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千山 | 千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千山,古稱積翠山千山,又名千頂山、千華山、千朵蓮花山。千山是長白山的支脈。整個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經(jīng)遼陽、海城、蓋州、岫巖,止于金州。南北綿延200多公里,縱貫整個遼東半島。自古以來就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譽。千山為“園林寺廟山岳型風景區(qū)”,被譽為“東北明珠”?! ∏角轿挥谶|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素有“東北名珠”之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千山,以奇峰、巖松、古廟、梨花組成四大景觀?! ∠扇伺_,又名觀音峰,位于南部游覽區(qū)諸山脈之巔,大安、中會,香巖諸寺和五龍宮諸廟宇拱衛(wèi)之中。海拔708.3米,為千山風景區(qū)最高峰。峰奇,地險,峰頭似蛇背,長20余米,寬10米,峰頭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徑約20米,由東稍北傾斜,狀如鵝頭,故俗稱鵝頭峰。西南北三面均為峭壁深淵,唯東一面可行?! ∶鞒跄?,在峰頂大興土木,將半球峰頂變成一平臺,修建成仙人臺。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盤,周圍安放八仙和南極壽星的石雕坐像,布陳為慶壽,奕棋行圖。鵝頭下峭壁上,有一佛龕,內(nèi)浮雕一尊半身觀音菩薩像。佛龕之上橫刻"仙人臺"三個篆字,系清光緒舉人徐景濤所題。鵝頭峰原名華表柱。相傳漢遼陽刺史丁令威,因救災擅自動用國庫公糧,被朝廷問罪,臨刑之時,飛來一鶴,將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鶴歸來,落在華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載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仙人臺亦由此得名。清高宗在《寄題千山》詩中寫下"空傳丁令有遺臺"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臺景色優(yōu)美,古跡甚多,清高僧函可贊曰:"幾度登臨不到頂,此回到頂畏登山。九州細碎煙塵里,萬里虛無指點間。云在極低即可踏,天雖至近竟難攀?! 〖表殧y手下山去,縱對仙人無好顏。"仙人臺又稱觀景臺,素有觀渤海、觀日出、觀蓮花、觀云飛、觀松風之說。五佛頂,位于千山主峰北麓,為千山第二高峰。峰頂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淵深無底,登臨極難。現(xiàn)已開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頂上,可一覽鋼城美景?! ∏竭€以它的奇險吸引著大量的游人。位于臥虎峰下的一線天,罅縫長32米,寬不滿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兩側(cè)懸崖凌空,中間藍天一線,景色十分壯觀。位于鸚鵡洞北山峰南側(cè)的一字天,長30余米,最寬處為0.7米,最窄處僅為0.4米,為蹬無量觀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經(jīng)之路。另外還有夾扁石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嘆為觀止。千山自隋唐以來,就成為一處游歷的勝地。而93年,又發(fā)現(xiàn)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彌勒座佛,可與樂山大佛相媲美。使千山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為大佛節(jié)。千山風景 千山不僅有秀美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共有名勝古跡、景點300余處。自古以來,風景秀麗的千山,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許多官宦、學者、名流慕名接踵而來,他們面對奇峰古剎,振衣述懷,吟詩作賦,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詩篇。