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若羌紅棗 | 地域范圍 東經86°45"-93°45"、北緯36°05`-41°23"之間,海拔846-4500米。包括吾塔木鄉(xiāng)、若羌鎮(zhèn)、瓦石峽鄉(xiāng)、鐵干里克鄉(xiāng)和兵團農二師36團。 特定品質 若羌紅棗是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生產的紅棗。若羌縣就是樓蘭古城的所在地,若羌紅棗又成為樓蘭紅棗。若羌若羌紅棗個大美觀,橢圓形,曬干為深紅色,才下果時肉脆棗甜,曬干后肉軟甜潤,吃后余香滿口。每100克紅棗含鈣100毫克、維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74.88%、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中藥為藥引子。若羌縣雖然降水稀少但光熱源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若羌紅棗的生長。 文化典故 若羌紅棗引種于20世紀70年代,1988年開始有組織地引進栽種,到2000年全縣共有棗樹14.1萬株。2001年若羌縣委、縣人民政府為進一步加快農村產業(yè)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大幅度提高農牧民收人,依據若羌得天獨厚的是光熱資源條件,以建設中國最優(yōu)干食紅棗基地為目標,確立實施了“若羌縣紅棗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截止2004年,全縣紅棗種植面積已達7萬畝(750余萬株),2003年,若羌縣紅棗生態(tài)經濟林建設工程以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被自治區(qū)科技興新辦命名為全疆第七個科技興新標志性工程,同年,若羌“樓蘭”紅棗經新疆農業(yè)名牌產品認定委員會,評選認定為新疆農業(yè)名牌產品;2004年11月,若羌“樓蘭牌”紅棗在西安市舉辦的“首屆全國優(yōu)質鮮棗及棗加工品評選一會上”獲得中國紅棗優(yōu)質產品一等獎。這些都為若羌縣建設中國最優(yōu)干食紅棗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若羌紅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二師36團,若羌縣若羌鎮(zhèn)、吾塔木鄉(xiāng)、瓦石峽鄉(xiāng)、塔什薩依開發(fā)區(qū)、鐵干里克鄉(xiāng)現轄行政區(qū)域。 |
若羌灰棗 | 若羌灰棗 灰棗來源于河南省新鄭市灰棗,平均單果重9.7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2%,可食率97.3%,干棗總糖含量47.11%,核小,與肉分離,制干率50%。成熟期9月上旬。 選育或引種過程簡介:1987年自河南新鄭市引種灰棗苗木0.11萬株,1988年引種6.03萬株,1989年引種5萬株,1990—1993年每年調苗1—2萬株,99年開始調苗50萬株,2000年調苗30萬株,2001年調苗60萬株,2002年調苗254萬株,2003年256.4萬株,2004年調苗150萬株,目前紅棗種植面積7萬畝,750萬株。 適宜種植范圍:若羌地區(qū)干旱、少雨、風沙多,該品種適應此類氣候條件的地區(qū)。 品種特征:灰棗平均單果重11.4克,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40.8%,可食率97%干棗總糖含量74.88,干棗掰開能扯出金絲,制干率60%。成熟期9月上旬,樹勢強旺,樹姿開張,多年生枝為褐色,發(fā)育枝紅褐色,葉小、深綠色。單軸延長生長能力強,適應性強,骨干根分兩層,須根在骨干根頂部大量著生,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優(yōu)良,適應于鮮食和制干。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若羌采用開溝栽植紅棗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廣1×4、2×4米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棗園前期產量;并對棗樹及時進行冬夏季修剪,春季噴灑右硫合劑預防蟲害發(fā)生;栽植5年的棗樹平均株產鮮棗8—10KG,平均畝產800—1000KG,畝收入6000元。 繁殖技術要點:若羌采用播種育苗技術,加強肥、水管理,一年后嫁接。 栽培技術要點:苗木開溝栽植—灌水—施肥—品種改良—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 抗逆性:耐旱、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截止目前無棗瘋病、根癌病、黃刺蛾和大球蚧。 