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五尖山森林公園 | 五尖山森林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寮馍缴止珗@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五尖山林場,已經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屬幕阜山脈、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是一座突出于丘陵的大山,座落在岳陽臨湘市郊1公里處。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京珠公路、107國道依山而過,武廣客運專線穿山而過,有五尖山隧道,可說是沿江、沿邊、沿線?! ≌麄€公園有山地面積18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立木蓄積總量計10萬立方米?! 」珗@由轎頂山、鷹嘴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個山峰組成,故名五尖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最高海拔588.1米,最低峰海拔90米,一般山地海拔200―300米,坡度為25―35度之間?! ∥寮馍缴仲Y源十分豐富,有200多公頃天然闊葉次森林,有大面積的杉木,檫樹人工林和大片楠竹林;有300多公頃松林,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結構,集成了一片綠色的莽莽-?! ∶磕?月,臨湘市都在公園舉行五尖山森林節(jié),有成千上萬名游客上山避暑療養(yǎng)、休閑度假,享受森林浴。 地址:湖南岳陽市臨湘市森林路1號 電話:0730-3723917 官方網站:http://www.wujianshan.net/ 開放時間: 7:00-18:00 交通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臨湘,距離岳陽市約43公里 在岳陽長途汽車站乘坐前往臨湘的班車,到達南正街時下車,打的前往五尖山?! ¢T票 成人票:50元?! 和?.2米以下免票;老人(70歲以上)、殘疾人持有效證件免票;兒童1.2米-1.4米半票;學生、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購優(yōu)惠票?! ?/p> |
十三村食文化博覽園 | 十三村食文化博覽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十三村食文化博覽園地處臨湘市羊樓司鎮(zhèn),京珠高速、107國道、京廣鐵路穿境而過,是一家集三國文化、農耕文化、醬文化于一體的園林式國家AAA級景區(qū),園內古樸典雅,景區(qū)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有百果園、千磨坪、古醬窖等自然歷史人文景觀共8處,農耕文化展覽館、德育教育展覽館、十三村形象館食文化展覽館4個、石文化展示長廊共800余米,園內古木參天,四季鳥語花香,是廣大游客觀光體驗理想場所,是湖南省旅游商品購物示范店。 |
臨湘6501風景區(qū) | 臨湘6501風景區(qū)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501”又名銀水洞。是根據中央軍委1965年一號文件精神而興建的地下軍事工程,從1965年動工到1973年停建,歷時八年?!?501”地勢險要,符合地下工程隱蔽性強的要求。山洞全長17000多米,面積80000多平方米,共分上、中、下三層,上下相通,結構極為復雜,有如“長藤結瓜”,共串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堅井,大洞可通火車,小洞均可供汽車行駛,被譽為“天下第一人工洞”、“中國地下長城”,堪稱“神州一絕”?! ∨R湘山水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下轄的景區(qū)(6501地下軍事工程、江南大漠、龍?zhí)逗┪挥谠狸柵R湘忠防鎮(zhèn)。所處的臨湘市地處長江南岸,湖南北端,鐵路京廣復線、武廣專線,107國道和京珠高速穿境而過,水運有洞庭湖與長江交接處的城陵磯碼頭,水陸交通十分便捷。