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李秀成 (1823~186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秀全和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李秀成全家也都加入了拜上帝會。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列強對清政府的態(tài)度由打擊轉(zhuǎn)到拉攏,最后幫助清政府,共同進攻太平天國。李秀成就在這時,領導太平軍擔負起了反侵略的任務?! €人生平 從圣兵到忠王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這年二月,太平天國在廣西武宣東鄉(xiāng)建立,是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1851年)。這年八月,太平軍在桂平突破清軍圍困,經(jīng)平南、藤縣向永安州進軍,路經(jīng)李秀成的家鄉(xiāng),沿途召集拜上帝會人馬,李秀成就在這時加入了太平軍,當了一名圣兵。太平天國二年(1852年)五月,太平軍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國癸開三年(1853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稱為天京。那時候李秀成已隨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 《ǘ继炀┖?,楊秀清親自提拔李秀成為右四軍帥,把守太平門外新營,不久,又升為后四監(jiān)軍,把守儀鳳門外高橋。同年11月,李秀成隨石達開赴安慶撫民,他“勤勞學練,生性秉直,不辭勞苦”“逢輕重苦難不辭”,“修營作寨,無不盡心”?! ?854年春,胡以晄攻占廬州府,李秀成被調(diào)往廬郡“守把安民”,并提拔為二十指揮。 1856年春李秀成已升任地官副丞相,隨燕王秦日綱解鎮(zhèn)江之圍,大敗吉爾杭阿,又攻破清軍江北、江南大營,解天京之圍。1856年9月,天京事變后,清軍乘機從各個戰(zhàn)場-。李秀成入守桐城,率殘軍六七千人把守孤城。1857年春,李秀成與從寧郭郡來救的陳玉成在樅陽商定出奇兵制敵的計策,大破清軍,并北上六安、霍邱,招得捻軍張樂行、龔德樹等,進封合天侯?! ?857年天王洪秀全任命李秀成為副掌率,與又正掌率陳玉成同提兵符之令。他-請求洪秀全“擇才而用,定制恤民,申嚴法令,肅正朝綱,明正賞罰,依古制而惠四方“”禮而恤下,寬刑以待萬方,輕世人糧稅,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洪秀全長、次兄)” 遭到嚴斥并革除封爵,后經(jīng)朝臣力諫得復。1858年,李秀成行文各鎮(zhèn)守將,在樅陽召開軍事會議“各誓一心,訂約會戰(zhàn)” ,謀解京圍。這時天王設五軍主將,封李秀成為后軍主將,進爵合天義。9月26日,李秀成與陳玉成在烏衣會師,大敗德興阿,再次攻破江北大營。11月與陳玉成在三河全殲湘軍李續(xù)賓部,取得三河大捷。1859年秋天王封其為忠王,并親書“萬古忠義”四個大字贈與李秀成。但李秀成接到封王詔書后,懸印月余,不肯接受,他上本章說他的一些功勞,都出自捻軍將領之力,懇請?zhí)焱跸燃臃饽碥妼㈩I韓碧峰、韓肅峰、孫葵心、劉天祥等爵位,而后他方敢受任?! 】藦吞K浙 1860年初,江南大營重圍天京,李秀成強請出京,領軍連下安徽廣德,浙江安吉、長興等地,并率1350名先鋒奇襲杭州;當江南大營分兵往救,即間道馳還,與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等在建平大會。數(shù)路軍分進合擊,于5月6日再破江南大營。旋乘勝東下,攻占常州、無錫、蘇州、嘉興等府的絕大部分州縣,建立蘇福省,為太平天國開辟了新的重要基地?! ≡谇逭y(tǒng)治時期,蘇南地區(qū)田賦極重,再加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李秀成克復蘇州后,將民眾苦狀奏陳,天王下詔減輕了田賦。李秀成在蘇南執(zhí)行“著佃征糧”政策,順應農(nóng)民的要求,又發(fā)給“田憑”,農(nóng)民“領憑后,租田概作自產(chǎn)”,使得當時的蘇南農(nóng)村“稻堆蔽場,無路可走”,一片“豐年景象”。李秀成還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凡做生意沒有本錢的,可以具呈請領本錢,貨物售賣后,繳還本錢七成,留三成,使他們永遠可有本錢周轉(zhuǎn)。這也使得蘇州“百貨云屯,流民雨集,盛于未亂時倍蓰”。 進攻侵略者 在李秀成一生的事跡中,要特別提出來的,是他進攻外國侵略者的事跡?! √教靽J為“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稱外國人做“洋兄弟”,歡迎外國人來中國通商,當癸好三年(1853年)春,英國公使兼香港總督文翰訪問天京時,太平天國就曾經(jīng)向他正式通知;準許英國人來華經(jīng)商,惟警告英國不準再賣鴉片,且不承認英國與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列強對清政府的態(tài)度由打擊轉(zhuǎn)到拉攏,最后幫助清政府,共同進攻太平天國。李秀成就在這時,領導太平軍擔負起了反侵略的任務。 李秀成自述 《忠王李秀成自述》較詳細的敘述了太平天國的史事,但這一口供被曾國藩篡改了。曾國藩捏造史事,抹殺-,刪減太平軍愛護人民,扶助生產(chǎn)和寬待俘虜?shù)挠涊d,隱諱不利于湘軍的說法,夸大湘軍的戰(zhàn)功,保留其他派系的敗績?! ∪宋镌u價 曾國藩: 前期-狡詐百端 后期-反復重沓,獻諛乞憐,無非圖延旦夕之一命?! ∷篮螅鯌z之 曾國荃:阱虎乞憐,雖狗鼠之不若,殊不嗤也?! ∽笞谔模阂庠诒涌v逆黨,亦可概見?! ±铠櫿拢簜沃彝趵钚愠蔀橹T賊之冠,不甚耐戰(zhàn),而最多狡謀?!篇湲惓!⒃幾H多謀、謀狡而穩(wěn)……既深佩其狡猾,更積恨其忠勇。 [以上內(nèi)容由"ls.hs"分享。] |
謝鼎新 (1901~1937) 抗日戰(zhàn)爭犧牲高級將領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謝鼎新(1901-1937)廣西蒼梧人,1901年出生,陸軍第176師上校團長,1932年,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一二八事變,發(fā)動了對上海的武裝進攻。時任第19路軍團長的謝鼎新,奉命率部參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1937年,謝鼎新又率部參加八一三淞滬戰(zhàn)。在固守陳行的戰(zhàn)斗中,謝鼎新團長及其全團官兵全部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戰(zhàn)歌?! ∏嗄陼r正值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chuàng)導0戰(zhàn)爭。謝鼎新從小就敬仰孫中山先生,認為北洋軍閥篡政,使民國名存實亡,決心追隨孫中山先生,走“軍事救國”道路,考入廣東講武堂。畢業(yè)后到粵軍任職,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討賊和北伐作戰(zhàn)。爾后參加兩次東征和平定楊劉叛亂作戰(zhàn),為統(tǒng)一廣東革0據(jù)地作出了貢獻。 1926年7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北伐戰(zhàn)爭開始了。時任北伐軍第4軍第10師連長的謝鼎新,參加了北伐作戰(zhàn)。在消滅吳佩孚主力的汀泗橋、賀勝橋決戰(zhàn)中,第4軍贏得“鐵軍”稱號。第10師由此擴編為第11軍?! 岸伪狈ァ苯Y(jié)束后,中國實現(xiàn)形式上的統(tǒng)一。第11軍改編為陸軍第60、第61師,蔣光鼐、蔡廷鍇分任師長。謝鼎新任第61師營長、團副。1930年7月,第60、61師合編為第19路軍,蔣光鼐任總指揮,蔡廷鍇任第19軍軍長。后又增編第78師,全路軍達3萬人,成為當時中國陸軍的一支勁旅。 這時,謝鼎新任第61師第122旅第4團上校團長(注:余子道《抵抗與妥協(xié)的兩重奏——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頁63;)。經(jīng)過十年戰(zhàn)斗洗禮,謝鼎新已成為第19路軍能征善戰(zhàn)的中級指揮員。 淞滬抗戰(zhàn) 中原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第19路軍調(diào)至江西參加“剿共”戰(zhàn)爭,這時,民族危機日益嚴重。這給謝鼎新等將士帶來極大的震動,他們一致認為:國難當頭,應一致對外,內(nèi)戰(zhàn)不能再打下去了?! 【乓话耸伦兒螅瑖顸h內(nèi)寧粵雙方議和,19路軍調(diào)至滬寧沿線駐防,謝鼎新所在第61師駐防南京至鎮(zhèn)江一線。在民眾抗日救亡浪潮推動下,抗日熱情日益高漲,這使謝鼎新受到很大鼓舞,他經(jīng)常深入連隊,檢查戰(zhàn)備情況,教育官兵做好隨時還擊日軍進攻的各項準備工作?! ?932年1月23日,鑒于日軍不斷的挑釁,19路軍營以上軍官會議作出“決心死守上?!钡臎Q定。謝鼎新所在部隊第61師被指定為總預備隊,在原地待命?! ?月28日夜半,日軍向我閘北守軍發(fā)動進攻,駐守閘北的19路軍部隊奮起反擊,一二八抗戰(zhàn)序幕由此揭開。戰(zhàn)斗打響后,謝鼎新奉命率部迅速向上海挺進,集中南翔待命?! ?月初,日本增兵2.5萬人,戰(zhàn)火延至吳淞。第61師由南翔推進到大場、劉行地區(qū),謝鼎新率第4團擔任瀏河、川沙方面的警戒?! ?月12日,日軍混成第24旅團再次發(fā)起對吳淞的進攻,第61師第122旅第6團在沈家宅、曹家橋一帶阻敵,戰(zhàn)斗十分激烈。當晚,謝奉命率部進至曹家宅附近,準備戰(zhàn)斗。13日凌晨,日軍3000人在炮火掩護下,向曹家橋猛攻。第6團9連官兵大部犧牲,日軍千余人進入蕰藻浜北岸,占領曹家橋、姚家橋、鐘家宅一帶,后繼日軍緊跟渡過蕰藻浜,情況十分危急。這時,張炎旅長趕至張家宅指揮,命令第6團鄭團長率第2、第3營增援,阻敵北進;謝鼎新率第4團,黃團長率第5團從兩側(cè)夾擊日軍,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哲娎靡覟场㈢娂艺鲹?jù)點,負隅頑抗。雙方展開近戰(zhàn),用刺刀、手榴彈展開爭奪戰(zhàn)。戰(zhàn)況空前慘烈。“兩軍相逢勇者勝”。19路軍健兒前仆后繼,愈戰(zhàn)愈勇,勢不可擋。戰(zhàn)至當晚時,日軍力不能持,經(jīng)紀家橋,渡過?藻浜,向南岸潰退。我克復蕰藻浜北岸全部陣地,是役殲敵500余人,給日軍混成第24旅團以重創(chuàng)?! ≡趪鴥?nèi)外抗日救國呼聲的沖擊下,南京當局派第5軍開赴上海參戰(zhàn),作有限抵抗。在這之前,日本陸軍第9師團已開往上海,直接參加作戰(zhàn)。 2月20日,日軍向閘北、江灣、吳淞等地大舉進攻。重點指向江灣、廟行,企圖實現(xiàn)“中央突破”,切斷第19路軍和第5軍的聯(lián)系,然后各個擊破。19路軍和第5軍官兵在閘北、江灣、廟行、蕰藻浜、吳淞、瀏河等地頑強阻敵,其中江灣、廟行戰(zhàn)斗最為激烈?! ?2日凌晨,日軍出動2萬余人,向廟行以南陣地發(fā)動總攻,廟行前線告急。張治中軍長親率中央軍校教導隊前往增援,頂住頑敵進攻,并令第87師2個旅和第61師2個團增援。謝鼎新率第4團奉命出擊,經(jīng)江灣西北端向敵側(cè)翼猛烈進攻,敵遭側(cè)擊,慌忙轉(zhuǎn)過頭來對付謝團,遲滯兩面進攻。是役,我軍殲敵3000余人?! ∪哲?2日廟行之役慘遭失敗后,不甘心其失敗,又準備發(fā)動第二次進攻。日軍第9師團經(jīng)過兩天準備,于25日再次集中兵力向小場廟和廟行之間的-防區(qū)發(fā)動猛烈進攻。該防區(qū)原由第5軍第88師擔任守衛(wèi),因該師在廟行血戰(zhàn)中傷亡過大,改由第61師第122旅和稅警總團古鼎華團接防?! ≈x鼎新率第4團在金家塘、竹園墩阻敵,與頑敵展開激戰(zhàn)。戰(zhàn)至中午,全團官兵傷亡慘重,固守金家塘的第1營傷亡達三分之二。這時,日軍又增兵千余人,進攻更為猛烈,謝團陣地漸有松動之勢。午后,第6團前來增援,2個營增援古團,1個營增援謝團。謝鼎新團長乘機組織反擊,戰(zhàn)至下午2時,將日軍擊退。 3月1日,日軍發(fā)動第三次總攻。這時,謝鼎新團只剩下1個營的兵力,有的連隊只剩下3個能作戰(zhàn)的士兵。盡管如此,在謝鼎新的帶領下,全團官兵抱著最后犧牲之決心,抗擊日軍的進攻。當晚,第19路軍總指揮部決定撤退到第二道防線,即昆山、福山之線。謝率殘余官兵經(jīng)大場鎮(zhèn)北陳家行,向方泰鎮(zhèn)方向撤退。到達指防區(qū)后,即著手整理部隊,構筑工事,決心與敵再戰(zhàn)?! ′翜?zhàn)協(xié)定簽字后,第19路軍調(diào)離第二道防線,開往福建,繼續(xù)參加“剿共”內(nèi)戰(zhàn)。第19路軍定編為乙種師,即每師2旅3團制,謝團改編為第61師步兵第183旅第264團,謝鼎新繼任上校團長(注:《國民政府公報》洛字14號1932年7月10日;)。謝鼎新對“剿共”內(nèi)戰(zhàn)早已厭倦,遂想方設法辭職,暫時離開部隊,到國外去避一避,等待國內(nèi)政治形勢的變化。第19路軍總指揮長官看到謝的態(tài)度十分堅決,不便強留,遂同意謝鼎新離開部隊,并調(diào)謝團回廣西,為第19路軍后方留守部隊?! ?933年,謝鼎新出國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黨部駐橫濱直屬支部常務委員,謝雖身異國,仍十分關注國內(nèi)政治形勢的發(fā)展。 1936年12月,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和全面抗戰(zhàn)奠定了基礎。喜訊傳來,謝鼎新興奮不已,立即著手準備回國,投入到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洪流中去。1937年春,謝鼎新回到廣西,原謝團官兵看到老團長回來,個個興奮不已,他們熱烈盼望老團長能帶領他們重返抗日前線,狠殺日本侵略者。謝鼎新也希望能帶領這支部隊,奔赴抗日疆場,報效祖國和偉大的中華民族。 1937年4月,隨著南京政府和廣西問題的和平解決,桂系部隊啟用南京政府統(tǒng)一番號。經(jīng)謝鼎新聯(lián)系,謝團擴編為1個師,編入桂軍,為陸軍第48軍第176師,不足兵額由廣西保安團補充。謝鼎新任第176師第1團上校團長(注:劉鳳翔《戰(zhàn)前的陸軍整編》頁695;)?! “艘蝗翜箲?zhàn)爆發(fā)后,由于南京大本營采取“消耗戰(zhàn)略”對付日軍“殲滅戰(zhàn)略”,每日增援一、二個師補充傷亡,投入兵力遂達73個師之多,成為八年抗戰(zhàn)中最為激烈而傷亡最多之戰(zhàn)役。南京大本營統(tǒng)帥蔣介石及其幕僚長何應欽、白崇禧日夜忙于組建部隊,調(diào)兵遣將,支援淞滬戰(zhàn)場。1937年10月上旬,桂系組建第2支集團軍即第21集團軍,由第7、第48軍編成,以廖磊任總司令。經(jīng)緊急動員,隨即開往上海?! ?0月15日,謝鼎新率部隨21集團軍到達淞滬前線。這時,戰(zhàn)局于我不利,寶山、劉行、羅店、吳淞已相繼失守,?藻浜南岸已被敵占領。白崇禧自持桂軍有戰(zhàn)斗力,力主對敵實行全線反擊。當時,國聯(lián)正在開會,蔣介石幻想通過國聯(lián)強迫日本軍隊撤出中國。在國聯(lián)開會期間,-應打幾下給國聯(lián)看看。白崇禧的主張迎合了蔣介石的政治要求。第三戰(zhàn)代司長官顧祝同和第戰(zhàn)區(qū)前敵總指揮陳誠終于遷就了白崇禧的主張?! “壮珈闹鲝埍煌ㄟ^后,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下達作戰(zhàn)命令,以恢復我蕰藻浜南岸陣地之目的,組織3路攻擊軍:以第48軍為第一路,由黃港北候宅、談家頭附近向蕰藻浜南岸之敵攻擊,進出唐橋站、田都之線;以第66軍為第二路攻擊軍,由趙家宅附近向東攻擊,進出楊家宅、徐宅之線;以第98師為第3路攻擊軍,由廣福南側(cè)地區(qū)向?qū)O家頭至張家站進出;原任守備之各師,各編一個至三個突擊隊,向當面之敵攻擊,協(xié)助各路攻擊軍前進(注:南京二檔館《抗日戰(zhàn)爭正面戰(zhàn)場》上頁379;)。各部之準備,限19日黃昏以前完成?! ≈x鼎新接到命令后,知道此須兇多吉少。謝鼎新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又有十多年的戎馬生涯經(jīng)驗,使他既懂軍事理論,又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特別有與日本軍隊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因此,他對淞滬會戰(zhàn)的形勢和結(jié)局是看得很清楚的,在沒有空軍和地面炮火配合,憑簡陋的武器裝備,去進攻訓練良好、裝備精良的日軍,豈不是叫部隊白白去送死!作為一個中級指揮員,他是沒有資格參與決策的,而命令一下達,他只有堅決執(zhí)行。他立即召開全團軍官會議,宣讀命令,講清形勢,要求全團官兵作好為國捐軀的思想準備?! ≈x團的老兵,大多數(shù)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經(jīng)歷過生與死的考驗,一些新兵在老兵的影響下,在民族大義鼓舞下,也能做好不怕犧牲的準備。大戰(zhàn)前夕,他們都書寫家信,交代后事,誓死報國?! ?9日晚,3路攻擊軍開始行動,謝團沖在最前面,第1路攻擊軍恢復陳行及桃源鎮(zhèn);第2路攻擊軍因缺乏渡河工具,僅占領東六房、塘橋頭;第3路攻擊軍將廣福完全收復,并占領廣福東之土橋。但蕰藻浜南岸守備各師組織的突擊隊,因進攻路線沒有劃分好,以致有相互沖突情況。日軍發(fā)現(xiàn)-夜襲后,忙施放煙幕。突擊隊以為是毒氣,各自恐懼,以致軍心動搖,秩序混亂,未經(jīng)日軍還擊,便潰退返回原陣地?! ?0日天亮后,日軍開始反擊,傾陸??罩鹆?,3支攻擊軍成了肉板上的一堆肉,等著挨炸,任敵宰割。經(jīng)日軍一天狂轟爛炸,3路攻擊軍損失慘重,潰不成軍,當晚退回原有陣地。唯有謝團,仍堅守在陳行陣地上?! ?1日,日軍乘勢反擊,因-傷亡慘重,又沒有預備兵團,經(jīng)不住日軍猛烈攻擊,陣地出現(xiàn)動搖。22日,陣地被日軍突破,-不得不撤至小顧家——大場——沿走馬塘——新涇橋——唐家橋之線?! ?2日,日軍見謝團仍死守陳行,大為惱火,謝團成了日軍眼中刺,肉中釘,不除不決,于是除狂轟爛炸外,不分晝夜對謝團施行進攻。至24日晚,日軍對小石橋方面全力猛攻,謝鼎新團長率領全團死守突擊部陳行,血戰(zhàn)兩晝夜,全團壯烈犧牲(注:《寶山縣志》頁801。),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之抗日戰(zhàn)歌?! 以上內(nèi)容由"水漲船高"分享。] |
