹R坐北朝南,為兩座院落,文廟院內(nèi)僅存大成殿、東西廂房。岑山書院內(nèi)有明倫堂及東西兩側(cè)存心、養(yǎng)心二齋。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間出45度斜昂。明倫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 ‰娫挘?350-7822108 地址:靜樂縣城內(nèi)鼓樓東街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靜樂汾河大橋 | 汾河大橋,坐落于流經(jīng)靜樂縣境內(nèi)的汾河之上。是靜樂縣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汾河,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內(nèi)。源於山西寧武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jīng)靜樂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四周為山脈環(huán)繞。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來源。蘭村至介休附近為中游,河出山谷,經(jīng)太原市入晉中平原,有瀟河、文峪河兩大支流注入。坡降變緩,泥沙淤積嚴重。這段河床舊時很不穩(wěn)定,往往氾濫成災,但也是流域內(nèi)最富庶地區(qū)。介休以下為下游,谷地時寬時窄。汾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發(fā)展較早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這里發(fā)現(xiàn)。灌溉業(yè)發(fā)達,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則創(chuàng)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臨汾也是中國煤炭、重型機械工業(yè)的基地?! 》诤邮巧轿髯畲蟮暮恿鳎L710公里,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內(nèi)縱貫北南,全長一百公里,占到整個汾河的七分之一?! ‰娫挘?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地區(qū) | 景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