風景區(qū)距臨湘市23公里,距京珠高速桃林入口15公里。景區(qū)內山巒起伏,田園風光。氣候適宜,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豐富。旅游開發(fā)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 ?501工程是一座于60年代秘密修建,耗資巨大的神秘的地下軍事工程,從1965年動工,經十年建造,當時耗資數億元。共設五個進口,兩個出口,分成階梯形上、中、下三個層次,兩側分布無數大小地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曲折迂回、機關暗道錯綜復雜,恍如迷宮,洞中探險神奇莫測。目前已探明的第一、第二層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氣豎井,全長17000多米,被譽為“天下第一洞”,規(guī)模之大讓人嘆為觀止,是目前已知中南地區(qū)公開的最大人工洞窟?! ∨R湘位于武漢、長沙經濟、文化輻射的中心地帶,南距長沙、北離武漢各148公里,兩小時車程到達,處在典型的大城市周圍休閑度假出游半徑范圍內;居于武漢、長沙兩大中心旅游市場的核心地帶。同時也是三國旅游圈、環(huán)洞庭湖旅游圈、湖南紅色旅游圈的交通必達之處,是旅游黃金線路的過渡點和結合點,旅游市場前景廣闊。 交通情況 從京珠高速到達景區(qū)分兩條線路:一是從桃林站下高速,沿S301線進入景區(qū)三十座以下的旅游大巴可以通行;二是從臨湘站下高速,經過桃礦(漁潭),進入江南大漠景區(qū),后經過7公里路程,到達6501景區(qū),這是40至50座旅游大巴必選線路。 |
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 | 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珗@位于湘北岳陽臨湘兩縣(市)交界的大云山。大云山屬幕阜山西北支,自古為江南名勝,道家洞天,志稱盤旋七十二峰,海拔911.1米。 大云山集森林休閑,觀光避暑、宗教朝于一體,是人們回歸自然,生態(tài)旅游的理想去處。1996年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現轄地1180.6公頃,其中核心游覽面積340公頃。規(guī)劃為祖師殿和真君殿兩大景區(qū),48處景觀景點。 山上有各種植物16科35屬1230種,有蕨菜、煙竹筍、莓豆渣等綠色食品20多種,古珍樹種12種。 大云山自古就是湘北宗教名山,寺廟道觀眾多,每年農歷三月三、九月九上山求神拜佛的香客不計其數。自1999年起,岳陽市旅游局、岳陽縣政府在大云山組織重陽登高節(jié),前來旅游參觀和進香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 |
五尖山云林寺 | 五尖山云林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屏炙挛挥诤鲜∨R湘市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望城峰頂,與馳名湘鄂贛的道教圣地大云山遙相呼應。古寺始建于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僧人不計其數,香云裊裊、晨鐘暮鼓、梵音嘹繞,遠至百里外,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 」潘伦湓谏角逅愕娘L水寶地之中,前屏后障,左侍右衛(wèi),玉帶環(huán)腰。五尖山重巒疊嶂的諸峰,宛若朵朵蓮花綻放在西天半壁。山間溪水清澈,音如琴聲,梓林似海、峰巒瀑布、珍鳥奇花讓人流連忘返。古寺面向連綿起伏的遠山,俯瞰萬家燈火的臨湘城,極目遠眺,令人心開意解,塵囂頓消,可謂仙山佛國?! ‰S著悠久歲月流逝,古寺幾經興衰,至上世紀末只剩殘跡橫垣,景況蕭然,這座千年古寺在默默等候有緣重振道場,再宣法音。欣逢我國宗教政策進一步開放,公民的信仰自由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護1994年政府正式批準修復云林寺,以促進當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促進慈善福利事業(yè)和社會安定,同時為天下佛子提供一個-實證、了生脫死的清凈道場。