李品仙 (1890~1987) 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品仙(1890年4月22日-1987年3月23日),字鶴齡,廣西蒼梧人,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畢業(yè),在老同學唐生智手下從排長升到軍長,唐生智兵敗瓦解后投靠桂系,靠著和白崇禧的同學關系穩(wěn)步上升,抗戰(zhàn)0任11集團軍司令,在黃紹竑出走,廖磊病死后,他在桂系中的排名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下。李品仙治軍有方,尤其是抗戰(zhàn)時期的188及189模范師,即為他一手栽培?! ≡蔚谑畱?zhàn)區(qū)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去臺灣后任鄰長,1987年去世?! ≡缒杲?jīng)歷 1890年5月14日,李品仙出生在廣西蒼梧縣平樂鄉(xiāng)的一個望族家庭。李品仙從小就被父親大灌“四書”、“五經(jīng)”,猛輸詩文,功底自然厚實。他13歲考入蒼梧縣立高等小學。同年參加科舉考試,縣試、府試都未能難住他,一路過關斬將,可是到院試時,他一不留神竟漏抄一頁試卷.導致仕途毀于一旦。 應召入伍 1907年,蔡鍔在桂林創(chuàng)辦廣西陸軍小學,招考16歲以上青少年入 李品仙 李品仙 學。李品仙說服家人參加報考,順利過關,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909年春,李品仙從廣西陸軍小學第一期畢業(yè),升入湖北第三陸軍中學。 1911年10月畢業(yè)前夕參加了著名的武昌起義。接著,他被派回廣西發(fā)動響應起義??墒?,當李品仙回到廣西,廣西已響應起義宣布獨立,并派出了援鄂軍。廣西軍政府代理都督陸榮廷將李品仙派到梧州軍政分府長莫榮新手下,擔任梧州軍械局委員。 1913年1月赴保定軍校第1期學習?! ∽冯S唐生智 1914年底,李品仙于保定軍校畢業(yè),分配到廣西陸軍第1師第1團見習。李畢業(yè)近兩年,未授實職,心中不滿。同年6月轉(zhuǎn)入湘軍,在湘軍獨立營任中尉排長。不久,該連編入督署衛(wèi)隊營,營長唐生智是他保定軍校的同學。此后,李品仙緊緊追隨唐生智,在護法戰(zhàn)爭、湘直戰(zhàn)爭、護憲戰(zhàn)爭中屢建戰(zhàn)功。唐生智升遷一次,李品仙肩上就跟著多增加一顆星豆。到1924年,短短8個年頭,便從排、連、營、團長依次提升為旅長?! ?926年6月,唐生智就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李品仙升為第8軍第3師師長。7月10日,李品仙率第3師主力和友軍一起克復長沙。在這期間,李品仙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隨后,唐生智指揮北伐軍第四、七、八軍三個軍掃清了汨羅河以北的敵軍,李率所部攻克羊樓司攻入漢陽,繼而渡漢水占領漢口,并乘勝追擊吳佩孚殘部至豫鄂邊境,于9月18日攻克河南戰(zhàn)略要地雞公山。“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孫傳芳下令陳調(diào)元部進駐鄂東。李品仙奉命從豫鄂邊境揮師鄂東阻擊,相繼克復廣濟、黃梅,挫敗了孫傳芳西進援助吳佩爭的企圖?! ?927年4月,李品仙升任第八軍軍長?! ±钇废勺?916年夏跟隨唐生智,至1927年4月,前后不到11年時間。就由一名見習生而飛升為軍長,實在是飛黃騰達,但不可不說得益于他的扎實功底與屢立戰(zhàn)功,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他的老同學唐生智,亦可謂時勢造英雄。 秘密清共 1927年6月27日,汪精衛(wèi)向武漢衛(wèi)戍司令部秘密下達“清共”的命令,李品仙奉命立即指揮-人員分別出動搜捕共產(chǎn)黨員,查封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解散漢口總工會及農(nóng)會,收繳湖北總工會糾察隊的武器,并將前蘇聯(lián)顧問集中看管準備遣送出境。李品仙縱容部下在武漢大批-共產(chǎn)黨和工農(nóng)群眾,制造-?! 〗邮芨木帯 ∈Y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后,寧漢之間矛盾并未解決。7月下旬,唐生智發(fā)動東征;寧方則命令李宗仁部西討。10月20日,南京政府下令討伐唐生智,免去其本兼各職。唐軍內(nèi)部分化,腹背受敵。唐生智-通電下野,出亡日本。1928年2月,李品仙等唐生智舊部,迫于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重重包圍,通電表示愿意接受南京政府改編,投靠桂系?! ?928年2月,蔣、馮、閻、桂四派決定北上伐奉,將所部改編為四個集團軍。4月5日誓師北伐,由李品仙任第12路軍總指揮兼第8軍軍長,率部在灤河前線解除了直魯軍殘部?! ?929年3月底,蔣桂戰(zhàn)爭爆發(fā)。蔣中正重新起用唐生智,派其攜帶巨款赴唐山,爭取被新桂系改編的湘軍舊部。李品仙第12路軍中下級軍官都是唐生智一手提拔起來的三湘子弟,在唐生智“脫離桂系,回湖南去”的號召下,立即欣然響應。李品仙等人發(fā)表通電,討伐白崇禧,擁護蔣中正,率部重新投效到唐生智麾下。唐將第12路軍改編為第5路軍,自任總指揮,任命李品仙為副總指揮兼第8軍軍長。是年12月初,唐生智在鄭州呼應馮玉祥部石友三通電反蔣,被蔣中正、閻錫山的聯(lián)軍擊潰。第8軍被繳械,士兵亦被中央軍各部隊分別收容編散。此時李品仙已成無兵之將,只得遠走香港?! ≈性髴?zhàn) 1930年,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在香港經(jīng)營農(nóng)莊的李品仙卷土重來,他應李宗仁、白崇禧之邀,出任湖南善后督辦,處理湖南后方一切事務以支持桂系北進??墒?,李品仙就職不到半個月,戰(zhàn)局發(fā)生變化,桂系兵敗。李品仙隨李宗仁、白崇禧退回廣西,擔任第四集團軍總部參謀長?! ?930年底,改任南寧軍官學校校長。因李品仙曾背叛過白崇禧,白崇禧暗計前嫌,撤去李品仙軍校校長一職,要李品仙到龍州擔任廣西邊防對汛督辦兼左江區(qū)行政監(jiān)督及龍州區(qū)民團指揮官,坐了整整三年的冷板凳?! ?935年夏,因總部參謀長葉琪墜馬身亡,李品仙才被調(diào)回南寧擔任總部參謀長?! ?936年升中將。 抗日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桂系軍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李品仙加上將銜被任命為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七、三十一、四十八軍三個軍。9月中旬,第四十八軍由軍長韋云淞率領向淞滬戰(zhàn)場開拔,參加上海保衛(wèi)戰(zhàn)。10月初,李品仙在桂林檢閱第七、三十一軍。11月升任第五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仍兼第11集團軍總司令,協(xié)助李宗仁、白崇禧進行徐州會戰(zhàn)的戰(zhàn)略部署?! ?938年1月,李品仙奉命率領部隊駐防在安徽壽縣,在壽縣田家庵附近,有一座楚懷王墓。李品仙盜墓的消息,很快密報到宋美齡耳中,蔣介石立即命戴笠調(diào)查此事。 在金錢的打點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他也留下了千古罵名。 1938年3~4月間,李品仙令第31軍在津浦路南段打擊日寇,將津浦路南段截成數(shù)段,圍殲孤立之敵。日寇在北進中已先后損失2000余兵力、戰(zhàn)車百余輛。由于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戰(zhàn)場,以防御戰(zhàn)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緩了日寇南北對進會攻徐州的計劃,從而為李宗仁集中第五戰(zhàn)區(qū)主力在魯南臺兒莊地區(qū)圍殲日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取得了殲滅日本華北方面精銳部隊礬谷、板垣主力一萬余人的大捷?! ?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為武漢防衛(wèi)軍第四兵團司令,下轄6個軍14個師1個旅(44軍王澤浚、67軍許紹宗、48軍張義純、84軍覃連芳、68軍劉汝明、86軍何知重)擔負大別山及其以南地區(qū)的防守任務。他上任后,即親率一班衛(wèi)兵,不顧敵機轟炸,前往黃梅前線視察,途中其座車遭日機轟炸,幸虧他提前一步下車躲避而幸免于難?! ?939年4月,日軍集中四個師團一個騎兵旅團發(fā)起隨棗會戰(zhàn)。李品仙協(xié)助李宗仁參加戰(zhàn)役的具體指揮,親自率左集團三個軍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帶。5月7日,日軍陷棗陽,接著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陽,第五戰(zhàn)區(qū)乘日軍后方補給中斷,全力-,殲敵3萬余人,迫使日軍撤退。李品仙在這次戰(zhàn)役中,指揮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隊,從南北兩面切斷了敵人的后方聯(lián)絡線。戰(zhàn)后,國民黨中央統(tǒng)帥部為表彰李品仙在隨棗戰(zhàn)役中的功績,特頒授干城勛章一枚,以示獎勵?! ∪胫靼不铡 ?939年10月23日,廖磊因腦溢血去世。同年11月,經(jīng)李宗仁推薦,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李品仙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并擔任豫鄂皖邊區(qū)游擊總司令、國民黨安徽省黨部主任委員及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940年1月8日,李品仙走馬上任,即與CC系合流,迫不及待地指使隨其上任的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委員楊績蓀等人在《皖報》上拋出《動員委員會怎樣辦?》、《對于動委會改組之認識》等反動文章,制造輿論,破孩由朱蘊山、章乃器等著名人士倡議成立、共產(chǎn)黨員積極參加的安徽-組織“動委會”,安徽CC系首領方治則發(fā)表《來一個大掃蕩》相呼應。李品仙還親自出馬,于2月1日發(fā)表《告動員工作同志書》,下令調(diào)全省動委會全體工作團隊和各縣“動委會”指導員(其中大部是共產(chǎn)黨員)到立煌“受訓”,企圖一網(wǎng)打盡。2月中旬,李品仙在立煌主持召開安徽黨政整建大會,通過由其親自擬訂、旨在“清除潛伏機關、部隊、學校內(nèi)從事?lián)v亂,分化抗戰(zhàn)力量的異黨分子”,“建立堅強的行政組織系統(tǒng)”的《敵后黨政整建綱要草案》,強迫軍事、行政、教育人員及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國民黨和三青團。并相繼開辦黨政干部訓練班和地方行政干部訓練團,以培植親信勢力。在組織上,李品仙打出“改造省政府機構”的幌子,一面設置黨政軍總辦公廳總攬大權,清洗上層進步分子,一面向省以下各級行政機構開刀,調(diào)換各縣進步縣長,通緝在皖東北與中共合作抗日的第六行政區(qū)專員盛子瑾,又相繼撤換了第一行政區(qū)專員張節(jié)、第七行政區(qū)專員許道勛、皖南行政公署主任戴戟等人職務。他還召開全省縣長會議,布置各地-。在軍事上,李品仙排斥異己,下令取消安徽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番號,撤銷與新四軍彭雪楓部在淮北合作抗日的皖北第十二聯(lián)防指揮官兼安徽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第五路指揮余亞農(nóng)的職務,并下令桂系正規(guī)軍討伐余部?! ∨c此同時,他還積極布置兵力,調(diào)動軍隊向東進攻新四軍張云逸、羅炳輝部,向西進攻豫鄂邊區(qū)新四軍李先念部,企圖挑起大規(guī)模武裝摩擦事件。他派主力一部配合皖北行署主任顏仁毅和第五區(qū)專員李本一,分三路進攻駐皖東定遠縣大橋地區(qū)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他撕毀廖磊原來與葉挺、張云逸談判達成的協(xié)議,下令所部進駐皖中無為縣,切斷新四軍與皖南軍部的聯(lián)系,他在無為江岸無理扣押從皖南送往江北的新四軍軍餉7萬元及奉調(diào)去皖東工作的新四軍干部20余人。經(jīng)葉挺、項英、張云逸多次向蔣介石、李宗仁嚴正抗議和交涉,李品仙放了張云逸的夫人和孩子外,其余新四軍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曾昭銘以下干部被害。此外,李品仙還指揮所部4000余人,向駐無為的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突然襲擊,使江北游擊縱隊因寡不敵眾,傷亡慘重?! 榇驌衾钇废傻?氣焰,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王稼祥于1940年5月5日致電劉少奇、項英、陳毅:“李品仙的反動不加以打擊是不會回頭的。”新四軍張云逸、李先念部奉中共中央之命有力反擊李品仙的摩擦。經(jīng)新四軍各部的果斷還擊,李品仙-簽訂了雙方以淮南鐵路為界的停戰(zhàn)和議?! ±钇废煞e極布置其第176師進駐長江北岸重要地段,配合顧祝同發(fā)動“皖南事變”。“皖南事變”發(fā)生后,李被任命為淮南進剿區(qū)總司令,集結(jié)重兵屢次向新四軍第2師、第7師和淮南、皖中根據(jù)地進犯。 1940年5月,日軍發(fā)起棗宜會戰(zhàn),從豫南、鄂北、鄂中三路向西進攻。李品他親率第二十一集團軍總部及必要人員從駐地安徽立煌縣(今金寨縣)出發(fā),指揮各部迎戰(zhàn)平漢線南段之敵達半個多月,殲敵甚眾。1941年3月,日軍向皖東游擊區(qū)發(fā)動大規(guī)?!皰呤帯@钇废芍笓]所部的一部兵力在內(nèi)線依托堅固工事吸引敵人,主力則迂回外線待機殲敵。3月七八兩日,他指揮所部在梁園附近對進犯之敵實施內(nèi)外夾擊,經(jīng)激戰(zhàn),致敵傷亡慘重-潰退,使敵占領皖東地區(qū)的企圖未能得逞?! ?942年12月18日中午,一架日軍飛機在位于大別山區(qū)的安徽省太湖縣彌駝寺上空,被第48軍138師莫德宏部的高射炮火擊落,機上乘員12人全部當場斃命,死者之一就是侵華日軍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追贈大將)。這是8年抗戰(zhàn)中在中國戰(zhàn)場上被擊斃的職務最高的日本陸軍軍官。 冢田攻座機被擊落之后,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命令華中派遣軍調(diào)集了第3、40、68、116師團4個師團各一部約17000人的兵力,于19、20日由武漢、合肥、安慶三個方向分五路出發(fā),搜尋冢田攻的飛機,并乘機掃蕩新桂系軍隊盤據(jù)的大別山區(qū),進行報復。新桂系稱此次日軍的進攻為“大別山戰(zhàn)役”或“立煌戰(zhàn)役”。 由于大別山的三個軍配合不佳,被日軍以一個聯(lián)隊繞過由第七軍及第三十九軍布防的嚴密防線,打進了大別山中心的立煌縣,戰(zhàn)后第二十一集團軍代總司令張義純撤職,但按兵不動的第七軍軍長張淦無處分?! ?944年12月26日,李品仙被委任為第十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0日,立煌軍民數(shù)萬人-,召開盛況空前的祝捷大會后,到9月24日,李品仙作為統(tǒng)帥部任命的徐州、蚌埠地區(qū)受降主官,在蚌埠參加受降典禮。他拉其弟李品和出任蚌埠市市長,負責“劫收”蚌埠?! ?946年4月,李品仙奉命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一職。不久,蔣中正撕毀“雙十協(xié)定”,國民革命軍首先在鄂中、蘇中和兩淮地區(qū)向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區(qū)進攻。由于桂系軍隊是進攻兩淮的主力,特地任命李品仙兼任徐州綏署主任?! ?948年6月下旬,白崇禧在武漢主持成立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委任李品仙擔任副長官?! ?949年12月逃往臺北,不久即給白崇禧發(fā)電,說蔣中正和陳誠都希望白崇禧回臺灣,白崇禧接電后,決意赴臺。 晚年生活 1950年3月,李品仙和白崇禧都被蔣介石委任為“戰(zhàn)略顧問委員會顧問”的閑差。僅隔兩年,李品仙即被以“現(xiàn)役屆滿”為由,奉命退休。退休之初,李品仙租寓臺北羅斯福路四段水源里十鄰。同年冬,臺灣頒布地方自治法規(guī)定,選舉鄰里長,李品仙被街坊鄰居選為鄰長。他“數(shù)次推辭,仍無法脫卸,一任兩年。此后,他于臺北市郊承租山坡公地數(shù)頃。辟為農(nóng)莊,種植各種蔬菜,既消遣時日,又維持生計。 1967年后,他因年老多病,便將在香港九龍的魚塘、房屋悉行變賣,又將臺北的農(nóng)莊出讓,然后在臺北市內(nèi)置房一所,“聊蔽風雨,藉度余年”,以此湮沒無人問津,幽居臺北,但不甘寂寞?! ?987年3月23日,李品仙在臺北去世,終年98歲?! 以上內(nèi)容由"白云清風"分享。] |