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描寫千山的詩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禪師函可,著有《千山詩集》20卷,存錄詩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詩就有200余首?! ∏阶诮涛幕瘹v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時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蹤跡,隋唐代起有了廟宇建筑,到遼金已發(fā)展成遠震遼左的著名佛教勝地?!白嬖健薄ⅰ褒埲?、“香巖”、“中會”、 “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進入千山,使千山的廟宇有了進一步的增建,發(fā)展到七寺、十二觀、九宮、十庵。千山廟宇布局巧妙,建筑宏偉?! 」爬隙陚サ乃聫R,與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為一體,構(gòu)成一幅優(yōu)美、雅致、幽靜的動人畫面。眾多寺廟終日香煙繚繞,鐘鼓幽鳴,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別是身高70米的天成彌勒大佛,自發(fā)現(xiàn)以來,轟動海內(nèi)外,成為世界奇觀。探奇者、朝拜者絡繹不絕,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千山彌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節(jié),將宗教活動帶入0,堪稱佛教之盛事?! ∏斤L景千山人文歷史遺跡頗多千山歷來是引起人們向往的名勝之地,不僅有唐太宗李世民駐蹕和薛禮兵營遺址,還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歷的足跡和詩篇。名貫三江的關(guān)東才子清太史王爾烈,曾在千山龍泉寺讀書,至今還保留他的書房。明清時的官宦、名人也曾紛紛來游,并題有許多匾額和詩詞贊美千山。就連《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棟亭詩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貫用“千山”二字標出?! ∏轿锂a(chǎn)豐富。百年以上古松萬余株;各類動物60余種,特產(chǎn)水果10余種,香水梨、南果梨堪稱一絕。溫泉休閑娛樂勝地在風景觀光區(qū)的東北部是溫泉休閑娛樂勝地,這里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地熱水資源占鞍山地區(qū)已查明地熱水資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萬立方米。 |
鞍山香巖寺 | 鞍山香巖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銕r寺 香巖寺在千山南部,雖處諸峰環(huán)抱之中,但入其境并不覺其狹,反有遠峰近坡層次鮮明、深遠開闊之感?!哆|陽縣志》載:“寺當山陽,山花極盛,春夏之交,滿山花開,香氣氤氳,故名香巖寺。昔人謂香巖寺中名勝最多,為一山之冠。蓋龍泉至狹,大安近險,祖越亦少紆回,惟香巖外境既曠,近復雙崖夾護,鳥道千盤,如往而復,萬樹參差陰翳,時有怪石出沒其間”?! ∠銕r寺是千山的早期建筑,相傳始建于唐,最遲也不晚于金、元時期。寺東山上的“雙峰塔”就是金代留下的古塔,是千山現(xiàn)存的最古建筑,塔上有磚雕飛天等圖案,建筑美觀大方,是香巖寺的著名景點之一。寺前還有元代和尚雪庵的墓塔,元代皇慶時雪庵碑,寺內(nèi)有明、清石碑十余塊。據(jù)文獻記載,香巖寺曾遭災被毀,現(xiàn)址是在廢舊址上重建的。清代,香巖寺已遠近聞名。清雍正、乾隆、道光、光緒等年間又相繼對其進行重修和擴建?! ∠銕r寺的建筑藝術(shù)素為人們所贊嘆。它那精巧的結(jié)構(gòu),玲瓏剔透的雕刻,秀麗華美的裝飾,為千山其它廟宇所不及。這里的廟宇都屬單檐硬山式,脊上有彩色浮石雕裝飾,斜脊有跑獸,檐下有五鋪作的補間、柱頭、轉(zhuǎn)角斗拱等,枋下燕尾,有盤龍與脊牛等透雕,梁、柱頭有三重昂和逼真的動物、花草等彩色裝飾。這樣精湛的雕刻與裝飾,充分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藝術(shù)才能?! ∠銕r寺古跡很多,這些古跡又多半和寺僧連在一起。俗話說:名寺出高僧。雪庵就是香巖寺的高僧?!稏|北文獻征略》載:“雪庵和尚名普光,字元暉,號雪庵,俗姓李氏,大同人。元(代)至元(年)間,特封昭文館大學士,賜號玄悟大師,圖繪寶鑒,但載其善畫山水,學關(guān)同,墨竹學文湖州……雪庵善書八大人覺經(jīng),用筆俊勁,深得魯公三昧。”由此看來,雪庵是頗有才學的?!哆|陽縣志》還記有雪庵的一段軼事:雪庵是元代人,家居鞍山西溝家寨。當時戰(zhàn)事頻繁,雪庵從征十年,一日歸家,時已夜半,借著月光,從窗外窺見其妻與一個少年同床共寢,心中大怒,頓起殺心。但又轉(zhuǎn)念一想,何必慈紅塵煩惱,不如棄家出走,以斷塵念。于是就把刀扔在窗下,到千山附近崔家屯的“夕陽寺”出家。他的妻子探聽到他的消息,就領(lǐng)著女兒去找他,說:“你冤枉了我,睡在床上的是你走后生下的女兒?!笨墒茄┾址鹦囊讯ǎ牟粴w凡,為避妻女哭訴,就轉(zhuǎn)往香巖寺,在這里苦修得道,成為高僧。香巖寺的“雪庵塔”、“老祖洞”和“煉魔石”等都是同雪庵有關(guān)的古跡。 |