古寺自全面修復以來,雖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十方善信的鼎力支持,初具寺院道場的各項功能。但因諸多原因,寺院香火不盛,難以支撐,原住持不得不丟下四十余萬的債務棄寺而去。2003年,年輕的忠振法師放棄香港大寺院的法座,毅然歸往,重振云林寺梵音,短短四年時間,云林寺以其非凡的靈驗贏得了廣大信眾的皈依與膜拜,五尖山也因鼎盛的香火而名噪中南數省?! ∮^音大士圣佛像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開工造像,10月3日將由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州海幢寺首座傳法大和尚主持舉行盛大的開光法會。觀音大士的駕臨,將會給廣大信眾及中南數省人民帶來無限福祉。圣像在塑造的前前后后,即有許多靈應故事廣為傳播,吸引了無數信眾前來膜拜,期盼一睹大士慈容。 |
龍窖山遺址 | 龍窖山遺址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埥焉竭z址位于臨湘市東部龍源鄉(xiāng),距市區(qū)37公里,是瑤族同胞稱之為理想家園的“千家洞”。關于瑤胞居岳州境內,首見于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潭州,春秋時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漢至晉并屬荊州,(晉)懷帝分荊湘中諸郡置湘州,南以五嶺為界,北以洞庭湖為界。漢晉以來亦為重鎮(zhèn)。今按其俗,雜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其次是范致明《岳陽風土記》:“龍窖山在(臨湘)縣東南,按鄂州崇陽縣,雷家洞、石門洞,山極深遠。其間居民謂之鳥鄉(xiāng),語言侏離,以耕畬為業(yè)。非市鹽茶,不入城市,邑亦無貢賦,蓋山徭人也。”再是宋馬子嚴《岳陽甲志》:“龍窖山在巴陵北,山實峻極,上有雷洞,有石門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而食,自織而衣”。后來的府縣志書記載皆類似。詩人杜甫也在此留下了“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的詩句。至元末明初戰(zhàn)亂,始群遷出境,漂洋過海,即渡洞庭湖南徙。因此,明隆慶《岳州府志》有“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的記載。 瑤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少數民族。它有近300萬人口,分布在中國、越南、美國、法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多少年來,瑤族同胞為尋找他們最早的故鄉(xiāng)“千家峒”而演繹出一曲曲心酸動人的故事。21世紀的第一個春天,終于撩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這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瑤族理想家園“千家峒”,就在岳陽市臨湘龍源鄉(xiāng)。李本高《湖南省臨湘市龍窖山瑤族“千家峒”考察報告》稱:“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早在炎黃時代,就與苗族先民組成強大部落聯盟(蚩為苗族自稱,尤為瑤族自稱),抗衡炎黃部落聯盟,并與炎帝、黃帝戰(zhàn)于涿鹿之野,后被打散,被逼南遷。周時,瑤族先民荊蠻在云夢澤地區(qū)活動頻繁?!缎⊙拧げ绍弧吩疲骸罓柷G蠻,大邦為讎’。此時,龍窖山屬巴陵,應在三苗國之內,很可能就有一部分瑤族先民進入龍窖山?!睋普?,最遲在周代,瑤胞即進入了龍窖山,他們在這里生活了兩千多年,創(chuàng)造了斑斑可考的燦爛文化。2000年4月和2001年4月的兩次專家現場考察,特別是2001年9月24日至27日在臨湘召開的“全國瑤族學術研討會”,終于揭開了龍窖山石文化的千古之謎,解開了瑤族同胞尋覓了數百年的“千家峒”之結。2001年10月8日,中國(廣西)瑤學學會發(fā)出了《龍窖山千家峒認定意見書》:“千家峒是瑤族民間傳說居住過的一個理想家園?,幾逋同幾逖芯抗ぷ髡叨荚谑钢静挥宓貙ふ仪Ъ裔嫉南侣?。”