契嵩 (1007~107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契嵩(1007~1072),字仲靈,自號潛子。鐔津縣(今藤縣)寧風鄉(xiāng)人。俗姓李。七歲出家,寓居于縣東廣法寺,十三歲削發(fā)為僧。十九歲游江湘,陟衡廬,游歷天下。得法于洞山曉聰禪師,廣讀經(jīng)史,博通內(nèi)典。北宋慶歷年(1041~1048)入蘇吳,至浙江錢塘,喜西湖山水,入靈隱寺為僧。居靈隱永安蘭若庵,為禪教云門宗,自稱靈隱永安蘭若沙門。時天下學士傾慕韓愈,好尚古文,用傳統(tǒng)的倫理學排斥佛教,獨尊孔子。契嵩作《原教孝論》、《輔教編》等,闡明儒佛之道一貫,不能偏倚。以佛教的五戒比附儒家的五常,論述儒佛兩家都是教人為善,有相資善世作用。不少文儒愛其文采,折服其文理,以為佛與儒在教化上不可偏廢,排佛風氣漸止。平素與人清談。終日不倦。居室無長物,向以清廉自許。時有友人與交游,敬慕其為人,愿相資尊養(yǎng)。不肯,使人致謝:“從吾所好,何必求富而執(zhí)鞭哉?!?(《鐔津文集》陳舜愈《明教大師行業(yè)記》) 平素耿介絕俗,不假聲色,不茍言笑。凡惡佛者,博引圣賢經(jīng)論,古人集錄,懇懇言說。蘇軾評價曰:“契嵩禪師常嗔.,人未見其笑……”(《宋人軼事匯編》卷.二十“禪林”)皇祐間(1049~1053),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綜述禪教宗派源流,為研究禪宗歷史作出貢獻;作《教外別傳》,強調(diào)禪為教外別傳,自立一說,一反當時佛教一致的常見,在佛教界有很大影響。曾抱其述著游京師,并上 書仁宗皇帝。仁宗嘉覽,詔付傳法院編次入藏,賜予紫方袍,賜號“明教大師”,以示褒寵。云門宗宋初便居優(yōu)勢,經(jīng)他加強發(fā)展,達到鼎盛,居各宗之冠。成為高僧,一代宗師,禪宗界有極高的贊譽。南宋后該宗衰微,漸至湮沒。北宋熙寧五年農(nóng)歷六月初四日,卒于杭州靈隱寺?! ⊥掳巳?,按佛教儀式火化。次月四日安葬在靈隱寺永安院左側(cè)。著作《定祖圖》、《嘉祐集》、《治平集》凡百余卷,60余萬言,已佚;現(xiàn)有《鐔津文集》十九卷首一卷傳世?! 以上內(nèi)容由"白云清風"分享。] |
李振亞 (1908~194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振亞(1908~1948),原名李榮,又名李伯崇、李從、李崇,1908年出生于廣西藤縣金雞鎮(zhèn)大墳村一戶貧苦農(nóng)民家庭。幼年父母相繼去世,由祖父撫養(yǎng)。讀過兩年私塾,因家貧輟學,遂離家到梧州當過雜工,后又當裁縫學徒。1926年投身李明瑞部當兵。1929年在廣西警備第四大隊當副官。同年12月11日,參加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在紅七軍軍部任副官,分管后勤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930年冬,紅七軍奉命北上,李振亞任第五十八團副官,隨部轉(zhuǎn)戰(zhàn)于桂、粵、湘、贛四省邊境。當時,部隊開進中經(jīng)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軍需給養(yǎng)極為困難。每次行軍作戰(zhàn)前夕,李振亞總是要求各連對0、彈藥以至草鞋、雨笠,逐一清查,如發(fā)現(xiàn)不足,立即設法補充。在紅七軍北上征戰(zhàn)的歲月里,李振亞最怕缺兩種東西,一是鐵鍋,二是食鹽。當時食鹽非常困難,市面上賣一兩鹽一個銀元。每次行軍作戰(zhàn),人們總看到李副官彎腰背著沉甸甸的一個帆布袋,里面裝的是食鹽,全團指戰(zhàn)員都稱他是“好副官”?! ?931年2月5日,紅七軍在粵北搶渡樂昌河時,被粵軍截為兩段。一位炊事員送飯到前線時,發(fā)現(xiàn)粵軍一個團從陸路向軍部撲來,而紅軍主力正與乘汽艇從水路撲來的粵軍激戰(zhàn),情況十分危急。李振亞立即將情況報告軍部,同時帶領炊事班,從右側(cè)隱蔽地接近敵人。在距敵百余米時,發(fā)現(xiàn)敵一指揮官正在舉著望遠鏡向我軍部方向觀察。李振亞舉槍瞄準,“砰”地一聲,敵軍官應聲倒下,另一指揮官嚇得趴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敵人失去指揮,慌作一團。過了一會兒,趴在地上的敵指揮官看見周圍沒有動靜,又壯著膽子站起來,指揮部隊向紅七軍軍部逼進。李振亞又舉槍瞄準,“砰”的一聲,敵指揮官的帽子被打飛。敵人以為紅軍早有設伏,遂狼狽撤退,龜縮到村子里。軍部贏得了時間,安全轉(zhuǎn)移。在轉(zhuǎn)移途中,炊事班丟失了一口鍋,三袋大米,李振亞到軍部準備作檢討,張云逸軍長見了他,上下打量這位中等身材、尖瘦面龐的青年人,笑瞇瞇地說:“你真不簡單,打兩槍就嚇跑敵人一個團?!奔t七軍到中央蘇區(qū)后,張云逸推薦李振亞到瑞金紅軍學校指揮系學習。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留校擔任營長。在此期間,他曾率領全營學員參加第四次反“圍剿”作戰(zhàn),戰(zhàn)績顯著,被評為“模范指揮員”?! ?934年10月,紅軍進行長征,李振亞任軍委縱隊干部團第一營營長,擔負偵察敵情、清除障礙、保證黨中央機關安全的任務。在紅軍突破湘江天險、四渡赤水河、攻占婁山關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著名戰(zhàn)役中,屢立戰(zhàn)功?! ?935年5月25日,紅軍主力占領位于四川省石棉縣中部,大渡河上游重要渡口之一安順場后,-命令干部團掩護主力部隊搶奪滬定橋。這時,川軍劉湘的增援部隊一個先頭旅迎面撲來,情況危急,軍委指示干部團至少堅持一天。第一營擔任主要陣地的防守,李振亞指揮部隊在一些險要陣地上構筑工事,阻擊敵人。他對連長們說:“我們必須死守陣地,沒有命令不能后退半步。如果我犧牲了,由一連長接替指揮,頂住敵人就是勝利!”上午10時,敵人倚仗兵多、裝備精良的優(yōu)勢,發(fā)動輪番進攻,戰(zhàn)斗非常激烈。李振亞冒著槍林彈雨,渾身是土,從這個連陣地到那個連陣地指揮阻擊敵人。他得知二連長犧牲,陣地被突破后,一躍而起,帶著預備隊向敵人勇猛沖殺,展開白刃格斗,硬是把敵人壓下去。他左腿負傷,同志們都勸他下去,他仍然堅持在前沿陣地指揮,接連打退敵人五次進攻,終于完成了堅守一天的任務,掩護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渡過了大渡河。同年6月中旬,中央紅軍與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后,李振亞調(diào)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參謀長。后由于反對張國燾0中央的做法,被張國燾免職,調(diào)到政治部娛樂股任股長。1936年10月下旬,擔任作戰(zhàn)科長的李振亞隨西路軍從甘肅靖遠地區(qū)西渡黃河,向河西走廊開進。由于孤軍作戰(zhàn),彈盡糧絕,于1937年3月在祁連山失敗。第二次國共合作后,經(jīng)黨中央營救,李振亞返回延安,被調(diào)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任第三大隊第五中隊隊長兼教官?! 】谷諔?zhàn)爭初期,李振亞調(diào)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事部參謀。1939年2月,他隨葉劍英到湖南,以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謀身份任國民革命軍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上校教官。同年秋,第一期學員畢業(yè)后,李振亞又奉命經(jīng)廣東八路軍駐韶關辦事處,到惠陽平山沙博村,擔任東江游擊訓練班主任,主講游擊戰(zhàn)略戰(zhàn)術課和政治工作課?! ?月初,李振亞經(jīng)中共廣東省委介紹,擔任東江抗日軍政委員會參謀長。10月初,到第四戰(zhàn)區(qū)新編大隊(根據(jù)地在惠陽平山,因之亦稱平山游擊隊,大隊長曾生),在沙博村借用農(nóng)民的房子創(chuàng)辦了軍事訓練班,并親自編寫教材,親自講課。講課時,繪圖講解,深入淺出,深受學員歡迎。他平易近人,經(jīng)常深入班組輔導學員,與學員同吃同住。他在東江平山的半年,在游擊隊和地方黨政干部中,打下了游擊戰(zhàn)爭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基礎。李振亞的工作作風和才華深深吸收了從馬來西亞歸國的華僑女青年游擊隊員王春紅(后改名為王超)。愛情之花在緊張艱苦的游擊隊里綻放。1940年2月初,李振亞和王超舉行戰(zhàn)地婚禮,結(jié)成革命伴侶?! ?940年8月下旬,李振亞夫婦奉命由香港前往海南島的瓊崖總隊工作。他倆扮作歸僑商人,攜帶電臺,與同行的幾位地下工作人員,秘密從香港乘坐木帆船,在茫茫大海中顛簸漂渡前進。李振亞一行七人在臨高海濱登陸后,由地方黨委接送到由馮白駒領導的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根據(jù)地——澄邁縣的美合鄉(xiāng)?! ±钫駚喌綇V東省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總隊后不久,即9月7日,從延安派來海南參加工作的莊田(長征紅軍干部)、覃威(長征紅軍干部)、無線電臺報務兼機務劉亞東、報務員曾輝、抗大畢業(yè)生云涌、制造地雷手榴彈技師王××,曹××和特委派赴延安的林李明等,也抵達美合根據(jù)地。根據(jù)中共中央對瓊崖工作的指示,大家選舉馮白駒為特委書記,林李明為副書記??傟牂C關也作了整頓充實。馮白駒任獨立第一總隊長兼政治委員,莊田任副總隊長,李振亞任參謀長,覃威任參謀處作戰(zhàn)科長??傟牪肯略O參謀、衛(wèi)生、經(jīng)理三個處,李振亞兼任參謀處長,親自擬定作戰(zhàn)、訓練、偵察、通訊等各項工作條例,建立了一個精悍的軍事指揮機構?! 殪柟虜澈罂谷崭鶕?jù)地,瓊崖特委于1940年12月派李振亞到瓊(山)文(昌)地區(qū)去開展工作。李振亞離開總部的第三天,即1940年12月15日,國民黨瓊崖當局集中保安部隊3000余人,分五路向瓊崖總隊部駐地美合進攻。戰(zhàn)斗非常激烈,部隊傷亡慘重,特委機關和總隊部-撤離美合,向瓊中轉(zhuǎn)移。李振亞深知懷孕六個月的王超隨部隊轉(zhuǎn)移有諸多不便,便捎信對馮白駒司令員說:為保存部隊實力,不惜犧牲一切代價,迅速轉(zhuǎn)移,王超等婦弱傷病人員暫時留下,分散到群眾家里隱蔽,王超哭別了戰(zhàn)友,就地隱蔽在一位貧苦農(nóng)民家里。 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給瓊崖特委的電報指出:“五指山脈一帶山地,將是我們長期抗戰(zhàn)的最后的可靠根據(jù)地”。建立五指山根據(jù)地,必須培養(yǎng)一批有革命覺悟,會打游擊戰(zhàn),會做群眾工作的干部。李振亞向特委提出創(chuàng)辦軍政學校,提-部素質(zhì)的方案,得到中共瓊崖特委的支持。1941年秋,李振亞兼任校長,按照“抗大”的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戰(zhàn)斗中學,在戰(zhàn)斗中練。他自編教材,講課領操,有時還幫助其他教員備課、授課。從1941年冬至1942年11月,抗日軍政學校先后辦了兩期,每期300余人。第一期學員畢業(yè)后,李振亞暫回獨立總隊部去?! ?942年,日軍與國民黨海南守備司令王毅等簽訂了《共同防共協(xié)定》。海南抗戰(zhàn)進入最困難的階段。這年夏天,日、偽、頑出動9000余人,陸空配合,以裝甲車、坦克開路,從東、西、南三路向瓊崖抗日根據(jù)地進行大“掃蕩”,采取堡壘戰(zhàn)術,步步推進,寸寸“蠶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兼任第三支隊長的李振亞根據(jù)敵眾我寡的態(tài)勢,采取“誘敵深入,拖垮敵人,外線出擊,伺機殲敵”的戰(zhàn)略,主力避敵鋒芒,開進陵水、萬寧一帶的深山密林,晝伏夜出,聲東擊西,伺機襲擊小股敵軍,打下就藏,弄得敵人懵頭轉(zhuǎn)向,疲于奔命。一天,李振亞帶領一支幾十人的襲擊隊,跋山涉水,越過敵人的-線開赴陵(水)保(亭)地區(qū),化裝為老百姓,混進什伶日軍據(jù)點勞動,偵察敵情。當天晚上,他們剪斷鐵絲網(wǎng),越過壕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敵堡,長短槍、手榴彈一齊開火,將日軍守敵十余人全部消滅。從此,襲擊隊軍威大震,神出鬼沒地出現(xiàn)在敵占區(qū)的心臟,襲擊軍車、拔除據(jù)點、燒毀軍庫,每到一地散發(fā)傳單,張貼告示,書寫標語,揭露日偽軍罪惡行徑,號召黎苗同胞動員起來共同抗敵,搞得敵人膽戰(zhàn)心驚,日夜戒備,驚呼:“瓊總主力已經(jīng)鉆到我們的背后”。出動“蠶食”的日偽部隊-撤退。瓊總又一次粉碎了日偽大“掃蕩”的計劃?! ?944年秋,根據(jù)中共-命令,廣東省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第一總隊改稱“廣東省瓊崖人民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設司令部,馮白駒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莊田任副司令員,李振亞任參謀長,王白倫任政治部主任,陳石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2月,瓊崖黨軍領導機關從儋縣五區(qū)遷到白沙縣阜龍鄉(xiāng)文豪村,直接領導白沙工作。1945年6月下旬,瓊崖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關于進一步擴大白沙中心根據(jù)地,迎接抗日戰(zhàn)爭最后勝利的指示,將第一、第二、第四支隊的主力大隊合編為挺進支隊,任命李振亞兼任挺進支隊長,符榮鼎為政治委員,張世英為副支隊長,王卓群(后林明)為政治處主任,率支隊挺進五指山腹地白沙縣,消滅頑軍守備第二團王弼團部,與黎族起義部隊組成的“解放團”會師。李振亞等人率挺進支隊經(jīng)為時一個半月的五指山戰(zhàn)斗,把頑軍第二團、第六團全部擊潰,肅清了地方反動武裝,為創(chuàng)建五指山根據(jù)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海南島的六年抗戰(zhàn)中,瓊崖抗日游擊縱隊攻占了百余座城市和據(jù)點,共殲日偽軍5848人,擊落日機一架,繳獲各種02274支,火炮18門。解放了全島三分之二的土地,建立了擁有100多萬人口的民主政權區(qū)域,瓊崖抗日武裝力量發(fā)展到一萬多人。 1945年8月,日軍無條件投降后,李振亞奉命率部西出南豐,準備接收日偽投降的武器,保衛(wèi)抗日勝利果實。但是,蔣介石為了搶奪瓊崖抗日勝利果實,陰謀消滅我軍,于1946年2月27日,令第四十六軍以三個團兵力,分三路進攻瓊崖特委領導機關駐地澄邁縣六芹山。李振亞率領挺進支隊與敵轉(zhuǎn)戰(zhàn)六芹山周圍,采用分散隱蔽、集中殲敵的作戰(zhàn)方針。經(jīng)過三個月的艱苦卓絕斗爭,作戰(zhàn)近200次,斃傷敵147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徹底粉碎了敵軍的“清剿”計劃?! ?946年8月,蔣介石把第四十六軍調(diào)離海南,以增援大陸,令廣東國民黨蔡勁軍率五個主力保安團和地方反動武裝15萬人,采取“填空格”戰(zhàn)術,對瓊崖縱隊進行“清剿”。李振亞于1947年2月下旬,率挺進支隊先后在紅土坎、高田坡、全溝嶺等處伏擊敵人。3月2日,又夜襲慶和,殲敵200余人。4月27日,在鳳腳村布陣,伏擊包圍敵保六總隊,殲敵兩個連。蔡勁軍-皆敗,損失慘重,士氣低落,不得不停止“全面清剿”,最后被蔣介石以“剿匪不力”撤職?! ?947年3月12日,中共中央電示瓊崖特委:由李振亞、吳克之分別任瓊崖縱隊第一副司令員和第二副司令員。5月9日,在中共瓊崖第五次代表大會上,將瓊崖特委改為瓊崖區(qū)黨委,李振亞被選為區(qū)黨委委員。10月21日,瓊崖縱隊召開第一次全軍代表會議,李振亞在大會上作了《十年來我軍戰(zhàn)術發(fā)展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報告。