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陶述曾(1896.3~1993),字翼圣,湖北省新洲縣人。6歲時隨父母遷居開封,在這里讀私塾,上初中(開封濟汴中學)。1921年北京大學畢業(yè)至1924年先后在河南省水利工程測繪養(yǎng)成所、開封一中、焦作礦務大學(時在開封)教書。1932~1937年在河南大學土木工程系任教授、系主任,并在河南省立水利工程??茖W校教書,同時被聘為黃河水利委員會技正。1946~1947年在黃河水利委員會擔任黃河花園口堵口復堤局總工程師。
五四運動時他是北洋大學-領導人之一,并擔任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被學校開除后,經(jīng)蔡元培先生接納轉入北京大學。解放前擔任過湖北富源煤礦公司經(jīng)理兼工程師、韶贛國道技佐、廣東公路局韶平公路工程處建設技正、粵漢鐵路星韶測量隊隊長、韶關--坪石鐵路總段第二分段長、瓊崖鐵路測量隊隊長、昆明滇緬公路測量隊隊長、國民黨軍委工程委員會羊先街飛機場工程委員會委員、昆明飛機場工程處處長、廣州港工程局局長、湖北省建設廳廳長等。解放后擔任過華源煤礦公司董事長,武漢大學土木系教授,湖北省防汛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總指揮長李先念)、交通廳廳長、水利廳廳長、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xié)副主席、科協(xié)副主席、科協(xié)及水利學會名譽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主任委員,民革中央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常委等職務。還擔任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湖北分會理事長,中國水利工程學會武漢分會理事長。
他任黃河花園口堵口復堤局總工程師期間,參加了國共兩黨關于堵口復堤談判,他支持共產(chǎn)黨方面"先復堤后堵口"的主張。他提出了黃河下游堤防和花園口堵口規(guī)劃設計方案,并指揮施工,幾經(jīng)挫折,終使改道8年的黃河歸故。在他擔任湖北省建設廳廳長時,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冒著風險保護城市、工礦、檔案免遭敵人破壞。1954年長江特大洪水時他擔任武漢市防汛總指揮部總工程師(總指揮是湖北省委-王任重,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負責領導武漢防汛),參與指揮抗洪搶險,保住了武漢。他任湖北省水利廳長十多年,領導了湖北省水文網(wǎng)站建設、全省防洪體系建設及湖區(qū)治理、流域治理的全面規(guī)劃建設。他對長江三峽工程的決策論證、根治黃河水患研究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國內(nèi)外知名的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專家。解放前,他看到國民黨的腐敗,多次拒絕加入國民黨。解放后,他從國家利益的大局出發(fā),接受湖北省委-部的建議,于1951年申請加入了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并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為團結民革所聯(lián)絡的各階層愛國人士,為社會主義建設和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做了大量工作。他作為全國及湖北省科協(xié)、土木工程學會、水利工程學會的領導人,為科學普及、學術研究,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推動各學科學術進步做了大量工作和突出貢獻。1992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先念、王任重、錢正英等題詞的《陶述曾傳》(陶建生、潘大華著)。1993年去世。
[以上內(nèi)容由"小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