“研究人員通過深入調查,科學論證,認定湖南省臨湘市龍窖山無論是從有關史籍記載內容,還是從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名與遺俗,以及大量的瑤族先民的遺址等方面來看,都與瑤族文獻《千家峒歌》和民間傳說千家峒相吻合。”“確認龍窖山千家峒……是瑤族歷史上早期的千家峒?!?002年5月19日,公布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埥焉接置幑蒙?,屬幕阜山余脈,地跨湘鄂兩省的臨湘、通城、崇陽、赤壁四縣(市)。山林面積10.5萬畝,最高峰海拔1261.1米,山勢高峻、澗深洞長、蜿蜒百里,是為避難秘地、世外桃源。瑤胞們在這里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石文化遺跡。 這些掩映于崇山竣嶺之中色彩斑瀾的古老石文化,遺存有石屋、石門、石橋、石洞、石墓、石器、石窩、石級,它遍布于高山密林,甚至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特別令人稱奇的是那些巨大的石塊,沒有斧鑿錘鏨的痕跡,皆是運用最原始的木尖火燎的方法采集壘砌而成,面對這些宏偉的工程,你不能不驚嘆瑤胞先民驚人的毅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里撮要介紹幾項。 石屋隱映峻嶺間 進入梅池、老屋灣、胡家屋場等荒僻山嶺,隨處可見石塊砌成的石墻屋,少則一間,多則10余間,一般排列整齊,多為單間,也有兩間或三間的。屋內約7—8平方米。連畬家山原始次森林中也有此類建筑。這是瑤族先民最原始的居屋形式?! 盁o人區(qū)”內有石橋 在近百年來無人居住的大山深處,溪流之上居然到處建有石橋,石橋建筑也獨具特色:在兩邊條石砌筑的橋礅上端,壘積木似的相向竄出兩三條條石,以拱托橋身重量;橋面用兩塊寬約0.4米、長6至8米不等的條石鋪成,結構簡單科學,可謂瑤胞的一大創(chuàng)造?! ◇@天動地青石洞 朱樓坡馬頸港山溪兩側全用天然青石塊護坡,嚴絲合縫,不用任何粘合劑,高處10米,矮處也有2、3米,頂覆長約4至5尺的青石4000多塊,形成長1500米的人工石洞。洞邊石壁每隔一段建埠頭,平時供人上下挑水洗衣,戰(zhàn)時封閉,作為防御工程御敵“燔山火攻”,以保存實力,保護全族的生命財產。這點可從石洞下游拱橋內設置的石門遺跡得到印證。石洞上的兩邊留有不少石屋、吊腳樓遺跡,似說明此處原為“千家峒”的政治中心,曾經是熱鬧的街市?! ∈髁钊苏ι嗫础 「邲_魯家寨,村民們收藏了不少珍稀石器。石碾、石拳、石缽、石磨、石香爐、石升子,琳瑯滿目,古雅樸拙。特別令人咋舌的是那口直徑0.5米、內深1米,用完整巨石掏空的石缸,在那個時代,經濟封閉,技術落后,瑤胞先民是用什么辦法鑿成的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石窩”原是祭祀臺 箭竿山老屋組劉姓村民面對對門山上無數的石堆、石臺、石墻,祖輩在此居住了500多年,也弄不清其中奧秘,便習慣地稱之為“石窩”。近年,專家們?yōu)辇埥焉浇庵i之后,始知這兒是瑤胞祭天祭祖的祭祀臺。祭臺座西朝東,石堆、石臺、石墻沿山腰排列有序,中間空地豎有一根石樁,上有殘存的長方形鑿痕,似為圖騰柱礎,或者為樹祭旗的石樁。 |
臨湘江南大漠 | 湖南臨湘銀沙灘面積約3000多畝,深50多米,儲沙近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沙漠,浩浩蕩蕩。沙臨湘銀沙灘江南大漠體為細微顆粒,通身銀白。早晨,沙灘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一望無垠,可與北海銀灘媲美,故稱“銀沙灘”。是中南地區(qū)唯一的沙漠景觀,亦稱之為江南大漠?! ∧欢ê芷婀郑诮系貐^(qū)為什么有這以壯觀的沙漠呢?其實江南大漠并非天然而成,而是現代中國建設歷史的烙印。1958年,由冶金部直管的亞洲最大的國有采礦企業(yè)——桃林鉛鋅礦4000多名工人兄弟扎營臨湘忠防鎮(zhèn),引吭揮汗開采鉛鋅礦石,每天近百噸洗選后的無公害尾砂經管道輸送到此地的山丘間,近五十年的尾砂沉積,積砂成海,故江南大漠還有一個名字叫“尾砂壩”。如今,一望無垠的銀沙灘以“高峽平沙、江南大漠”的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獨特的奇觀。可在三年困難時期,日本人由于資源短缺,曾向中國政府提出,用一斤大米換一斤砂,遭到了-部理的拒絕。