會議期間,-命令將瓊崖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馮白駒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振亞任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總隊長、政治委員)1948年夏,瓊崖縱隊從戰(zhàn)略防御轉(zhuǎn)入戰(zhàn)略進攻,為配合全國性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特委決定發(fā)起秋季攻勢,并任命李振亞為秋季攻勢前線總指揮兼政治委員?! ?948年9月中旬,秋季攻勢打響。李振亞指揮五個支隊從祖關村誓師出發(fā),向陵水縣開進,橫掃敵軍如卷席,在不到十日內(nèi),接連拔除港坡、烏石、興隆、李宅塘、米瑞塘、中興等地敵據(jù)點,斃傷敵300余人,使五指山游擊區(qū)與陵(水)萬(寧)解放區(qū)連成一片,占全島面積五分之四。1948年9月27日,李振亞率部圍攻萬寧縣牛漏敵軍據(jù)點。天陰沉沉的,雨不住地下。他披著雨衣,到前沿陣地指揮戰(zhàn)斗。為了弄清敵人的暗堡火力點,他隨手拿起一支機槍打了幾個點射,進行火力偵察。突然,暗堡里的敵人從一個隱蔽射孔里射出一串子彈,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左胸,他睜了一下眼睛,便昏迷過去,28日晨犧牲,時年僅40歲。 噩耗傳開,縱隊領導、普通戰(zhàn)士、黎苗群眾,無不失聲痛哭。十幾個戰(zhàn)士克服重重困難,翻山越嶺,經(jīng)過七天七夜艱苦跋涉,終于把李振亞遺體送回五指山根據(jù)地毛棧司令部。10月15日,瓊縱為李振亞召開萬人追悼大會。黎苗同胞們紛紛趕來,以他們的習俗,以他們的方式,祭祀跪拜,表達他們心靈深處的崇敬和愛戴。入殮時,警衛(wèi)員陳德新看到李振亞還穿著那套補釘?shù)呐f軍裝,哭著說:李副司令員平常把新發(fā)的軍衣總是讓我們穿,自己穿補釘舊衣服,現(xiàn)在他犧牲了,就讓他穿件好衣服吧!遂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李副司令員換上。一個中隊長也把自己穿的球鞋,換下李副司令員腳上穿的那雙用車輪外胎自制的六耳“膠鞋”。瓊縱司令員馮白駒親手將李振亞安葬在五指山的懷抱里。中共中央11月27日發(fā)來唁電:李振亞同志于陵萬戰(zhàn)役攻勢行動中英勇犧牲,“實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中之損失,特致悼念并望轉(zhuǎn)示瓊縱全體同志繼續(xù)努力,為堅持解放瓊崖而奮斗,以紀念李振亞同志永垂不朽?!?988年9月,廣西藤縣黨委、人民政府,召開紀念李振亞烈士犧牲40周年暨烈士塑像落成揭幕典禮大會。 [以上內(nèi)容由"先生"分享。] |
李世賢 (1834~186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世賢(1834年(甲午年)-1865年(乙丑年)8月23日),廣西藤縣大黎鄉(xiāng)人,太平天國后期重要將領,李秀成堂弟,封“侍王”。在天京失陷后繼續(xù)領導部分太平軍反清,1865年被友軍殺害?! ±钍蕾t是太平天國名將忠王李秀成堂弟。1851年參加太平軍,英勇善戰(zhàn)。太平天國經(jīng)過天京事變及翼王石達開帶兵出走后,人才凋零,到了“朝中無將,國內(nèi)無人”的境地。李世賢“少勇剛強”,開始受到重用,1857年升左軍主將。次年駐軍蕪湖,在寧國府灣沚鎮(zhèn)(今屬宣城)殲滅清浙江提督鄧紹良軍。1860年與陳玉成等合力消滅清軍江南大營,封為侍王雄千歲,爵稱“天朝九門御林軍忠正京衛(wèi)軍侍王”。攻克寧國,徽州(治今歙縣),與黃文金包圍曾國藩于祁門。次年對左宗棠作戰(zhàn)失利,轉(zhuǎn)攻浙江,連克嚴州(治今建德)、處州、臺州(治今臨海)、寧波,5月28日攻克金華后,以金華為中心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jù)地。后奉天王洪秀全命,增援天京,在溧陽、句容作戰(zhàn)二年。1862年2月9日,太平軍李世賢部攻占景寧縣城,據(jù)守10日后撤離。5月13日,李世賢部會合溫州金錢會起義軍再克縣城,駐守3日?! ≥W事典故 侍王李世賢 1861年5月28日,三路太平軍喊殺震天地攻進軍事重鎮(zhèn)金華,領頭的正是年輕將領——侍王李世賢。就在洪秀全所占領的天京處于清軍的重重合圍之際,與之遙相呼應的浙江太平軍卻節(jié)節(jié)勝利,開疆拓土,或許這支部隊的統(tǒng)帥太有才了,李世賢卻非等閑。早年,他在廣西大黎山隨洪秀全揭竿而起,當時還是個不到20歲的毛頭小伙,只沉寂了幾年,隨著天京內(nèi)訌的爆發(fā),終于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作為少壯派的代表人物被洪秀全起用,在天京兩度告急之際,李世賢配合忠王李秀成徹底摧毀了清軍的江南大營,立下不世的“救駕之功”,被封為侍王,稱霸一方?! ′嚓柺亍 ?864年溧陽失守,轉(zhuǎn)戰(zhàn)江西。天京陷落后,率汪海洋、陸順德等經(jīng)廣東入福建,在漳州一帶堅持斗爭,斬清福建提督林文察等。次年春,左宗棠率重兵分路圍攻,力戰(zhàn)不敵,撤至永定,清兵尾追,往鎮(zhèn)平(廣東蕉嶺)投汪海洋,汪曾殺李部將李元茂,因畏罪而于8月23日將他殺害?! ?nèi)憂外患 此時的太平天國內(nèi)憂外患,年輕將領們橫空出世,為太平天國一度贏來了“中興”局面。李世賢成功占據(jù)金華后,便以此為中心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jù)地,侍王府成了浙江的軍事、政治中心?! 『笃诎l(fā)展 太平天國后期,濫封王位,十羊九牧,下層百姓苦不堪言,而每一位受封者的待遇、級別依然水漲船高,全然不顧死之將至,李世賢也不例外。侍王府原來是唐宋時州衙所在,朱元璋曾駐于此。明時為巡按御史行臺,清朝成了試士院。李世賢看上了這塊風水寶地,召集工匠大加修建,總占地面積達到了63000多平方米,可供10萬太平軍將士在府內(nèi)操練。1863年太平軍撤出金華以后,王府曾遭到一定的破壞,但基本保持原貌,使我們能一睹為快?! ∈掏醺畾鈩莩?,盡顯一個“大”字,門前的照壁高大巍峨,少說也有兩層樓高,嚴嚴實實地遮住了王府正門,更顯得府內(nèi)的神秘與幽深。北京的王府不少,可沒有一家的影壁如此顯赫,飛檐陡出,傲然翹起,青瓦白墻、古樸凝重,四周鑲嵌著數(shù)十方雕刻佳品,實屬罕見,無愧為影壁家族中的巨無霸了。那么大的面積,要填滿雕刻品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工匠們把能刻上去的祥瑞之物統(tǒng)統(tǒng)刻了上去,雙鳳牡丹、鶴桃、水鳥荷花、蝙蝠祥云應有盡有。浮雕、平雕、透雕、劃雕等手法一應俱全,而最具標志性的是正中嵌入的一方石雕團龍、精美絕倫、呼之欲出。龍是帝王的化身,除了皇宮誰敢拿它作家門口的裝飾?太平軍的豪氣與反叛精神彰顯得淋漓盡致。如今這只團龍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已被取下保管,免受風吹雨淋之苦?! ≌毡谝步杏氨?,據(jù)說是滿族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當年,為了紀念努爾哈赤上山背參而興建,目的是讓后人不忘祖上的艱苦奮斗。視清朝統(tǒng)治者為清妖的太平軍采取拿來主義,用其裝點自己的門楣,看來好東西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以上內(nèi)容由"月上眉梢"分享。] |
陳得才 (?~186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陳得才(?—1864年),又名陳德才,清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將領,封扶王。陳得才在1862年初率太平軍西征河南陜西。1864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清軍攻陷后,陳得才率軍在安徽一帶繼續(xù)作戰(zhàn),11月兵敗自殺?! £惖貌攀翘杰娒麑㈥愑癯商檬澹?851年加入太平軍,后來被封扶王,1862年初奉命帶領遵王賴文光、啟王梁成富、祜王藍成春等將領西征河南。大軍在數(shù)月間逼近陜西西安。這時陳玉成在廬州形勢危急,召陳得才回去廬州,但陳玉成在陳得才回來前已被清軍殺害。陳得才在同年再向西進軍,打算用兩年時間招募更多兵力,然后返回天京解圍?! ?863年,陳得才攻占漢中,年底時收到天京命令回師救天京。大軍在1864年春夏之交時抵達湖北安徽交界一帶,因天京缺乏糧食而停留不進,等待秋收后才進兵。1864年7月天京失陷,清廷派僧格林沁督師清軍攻陳得才部。陳得才部下自從知道天京失守、天王洪秀全去世及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后,軍心開始動搖。11月,陳得才在安徽霍山兵敗,大批部將陸續(xù)向清軍投降,陳得才勢孤力弱,又聽聞身邊有將士正在策劃把他擒送清軍,遂服毒自殺?! ‘敃r陳得才部隊中,賴文光部仍大致完整,賴文光后來與捻軍合作繼續(xù)抗清。 再入皖西 陳得才原為英王部下,隨英王轉(zhuǎn)戰(zhàn)皖西多年。同治元年受命去西北擴軍,途中聞廬州失陷,回師救援未果。天王為尊重英王遺策,復派陳得才去西北。他在西北頗有成就,輾轉(zhuǎn)于陜西、漢水一帶,取得十余萬眾。同治三年春,天京危急,陳得才揮師回救天京。行軍至鄂豫界上的松子關,聞天京已陷落,他未有多考慮,又入皖西,復履英王的足跡。天京陷落,皖西不但不具有戰(zhàn)略地位,沿江清軍還會迅速集結(jié)于此,同時此地長期鏖兵,居民逃往殆盡,軍需供給不上,皖西已經(jīng)不是昔日的皖西?! £惖貌呕貛熚鞅?,破蘄州,克商城,這時天京剛陷落,清軍還未猬集,尚有縱橫余地。陳意圖入松子關,北上奪葉集取糧秣,轉(zhuǎn)戰(zhàn)六安。意想不到河南張曜已扼守金家寨,陳派前部藍成春次攻金家寨未能奪路,遂改道走流波,在流波尚未立穩(wěn)足,清提督張得勝從六安殺來,陳引軍東向,圖霍山。到諸佛庵,張得勝尾擊其后,前面霍山清軍已擺開陣勢迎戰(zhàn),處于首尾受敵。陳得才攻不下清軍據(jù)點城市,取不到糧秣補給,全軍將不戰(zhàn)自潰,乃引軍南進取英山。當祜王藍成春抵達漫水河時,清軍悍將僧格林沁率滿蒙八旗騎兵駐扎于中界嶺阻止其前進。得才自領一軍探路,由道士沖出兩河,試圖取道西界嶺襲英山。誰知那里也有清軍把守,遂駐軍長山?jīng)_(今長嶺鄉(xiāng)境內(nèi)),距西界嶺5公里,距漫水河15公里?! √炀┦?,捻軍張宗禹也失去主腦,輾轉(zhuǎn)戰(zhàn)斗到潛山、太湖。聞陳部被困急趨來救,駐于安慶的清軍英翰,郭寶昌尾隨其后。當張宗禹于同治三年九月下旬,與太平軍在黑石渡取得會師之際,清軍已經(jīng)完成對太平軍、捻軍的包圍:西北是張曜、張得勝,東有英翰、郭寶昌,南有僧格林沁。太平軍和捻軍共有約15萬人被困在黑石渡——釣魚臺——道士沖——漫水河這一線,約50公里地帶。同年10月6日,清軍發(fā)起全面攻擊,戰(zhàn)斗頗為激烈,雙方死傷約在數(shù)萬人。清軍意識到太平軍戰(zhàn)斗力還強,強攻惡戰(zhàn)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還不一定能取勝。遂放棄速戰(zhàn)速決,加緊圍困,讓其餓斃。太平軍自8月底進入皖西,未能奪得清軍據(jù)點城市,將士處在半饑餓中,復又被圍困在這一狹窄地帶,長期無糧無援,軍心勢必動搖。在清軍的引誘下,11月2日,防御西縣的張宗禹部汪世弟部首先向諸佛庵張得勝投降;守在東線黑石渡的太平軍馬融和被汪世弟割斷與后方聯(lián)系,遂降清軍英翰、郭寶昌;駐守漫水河的祜王藍成春被部下甘懷德、溫其玉等縛送僧格林沁乞降,驍勇的張宗禹也不敢戀戰(zhàn),由釣魚臺疾馳道士沖與賴文光會合,率領殘部5000余人突圍至燕子河,經(jīng)轉(zhuǎn)道千籮畈(今前畈附近)越馬鬃去商城邊境。面對全線崩潰,陳得才在長山?jīng)_戰(zhàn)況危急時,寧死不降,仰藥自盡。 [以上內(nèi)容由"lihailin"分享。] |
李濟深 (1885~195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濟深(1885~1959),字任潮,廣西梧州龍圩區(qū)大坡鎮(zhèn)料神村人。6 歲喪父,跟隨其叔父讀書,后入梧州中西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緒二十九年(1903)入廣州黃埔陸軍中學,兩年后轉(zhuǎn)入陸軍速成中學步兵科繼續(xù)學習。畢業(yè)后先在廣東新軍當見習官,后調(diào)到學兵營任排長,與連長鄧鏗過從甚密。宣統(tǒng)元年(1909)入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后改名為陸軍大學),學習高等軍事。 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義爆發(fā),李濟深滿懷革命熱情,投入廣東北伐軍,受到總司令姚雨平器重,任命為作戰(zhàn)參謀長。民國2年(1913)陸軍大學遷至北京,李重返陸大,繼續(xù)完成學業(yè)。1914 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官,長達5 年之久?! ?920 年,李濟深南返探親,受粵軍第一師師長鄧鏗邀請,留在該師任副官長、參謀長。1922 年3 月,鄧鏗被暗殺,第一師由梁鴻楷接任師長。1922 年6 月16 日陳炯明在廣州稱兵作亂,圍攻-,師長梁鴻楷抱觀望態(tài)度,率部退入東江,李濟深憤而辭職回廣州。李濟深回到廣州后,遵照孫中山的指示,又回到已被陳炯明控制的第一師,繼續(xù)任參謀長職,充作內(nèi)應,圖謀再舉。10 月,孫中山令許崇智等部為東路軍,由閩攻潮汕,以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部為西路軍,取道梧州入粵進攻陳炯明叛軍。陳派葉舉為西線總指揮,率部溯西江抵御滇桂軍。是時,師長梁鴻楷逍遙香港,李濟深代行師長職,率部隨葉出發(fā),暗中與滇桂軍聯(lián)絡,聯(lián)合滇桂軍合力攻占肇慶、三水,1923 年1 月16 日攻下廣州,陳炯明叛軍敗退惠州。 1923 年2 月,孫中山返回廣州,重建大元帥府。粵軍第一師擴編為第一軍,梁鴻楷任軍長,李濟深升任第一師師長,兼大本營西江辦事處處長,所部駐防西江一帶。4 月,桂系軍閥沈鴻英背叛孫中山,接受北京政府任命,為廣東軍務督理,進犯廣州。李濟深率師進剿,在花縣、清遠、英德一帶擊敗沈軍主力;后移師西江,與第三師會攻沈軍盤踞肇慶的黃振幫、張希拭兩個旅。敵據(jù)城頑抗,李令第三團鄧演達部于東門城墻下挖掘地道,埋置0。5月18日,城墻炸破十余丈大口,遂督師蜂涌沖入,全殲守敵,活捉旅長黃振幫。隨后又乘勝收復云浮、德慶、郁南諸城,肅清了廣東境內(nèi)的沈鴻英勢力。7 月,與桂軍黃紹竑部配合進占廣西重鎮(zhèn)梧州,將沈軍駐守梧州的馮葆初旅全部繳械。后移師肇慶,梧州由黃紹竑部駐守,并接納鄧演達建議,從政治、軍事上大力扶植桂系軍人李宗仁、黃 紹竑,打敗軍閥陸榮廷、沈鴻英,廣西統(tǒng)一,使李、黃統(tǒng)帥的部隊,成為傾向革命政府的一支強大力量?! ?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李濟深和全師官兵積極擁護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和“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工農(nóng)”三大政策,大力支持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他親任該校教練部主任,從師中選派鄧演達、嚴重、錢大鈞等軍事人才去軍校任教,選用講武堂學員充任軍校學生隊的班長,借調(diào)3 萬元的經(jīng)費及槍枝、彈藥一批,使國共合作開辦的這所軍校,得以迅速建立,為革命培養(yǎng)了大批軍事人才?! ?925 年初,孫中山在北京病重。退據(jù)東江的陳炯明蠢蠢欲動,桂系軍閥沈鴻英亦派兵東下,企圖與陳會攻廣州。大元帥府決定舉行東征,李濟深奉命派第一旅陳銘樞部參加東征,自率第二旅陳濟棠部開赴梧州擊敗了沈軍,粉碎其東下廣州的企圖。6 月,滇桂軍在廣州叛亂,李率部配合湘軍譚延部、黃埔學生軍等擊敗滇桂軍,12 日收復廣州。8月20 日,廖仲愷在廣州被刺身亡。李支持蔣介石借“廖案”驅(qū)逐了胡漢民、許崇智,并扣留了軍長沈鴻楷等高級領導人。26 日,國民政府改組在粵軍隊,李濟深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9 月,率部參加第二次東征,任右翼第二縱隊總指揮,由惠州向潮汕進攻陳炯明部。10 月,先后在平山安溪擊敗-,在湯圩遭遇戰(zhàn)中,將林虎軍大部殲滅,俘敵4000 余人。10 月底,軍閥鄧本殷、申葆藩配合陳炯明全力出陽江,向廣州方向進犯。 李濟深奉命接任南征軍總指揮職,率部由紫金回師南征,至12 月,相繼將敵5 萬之眾全殲。1926 年1 月,李命令所部渡海,占領瓊州。至此,紛擾10 多年的兩廣軍事,遂告結(jié)束。幾年來,李濟深為平定西江、統(tǒng)一廣西、鞏固廣東革0據(jù)地,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1926 年1 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 北伐戰(zhàn)爭時,李任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留守主任、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省主席。