天上天景區(qū) | 天上天景區(qū) 千山 天上天景區(qū)位于千山風景名勝區(qū)北部,東起千山正門,西至,五佛頂,面積約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為千山第二高嶺,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懸崖絕壁,蒼松翠柏,錯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稱。是千山唯一一個高嶺游覽區(qū),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覽過此景區(qū)?! ∠鄠魈仆趵钍烂?,住大安寺到無量觀“振衣岡”上抖過戰(zhàn)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顏雍曾到千山靈巖寺探望其母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皇帝也都到或從遼陽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遺跡題詞和詩文。王爾烈陪同嘉慶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塊“木魚石”、即曹雪芹寫的石頭記(紅樓夢)中那塊有靈氣石頭,金世宗住的遺址、蟄龍亭、博愛樹、貞懿太后住的遺址內(nèi)出土的30多萬枚銅錢均在景區(qū)范圍內(nèi)。 1996年在景區(qū)內(nèi)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覽殿,殿為高臺基單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雕粱畫棟,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 內(nèi)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傳說:仙子繡蓮、童子奕棋、令威化鶴、薛才征東、無佛五佛、御賜龍泉、伏虎禪師、香巖雪庵、全后修禪、敕建龍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無根奇石、太琳鑄鼎、釋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龍泉、嘉慶尋石18幅,游覽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顧歷代珍聞,逐幅賞玩,體會中滋味、定能生悅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區(qū)以自然景觀為主,以奇峰、怪石、古廟、巖松而著稱。千山著名道觀無量觀和五大禪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區(qū)。景區(qū)由正門至御覽峰為上段,至玉霞關(guān)為中段,至五佛頂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點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線天、一字天、夾扁石、無根石、木魚石、鸚鵡石、可憐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處。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達主峰天上天,盡覽千山的秀美景色?! √焐咸炀皡^(qū)有全國唯一、民間普遍信奉的喜神、財神、三星(福、祿、壽)、文昌帝君等民神為主的喜神殿、財神殿、文昌個閣。該景區(qū)每年舉辦的增福、添壽、發(fā)財?shù)亩Y拜祭活動,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們求學進取的可祿之星。 正如古歌謠云: 福星高照把福施,祿星送印下祥云。 壽星騎鹿獻蟠桃,吉星高照喜盈門。 |