周總理說:“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還很落后,將來科技發(fā)達了,我們還可以再提煉。”可見總理的遠見卓識。如果當時目光短淺,今天我們就沒有機會在江南欣賞到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偉奇觀了。 桃林鉛鋅礦為國家二五工程開發(fā)的項目,上世紀九十年代因采掘過度,一度停止選礦,但現在又重新啟動選礦工作了。 銀沙灘是一個盆地形狀,用韓喬生的話說是,呈沙海茫茫然失措不及防之勢。用王朔的話來形容,銀沙灘雖非一望無,但也有一種試圖縱橫馳的豪情勃然迸?! ¢_放時間 08:00—18:00?! 【包c位置 湖南省岳陽市臨湘中防鎮(zhèn)大壩 |
百梅窯址 | 百梅窯址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倜犯G址 時代為東漢—宋。位于湖南省湘陰縣樟樹鎮(zhèn)百梅村,此為典型的南方宋代窯址。 窯址分布在湘江兩岸的百梅村馬草坡、窯堆嶺和親愛村一帶,面積約15萬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1988年,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湘陰博物館聯合分三處地點進行了發(fā)掘?! ∫皇窃隈R草坡路口開5*5米探方一個。文化層厚約兩米,上部有少量宋代窯址堆積,下部為漢代窯址堆積。漢代時期的青瓷器種類以碗、盅、釜、罐為主,器物的造型與風格同青竹寺東漢窯址基本一致。釉色以青釉為主,少量褐釉。青釉開小片,色澤光潔如玉,器物胎質灰白,火候較高。紋飾有方格紋、波浪紋、弦紋、蕉葉紋等。探方中未找到窯床?! 〉诙幵诟G堆嶺附近,此為宋代龍窯窯床遺跡。窯床呈斜坡狀,坡度為15度,窯床寬2.6米,殘長22米,壁殘高0.2~0.4米。出土有宋瓷殘片及環(huán)形、齒狀形支釘?! 〉谌帪楦G堆嶺,開5*5米的探方,文化層厚達2.5米,發(fā)現一殘窯床,呈斜坡狀。出土大量完整地器物,主要為碗、碟、盆、壺、罐、瓶、盅等生活用具。釉色主要有青、褐、醬色,紋飾主要為釉下壓印、刻劃雙魚、水波紋、水草紋等。器物多為圈足器。窯具為環(huán)形或齒狀支釘?! “倜犯G包含了我國南方地區(qū)東漢和宋代兩個時期的重要標本,是研究我國江南地區(qū)青瓷燒造發(fā)展、興衰的重要內容,因此它是一處極為重要的窯址?! ?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50-5。 |
臨湘寡婦磯(大磯頭) | 臨湘寡婦磯(大磯頭)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褘D磯又名臨湘磯、大磯頭。寡婦磯是民間的俗稱。寡婦磯位于臨湘市陸城鎮(zhèn)附近的長江邊,是一座長150m,高7.2m的弧形石磯,傳說很久以前此處為漩渦,下有孽龍經常作患,江邊住著一對年輕幸福的夫婦,一天傍晚,孽龍吞沒正要歸家的漁郎,當妻子趕到時已經很晚了,只看見了丈夫的斗笠和幾塊破船板。傷心欲絕的妻子強忍著淚水,發(fā)誓要鎮(zhèn)住孽龍,從此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天晴,她總是往深潭里倒石頭,終于鎮(zhèn)住了孽龍,她自己眼淚也哭干了,化成了石頭,此處使被稱作“寡婦磯”。 大磯頭占地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從下至上用花崗巖條石砌成三級平臺(可根據江水漲落分級使用)。第一級平臺從長江礁石自然面駁起,高1.5米至3.5米,寬2.05米;第二級平臺與馬鞍山山腰平接,高2.9米,寬2米;而第三級平臺則高2.6米,寬3.8米至5.8米。在每級平臺的石墻之上,還雕鑿有分布均勻的篙窩和鉤眼,是為了方便當時船人撐篙和纖夫們拉纖時攀爬抓手之用?! ∽顬殡y得而有趣的是,在第二級平臺的石墻上雕刻有3條1米左右的浮雕蜈蚣,形態(tài)生動傳神,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其寓意是蜈蚣可以鎮(zhèn)龍降妖,使長江里的水怪不再興風作浪,確保過往船只平安無恙?! 【皡^(qū)地址:湖南省臨湘市四合村附近 乘車線路:在岳陽乘大巴至臨湘市再轉小巴前往 |