在此期間,為支援北伐軍前線作戰(zhàn),籌措餉械,做了大量工作。 1927 年初,李配合蔣介石“清黨”、-,在廣州發(fā)動“四· 一五”事變,殺害了一批著名共產(chǎn)黨人,派-襲擊工會、農(nóng)會,解除了工人糾察隊的武裝。10 月,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李派黃紹竑、陳濟棠、錢大鈞等部在贛南、粵東堵截,會攻“南昌起義”的部隊,使起義軍遭受重大損失。11 月,汪精衛(wèi)勾結(jié)張發(fā)奎,欲利用其第四軍實力統(tǒng)一兩廣,與南京特委會相對抗。16 日,汪以同李濟深去南京參加國民黨四中全會為名,騙李離穗。當晚,張發(fā)奎與第四軍軍長黃琪翔調(diào)集軍隊,接管黨政軍機關,驅(qū)走在粵的桂軍黃紹竑部。李濟深聞訊后,在寧急電陳濟棠、徐景唐和陳銘樞部,與桂軍黃紹竑部合力進攻廣州,張、黃通電辭職,所部在粵東地區(qū)被擊敗,退入贛境?! ?928 年初,李濟深回到廣州,對黨、政機關進行改組,在粵部隊改編為第四、第五、第十一軍,調(diào)整了各軍防區(qū)。此后,在內(nèi)政、外事、治安與城鎮(zhèn)建設等方面采取一些重大措施,取得一定的成就。 1929年3月,李濟深為了調(diào)解蔣介石與桂系李宗仁的矛盾,前往南京勸蔣不要打內(nèi)戰(zhàn)。15 日,蔣介石以李濟深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頭發(fā)難,謀叛-”的罪名,將他扣留,軟禁在南京湯山,并解除其一切職務;以陳濟棠為討逆軍第八路軍總指揮,接管了李的軍權。1931 年“九· 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李濟深才獲得自由,從此走上民主道路,進行反蔣抗日斗爭?! ?933 年10 月,與陳銘樞等在福州發(fā)動“福建事變”,失敗后去香港,繼續(xù)從事抗日救亡活動。“七· 七”事變發(fā)生后,李濟深抱著共赴國難、合作抗日的良好愿望,曾向蔣介石提出堅持抗戰(zhàn),實行民主的主張,蔣不置可否,李失望地退居桂林。1940 年,出任軍委會桂林辦公廳主任職,為抗日和-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43 年,蔣介石撤銷了桂林辦公廳,李濟深一直留在廣西組織民眾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zhàn)爭,直到1945 年8 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1946 年春,李濟深、何香凝等國民黨民主派在廣州成立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同共產(chǎn)黨合作,積極參加了反內(nèi)戰(zhàn)、反-的活動。1946 年夏,去廬山力諫蔣介石停止內(nèi)戰(zhàn),但無結(jié)果,乃拂袖下山,與蔣介石決裂。1947 年在香港提出民主、團結(jié)、反對內(nèi)戰(zhàn)的主張,公開反對蔣介石。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明確提出要“推翻蔣介石--政權,實現(xiàn)中國獨立民主與和平”。李濟深被推舉為主席。1949 年1 月赴東北解放區(qū),參與發(fā)表《對時局的意見》,表示接受、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0議第一次會議,當選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 ×仙翊濉 ∥挥诰辔嘀菔袇^(qū)30多公里的大坡鎮(zhèn)料神村,就是原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的故鄉(xiāng)。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濟深先生就誕生在這里。 走過稻花飄香的田野,跨越鄉(xiāng)村的小橋流水,座落在山環(huán)水抱之間的一處恢宏建筑就是李濟深先生的故居。 這座經(jīng)歷了大半個世紀滄桑歲月,飽受過戰(zhàn)火劫…… 詳細++ [以上內(nèi)容由"5114299"分享。] |
陳坦然 (976~103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陳坦然(976~1036),廣西梧州人。生于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博學有辯才,膽氣雄壯,勇謀兼?zhèn)?。大中祥符元?1008年)舉進士,未賜第歸鄉(xiāng)里。是年,宜州兵不堪朝廷苛政,殺州守帥,州判官盧成均響應,稱號南平王,率數(shù)千人分別進攻象州、容州。陳坦然以同鄉(xiāng)人身份前往勸阻,對成均陳述利害關系。成均被說服,放下武器,使象州和容州免受兵禍。坦然的事跡上報朝廷,皇帝下詔,令坦然赴京補授官職,賜官服袍帶,坦然推辭不受。愿意就殿試。朝廷命令嘉獎,詔命貢部列名以聞。不久,以親喪歸鄉(xiāng)里,服喪完,起補吳川主簿,攝化州,調(diào)余杭,遷漳浦令,佐桂州幕?! ≡谧艄鹬菽粫r, 役夫不足,借禁卒500名伐木修州衙門。有一天,將帥宴請賓客,突然有人報告,說士卒嘩變,挾刀劍入屯營造反。在座各官面面相覷,神色驚惶。主帥說:“亟閉關,以虎翼五百擒之?!碧谷黄镣俗笥?,說: “急之則鋌而走險,適以堅其叛耳! ”帶領數(shù)人趕到營屯,切責主管人苛刻,再向士卒一一撫慰,詢問他們勞役痛苦的情狀。叛卒圍著陳坦然哭泣:“苦則思亂、人情之常。若從公命而免之,公之惠也?!狈畔缕髡潭⑷ィ录较?。 陳坦然學識淵博, 為官處事平和、 公正,官至太子贊善大夫、殿中丞。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卒于官,終年60歲?! 以上內(nèi)容由"別煩我"分享。] |
陸順德 (1818~186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陸順德,1818年10月生于廣西藤縣,原名海平,父汝森,母姚氏,本縣大黎里古制村人。早年參加三合會,洪秀全在大皇江策劃劫清稅餉時,隨羅大綱起義。供魁梧好俠,善駕舟船,是太平軍舟師創(chuàng)始人之一,天國后期的杰出將領?! €人履歷 1852年,隨軍征湖南,奉命在岳州督建舟師。太平軍克衡陽、長沙、武昌,封軍師職。次年,定都天京,封為將軍,隸李秀成部。 1858年,參與摧毀江北大營,以功封認天安,繼擢認天義?! ?860年3月,與譚紹光、吳定彩等為先鋒,克杭州、建平,旋回師天京; 5月,參加破江北大營,為大佐將,即東下蘇常; 8月,合援軍取松江,攻上海未克;后遂忠王破嘉興清軍營,繼返蘇州,受封南破愾軍主將,稱丞相職?! ?861年春,隨軍進常山,攻廣豐,占樟樹鎮(zhèn); 10月,奪肖山。繼率水師駐浦圻; 11月,攻克紹興,迫清將獻城投降。 1862年春,在忠王統(tǒng)率下,再攻上海,與洋槍隊激戰(zhàn),大敗洋鬼兵,繼復克杭州,奠定浙東局勢,以功晉來王。 1863年,率軍遠征皖北,進援蘇杭。次年春,走考豐,由昌化入皖南,奇襲清軍?! ?864年天京淪陷后,與侍王李世賢組織長江南岸的汪海洋等部太平軍,在贛、閩、粵邊境,堅持與清軍作戰(zhàn),退贛州、走大浦、趨鎮(zhèn)平、過平原,聲東擊西,屢破清軍?! ?865年9月20日,在長樂(今五華)被叛徒林正揚捕送清營,英勇就義?! ∠嚓P事件 出生 太平天國后期主要將領、水師主將、來王陸順德,1818年10月,生于藤縣大黎里古制村,原名陸海平。他父親叫汝森、母胡氏,兄弟6人,順德最小,他身材魁偉,性好游俠, 善駕舟船?! 》馔酢 №樀履贻p的時候,正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其時,順德參加了羅大綱等人領導的三合會組織。當洪秀全在大湟江口秘密策劃劫清厘稅供餉的時候,他與堂兄弟等16人,跟隨羅大綱到那里參加起義。太平軍進軍永安州時,他在羅大綱營里任司馬,當向?qū)?,引領陸路太平軍從平南思旺經(jīng)藤縣大黎進攻永安洲。以后他在克永安,趨桂林,攻全州,渡湘江,取武昌,進金陵等戰(zhàn)斗中,都能冒矢沖鋒,英勇作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歷任旅帥、師帥、軍帥、將軍、檢點、丞相等職,1861年11月晉封來王?! ?861年10月,順德作為領軍主將,與忠王的兒子李容椿、李容發(fā)等率軍從臨浦向紹興進發(fā)。攻克紹興后, 順德奉令率軍鎮(zhèn)守。1862年8月上旬,他到蘇州參加部署進援天京的軍事會議后,率自己所部到蘇州聽從忠王李秀成的提調(diào),及時進援天京。 10月中旬, 他在天京參加了歷時46天的解圍戰(zhàn)斗后, 與侍王李世賢等率軍自浙江開化進擊江西玉山。天京淪陷以后,他與世賢等領導長江南岸的太平軍,堅持在贛、閩、粵三省之間的邊境地區(qū)進行斗爭,曾先后攻占福建的漳州、龍巖,廣東的南雄、鎮(zhèn)平,江西的龍南、定南等地?! ≈馈 ?865年9月20日, 順德率軍進至廣東長樂(今五華)時,被叛徒林政揚所執(zhí),解送敵營后,頑強不屈,從容就義?! v史評價 這位太平天國革命英雄,自1851年1月參加太平軍后,先后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數(shù)百次,為反抗外來侵略者和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英勇地奮斗了一生。 [以上內(nèi)容由"一客"分享。] |
陳玉成 (1837~1862) 太平天國青年將領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陳玉成(1837—1862.6.4),原名丕成。廣西藤縣(一說桂平)人,太平天國著名的軍事家、統(tǒng)帥。 1837年(道光十七年),陳玉成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母扶養(yǎng)長大。陳玉成個子不高,因兩眼之下各有一黑斑,人們嬉稱“四眼狗”。1850年秋,洪秀全號令“團營”,年僅13歲的陳玉成,隨叔父陳承镕參加金田起義,當上了一名童子兵,給太平軍著名戰(zhàn)將羅大綱當“近侍”。太平軍自桂平突圍北上時,羅大綱為先鋒,攻占永安(今蒙山)。以后太平軍出廣西到江南,羅大綱常為先鋒,陳玉成也隨他戰(zhàn)斗在第一線。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大封有功”,陳玉成受封為左四軍正典圣糧,負責籌劃軍糧,職級相當于監(jiān)軍。 1853年(咸豐三年)夏初,洪秀全、楊秀清自天京遣兵北伐、西征(參見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征)。陳玉成隨軍西征,隸國宗韋志俊部下,1854年初,西征太平軍進軍湖北,連占漢口、漢陽,并迅速攻占周圍各州縣,只有武昌久攻不下。楊秀清傳令限期攻克。駐在應城的陳玉成,奉調(diào)參加攻打武昌城。他渡過長江后,經(jīng)武昌縣(今鄂州市)入梁子湖,抵達武昌城東。6月26日,在各路友軍的配合下,他利用夜暗,率領500精銳,緣繩索爬上城墻,搖旗高呼,聲震四野。守城清軍被這突然的襲擊嚇破了膽,紛紛奪門狂奔,武昌城遂被太平軍占領。陳玉成以功被破格提升為殿右三十檢點,并受命統(tǒng)領軍后十三軍和水營前四軍。 這時,林紹璋所部西征軍在湖南湘潭作戰(zhàn)失利,曾國藩率湘軍乘勝-,岳州危急。陳玉成奉命增援。他假裝湘軍營弁,率領18勇士混入敵營放火,焚毀大小船只300余號。但太平軍仍未能阻遏湘軍的攻勢而節(jié)節(jié)后撤。在武漢附近,陳玉成所統(tǒng)帶的后十三軍兵士并水營前四軍兄弟,與湘軍多次苦戰(zhàn)又來能取勝,只得下退,駐守蘄州。為了扭轉(zhuǎn)不利態(tài)勢,陳玉成建議調(diào)集各路太平軍“齊會于田家鎮(zhèn)”,阻擊湘軍。他的這一建議,正與楊秀清命秦日綱堅守田家鎮(zhèn)的意圖相合。 10月14日,武昌失陷,湘軍分水陸三路夾江東犯:湖南提督塔齊布率湘軍進攻大冶、興國(今陽新),署湖廣總督楊霈率湖北兵玫蘄州、廣濟,曾國藩自統(tǒng)水師順流東下。 六年春,鎮(zhèn)江被困,隨燕王秦日綱往援,與守將約定內(nèi)外夾攻,遂大敗清軍,解鎮(zhèn)江圍,并與各友軍共破江北、江南大營。石達開出走后,受封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軍主將,和李秀成等同主軍政。八年夏,與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營,繼而全殲湘軍精銳李續(xù)賓部。九年,晉封英王。十年,會同各軍再破江南大營,東征蘇(州)、常(州)。時湘軍四路東下,安慶被圍,陳玉成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慶。秋,太平軍計分兩路,合取湖北,迫敵回救。他率大軍趨北路,于次年二月進抵湖北黃州,因受英國侵略者的阻撓和南路李秀成誤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師徑援安慶,多次苦戰(zhàn)失利。八月,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廬州,受嚴責革職。同治元年(1862)春,派部將陳得才等率師去陜西等地招兵,廬州守軍兵單并圍急。四月,率部突圍,走壽州,為叛徒苗沛霖誘捕,解送清營。五月,在河南延津就義?! 以上內(nèi)容由"閘口一條棍"分享。] |
陳漫遠 (1911~198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陳漫遠(1911.12——1986.11),原名陳萬源,蒙山鎮(zhèn)北樓村四龍鋪人。幼年時在村里初級小學就讀。1922年夏,以優(yōu)異成績升入縣立高等小學。當時,蒙山進步青年黃成業(yè)、韋杰三在該校任教,陳漫遠經(jīng)常得到他們有益的教誨、引導,閱讀一些進步書籍,如《新青年》等, 逐步受到馬列主義的啟蒙教育。1924年5月4 日,縣立高等小學紀念“五四”反帝-五周年, 陳漫遠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紀念活動,揮筆疾書,上街宣傳演講。次年9月,陳漫遠在廣西梧州省立第二中學讀書,積極開展-。同時,一面讀書,一面辦報。 1926年3、4月間的一天,二中校長貼出布告,禁止學生參加社會活動,陳漫遠等看后,十分氣憤,當即把布告撕下,還派出10多個學生代表到辦公室質(zhì)問校長,和他辯論。但校長卻蠻不講理,通知警方來人拘捕了學生代表。陳漫遠等組織學生和反動當局展開斗爭。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反動當局不得不釋放學生代表。同年5月,經(jīng)蘇炳瑜介紹,陳漫遠加入共青團。不久,梧州團委根據(jù)黨的指示,指派陳漫遠等人在梧州塘基街(今大中路市政府隔壁)開辦了“蒼梧書社”,陳漫遠任經(jīng)理。他通過各種渠道,購銷革命進步書籍,其中有《共產(chǎn)黨宣言》、《語絲》 、《向?qū)А?、《新青年》、《少年先鋒》等。1927年1月,上級黨組織負責人羅少彥給陳漫遠辦了轉(zhuǎn)黨手續(xù), 派他擔任梧州店員工會書記。此間,他發(fā)展了4名黨員,建立了黨支部, 并任支部書記。同年4月17日凌晨,廣西李、白、黃當局在梧州“清黨”,捕殺革命群眾,陳漫遠在“蒼梧書社”與工友黃錦侖、黎秀松一同被捕,書社亦被查封。陳漫遠在獄中,歷盡折磨,被嚴厲訊問,過著非人的生活。不久,病魔纏身,情勢甚危,但他堅貞不屈,始終堅持斗爭。1929年夏。時局陡變,俞作柏、李明瑞主持廣西軍政,在政治上采取了一些進步措施,陳漫遠才得獲釋還鄉(xiāng)。是年12月,他由馬平縣赴百色,參加了著名的廣西右江百色起義。從此,走上了軍旅生涯?! ⊥恋馗锩鼞?zhàn)爭時期,他歷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江西紅軍獨立第四師政治委員、粵贛軍區(qū)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二師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政治部敵工部部長、 紅十五軍團七十三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紅七-戰(zhàn)桂、湘、粵、贛4省,進入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艱苦斗爭,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1932年初,在攻打贛州的一次戰(zhàn)斗中,紅七軍奉命攻打東門,戰(zhàn)斗激烈異常,他在率隊攻城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 】谷諔?zhàn)爭期間,他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參謀長、晉察冀軍區(qū)三分區(qū)司令員、軍委二局代理局長、晉綏軍區(qū)參謀長等職。在此期間,他曾帶領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zhàn)役;深入敵后,發(fā)展抗日武裝,開辟和鞏固抗日根據(jù)地?! 〗夥艖?zhàn)爭期間,他任華北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參謀長、副司令員。 