品質或特殊使用價值:平均單果重11.4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40.8%,可食率97%,干棗總糖含量74.88%,干棗100克維生素C含量31.9MG,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價值,棗果具有養(yǎng)顏、抗衰老、補脾健胃、益氣生津、解藥毒之功效。 主要缺陷:僅能抗零下20度的低溫,適宜于成熟期少雨地區(qū)發(fā)展。 鑒定獲獎情況:2002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被評為“2003年度新疆農業(yè)名牌產品”。2004年11月若羌“樓蘭紅棗”又被中國優(yōu)質農產品服務協會、中國園藝協會干果分會評為“中國優(yōu)質紅棗產品一等獎”; 灰棗(若羌灰棗)品種選育報告 灰棗來源于河南省新鄭市灰棗,新鄭市灰棗特征為:平均單果重9.7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2%,可食率97.3%,干棗總糖含量47.11%,核小,與肉分離,制干率50%。成熟期9月上旬。 若羌縣自1987年開始引種栽植試驗,1987年自河南新鄭市引種灰棗苗木0.11萬株,1988年引種6.03萬株,1989年引種5萬株,1990—1993年每年調苗1—2萬株,99年開始調苗50萬株,2000年調苗30萬株,2001年調苗60萬株,2002年調苗254萬株,2003年256.4萬株,2004年調苗150萬株,目前已全面推廣,形成紅棗種植面積7萬畝,750萬株。 在若羌縣苗圃棗園、若羌縣鐵干里克鄉(xiāng)棗園、若羌縣瓦右峽鄉(xiāng)英吾斯塘村棗園、農二師三十六團園林連棗園設置試驗觀測地4塊,試驗地點面積77畝,試驗點按隨機抽取,設置試觀測點數25個,每個觀測點10平方米(4株)。于1992年—2003年進行不間斷觀察棗樹的生長、結果、抗逆性及物候期變化,并進行詳細的記錄,總結分析。截止2004年灰棗(若羌灰棗)種植面積已達7萬畝。 若羌縣冬季寒冷少雪,夏季酷熱少雨,風大塵多,日溫差懸殊,近十年來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量31.2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2920毫米,年日照時數3102.2小時,無霜期198.7天,造就了若羌地區(qū)紅棗獨特的品質,核小肉厚,味香甜。 灰棗(若羌灰棗)主要采用開溝栽植紅棗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廣1×4、2×4米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棗園前期產量;并對棗樹及時進行冬、夏季修剪,冬季以定干整形修剪為主,夏季以抹芽、摘心等為主,以培養(yǎng)樹形,提高產量。春季噴灑右硫合劑預防蟲害發(fā)生,全年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松土除草,栽植5年的棗樹平均株產鮮棗8—10KG,平均畝產800—1000KG,畝收入6000元。 灰棗(若羌灰棗)平均單果重11.4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40.8%,高于相棗6.8個百分點,高于梨棗11.9個百分點;可食率97%,與其它品種基本相同;干棗總糖含量74.88%,高于贊皇大棗8.88個百分點;核小與肉分離,干棗掰開能扯出金絲,制干率60%,比贊皇大棗、相棗、梨棗高出約十個百分點。成熟期9月上旬,樹勢強旺,樹姿開張,多年生枝為灰褐色,發(fā)育枝紅褐色,葉較小、深綠色。單軸延長生長能力強,適應性強,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優(yōu)良,適應于鮮食和制干。若羌地區(qū)干旱、少雨、風沙多,該品種適應此類氣候條件的地區(qū)。 萌芽展葉期4月12日—21日;開花期5月9日—7月31日;果實膨大期5月25日—8月30日;果實成熟期8月28日—10月上旬;落葉期10月20日—11月10日;休眠期11月—翌年3月底。 耐旱、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截止目前無棗瘋病、根癌病、黃刺蛾和大球蚧。干棗100克維生素C含量31.9MG,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價值,棗果具有養(yǎng)顏、抗衰老、補脾健胃、益氣生津、解藥毒之功效。適宜于鮮食、制干及紅棗系列產品的加工。 存在的缺陷是僅能抗零下20度的低溫,適宜于成熟期少雨地區(qū)發(fā)展,成熟期下雨有裂果現象。 2002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被評為“2003年度新疆農業(yè)名牌產品”。2004年11月若羌“樓蘭紅棗”又被中國優(yōu)質農產品服務協會、中國園藝協會干果分會評為“中國優(yōu)質紅棗產品一等獎”。 |