祖越寺 | 祖越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阶嬖剿隆 ∽嬖剿率乔阶钤绲膹R宇建筑之一。相傳,在開始建寺時,有一位祖師從這里路過,曾仔細察看該寺的建筑,遂名為祖越寺。據(jù)考證,它最初建于唐朝,當時的建筑寬闊宏偉,大于現(xiàn)在幾倍。后來,在金、元時期,山洪暴發(fā),寺廟被沖毀,遺址就在現(xiàn)址前的低洼開闊處。從遺址中曾發(fā)掘出較大的浮雕石欄板、望柱蓮花佛座、柱基、殘石碑頭、瓷片等。這些遺物為考察千山的廟宇建筑和宗教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祖越寺現(xiàn)址為明朝時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緒年間曾相繼重修、整飾,解放后,又多次進行修繕?,F(xiàn)有建筑七幢,釋迎殿為正殿,它的東側(cè)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階下為東西配殿,配殿南有鐘樓、鼓樓,呈東西對稱。釋迦殿正對寺門,門外是一堵石墻,長達五十多米。祖越寺的建筑比較緊湊、集中、規(guī)整。它建造在蜿蜒、狹長的喇叭形山谷中,山的地勢北高南低,寺前的平地邊沿距下面坡地約有十余米,廟宇低洼部分全由石塊壘筑墊高,可見當時的建筑工程是很艱巨的?! ∽嬖剿碌钣顗延^,山色秀麗,景致優(yōu)美。東西兩面山峰將它緊緊抱合,如雙手捧著一顆明珠。上面峰青壁翠,林濤激涌;下面柱紅瓦綠,殿宇輝煌。寺旁,山水汩汩而下,清新涼爽;后山,小亭岌岌而立,幽靜雅致,使人留連忘返。古人多有游祖越寺頌詠唱和之詩作,今人也多贊嘆祖越寺之秀美壯觀。前人用“祖越多奇境,天工亦幻哉”的詩句來贊頌,明人徐文華也寫詩贊賞:“常遑回合水潺湲,路轉(zhuǎn)坡坨百折還。上界鐘聲霄漢杳,前山塔影夕陽間,松濤漲壑千巖響,花雨浮空滿地斑。坐久虛堂疑誤入,恍然身世出入寰?!泵饔烦虇⒊?、明前給事中劉琦、給事中薛廷寵、監(jiān)察御史朱篪、巡按御史史褒善等都有唱和。有的贊嘆祖越寺“巖松宿霧常浮翠,石澗流泉漾落花”,有的贊“山引樓臺連碧落”,“山川迤邐畫圖中”,令人“共來不倦登臨興”,樂游忘返。 |
鞍山千山王綠色果品采摘園 | 千山王綠色果品采摘園位于鞍山市千山區(qū)唐家房鎮(zhèn)果子園村,是由鞍山市千山王綠色果品有限公司經(jīng)營的采摘園?! ∏酵蹙G色果品采摘園擁有500畝綠色水果科技示范園,30000萬畝A級綠色食品南果梨生產(chǎn)基地和5000畝有機食品生產(chǎn)基地。他們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指導思想,與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中國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保鮮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等科技院所建立了緊密的科技協(xié)作關(guān)系。 這里出產(chǎn)的南果梨,風味獨特、色澤鮮艷、香氣濃郁、果肉細嫩、甜酸多汁、易融于口,含有大量SOD(超氧化物岐化酶)和人體需要的18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其中以亮氨酸、蘇氨酸含量最高。具有保肝利便、潤肺涼心、消痰祛火、止咳、降血壓、助消化、解瘡毒、酒毒之功效。其獨特的香氣能調(diào)節(jié)居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使居室內(nèi)芳香怡人。是一種營養(yǎng)非常豐富、品質(zhì)極佳、SOD活性、蛋白質(zhì)含量相當高的天然保健食品。經(jīng)中國農(nóng)科院組織專家對全國500多個梨品種進行品質(zhì)評定,僅有四個品種被評為品質(zhì)極上,南果梨列居首位,其品質(zhì)被譽為梨中之王?! 〕瞎嫱?,這里還有綠寶石梨、紅香酥梨、花蓋梨、錦香梨、黃金梨、五九香梨、鵝頭香梨、南萍梨、金花梨、南果梨、河北安梨、錦豐梨等幾十個品種的梨供采摘?! ∵@里獨具特色的千米葡萄長廊,種植了無核含香密、無核白雞心、維多利亞、醉金香、魅香怡、皇家秋天和山葡萄等,入園游客在歡聲笑語中體驗采摘和品嘗葡萄的樂趣。游客在這里盡情享受來自大自然的恩惠,沉浸在愉快的氣氛中久久不愿離去。 |