臨湘龍?zhí)逗?/a> | 龍?zhí)逗魑挥诤鲜≡狸柺信R湘市忠防鎮(zhèn)大壩,景區(qū)內群峰疊翠、云繚霧繞、絕谷幽巖、仙壁神石、奇花異木、珍禽靈獸,漂流河道途經多個自然景觀。沿途樹木扶風相掩,深邃的峽谷奇石星布成趣,高含量的負離子幽谷空氣清新,清澈的溪水散發(fā)著自然靈氣,讓人置身于仙境一般,將讓您領略“熱情穿越、仙境暢游”的獨特神韻。乘著橡皮艇順流而下,天高水長,陽光普照,四面青山環(huán)繞,漂流其間。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們一直在尋找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激動、一種區(qū)別于平凡生活的獨特感受?! ↓?zhí)逗骱娱L4.8公里,水位自然落差約124米。位于有“湘北門戶”之稱的臨湘市,距臨湘市區(qū)僅13公里,距京珠高速桃林口僅8公里左右。龍?zhí)逗鞯靥庨L江南岸,湖南北端,襟洞庭而帶長江,控湘北而引鄂南,京廣復線、107國道和京珠高速擦肩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酥鹌ねы樍鞫?,天高水長,陽光普照,四面青山環(huán)繞,漂流其間,迎面而來的是一種期待——期待刺激!期待驚險!期待與自然的搏斗!期待有驚無險后的輕松!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們一直在尋找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激動、一種區(qū)別于平凡生活的獨特感受。就是這樣一種感受,使都市人為之傾倒,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臨湘塔 | 臨湘塔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R湘塔位于臨湘市儒溪鎮(zhèn)儒溪村的儒磯山上。東徑113°31′北緯29°62′,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年),塔為磚石結構,實心、七級八方,保存基本完好。塔高33.436米(未計入塔剎缺失的寶瓶部分)。南偏西20°。首層以下為高2.03米、占地75.3平方米的八方形三級花崗巖塔基座。塔基座以上的每層塔身,均下設束腰磚座,上出疊澀磚檐,八角檐皆出麻石脊翹,石翹頸系鐵質風鐸。凡十字正向均開券形假龕,而其中南向第三、四、五層卻真開佛龕各一個,內置佛像。塔身每層及下檐外粉白灰,下檐冰盤曾施彩繪。 該塔倡修者,即清代首任臺灣兵備道劉王敖(公元1829-1887年);塔銘《臨湘塔記》,則由光緒乙丑科舉進士吳獬(公元1841-1918年)撰寫,鑲嵌于首層外壁上。記中提到:“吾邑福建分巡道劉君璈當守浙臺州試造之,九年,而科舉得數十人者也,乃倡造之。”記文含蓄詼諧,充滿著社會哲理和睿智,其對科舉文化的深刻理解,超乎常人,也超越其所處的歷史時代,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和思想價值。 儒溪鎮(zhèn) 儒溪鎮(zhèn)、江南鎮(zhèn)成建制合并設立江南鎮(zhèn) 臨湘市轄鎮(zhèn)。1956年為陸城鄉(xiāng),1958年屬江南公社,1992年建儒溪鎮(zhèn)。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城區(qū)29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0.4萬,鎮(zhèn)政府駐儒溪。有輪渡通湖北螺山。公路通107國道。轄儒溪居委會和儒溪、旗桿、洋溪、楊橋4個村委會。農業(yè)主產水稻,兼產油菜、薯類、生豬。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化工、榨油、紅磚等廠。境內有團洲新石…… 詳細++ |