若羌大棗 | 若羌大棗 若羌大棗親本為河南省新鄭市灰棗,平均單果重9.7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2%,可食率97.3%,干棗總糖含量47.11%,核小,與肉分離,制干率50%。成熟期9月上旬。 選育或引種過程簡介:1987年自河南新鄭市引種灰棗苗木0.11萬株,1988年引種6.03萬株,1990—1993年每年調苗1—2萬株,2000年調苗60萬株,2002年調苗254萬株,2003年調苗256.4萬株,2004年調苗150萬株,目前紅棗種植面積7萬畝,750萬株。 適宜種植范圍:該品種適宜種植的范圍為巴州地區(qū)。品種特征:若羌大棗平均單果重11.4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40.8%,可食率97%,干棗總糖含量74.88%,核小與肉分離,干棗掰開能扯出金絲,制干率60%。成熟期9月上旬,樹勢強旺,單軸延長生長能力強,適應性強,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優(yōu)良,適宜于鮮食和制干。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若羌采用開溝栽植紅棗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廣1×4、2×4米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棗園前期產量;并對棗樹及時進行冬夏季修剪,春季噴灑右硫合劑預防蟲害發(fā)生;栽植5年的棗樹平均株產鮮棗8—10KG,平均畝產800—1000KG,畝收入6000元。 繁殖技術要點:繁殖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根苗歸圃一年后移栽大田地栽植。 栽培技術要點:苗木開溝栽植—灌水—施肥—品種改良—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 抗逆性:耐旱,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 品質或特殊使用價值:平均單果重11.4克,橙紅色,品質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40.8%,可食率97%,干棗總糖含量74.88%。干棗100克維生素C含量31.9MG,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價值,棗果具有養(yǎng)顏、抗衰老、補脾健胃、益氣生津、解藥毒之功效。主要缺陷:僅能抗零下20度的低溫,適宜于成熟期少雨地區(qū)發(fā)展。 鑒定獲獎情況:2002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被評為“2003年度新疆農業(yè)名牌產品”。 區(qū)域(引種)試驗結果證明 試驗地點:若羌縣苗圃棗園、若羌縣鐵干里克鄉(xiāng)棗園、若羌縣瓦右峽鄉(xiāng)英吾斯塘村棗園農二師三十六團園林連棗園。 試驗規(guī)模:總規(guī)模7萬畝。 試驗結果:若羌大棗樹勢強旺,單軸延長生長能力強,適應性強,表現為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優(yōu)良。若羌大棗的萌芽展葉期4月12日—21日;開花期5月9日—7月31日;果實膨大期5月25日—8月30日;果實 成熟期8月28日—10月上旬;落葉期10月20日—11月10日;休眠期11月—翌年3月底。耐旱,僅能抗零下20度的低溫,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 |
若羌金絲小棗 | 若羌金絲小棗 若羌金絲小棗來源及特征:來源于河北滄州金絲小棗,平均單果重5.8克,鮮紅色,品質極上,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4%,可食率97%,核小皮薄肉厚,質地細,含糖量高,制干率55%。 選育或引種過程:2000年從河北滄州金絲小棗接穗2000芽,2002年從河北滄州調金絲小棗苗木3.1萬株,2004年調金絲小棗接穗6萬芽,目前金絲小棗種植面積1000畝。 適宜種植范圍:若羌地區(qū)干旱、少雨、風沙多,該品種適應此類氣候條件的地區(qū)。 品種特征:金絲小棗(若羌金絲小棗)平均單果重7.5克,鮮紅色,品質極上,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5.8%,可食率97%,核小皮薄肉厚,質地細,含糖量高,制干率55%。成熟期9月中下旬,樹冠較小,枝葉稀疏,適應性強,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優(yōu)良,適宜于制干。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若羌采用開溝栽植紅棗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廣1×4、2×4米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棗園前期產量;并對棗樹及時進行冬夏季修剪,春季噴灑右硫合劑預防蟲害發(fā)生;栽植3年的棗樹平均株產鮮棗1—2KG,平均畝產100—200KG,畝收入800—1000元。 