對樁石風景區(qū) | 對樁石風景區(qū)屬城市近郊景區(qū),四面環(huán)山,中間為小盆地,占地約15平方公里,位于鞍山市區(qū)東南15公里處的千山區(qū)大孤山鎮(zhèn)對樁石村。這里系千山山脈、千朵蓮花山南麓,以峰秀、石峭、谷幽、松奇、花盛而著稱,四季景色各異。 這里幾千年前的名字叫葫蘆峪,又因有臥佛而改名臥佛峪。后因南北兩座山峰上各豎立一石柱遙遙相對,故稱其為上對樁和下對樁,山下的兩個自然村落也因此得名上對樁石和下對樁石。2003年行政區(qū)劃合并,上、下對樁石統(tǒng)稱為對樁石村。對樁石村還因盛產(chǎn)南果梨而聞名,南果梨祖樹就在該村?! 妒L景區(qū)最壯美的景觀,當屬后山上的“鍋鼎石”。自從有了這個村子,“鍋鼎石”就坐落在山頂。遠遠望去,只見綠樹環(huán)抱的高山之巔,有五、六塊圓形大石堆在一起,其中三塊大石支起一塊扁形巨石。由于大石壘疊如鍋鼎,故稱之為“鍋鼎石”。沿著崎嶇的山坡步行20多分鐘,到達山頂??梢娺@幾塊大石每塊都有兩層樓高,而頂端扁石上足可站十余人。“鍋鼎石”下有多處空隙,雖陡峭,但能容人通過。“鍋鼎石”四周樹木茂密,其間常有松鼠和喜鵲出沒。登上頂石眺望,山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對樁石風景區(qū)以她那源遠流長的南果文化為依托、山青景美石秀為內(nèi)容,具有極其巨大的商業(yè)旅游開發(fā)價值。她以獨特的風韻、小巧玲瓏的英姿讓八方來客流連忘返。 |
千山天應宮 | 千山天應宮 天應宮是根據(jù)我國民俗文化中吉祥民神傳說所建的一處人文景觀。主要景點有:主殿:三星樓(福、祿、壽)、財神殿、喜神殿。配殿:月老(婚姻之神)、男耕女織(民間愛神)、施財濟世、趙公明(武財神)、關(guān)帝圣君(忠義財神)福、祿、壽、喜、財為我國民俗文化中吉祥之文字。福:幸福、和美、洪福齊天;祿:仕途、學業(yè)、高官厚祿;壽:康健、平安、福壽綿長;喜:好運、快樂、喜事連連;財:金錢、物豐、財運滾滾;福、祿、壽、喜、財神預示著能賜給人們吉祥、美滿、祥和、物豐、“普降吉祥、同施五?!睗M足人們美好希望使善男信女們有求必應,享受快樂人生。另外塔林也是其一著名景點?! 】椗怯址Q“天孫”即天帝的孫女。共有三顆星星呈棱狀,位銀河西與東岸的牽牛星相對。是民間追求自由的愛神。早在春秋成書的《詩經(jīng)》中就有了牛、女二星之記載。〈牛郎織女〉位居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說之首。表達了人們對忠貞愛情、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最求。農(nóng)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民間盛傳“七巧”或“乞巧”風俗。圍繞著“乞巧”又有人向織女乞聰明、乞富貴、乞美貌、乞良緣等。牛郎織女也是忠貞愛情的代表。 |
千山古建筑群 | 千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代:明至清 地址:遼寧鞍山千山區(qū) 主要包括千山風景區(qū)的五大禪林及無量觀等明清寺廟古建筑群。大安寺、龍泉寺、中會寺、祖越寺、香巖寺被稱為千山五大禪林,其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 〈蟀菜乱越ㄖ?guī)模雄曠著稱于五寺之首。龍泉寺初建年代已無法考證,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碑記,后山佛堂建于明嘉靖37年(公元1558年),東庵建于明萬歷25年(公元1597年),現(xiàn)存建筑多經(jīng)清代重修或增修。香巖寺是千山創(chuàng)建最早的寺廟之一,寺內(nèi)有元代皇慶二年(1313)“雪庵和尚金公塔銘”碑是千山現(xiàn)存最早的古碑。中會寺因地處五寺之中,北有祖越寺、龍泉寺,南有大安寺、香巖寺,且五寺僧多-于此,故名“中會寺”?! ∽嬖剿虑坝袃勺榻鹪獣r建筑,寺內(nèi)有大缸兩口為明代遺物,寺內(nèi)前崖石壁上刻有:“明隆慶三年巡遼侍御題”的“獨鎮(zhèn)群岳”及豎刻“含澤宣氣”四個小字。無量觀是千山風景區(qū)修建最早的一座道觀,其建筑規(guī)模之大,優(yōu)美風景之多雄冠千山之首,據(jù)《遼陽縣志》記載,無量觀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1年)。千山古建筑多依山就勢、高低起伏、結(jié)構(gòu)嚴謹,既是傳統(tǒng)的宗教活動場所又體現(xiàn)了明清建筑的特點。 |
千山大佛寺 | 千山大佛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蠓鹚拢涸先?。位于千山北部南泉谷內(nèi),始建于唐代,但到明代時已倒塌。南泉庵依山而建,因地處窄谷彎上,有“杳杳鐘聲動,遙峰護碧林。廟遠不知路,峰回忽到門”之勢。廟宇三面環(huán)山,一面高墻,有七幢建筑,20間,建筑面積523.6平方米。據(jù)史載,明萬歷二十年(1585年)重建南泉庵;清天命二年(1617年)又再重修南泉庵,建殿宇3間、佛像1龕;清嘉慶五年(1800年)農(nóng)歷九月重修南泉庵。 后因發(fā)現(xiàn)天然彌勒大佛而改名重新修建。 