1937年7月,為了打擊經(jīng)常騷擾我解放區(qū)的敵第八專署保安司令朱五美部,陳漫遠組織指揮軍區(qū)部隊一部渡過黃河, 向該敵盤踞的府谷縣沙梁鎮(zhèn)發(fā)起進攻,一舉殲敵600余人, 鞏固了晉綏解放區(qū)的后方安全。次年7月,太原以北之忻縣守敵39師及地方團隊企圖竄回太原, 增強守備。陳漫遠得悉,立即組織部隊于敵撤退途中進行伏擊,殲敵近萬。8月,他奉-和毛澤東主席之命到太原前線參與組織指揮解放太原之戰(zhàn)。親率參謀人員到太原東山之巔的三角梁村莊設置前方指揮所,深入前沿觀察,了解和掌握敵情。1949年3月7日,他依據(jù)周密的偵查情報,向總前委做了全面、準確、詳細的敵情報告,并據(jù)此提出了總攻太原的作戰(zhàn)計劃,為取得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同年秋,他奉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的命令,往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商討建國大事?! ⌒轮袊鴦偝闪?,他正率部向西南地區(qū)進軍,奉命赴廣西任桂林軍管會主任,后任廣西省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廣西省黨委副書記、第二書記、-等職,領導廣西軍民肅清匪患,建立政權,恢復和發(fā)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努力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勵精圖治,在全面發(fā)展廣西省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承擔了繁重的組織領導工作。1957年,他調(diào)離廣西,在中央黨校學習兩年。1960年,任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在任期間,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執(zhí)行高校六十條的規(guī)定,糾正了“左”的錯誤,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重視發(fā)揮專家和知識分子的作用。1964年,任農(nóng)墾部副部長兼黨組副書記,他先后到廣東、新疆、黑龍江、云南4個直屬墾區(qū)和湖北等9個省區(qū)屬農(nóng)場作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是年8月,在他的主持下,農(nóng)墾部黨組召開擴大會議,提出了農(nóng)場工作的改革措施,向黨中央作了報告。中央很快批轉(zhuǎn)并作了稱之“農(nóng)墾五條”的批示,為農(nóng)場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年,他提出并經(jīng)黨組擴大會討論,向中央寫了貫徹中央批示的《關于改革國營農(nóng)場經(jīng)營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草案)的報告(簡稱農(nóng)墾“十六條”),此規(guī)定經(jīng)中央批準,發(fā)給各地參照執(zhí)行,收到良好效果?! 拔母铩敝校惵h反對林彪、“-”-集團的倒行逆施,遭受破孩和打擊。 1976年2月他恢復工作,任軍事科學院顧問。1977年底,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學院院長。 1982年9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其時,他年過古稀,但壯心不已,打算“寫十本書、十部小說”,并于當年南歸廣西,撰寫革命回憶文章,從事學術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著有《萍跡詩蹤》詩集,與作家王云高合著有長篇小說《冬雷》 ,均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9月,回京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十二屆五中全會?! ∷贿x為黨的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黨的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6年11月22日20時37分,他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醫(yī)院逝世,終年75歲。陳漫遠逝世后,黨中央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稱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 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我軍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員”。 “陳漫遠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他忠于黨和人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為我軍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奮斗了六十個春秋,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以上內(nèi)容由"鍍金狗"分享。] |
陸蟾 (?~98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陸蟾五代時藤州鐔津人,生年月不詳。隱于湖南攸縣東四十里司空山,常游于楚越間。與詩人廖融、任鵠、王正己、王元(桂林人)等來往密切,詩多警句。宋僧契嵩評其“頗知王霸大略,以詩高出流輩,負道守節(jié),不為阿世茍合,而常幅巾布衣,好乘高節(jié),所至閉戶自處,不肯與常人交接”。《五代詩話》載其“寓居攸縣司空山,好神仙辟谷累月,雍熙中服藥卒”。 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度圃娡馄肥珍浧湓娙状媸?。 [以上內(nèi)容由"特約記者"分享。] |
牟子 (17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牟子(170~?),漢末佛學家。名融,字子博。廣信人,攜母避交趾。蒼梧隱士,幼年博覽群書。東漢建安元年(196年) ,蒼梧太守聽說牟子博學多才,精通諸子百家,想起用他為署吏,牟辭謝不就;州牧征召牟子,又托病推辭。其母病故后,便潛心鉆研老子和佛學,成為廣西最早研究佛學的人,極力推崇老子的“絕圣棄智,修身保真”的學說。三國初,著有《理惑論》(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學說,是中國第一部佛學專著。 [以上內(nèi)容由"lhkhx"分享。] |
吳廷舉 (1460~152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吳廷舉(1460~1526) ,字獻臣,號東湖。廣西梧州人(其先祖湖北嘉魚人,祖上戍守梧州,遂籍梧州)。任南京工部尚書。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舉人,二十三年中丁未科費宏榜進士。授官廣東順德縣知縣。為官清廉,好古教化。很受兩廣總督劉大夏器重。后因故得罪太監(jiān)和御史汪宗器,被誣告下獄??h內(nèi)士民紛紛泣訴廷舉無私盜狀,汪宗器釋放廷舉。此后一直滯任郡縣官20多年,經(jīng)兵部尚書馬文升、劉大夏推薦,進升廣東兵備僉事。跟從兩廣總督潘蕃鎮(zhèn)壓南海、清遠農(nóng)民起義,改鹽法兼屯田。正德初年(1506年)轉(zhuǎn)任右參政,備兵瓊州。上奏、彈劾鎮(zhèn)守太監(jiān)潘忠二十罪。反被潘忠攻擊并被逮系詔獄(奉詔令關押犯人的牢獄)。劉謹假借皇帝的詔令拷問吳,枷于吏部門前12日,論罪流放雁門。不久,獲赦歸。劉謹被誅,起用吳為云南兵備道,升任江西右參政,復擢升廣東右布政使,協(xié)助陳金鎮(zhèn)壓苗瑤少數(shù)民族起義,升右副都御史。往湖南賑饑,事畢,察勘順水、保靖兩江口少數(shù)民族情形,上奏管治意見,還京。復出湖南劃定各少數(shù)民族治域區(qū)界?! 〖尉冈?1522年),廷舉稱疾請求免官。不久,因南方饑災,復自劾求罷,并上勤學修政遠佞親賢疏。世宗溫旨保留其官,改任南京戶部,晉升右都御史?! 〖尉溉?,吳廷舉改任南京工部尚書,推辭不受,稱疾乞休。嘉靖帝慰留,不久再辭,嘉靖帝準予致仕(退休)?! 峭⑴e回梧州后,在城東門外漫泉亭東筑東湖書院,以教同鄉(xiāng)里人。嘉靖五年逝世,享年66歲。廷舉為官數(shù)十年,以清廉剛直著稱,所居家宅地勢低洼潮濕狹窄,無城外田,僅有書萬卷。死后貧不能殮,都御史、兩廣總督姚鏌資助辦成喪禮。隆慶初(1567年),贈太子少保,追謚清惠。墓葬梧州城東西江南岸界首山?! 峭⑴e著有《春秋繁露節(jié)解》(4卷) 、《湖廣通志》、《東湖奏疏》、《西巡類稿》(8卷)刊行于世?! 以上內(nèi)容由"悟空"分享。] |
李百齡 (1789~184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百齡(1789~1849),字明倫,號仁山,李朝桐之孫。官至長蘆鹽運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七月十八日生于梧州。幼年聰敏,祖父特器重,將所珍藏的端硯給百齡使用,說: “兒當以此大吾宗” 。二十歲補弟子員。不久,以成績優(yōu)異,獲得廩食。家庭原較富裕,因父光烈生9個兒子, 坐食人多,家遂中落。父死后,靠他教授學生助養(yǎng)家口。奉母孝順,撫養(yǎng)弟妹。他為人厚道,待人誠摯,不言人過,遇事不計較個人得失?! 〖螒c二十年(1815年)中副車,二十三年中舉人,道光三年(1823年)中癸未林召棠榜進士。分發(fā)浙江,先后任臨海、富陽、蘭黔、金華、仁和等縣知縣。任官清廉,恤民愛士,特別謹慎審定案件,屢決疑難,青天之名譽浙東,被提升至玉環(huán)同知,未到任,因母喪辭官,服喪后,選直隸廣宗知縣,京都周邊出現(xiàn)蝗蟲,李百齡督促官民大力搜捕,及時撲滅。調(diào)補天津,治政寬嚴結(jié)合,百姓安居樂業(yè)。政聲上聞,特簡選廣東崖州知州,任滿,崖州人民攀著車子哭泣相送達數(shù)千人?! 〉拦馐拍?1839年),李百齡充同考官,得士很多,解元、前廣西學使李戴熙出于他房下。林則徐總督兩廣,委李百齡署佛山同知,李百齡上 書禁煙事宜,不久,被提升嘉應直隸州知州,之后,奉令赴京,道光皇帝召見,問粵東、香港情況,百齡一一詳答,帝許授貴州遺缺府官。至貴州,補都勻知府,上司欲清田丈畝,百齡力陳貴州地瘠民貧,反對清丈,于是停止。又提升山西河東鹽法兵備道,大力整頓鹽政,官庫日益充裕,又為地方興利除弊,得到山西民眾愛戴。不久,授長蘆鹽運使。長蘆鹽業(yè)經(jīng)營管理混亂、大批官鹽滯銷,商人消極,累虧官-萬數(shù),都是前任所造成。李百齡發(fā)現(xiàn)后,力圖補救,嚴厲查緝賄賂,凡陳規(guī)陋習一律革除,公布于市。后來虧損事發(fā),前任運使都被追究,嚴厲懲治,唯獨李百齡不受陋規(guī),轉(zhuǎn)升廣西按察司按察使,因回避原籍,呈請開缺歸磷。 李百齡辭官歸梧后,捐出俸金,為梧州府城建設作貢獻,疏浚了梧州府護城河,培土北山。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準提閣前修造“在水一方樓”。又倡捐千金,請縣官開局聘請人才,采訪編纂《蒼梧縣志》。書未成,于二十九年逝世,終年60歲。墓葬城西北50公里多賢五堡石牛嶺?! 以上內(nèi)容由"丫頭"分享。] |
梧州西炮臺公園 | 西炮臺公園距湄江大街150米,占地71.36畝,北邊依山建起兩堵半圓形的城墻,拱衛(wèi)著兩尊巨炮,公園東西兩面的碑廊,銘刻著本縣歷代名人和影響深遠的事件。公園的中心是銅冠嶺。山頂正中是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聳立云天,莊嚴肅穆。碑旁有鮮花翠柏,長伴著烈士的忠魂?! 〖o念碑的北面,依山建起兩堵半圓型的堞墻,堞墻拱衛(wèi)著兩尊巨炮。150年前,太平軍在那里修筑炮臺,拱護天朝,多次與清軍浴血奮戰(zhàn)。高昂的兩尊巨炮,吸引眾多的中外游客,它們直指天際的雄姿,讓人浮想萬千,喚醒了槍林彈雨的回憶?! ∥髋谂_公園的東西兩面,各有一個碑廊。白底黑字的大理石的碑廊上,刻著蒙山縣的歷史名人和影響深遠的事件。漫步在碑廊里,可以看到刻有抗法英雄蘇元春,歷史名人范云梯,我軍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員陳漫遠,蒙山縣第一個考取清華大學的壯族大學生、也是壯族現(xiàn)代史上第一個為民主革命而犧牲的愛國知識分子--韋杰三?! 〉轿髋谂_公園頂上可以看到"縣城全景,人們說:"到蒙山不蹬西炮臺,等于沒到過蒙山。" 太平天國封王建制地公園,目是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的太平軍從金田起義后攻克的第一個州城的舊址,現(xiàn)在公園內(nèi)有當年洪秀《全發(fā)布詔書詔令的見證物--500多年玉蘭古樹。園內(nèi)保存較完整的太平軍活動遺址、遺跡有:永安州城、武廟、創(chuàng)立天朝遺址、天王洪秀全發(fā)布詔令處、眢井坑、遺址等。收藏的太平軍文物有:豬仔炮、尖刀、三叉地雷、彈丸、指揮刀等1500件,為全國太平天國文物{藏存真品最多之地。獨有的太平《天國人文景點資源使今天的蒙山成為中外學者和游客考察、觀光。 太平天國歷史必到的理想圣地?! ?/p> |
玫瑰湖公園 | 梧州玫瑰湖公園于1998年6月24日動土興建,園內(nèi)山林面積35公頃。整個公園地形起伏,環(huán)境優(yōu)美,以自然布局為主,采用中國傳統(tǒng)造園手法,結(jié)合現(xiàn)代造園的要求,力求新意,創(chuàng)造富有田園情調(diào)的特點和自然情趣的園林景觀,將公園建成具有文化、娛樂、休閑、觀景、游覽、度假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市級綜合性公園。 公園內(nèi)設有荔枝林游覽休息區(qū)、燒烤場、驍騎營、小賣部等娛樂服務項目,免費對游客開放。 公園位于梧州市新龍區(qū)的龍新村,距舊城區(qū)7公里,東接大塘新區(qū)1.1公里。東鄰梧州汽車站(長途站),東北毗鄰火車站,西南毗鄰正在建設的長洲水利樞紐。公園范圍由四條城市干道所圍合,依山傍水(公園范圍內(nèi)有三座山:西山、蜆山、鯉魚山),目前有魚塘848畝,是梧州市水產(chǎn)養(yǎng)殖基地。公園建設定位為集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示范及休閑娛樂、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xiàn)代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綜合性公園。項目總用地面積168.88公頃(共2533.2畝) 玫瑰湖未來規(guī)劃: 玫瑰湖一帶的未來幾年規(guī)劃建設,玫瑰湖整個湖區(qū)規(guī)劃面積191公頃,保留水體面積37公頃。整個湖區(qū)規(guī)劃設計充分體現(xiàn)著城市與生態(tài)相互滲透的理念和人性關懷的理念。著力打造山、湖、綠、城相互映襯、風光旖旎、以生態(tài)健康、文化休閑為主,具在鮮明時尚特色的綜合公共空間。整個湖區(qū)分為城市綠色休閑空間核心區(qū)、生態(tài)湖心區(qū)、湖面游覽活動區(qū)、隱蔽開發(fā)區(qū)、原生態(tài)山林區(qū)、新梧州高中校區(qū)等六大功能,形成以商貿(mào)為主,集居住、旅游休閑、文化娛樂、倉儲物流以及文教科技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新城。 |
英國領事署舊址 | 英國領事署舊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I事署舊址位于梧州市白鶴山上河濱公園內(nèi),是梧州市區(qū)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點和游覽勝地。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 1897年,梧州府被辟為通商口岸,英國僅以“二十四千銅錢的地價”買下白鶴山三個山頭,在山上建立領事署。1925年夏,廣州沙基慘案發(fā)生,梧州學生在英國領事署前舉行聲勢浩大的-活動,所有在英領署工作的華人全都辭職,英國駐梧領事-坐軍艦退回香港,再沒有回來。領事署沒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蕪起來。 1928年底,廣西省府主席黃紹竑在廣州同英國駐廣州總領事畢約翰達成協(xié)議,英國索回房屋建筑費2.5萬港元,將領事署交回廣西。1932年,領事署旁豎有“還我河山”石碑,敘述梧州人民反帝斗爭驅(qū)逐英領事人員和購回領事署建筑、建立河濱公園的經(jīng)過。領事署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四邊有走廊相通,前門有7條磚柱,從大門進去有廂房、辦公室、住所等,屋面為琉璃瓦,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風格。 |