繁殖技術要點:若羌采用播種育苗技術,加強肥、水管理,一年后嫁接。 栽培技術要點:苗木開溝栽植—灌水—施肥—品種改良—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 抗逆性:耐旱,能抗零下32度的低溫,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截止目前無棗瘋病、根癌病、黃刺蛾和大球蚧。 品質或特殊使用價值:平均單果重7.5克,鮮紅色,品質極上,鮮棗可溶性固形物35.8,可食率97%,核小皮薄肉厚,質地細,含糖量高,制干率55%。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價值,棗果具有養(yǎng)顏、抗衰老、補脾健胃、益氣生津、解藥毒之功效。 |
若羌冬棗 | 若羌冬棗 若羌冬棗來源于河北黃驊冬棗,平均單果重14.5克,赭紅色,鮮食品質極上,鮮棗可溶固形物34%,可食率95%,成熟期10月中旬。 選育或引種過程:2000年從河北引進冬棗苗木0.1萬株,2002年從河北河北引種冬棗苗木0.5萬株,2003年引引進冬棗接穗10萬芽,2004年引進冬棗接穗5.2萬芽,目前紅棗種植面積500畝。 適宜種植范圍:若羌地區(qū)干旱、少雨、風沙多,該品種適應此類氣候條件的地區(qū)。品種特征:若羌冬棗平均單果重16克,赭紅色,鮮食品質極上,鮮棗可溶固形物35.2%,可食率95%,成熟期10月中旬,樹勢強旺,樹姿開張,棗頭枝紫紅色,棘針退化,短而細小,棗吊細長,花量多,葉處長圓形,適應性強,豐產穩(wěn)產,果實品質極優(yōu),適宜于鮮食。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若羌采用開溝栽植紅棗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廣1×4、2×4米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棗園前期產量;并對棗樹及時進行冬、夏季修剪,春季噴灑右硫合劑預防蟲害發(fā)生全年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松土除草,栽植3年的棗樹平均株產鮮棗3—4KG,平均畝產300—400KG,畝收入4000元。 繁殖技術要點: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酸棗種子育苗一年后嫁接冬棗出圃,移裁大田。 栽培技術:苗木開溝栽植—灌水—施肥—品種改良—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 抗逆性:耐旱,抗風,耐脊薄,抗病蟲能力較強,截止目前無棗瘋病、根癌病、黃刺蛾和大球蚧。 品質或特殊使用價值:若羌冬棗平均單果重16克,赭紅色,鮮食品質極上,鮮棗可溶固形物35.2%,可食率95%,成熟期10月中旬,具有重要的醫(yī)療保健價值,棗果具有養(yǎng)顏、抗衰老、補脾健胃、益氣生津、解藥毒之功效。 |
番茄醬 | 庫爾勒生產的番茄外形美觀,鮮紅似火,產量高,質量好。以庫爾勒番茄為原料生產的番茄醬味道鮮美,酸甜可口,紅色素含量位居世界之首,被國家輕工部評為優(yōu)質產品,先后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優(yōu)質產品銀質獎和國優(yōu)產品標號,年產可達2000噸,被外商稱為“無菌罐頭”,遠銷東南亞、西歐、美國,日本、加拿大、港澳等國家和地區(qū)。 |
庫爾勒香梨 | 庫爾勒市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是一個肥沃的綠州。這里出產的香梨最為有名,素有“梨 鄉(xiāng)”之美稱。庫爾勒香梨,維吾爾叫“奶西姆提”,它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酥香、爽口,耐貯藏,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馳名中外。印度人稱它是“中國的王子”, 其珍貴由此可見一斑。 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 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qū)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地域范圍 庫爾勒、尉犁、輪臺、庫車、新和、沙雅、阿克蘇、阿瓦提和分布在這些地區(qū)里的國營園(團)場 特定品質 庫爾勒香梨皮極薄,去皮硬度4.8kg/cm2,帶皮硬度13.0 kg/cm2,庫爾勒香梨帶皮入口后沒有任何殘渣感覺,采摘時,從樹上掉下來,即成碎片,入口消融,甘甜酥脆,回味悠長。果實含水量84.5-86%,可溶性固形物13.4-15%,汁液豐富,味美甘甜、酥脆爽口,是目前國內外梨品種都無法媲美的。 