如今的千山大佛寺,彌勒寶殿矗立于蓮花峰上,龍華法堂坐落于道場之中,來迎門迎送往來凈土之客,笑迎八方善士,釋迦如來舍利法堂珍藏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駐世之寶,天王殿、地藏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千佛彌勒閣……大佛寺內(nèi)佛前莊嚴,三寶俱足,名揚海內(nèi)外. 進入大佛寺首先看到的是法王殿,法王殿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有一句話形容大肚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他是未來世紀的佛主,是未來、新生、希望的象征,四周是四大天王,也就是四大金剛,四大0,他們手持法器代表風調(diào)雨順的意思。背靠彌勒佛,手持降魔杵的是韋陀菩薩,韋陀菩薩是佛教的0,有一句話是專門形容他的“百萬神兵護彼一人得道,三千世界看他誰敢參禪”,我們能看到上面有四個大字“三洲感應”,三洲即:東圣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韋陀菩薩左手握杵拄地,杵尖向下,那就意味著,本寺院即不掛單,也不留你吃齋飯。 天成彌勒大佛應相千華,愿化身法相于婆婆世界,千山終成“彌勒道場”演梵法千余年。今適盛世,民享天平,始建千佛閣。閣內(nèi)彌勒法相壯嚴,全身奪目耀眼。共塑彌勒金身一千四百四十六尊集歷代彌勒法相于一閣,有古印度時代的高腳彌勒;北齊時的思維彌勒和唐代的佛裝彌勒。 造像采用了古希臘,印度 陀羅時期限及中國北魏至唐代各期的長達1800余年的中外最為精堪傳統(tǒng)彌勒造像藝術(shù)。彩繪、貼金完全取之于天然顏料和純金?! ≡谟疑戏绞俏覀兪熘拇蠖菑浝辗穑笊戏绞撬拇飞酱蠓?,體現(xiàn)唐代造像的特征,他對面是永廣石窟中的彌勒塑像,體現(xiàn)的是北魏時期造像的特點,兩側(cè)的佛床中也有許多彌勒塑像?! ≌w建筑空間布局采用的是立體三層交叉的布局藝術(shù),將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一定藝術(shù)特點和價值的一千余尊彌勒盡納其中,貫通古今建筑技藝,形式別具一格,彩繪采用六青、六綠——過渡最高彩繪品極。內(nèi)容上涵蓋了佛教中世代相傳有關(guān)彌佛的許多典型故事,堪稱最一座在各方位體現(xiàn)彌勒文化的藝術(shù)寶庫?! ∵M入千佛閣,不但能給您以藝術(shù)的寓悍,而且未來彌勒是定會保佑您未來吉祥美滿、幸福平安。 在內(nèi)大佛廣場,向上看,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筑,莊嚴肅穆的龍華堂,在墻體上我們可以看到鐫刻著六個大字:天成彌勒道場,是由佛教聯(lián)合會副會長寺覺光法師提寫的,千山可以說是一個千佛化千蓮千峰千彌勒的道場。轉(zhuǎn)動一周經(jīng)筒相當于自念咒語20萬句,一方面可以消除你在不經(jīng)意間不懂、不知、不經(jīng)意間所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您無量的智慧和福報?! ↓埲A法堂,座落在大佛廣場之中,是彌勒在華林園龍華樹悟道成佛向仙人講道傳法、三次渡化近三百億的-寶地。廣場南端,一座寶塔直指云天,這就是釋迦如來舍利法堂及舍利寶塔所在地。舍利是佛家之至寶,見佛舍利如見其佛,拜佛舍利如拜佛陀真身?! ∩崂欠痖T至寶,見佛舍利如見佛祖,拜佛舍利如拜佛祖真身。法堂中珍藏六粒釋迦牟尼佛真身佛骨舍利。這不但是衡世佛寶,而且更是有緣才得一見的禪瑞圣物。顆顆晶瑩,堅如金剛,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佛,留其舍利,不只是顯露佛法神奇,而是教化世人,佛言不虛,佛法永駐,以其舍利,示世人佛法之妙道?! ∩崂麑毸梢哉f是目前我們東北地區(qū)最為精美最為壯觀的石雕寶塔了,寶塔為十三層檐,是寶塔級層中最高格局,塔堤上有八角圍欄,龍柱石燈,圍欄上雕有八幅釋迦牟尼佛傳法布道的故事和文字說明,寶塔上雕有八尊釋迦牟尼的坐像,象征著八方凈土,塔的天宮存放著釋迦如來佛寶舍利,如果您有什么心愿和希望,拜一拜這法力無邊的佛祖,您一定會如愿以償?shù)摹? 千山大佛被稱為自然的遺產(chǎn),世界的奇觀,彌勒佛2000年來是沒有道場的,佛教界人士認為千山就是彌勒佛的道場,而且原國家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普初欣然題下了“千山彌勒道場”幾個大字。大佛就是從遠古世紀走來的一位神靈,飽經(jīng)世事滄桑,積聚了天地的精華,用他無窮的智慧來啟迪現(xiàn)代人混沌的靈感,用他深邃的思想來警示我們事業(yè)的發(fā)展,他沉靜的坐在那里,雖無聲無息,卻似不斷的掠過神秘的時空,永遠莊嚴肅穆法力充盈“百劫而還問世人可知解脫,千山在抱惟彌勒有此襟懷”。愿大家都得到佛的恩賜,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酱蠓鹚蚂`感感應,屢屢發(fā)生,佛菩薩的威神之力讓無數(shù)的信眾贊嘆折服! 南無大慈彌勒尊佛!南無大慈彌勒尊佛!南無大慈彌勒尊佛! |