云龍花園 | 云龍花園始建于1991年,坐落于距離市區(qū)兩公里處的白云山南麓,總面積5公頃?;▓@內(nèi)建有中國黑葉猴珍稀動物繁殖中心,圈養(yǎng)有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紅皮書》中的E級瀕危珍稀靈長類動物黑葉猴一百多只。被國家和自治區(qū)有關部門定為國家級和自治區(qū)級青少年科普基地,是一個集科研、科普教育和游覽于一體的花園。 云龍公園三面環(huán)山,南臨西江,內(nèi)有龍泉飛瀑和黑葉猴人工繁殖中心等。公園內(nèi)的黑葉猴珍稀動物繁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繁殖基地。該中心始建于1991年,經(jīng)幾年摸索,已有一套可行的繁殖飼養(yǎng)方法。對該種群中的黑葉猴現(xiàn)已繁殖了80多頭,為中外動物園輸送了40多頭。全國品種最多的寶巾花栽培基地也在這里。公園內(nèi)展覽大廳有廣西最大的蝴蝶標本展覽,蝴蝶品種有1萬多種; 還有世界最大的鴕鳥蛋及最小的蜂鳥蛋。云龍公園最大特色是動物自然放養(yǎng),白鴿、孔雀在園內(nèi)自由活動,鱷魚在池中游弋。已在園內(nèi)動工興建的蛇谷,將放養(yǎng)1萬條活蛇。 |
驍騎營馬術俱樂部 | 馬術運動高雅刺激,西方稱其為第一貴族運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騎馬已經(jīng)悄悄地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活休閑時尚?! ∥嘀菔惺准荫R術俱樂部——驍騎營馬術俱樂部成立于2007年5月1日,是集運動健身、休閑娛樂、商務交流于一體的時尚俱樂部。將以會員制度為執(zhí)行標準,擁有多名專業(yè)教練,可以根據(jù)游客的騎乘水平提供、定制專門的騎術課程。 俱樂部位于環(huán)境幽雅的玫瑰湖公園內(nèi),交通極其便利,山清水秀,距離市政廣場僅5分鐘車程。項目占地35畝,建有符合標準的跑道及訓練場,擁有十幾匹不同檔次,-良好的優(yōu)質(zhì)馬匹。目前擁有大馬6匹、中馬4匹、小馬5匹,滿足各級騎乘水平的人員進行休閑及專業(yè)騎乘需求。除馬場外,俱樂部還配設有:沙灘排球場、射箭場、燒烤場等多種娛樂設施?! ?/p> |
山湖秀色勝景 | 山湖秀色勝景是蒙山新開辟的一個游覽區(qū),位于城北四公里處。這里是茶山河建起的茶山水庫,縱深十四公里,是可以滿足農(nóng)田灌溉,發(fā)電,游覽等作用的綜合性高山湖泊。茶山口宏偉的水庫大壩兩側(cè),像雄獅的山峰,遙遙相望,自古稱此景為“雙獅把塞口”?! 》褐酆?,兩岸奇峰羅列,青山倒影,鳥語花香,人在畫中游。峰回水轉(zhuǎn),可觀賞到那神態(tài)端莊,栩栩如生的古代婦女形象的石人山,以及“白馬飲泉”、“金雞啼岸”、“石鼓浮星”等勝景,增加無窮的情趣?! ?/p> |
長洲東華寺 | 長洲東華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華寺,位于梧州市區(qū)12公里左右的長洲鎮(zhèn)龍平村大宕組東華山半山腰。相傳,明崇禎年間寡婦張氏始創(chuàng)廟庵并置業(yè)供給。當時住持僧募化銅以鑄佛像,適逢一采樵老婦給其布施一文銅錢,僧嫌其少而褻棄于池塘。在冶煉時爐中之銅跳躍而不熔,僧悔悟,跳下池塘搜回所棄之幣,投入爐中,佛像才順利鑄成。同治年間佛像左肩上宛然有銅錢形藏于衣袖間。 長洲鎮(zhèn) 長洲鎮(zhèn)位于梧州市西南部,南與蒼梧縣城隔江相望,北臨梧州規(guī)劃中的西部城區(qū),西與蒼梧縣人和鎮(zhèn)接壤,東連梧州市灑西區(qū),距市政府不足3公里。鎮(zhèn)區(qū)含“三洲兩岸”―長洲島,泗化洲島,灑思洲島,北岸龍平,西岸龍畢,長洲鎮(zhèn)總面積36.25平方公里,轄泗洲村、正陽村、寺沖村、長地村、竹灣村、龍華村、龍平村7個行政村, 梧州市長洲鎮(zhèn)地圖 人口4.1萬人。其主體長洲島為中國內(nèi)…… 詳細++ |
永安王城景區(qū) | 永安王城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腊餐醭蔷皡^(qū)是由蒙山縣城市建設與旅游開發(fā)相結(jié)合的一個項目,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投資約1.5億元。景區(qū)借鑒了宋城建筑商業(yè)古街的建筑風格,以湄江兩岸綜合休閑區(qū)、太平天國歷史文化區(qū)為核心,規(guī)劃建設濱江公園、太平天國歷史文化園、福壽文化、古榕公園、特色街區(qū)等子項目,打造整體服務品質(zhì)較高的旅游休閑景區(qū)。 |
石表山 | 石表山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砩叫蓍e旅游風景區(qū)坐落在藤縣象棋道家村,距梧州市區(qū)90公里,距藤縣縣城約38公里,容藤二級公路從景區(qū)邊經(jīng)過,交通十分便利,景區(qū)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 “磭褹AAA級景區(qū)規(guī)劃為集休閑、度假、攬勝、禮佛于一體綜合性山水詩畫景區(qū)。景區(qū)主要包括思羅河漂流景區(qū)、石表山寨景區(qū)、道家沙灘公園三大部份。明澈的河水、潔凈的沙灘、深幽的峽谷、青蔥的竹林、神秘的山寨、鬼斧神工的丹霞景觀、古樸天成的村落,融合了自然的鐘秀、文化的氣韻和歷史的滄桑,使得整個景區(qū)獨具特色、魅力無窮。 |
騎樓城-龍母廟景區(qū) | 騎樓城-龍母廟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T樓城 梧州素為廣西水上門戶,上個世紀20 年代后,原來的坊式房已不能滿足日益繁榮的商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騎樓逐漸取而代之。梧州地處嶺南,北回歸線經(jīng)過其間,舊時為了結(jié)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梧州建筑多采用騎樓形式,臨街樓層可作商鋪,樓上可住人。騎樓多為三四層,臨街店鋪二樓以上部分凸出來,二樓罩著的空間成為人行道,遠遠看去,像“騎”在人行道上一樣,故名“騎樓”。騎樓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時遮陽擋雨,又可擴大樓房面積。騎樓的背后是內(nèi)街,民宅大門一般開向內(nèi)街內(nèi)巷,內(nèi)街成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廳”,充滿濃郁的人情味。這種有層次的沿街檐廊復合空間,大大適應了市民日常生活的豐富性和空間使用功能的多樣性。在騎樓的外觀上,可以看到許多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筑語言:花窗、磚雕、牌坊等,都十分精巧,其功能和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中頗具嶺南特色的當數(shù)騎樓柱外的鐵環(huán),是居民在河水上漲時系船所用。另外,由于梧州是廣西最早的港口開放城市,受外來經(jīng)濟文化影響大,所以騎樓的西化痕跡也較濃,如羅馬柱、圓拱形窗、穹雕等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語言。中西文化在騎樓上水0融、和諧共存,凝聚著歷史的滄桑,至今仍散發(fā)著文化的魅力。 在廣西梧州市約1平方公里的河東老城區(qū)內(nèi),現(xiàn)存騎樓街道22條,騎樓建筑560幢,其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國內(nèi)罕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梧州河東老城區(qū)連綿成片的騎樓,由梧州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熔鑄而成,是一部深刻記載昔日梧州風土人情的活字典?! ≡隍T樓博物城,隨處可見墻面上蘊涵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灰雕藝術。在大南路騎樓城墻上,一幅浮雕為“連年有余”,蓮池下面游著兩尾鯉魚;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樹下有四只白鶴,其寓意為“松鶴長春”;有寓意為“平平安安”的寶瓶;在龍母太廟廣場的雕刻上有“鯉魚跳龍門”,等等?! ∨畠簤κ球T樓城建筑裝飾構件中最溫婉的名字。騎樓屋頂半人多高、臨街而立的矮墻就是女兒墻。女兒墻的來歷非常有趣,在古代時,大戶人家由于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隨便出門,在屋頂和墻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墻,而女孩子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卻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吸引,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頂或高墻上,隔著那道矮矮的防護墻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稱作女兒墻了。這種屋頂臨街的矮墻,讓深閨的千金小姐在此俯視浮生俗世,不顯山不露水地綻放青春。偶而抬頭的書生幸運地抓住這抹0,一段浪漫故事便從此開幕了?! ↓埬笍R 梧州是龍母的故鄉(xiāng)。為紀念龍母,梧州于北宋年間在城北桂江河畔建成龍母太廟。龍母廟是梧州乃至桂東南最著名的旅游區(qū)之一。廟貌輝煌。龍母廟始建于北宋初年,明萬歷、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重修,是廣西少有的保留宋代建筑特色的文物古跡,兼有宋、明、清時代的建筑風格?! ↓埬笍R座落在景色秀麗的桂江岸邊,枕山面水,輿地通靈,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廟。龍母廟原由山門、前殿、后殿、左右?guī)?、角亭組成,后因戰(zhàn)亂部分建筑曾受損毀。從1987年龍母廟重光以來,經(jīng)過不斷修繕,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風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宮、龜池、觀音亭、賜福亭、放生亭、龍母素食館等主要建筑。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龍母廟的北面劃出10.2公頃的土地作為龍母廟的擴建用地,總投資6000多萬元,使龍母廟占地面積由原來的5000多平方米擴展到10萬平方米,現(xiàn)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龍母寶殿、龍母寢宮、鐘樓、鼓樓、塔樓、廂房、連廊、以及中國最高的38米龍母圣像?! ?jù)考證,龍母是古代我國南方“倉吾”族首領,生于農(nóng)歷五月初八日,民間稱此日為“龍母誕”;逝世于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民間稱此日為“升仙日”。由于龍母竭盡全力帶領人民開山治水,為鄉(xiāng)親造福,深得百姓愛戴,因此,“龍母誕”和“升仙日”就成了龍母廟的傳統(tǒng)紀念日。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和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龍母廟最熱鬧的時候。此時龍母廟通宵開放,善男信女爭先恐后來朝拜、上香、摸龍床、照龍母鏡、用龍母梳、洗龍母水、喝龍母茶,往萬壽龜投幣?! ∥嘀菔序T樓城——龍母廟景區(qū)地址:騎樓城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河東老城區(qū);龍母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城北,桂江河畔?! ∥嘀菔序T樓城——龍母廟景區(qū)門票:免費 梧州市騎樓城——龍母廟景區(qū)交通:1、騎樓城:騎樓街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環(huán)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設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huán)路等街道上。2、龍母廟:乘3路車到市政府站下車,那里有專線車直達,票價1.2元,或乘1路車到達。騎樓城-龍母廟景區(qū) |
蒙山石燕山 | 蒙山石燕山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嗌阶潢愄两帜厦妫缴狭帜久?,空氣清新,歷來為學生秋游、街民登高觀景之地,也是陳塘人引為自豪、向外界介紹陳塘的首推資源。石燕山在當?shù)厝说男哪恐斜慌鯙樯裆?,相傳該山是仙女化石而成,有著廣為流傳的神奇?zhèn)髡f。燕山正頂有幾個拔地而起的奇石,形狀奇異,其中一石酷似燕子,因而得名石燕山。在山頂向北俯看,可觀陳塘鎮(zhèn)集鎮(zhèn)全景,又見湄江碧水,繁華的城鎮(zhèn)、祥和的村莊與青山綠水,相映出生機勃勃的畫面。從北面步行上山大約需要20分鐘左右,在山上可以遠望陳塘鎮(zhèn)全貌,是附近群眾鍛煉、休閑的好地方。石燕生態(tài)環(huán)境極佳,景色獨特,曾有文人墨客游覽石燕山后,留下"燕山景色甚堪優(yōu),崖下湄江綠水流"、"東嶺盤龍驚皓月,南山石燕舞新天"這樣的贊美詩句。 |
梧州龍母廟 | 梧州龍母廟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為紀念戰(zhàn)國時期我國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領“龍母”而興建的廟宇。占地面積11萬多平方米,建有牌坊、前殿、龍母寶殿、龍母寢宮、鐘樓、鼓樓、塔樓等,以及中國最高的38米龍母圣像。是粵港澳乃至東南亞的祈福圣地,堪稱中國龍母第一廟?! ↓埬笍R位于梧州市桂林路,有主殿、后殿、五龍噴水壁、總府題名碑等。主殿一排三間,中為龍母殿,左為太子殿,右為傅將軍殿。據(jù)考證,龍母是古代我國南方“倉吾”族首領,生于農(nóng)歷五月初八日,民間稱此日為“龍母誕”;逝世于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民間稱此日為“升仙日”。由于龍母竭盡全力帶領人民開山治水,為鄉(xiāng)親造福,深得百姓愛戴,因此,“龍母誕”和“升仙日”就成了龍母廟的傳統(tǒng)紀念日。到時,不少信男善女專門從粵港澳地區(qū)趕來焚香拜膜。 龍母廟依山面水,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宮、行宮、龜池、商場等組成。正殿雄偉莊嚴、雕梁畫棟,前座正殿中供奉著龍母像,善男信女們多到此殿朝拜,以祈龍母賜福庇佑,故正殿前庭,一年四季香火不斷。右側(cè)殿供奉傅大將軍像,左側(cè)殿供奉龍?zhí)?。正殿后的中座,懸掛著龍母進京巨幅浮雕。后宮陳列著龍母床和龍?zhí)哟?,主殿右?cè)為龍母行宮,為接待室。 二樓供奉著關帝神像,左側(cè)有一池清水,內(nèi)有一頭萬年長壽石龜,大龜背上馱著一大型石刻"總府題名碑"。游客到此拿錢幣"投石龜求好運"。龜池后山壁上有一大型浮雕"五龍噴水壁"。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和農(nóng)歷八月十五相傳為龍母誕辰和升仙日,是龍母廟最熱鬧的時候。期間,廣東、香港、澳門游客以及海外僑胞組成旅行團前來賀誕,有的賀誕團達千人。這時廟里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廟內(nèi)廟外人山人海,十分熱鬧。這一日龍母廟通宵達旦開放,不少善男信女和游人爭先恐后來朝拜、上香、摸龍床、照龍母鏡、用龍母梳、洗龍母水、喝龍母茶,往萬壽龜投幣,龍母廟熱鬧非常。不少外國人也來觀看?! ↓埬甘俏鹘由?。傳說龍母是贏秦祖龍時之神,溫姓,藤縣一都水東街孝通坊人,因養(yǎng)育五條小龍而被稱龍母,后來死在廣東悅城。龍母在西江流域做了很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如帶領大家耕織漁牧,整治水患,執(zhí)仗護航,懲惡揚善,治病救人,樂善好施,普濟蒼生等?! ↓埬溉ナ篮螅藗儼阉斪魃裣蓙沓绨?,歷代皇帝都有敕封:秦皇贏政就敬書“秦龍母永世留芳”;漢高祖劉邦敬書“溫氏程溪夫人永載史冊”;漢武帝敬書“秦龍母女媧氏之再生”;唐太宗李世民封溫氏娘娘為“永安夫人”;宋太祖趙匡胤封“溫氏娘娘永濟夫人”;明太祖朱元璋封溫氏娘娘為“永寧夫人”;清康熙皇帝敕封悅城龍母娘娘為“水府元君”。人們凡遇大小事情都習慣到龍母廟祭拜。廣東德慶悅城、梧州、藤縣的龍母廟,在龍母信眾中最負盛名。解放前,在西江航行的船只、輪渡,遇龍母誕期,船只如航至龍母廟三里之內(nèi),不分日夜,必鳴笛或打鑼,燒香點燭,遙向廟前致拜。航行到廟前河面,即停船上岸入廟參拜,獻香奉燭?! ↓埬肝幕殉蔀槲嘀葑钪匾穆糜钨Y源,梧州每年都在龍母廟舉行一系列龍母文化旅游活動,正月廿一為龍母開金庫,五月初八為龍母誕辰,八月初一為龍母得道誕,十一月初一為朝母節(jié),吸引成千上萬的粵港澳等地游客到龍母廟旅游。每次龍母節(jié)慶活動期間,廣州番禺勝勝堂都組織4000多香客來梧州參加活動。 |