聶市老街建筑群 | 聶市老街建筑群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櫴欣辖纸ㄖ何挥谂R湘市聶市鎮(zhèn)沿河居委會,自鄢家橋至王爺廟湖坪,長約兩公里,東徑113°49′北緯29°57′,其得名,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從宋代起,聶市便開始在中國的歷史上嶄露頭角,聶市老街南端張家門的張尚祖、張尚陽兄弟聲名顯赫。老街始建時間無考,在明代中期始見諸文字,且已成為全縣七“市”之一。晚清、民國年間,聶市有“小漢口”之稱,常住人口5000多人,大小店鋪200余家,十多家商號印票子,有的除在臨湘一縣通行外,還通行于湘潭、益陽、長沙、武漢等地。今日,街道的形制仍然清晰可辯,還有十幾家商號、住宅、4條小巷、5個碼頭保存完整。各商號、住宅,皆系雙磚封火墻,墻體以條石奠基砌腳,一色青磚青瓦,地板或用方磚鋪成、或用枕木和木板構成,石雕、木雕美侖美奐,寺廟、祠堂、牌坊不集中成片,而分開點綴于商號與住宅之間。聶市鎮(zhèn)是我國唐宋以來茶馬古道的南方起點,聶市茶在清代中期以前便已享譽國際市場,積淀了豐厚的茶文化底蘊,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 聶市鎮(zhèn) 乘風鄉(xiāng)、源潭鎮(zhèn)、聶市鎮(zhèn)成建制合并設立聶市鎮(zhèn)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臨湘市中北部,地處長安河(又稱聶市河、源潭河)注入黃蓋湖的入口處,東抵羊樓司鎮(zhèn),西接云溪區(qū),南與五里牌鄉(xiāng)接壤,北與源潭鎮(zhèn)為鄰。 自然環(huán)境 全境屬丘陵地貌,地形南高北低,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境內山巒起伏,綠水潺浮,田園秀美,氣候宜人。 區(qū)位優(yōu)勢 最江公路穿境而過,聶長公路…… 詳細++ |
青竹寺窯址 | 青竹寺窯址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嘀袼赂G址 時代為東漢。位于湖南省湘陰縣安靜鄉(xiāng)。此窯是研究我國南方早期青瓷生產與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 窯址西臨湘江啞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南北約150米,東西約50米,面積近萬平方米。1988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湘陰博物館聯合進行發(fā)掘,在地層0土一塊細方格紋灰陶片上刻有“漢安二年×月二十五日”的殘片,因此確定絕對年代為漢安二年(143)?! 〈烁G燒造的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器形有碗、盆、罐、壺、盤、瓶、酒樞等,其中罐的數量多,并以折肩罐為其特征。胎質灰白,釉色以青釉為主,開小片,釉色光潔如玉,青翠透明。紋飾主要為粗、細方格紋,釉下刻水波紋、弦紋、蕉葉紋、幾何紋等。窯具為圓形和圓形器托兩種。 此窯址是研究我國南方地區(qū)早期青瓷生產和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以研究和探討湘陰兩晉至宋元時期青瓷燒造經久不衰的原由。而且對于研究“岳州窯”、“長沙窯”的形成和發(fā)展亦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49-4。 |
臨湘博物館 | 臨湘市博物館位于湖南省臨湘市河西南路,緊臨107國道,占地4.2畝,總建筑面積88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500平方米,辦公和其它業(yè)務用房380平方米,于1997年6月落成開館,是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 ○^藏文物有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臨湘的歷史沿革,展示了臨湘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為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博物館除搞好基本陳列外,還充分利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塊陣地,積極引進全國較有影響的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精品展覽,熱情為廣大青少年輸送精神食糧。同時也為社會各界承辦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展覽,不斷推出精品展覽?! 【皡^(qū)地址:湖南省臨湘市河西南路 乘車線路:在岳陽乘大巴至臨湘市再轉小巴前往 |