千山龍泉寺 | 千山龍泉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龍泉寺 龍泉寺,在千山北溝中部,東距無量觀約1.5公里,立于群峰環(huán)抱中,地勢寬闊,建筑宏偉,是千山五大禪林中現(xiàn)存最大的佛寺。該寺始建于唐代,金元時期規(guī)模還小,明代大興土木,建筑較多,后來重修仍保持明代風格。該寺半依峭壁,半筑短垣,坐落在幽壑叢林之中。寺內(nèi)現(xiàn)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韋馱殿、毗盧殿、龍王廟、藏經(jīng)閣。寺中神像造型、雕刻精巧,栩栩如生?! ∷潞笥星迦惶帲D炅魉?,相傳是“龍誕水”,又由于山水下流彎曲似龍,因此得名龍泉寺。壽后山坳有后閣,是明嘉慶年間和尚劉賓創(chuàng)建。寺周圍有松門塔影、瓶峰晨翠、螺峰月夜、黽石朝日、獅口鐘聲等16景,在千山風景區(qū)中亦久負盛名。清人王爾烈曾吟詩贊嘆龍泉寺勝景:“一千峰呈煙霞勝,十六景中圖畫存”。 |
千山大佛 | 在遼寧省鞍山市的千山風景名勝區(qū)的北溝中心部位,坐落著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彌勒大佛。這尊大佛的問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萬的佛門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進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煙繚繞,真可謂古干朵蓮花山的一大盛事?! 〈蠓鸬靥幥降诙叻逦宸痦?shù)臇|南方,距著名的廟宇南泉庵東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聳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寬46米,頭高9.9米,頭寬11.8米,耳長4.8米,圓圓光亮的大頭高如三層樓房,長滿綠苔的濃眉之下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擺放位置適宜,比例恰到好處。大佛左手分開放在膝蓋上,右手握拳,手臂壓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還端坐著一尊南極壽星,從整體看去是向右傾坐的姿態(tài)。在其胸前還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長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著陽光還可以看到圓圓的珠環(huán)。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鑿刻的直徑約3米的大圓環(huán),其凹凸部分迎著陽光,從遠處看去自然形成一個明暗對比強烈的光環(huán)。在大佛腹部中央有一個高2米、寬1.2米的橢圓型的空洞,在其邊緣還長著棵小松樹,從遠處看去宛如一叢長毛掩蓋著大佛的“肚臍眼”。在大佛的最低部還長著兩只寬大的腳?! 叭f壑松濤百丈瀾,千峰翠影一湖蓮”。千山自然風光十分秀麗,他雖無五岳之雄峻,卻有千峰之壯美,以獨特的群體英姿,像一幅無窮無盡的天然畫卷,展示在遼東大地上?! ?/p> |
千山溫泉 | 坐落于全國著名風景旅游勝地千山北麓的千山河東岸,地處龍頭山和鳳尾山的環(huán)抱中。占地面積1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世界最大玉佛位于千療西側(cè)8公里處。 千山溫泉發(fā)現(xiàn)歷史久遠,據(jù)考明朝正德年間已具規(guī)模。清朝康熙21年康熙皇帝游千山時曾留有“湯濁可浴”的記載。后至滿清、日偽時期,“千療”曾被日軍占領(lǐng)做為將校軍官休養(yǎng)所,直至全國解放才被收回。“千療”創(chuàng)建于1949年12月1日,隸屬中華全國總工會,系中華全國總工會為中國工人階級建立的第一座職工療養(yǎng)院。它是一座以礦泉水治療為主、兼以各種物理康復療法及森林、高山療養(yǎng)因子為輔,病、健療為一體的綜合療養(yǎng)院。千山溫泉水溫68℃,水化學類型主要為硫酸鈉、硫酸碳酸鈉類型,是醫(yī)療、健身的理想水質(zhì)?! ∏綔厝挥谇斤L景區(qū)內(nèi),地熱水儲量占鞍山市總量的50%,以水溫高、含微量元素多而享譽東北。目前,千山溫泉旅游度假區(qū)面積28平方公里,建有20多家溫泉度假酒店、游泳館,擁有一流的溫泉康復中心、綜合文化娛樂中心、旅游產(chǎn)品加工中心,成為東北地區(qū)最大溫泉旅游度假區(qū)之一。 |