珠山烈士墓園 | 珠山烈士墓園為文化旅游景點、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趶V西梧州市河濱公園內(nèi)的白鶴山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紀念碑。它們記錄了梧州人民反帝斗爭的精神,以及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的歷史。1999年1月,經(jīng)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赂锩宦暸陧?,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1925年10月,廣西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梧州支部成立。從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爭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員領導下,為新中國的建立進行了不屈不撓斗爭。 1927年9月,中共廣西地委書記廖夢樵和地委組織部長黃士韜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盡酷刑。但他們始終沒有泄露黨的機密,在被敵人押赴刑場時沿途高唱《國際歌》,高呼“共產(chǎn)黨萬歲”等口號,慷慨就義?! ?926年10月中旬,設在梧州的中共廣西臨時省委交通機關被敵人破壞,中共黨員郭金水、李秀農(nóng)、譚景韶等不幸被捕。在赴刑場途中,郭金水和戰(zhàn)友們大義凜然,不斷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打倒反動派”等口號,沿途群眾無不為之動容飲泣?! ±钏厍锪沂坑?926年初光榮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曾擔任青年團蒼梧縣立女子師范團支部書記,廣西省學聯(lián)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 ?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政變。17日清晨,李素秋等革命志士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李素秋等13名同志始終堅貞不屈,于1927年10月7日英勇就義?! o數(shù)革命先烈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終于迎來了梧州的解放。新中國成立后,為永遠銘記革命先烈的英雄業(yè)績,梧州市于1957年建立了這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碑高15.33米,碑體坐落在一個長10米,寬10米,高1.7米的正方形碑座上。碑體上“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字剛勁有力,彪炳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與山河共存,與日月同輝?! 「锩沂考o念碑落成后,每年清明時節(jié),梧州市黨政領導、機關干部、人民群眾、大中小學生都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批又一批地來到烈士紀念碑前緬懷革命先烈?! 囊幻傧汝爢T到一名團員,每一次手持白花,站到紀念碑前,都有一種無上崇敬的感動涌上心頭,都會受到英烈們那種高尚情感的熏陶。正是由于這種熏陶與感動,使我認識到英烈們對民族、國家的強烈的責任心,并懂得了不但要學習他們的精神,更要把這份愛國情感和責任心體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行動中?! ∠攘覀兊母锩裼肋h激勵我們在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的征途上,團結(jié)奮斗,開拓進取?! 〗煌ㄖ改稀 【皡^(qū)地址:梧州市河濱公園內(nèi)的白鶴山上 乘車線路:在梧州市內(nèi)乘公交車至景區(qū) |
梧州李濟深故居 | 梧州李濟深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顫罟示游挥邶堐讌^(qū)大坡鎮(zhèn)料神村,1885年李濟深誕生于此。故居為青磚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藝術,院后有蒼翠古鐵力木林,風景幽雅?! 〈箝T口嵌著一塊大理石,上面刻著屈武親筆題寫的“李濟深故居”5個大字。順扶梯登上二樓,四周是李的臥室和會客室,三樓有電報室,大體仍保持著當年的擺設。李濟深故居建于1925年,占地面積為3342平方米,建筑面積2010平方米,李濟深曾在這里接待過不少-要員和大批愛國文化人士。故居里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與故居四角上的炮樓相通,是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1996年,李濟深故居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列為自治區(qū)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國家、區(qū)、縣三級投入逾200萬元,先后完成了三期維修,故居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故居陳列內(nèi)容不斷充實。慕名而來參觀的海內(nèi)外游客絡繹不絕?! ∵@座經(jīng)歷了大半個世紀滄桑歲月,飽受過戰(zhàn)火劫難而幸存的庭院,始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為南方四合院式的青磚瓦房建筑,融合了中西式建筑的藝術風格,占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 」示雍啒愕拇箝T口正上方鑲嵌著一塊大理石,鐫刻著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親筆題寫的“李濟深故居”五個蒼勁的大字。挺立在庭院后面的是一片青翠茂密的樹林,在綠蔭掩影中更展現(xiàn)出整個庭院的幽雅風韻?! 拇箝T進到院內(nèi),只見門口到宅院的陽廊兩廂藤纏蔓繞,冬青花叢簇擁,綠樹婀娜婆娑。古樸的青磚瓦房前后相互貫通,庭院的中間設置有采光的天井,而天井的地面是按照古八卦圖的排列來鋪砌的。故居建成有大大小小的廳房共約五十多間,靠近在大榕樹左廊的二樓,就是李濟深先生的居室?! 】缟吓_階走入廂房,順著扶梯信步登上二樓,南方典型的騎樓式回廊,將上下左右的樓層連接貫通,既可方便人的快速行動,也可遮陽擋雨。環(huán)顧四周,走道回廊上設計別致的西式欄桿,門框窗臺上精雕細鑿的花草圖案,更增添了房屋內(nèi)古色古香的韻味。 故居的二樓置建有住房寢室數(shù)間,除了李濟深先生自用的主臥室外,還留有多間的客房、書房、議事廳、會客廳及警衛(wèi)室。1933年后,李濟深先生在福建通電反蔣失敗出走香港,不久就轉(zhuǎn)道回家鄉(xiāng),繼續(xù)進行反蔣抗日救國工作,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方才離開故居前往廣東?! ‘斈?,李濟深先生曾經(jīng)在這里接待過不少國民黨的政要大員,以及大批的愛國民主文化人士,共同商議反侵略反內(nèi)戰(zhàn)的大計。為了更好地把握國際國內(nèi)時局的發(fā)展和變化,他在故居的三樓內(nèi)還專門設立有電臺和一間電報房,每日有專人負責收錄電訊,并隨時與外界保持通訊聯(lián)絡。同時,他還將電訊中收錄到的前線戰(zhàn)況逐一整理,并印刷成報章---《南報》散發(fā)給民眾,用以激發(fā)民眾抗日的士氣。另外,故居內(nèi)還自備有地下水井水源,建造有食物貯藏倉和武器庫。在樓房的屋頂上更建有數(shù)個瞭望臺和射擊孔,以及掩墩式的人行通道,可與屋頂四角上的炮樓相通,構成互為倚角之勢,在當時堪稱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式建筑物。如今,故居內(nèi)所有的陳設基本上仍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 〉竭^故居參觀的人,在為中西建筑藝術以及居室與炮樓完美的結(jié)合贊嘆不已時,更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的儒將風范和革命業(yè)績感動與敬仰! 解放后,李濟深故居曾多次進行維修,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自治區(qū)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顫?(1885~1959) 李濟深(1885~1959),字任潮,廣西梧州龍圩區(qū)大坡鎮(zhèn)料神村人。6 歲喪父,跟隨其叔父讀書,后入梧州中西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緒二十九年(1903)入廣州黃埔陸軍中學,兩年后轉(zhuǎn)入陸軍速成中學步兵科繼續(xù)學習。畢業(yè)后先在廣東新軍當見習官,后調(diào)到學兵營任排長,與連長鄧鏗過從甚密。宣統(tǒng)元年(1909)入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后改名為陸軍大學),學習高等軍事。 1…… 詳細++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區(qū)30多公里的大坡鎮(zhèn)料神村,就是原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的故鄉(xiāng)。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濟深先生就誕生在這里。 走過稻花飄香的田野,跨越鄉(xiāng)村的小橋流水,座落在山環(huán)水抱之間的一處恢宏建筑就是李濟深先生的故居。 這座經(jīng)歷了大半個世紀滄桑歲月,飽受過戰(zhàn)火劫…… 詳細++ 李濟深 (1885~1959) 李濟深(1885~1959),字任潮,廣西梧州龍圩區(qū)大坡鎮(zhèn)料神村人。6 歲喪父,跟隨其叔父讀書,后入梧州中西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緒二十九年(1903)入廣州黃埔陸軍中學,兩年后轉(zhuǎn)入陸軍速成中學步兵科繼續(xù)學習。畢業(yè)后先在廣東新軍當見習官,后調(diào)到學兵營任排長,與連長鄧鏗過從甚密。宣統(tǒng)元年(1909)入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后改名為陸軍大學),學習高等軍事。 1…… 詳細++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區(qū)30多公里的大坡鎮(zhèn)料神村,就是原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的故鄉(xiāng)。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濟深先生就誕生在這里。 走過稻花飄香的田野,跨越鄉(xiāng)村的小橋流水,座落在山環(huán)水抱之間的一處恢宏建筑就是李濟深先生的故居。 這座經(jīng)歷了大半個世紀滄桑歲月,飽受過戰(zhàn)火劫…… 詳細++ |
白云山公園 | 白云山公園位于梧州市區(qū)東北方。白云山遙連五嶺,總納三江,至梧州突而挺起,蜿蜒盤桓,氣勢磅礴。站在山頂俯瞰遠眺,全城風光,遠方景物盡收眼底。山上樹木參天,晨霧迷漫。在雨后初晴之際,素潔云霧,繚繞飄忽。高聳的白云山就象戴上白面紗,披上白圍巾的綠衣少女。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云:“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鼻宕娙死钍廊鹱髟娬f:“曉露乍薄初日上,晚煙如冪夕陽低。”白云山為梧州八景之一,稱作云嶺晴嵐?! “自粕接?981年建成公園,1988年被定為第一批自治區(qū)級風景名勝區(qū)。山上先后建起了云峰亭、松云樓、雙清亭、風箏臺、半山亭、觀秋臺、松濤虎嘯雕塑等設施,并在山下龍泉沖修建龍吟亭、觀瀑閣、探幽橋、“二龍戲珠”浮雕等。登上頂端云峰亭,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從云峰亭下來,有一條林蔭小道直通風箏亭?! “自粕綎|麓山腰處,是有名的“老虎頭”,此處山石崢嶸,地形險峻,恰如一只伏臥的猛虎。從風箏亭往北走,有一片桃林。春天桃花盛開時,到這里賞花的人很多,爭相拍照留影,正所謂“人面桃花相映紅”。遠處不時有鳥從樹林中飛起,清脆的叫聲在山谷中回響。過桃林,上山崗,到了雙清亭。亭下面,有一個栩栩如生的老虎雕塑,面對滔滔松海在長嘯,好一幅松濤虎嘯圖。到了節(jié)假日,這里游人如織。重陽節(jié),山上更是人頭涌涌,數(shù)萬人登高,熱鬧非凡。 白云山腳下的龍泉飛瀑,背靠云嶺,面臨西江,谷澗深長,幽靜清雅,危崖壁立,氣象森嚴,寒藤搖翠,綠苔斑駁,蕨草懸垂。澗谷中泉水漫流,水底卵石游魚可見,嶙峋散石,星羅棋布,或臥伏泉畔,或倚傍水邊,瑩潤奇巧,形態(tài)各異。正是“徑從雜樹蔭中渡,泉向奇石罅中潺?!彬牝训娜}自白云山腹?jié)局辛鞒?,正對龍洲砥峙而注入西江。 ?994--1996年,白云山公園進行大規(guī)模的林相改造植物造景工程,將原來以馬尾松為主的林相改造成為各種喬灌木和觀賞植物混交組成的豐富多彩的南亞熱帶雨林,顯示了春繁、夏麗、秋紅、冬青的自然景觀。登白云山,可享“沐云海、餐重巒、飲兩江、瞰山城”之美。 |
梧州騎樓城 |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曾是嶺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騎樓是昔日商貿(mào)繁華的標志。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shù)匾坏懒聋惖娘L景線,曾被入選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jié)目。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xiàn)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筑風格已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F(xiàn)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筑560幢,其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國內(nèi)罕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 騎樓在中國南方城市并不少見,但可以稱得上“城”的,恐怕也不多見,廣西梧州市的河東老城區(qū)被稱為“中國騎樓城”,22條原汁原味騎樓長街上,共有560座中外經(jīng)典設計的騎樓。位于粵桂交界處的梧州是一座有著21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蒼梧原是百越民族一個大部落的名稱,蒼梧的地名可追溯到虞舜時期,漢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設蒼梧王城,梧州算是建城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始叫做梧州。由于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梧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享有“百年商埠”之美譽。 正是由于梧州悠久的歷史,是廣西最早對外通商的口岸,曾有“小香港”美譽,才會有今天騎樓林立,號稱“中國騎樓城”的騎樓區(qū)。所謂“中國騎樓城”,或者“中國騎樓博物館”,其實指的就是梧州河東老城區(qū)的22條騎樓街,這些騎樓大多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所謂“騎樓”,是上世紀較為常見的一種建筑形態(tài),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由英國人首先建造,是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外廊式建筑” ,多為三四層,在臨街面建造樁梁承托二樓,一樓大門前留空,作人行道,供行人來往時遮陽擋雨,遠遠看去,像“騎”在人行道上一樣,故名“騎樓”。由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風大、雨多、太陽烈。騎樓能很好地擋風避雨遮太陽,所以在中國的南方和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很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