6501軍事工程 |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相信在湘鄂邊界的五指山環(huán)繞深處會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神秘所在——6501人工山洞?! ≡陉幱昝擅傻纳钋锇恚囆旭傇诤鲜∨R湘市郊山間的公路上,從一條蜿蜒的山石路驅進,風光如畫的五指山腳下,一座拱形的山洞口出現在眼前,斑駁褪色的漆紅大字書寫著6501幾個數字。沒有一個游人,沒有一點景區(qū)的模樣,普通得就像一座廢棄的采石場,然而,這里面隱藏的奇跡奇觀卻足以讓人嘆為觀止。 6501像所有的代號一樣,代表的1965年第一號軍事工程,它從1965開始秘密修建,1973年-閉廢棄,前后歷時8年。當年為何在這群山環(huán)抱的山里修建這座浩大的軍事工程,后來又為什么停建,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其相關的資料至今鮮為人知…… |
黃蓋湖 | 位于湖南、湖北兩省交界處,西、南岸近三分之二區(qū)域屬湖南省岳陽臨湘市管轄,是湖南省第二大內湖。北、東岸三分之一區(qū)域屬湖北省赤壁市管轄,黃蓋湖瀕臨長江,屬洞庭湖水系,是洞庭湖區(qū)的一部分?! ↑S蓋湖是古洞庭湖云夢澤的一部分。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湘鄂交界的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臨湘市的東北角,屬湘鄂兩省天然邊界,地處長江之濱,距湖北省赤壁市35公里,距“赤壁之戰(zhàn)”風景名勝區(qū)9.5公里。公元二0七年,諸葛孔明舌戰(zhàn)群儒,孫權采納周瑜意見,一場驚心動魄的水上大戰(zhàn)拉開了序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其時,黃蓋為東吳水軍主將,在黃蓋湖操練水軍。赤壁之戰(zhàn)后,孫權-行賞,以此湖賜黃蓋,并命名為黃蓋湖(原名太平湖)?! ↑S蓋湖接湖南源潭河,潘河之水,經由太平河注入長江.流域跨越湖北、湖南兩省,面積達13萬畝。黃蓋湖屬洞庭湖水系,水域總面積311平方公里,它背靠幕阜山群峰(湖中亦有山峰),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湖水由一條12公里的河流注入長江,在古代戰(zhàn)爭中,是可攻可守、可進可退的戰(zhàn)備要地。1959年,這里建立湖南省國營黃蓋湖農場,原屬岳陽市直轄,新世紀后改制為黃蓋鎮(zhèn),屬岳陽臨湘市管轄。經過40余年的圍墾,這里已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好、水陸交通便利的魚米之鄉(xiāng)。到處是柳岸芳堤、漁舟唱晚、山清水秀、稻蓮飄香的自然風光?! ↑S蓋湖內垸共有大小堤垸26個,垸堤總長85.1公里,人口近10萬人,耕地和養(yǎng)殖面積達29萬畝?! ↑S蓋 (?~215)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并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zhàn)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后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另,黃蓋一詞還指古代帝王的儀仗。 黃蓋,字公覆,漢末三國江東名將,歷仕孫…… 詳細++ 黃蓋 (?~215)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并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zhàn)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后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另,黃蓋一詞還指古代帝王的儀仗。 黃蓋,字公覆,漢末三國江東名將,歷仕孫…… 詳細++ |
地區(qū) | 景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