中會寺 | 中會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袝拢涸谇酱蟀菜轮?。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記:“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剎有五,中會居其中。”故名中會寺。寺內(nèi)建筑分主殿、前殿、禪堂、水亭、后閣等。寺宇前臨海螺、凈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詩中所謂,“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鐘聲動,遙峰護碧林”,即詠中會勝景?! 「鶕?jù)重修記載,中會寺在唐代就已經(jīng)存在,幾經(jīng)水火,多次重修,現(xiàn)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風格.中會寺分上下兩殿,前殿臨澗,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還有天地樓、韋馱樓、鐘鼓樓、禪堂等。殿內(nèi)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繪。中會寺位于千山中溝,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侶多-于此,故名"中會",系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袝碌慕ㄖ黠@的有新舊之分,新的建筑為毗盧寶殿,它是中會寺最宏偉的建筑,歷經(jīng)三年修建在1999年全部竣工。轉(zhuǎn)過大殿,可以看見比較古老的建筑,首先是天地樓,它是千山唯一一座蕪殿式廟宇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面積達2l平方米,東西各有小門樓一座,頗具小巧美之特點,居高臨遠,美不勝收天地樓對面是一棵三百年的古柏,此樹有淡淡的香氣,也被稱為香柏樹,在樹后是觀音殿,繞過觀音殿為中會寺正殿祗圓法界,這里是高僧講經(jīng)的精室美舍。位于五老峰南坡上有一白色磚塔,高2米,四棱形呈白色,遠看如瓶,故名為凈瓶峰,中會寺的景點除凈瓶峰外,還有滴水蜃樓、西湖井、寶泉玲瓏洞、寶珠天井、犀牛望月、石堆鐵羅漢、觀音倒背、海螺峰等,被統(tǒng)稱這中會十二景,它們各具特色,維妙維銷,千姿百態(tài),變幻無窮,惹人留連忘返?! ?/p> |
金剛峰 | 金剛峰位于大安寺西側(cè),為石峰,宛如一座寶塔,又似一尊巨大的金剛石像,高70米,十分雄偉。呈圓錐形,南東西三面是刀削般峭壁,上面生長數(shù)十株矮小而古老的松樹,虬枝橫發(fā),風吹時搖搖欲墜。北與通明峰相連,棱石交錯,石濤縱橫。清初,僧人視此峰如金剛,故以金剛命之。 |
湯崗子熱礦泥 | 在鞍山市千山區(qū)湯崗子,有一處長110米,寬約100米,全國最大的天然熱礦泥區(qū)。礦泥為花崗石經(jīng)過漫長的水文地質(zhì)條件作用下的風化產(chǎn)物,溫度來源于受其下部72℃溫泉水的浸泡、滋養(yǎng)而獲得,不受氣溫影響。對一些疾病療效頗佳,特別是對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止痛、解除痙攣的作用尤為顯著。 |
千山無量觀 | 千山無量觀為文化旅游景點?! ∏綗o量觀為道教著名宮觀,位于遼寧省鞍山市東南十公里的千山北溝,亦名無梁觀,傳因初建時無梁而得名?! ∏宕滴趿辏?667),道教全真龍門派第八代弟子劉太琳創(chuàng)建,后屢有修繕。觀內(nèi)外主要建筑有老君殿、三官殿、慈航殿、南天門、八仙塔、祖師塔、葛公塔等;老君殿創(chuàng)建于清代康熙初年,嘉慶、道光及同治年間均有修葺,殿內(nèi)供奉太上老君塑像;三官殿系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7)創(chuàng)建,因祀三官大帝而名;慈航殿,原名慈航閣,中供慈航道人圣像。觀前山腰間有一石臺,臺上置石桌石墩,四周環(huán)以短石垣欄柱及石板,相傳昔日常有仙人羽客棲集于此,故人稱“聚仙臺”;臺東有八仙、祖師、葛公三塔?! ⊙厣介T拾級而上至西峰,峰頂石臺,名振衣崗,崗北山峰,古稱拜斗臺,昔為觀內(nèi)道士朝拜北斗之處。觀之周圍峰巒疊嶂,松海環(huán)繞,有南天門、鐘樓、萬年松、正直松、石龕松等眾多名勝古跡?! o量觀整個建筑依山隨景而筑,殿宇房舍成階梯狀,層層而上,氣勢壯觀,布局自然,結(jié)構(gòu)巧妙,是東北著名的道教宮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