文化典故 1.相傳,古代有一個叫艾麗曼的姑娘,為了讓鄉(xiāng)親們吃上梨子,她不畏艱難,朝東翻越99座山,到過99個地方,騎死99頭毛驢,引進99株梨樹,在當地栽植。其中只有一株梨樹與本地的野梨樹嫁接成功。當梨樹上結的梨子成熟時,香氣濃郁,隨風飄散,鄉(xiāng)親高興地稱它為“奶西姆提”,意思是噴香的梨子。 2.據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qū)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焉耆大白菜 | 焉耆縣,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山間盆地,光熱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在大白菜生長季節(jié),光熱、水等要素配合良好,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生長條件。焉耆大白菜的種植始于清道光年間。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西域倭里罕叛亂,隨清朝大軍赴天山以南平定叛亂的來自甘肅臨潭,固原的400名河工在完成了送清軍人馬重度開都河平定南疆叛亂之后,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開都河定居下來,后來隨著他們的家眷親友也陸續(xù)遷來焉耆,他們還來了大白菜種子,從此,大白菜開始在焉耆種植。 產品特性:焉耆大白菜主要以晚熟品種為主,生長于獨特的自然條件下,使其大白菜獨具特色,個大、纖維含量少,口感好,凈菜率高,營養(yǎng)豐富,為鮮食、腌制的理想珍品,因此,焉耆大白菜深受消費者青睞。 地域范圍 天山山脈南麓山間盆地——焉耆盆地開都河流域,其中包括焉耆縣、和靜縣、和碩縣、兵團農二師焉耆盆地各團場 焉耆縣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山間盆地,光熱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是典型的潮土地。在大白菜生長季節(jié),光熱。水等要素配合良好,獨特的自然條件使大白菜獨具特色:個大、纖維含量少,口感好,凈菜率高,營養(yǎng)豐富,為鮮食、腌制的理想珍品。 |
尉犁甜瓜 | 據當地的羅布老人講述,在很早的時候,當地的羅布人就已經開始種植甜瓜,甜瓜在維吾爾語中名可洪。魯番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發(fā)掘的晉代〔公元3 -5 世紀) 出土文物中的甜瓜實物表明,新疆早在1500年前即栽培甜瓜。哈密瓜之名稱則始于清代。據乾隆《回疆志》記載:康熙年間哈密王投誠, 進貢甜瓜, 朝中視為珍品, 稱之為哈密瓜, 距今已300 余年。 新疆哈密瓜分布于南北疆各地, 除個別高寒地區(qū)外均有栽培。吐魯番、鄯善、哈密、伽師、皮山、麥蓋提、新和、尉犁及兵團一〇三團場、一二一團場等為主要產區(qū)。新疆的大陸性氣候和干早荒漠土壤為新疆甜瓜生育提供了獨特的條件。 尉犁,又名“羅布淖爾”,源于“羅布泊”而得名,尉犁氣候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空氣干燥,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3 143.7小時。全年熱量豐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北邊沿。全縣耕地屬偏沙性通透性良好的沙油地土質,通氣良好的砂壤土早春地溫回升快,非常有利于甜瓜幼苗生長,土壤中鹽堿成分含量高,高鹽堿土質又可提早甜瓜的成熟期,同時滿足甜瓜高含糖量、品質佳、口感獨特對礦質營養(yǎng)的需求。因此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使尉犁甜瓜早熟、皮薄肉厚、果肉含糖量高、香甜多汁的上佳口感品質。1970年以后,在興平公社部分地少的隊(村)還推廣套種經營,主要套種方式為甜瓜、西瓜套種甜菜,果園套種瓜菜,玉米套種黃豆等模式。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蔬菜瓜果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1985年,全縣種植甜瓜0.28萬畝,總產量649.6萬斤;種植西瓜200畝,總產量46.6萬斤。每到瓜熟時節(jié)(7—10 月),街道都有瓜市、瓜鋪,村口、公路邊,多搭起賣瓜的涼棚。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請人: 尉犁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圍 尉犁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是古西域之尉犁國、渠犁國、山國等國地,西與沙雅縣、庫車縣交界,北與輪臺縣、博湖縣、和碩縣和吐魯番地區(qū)的托克遜縣、吐魯番市、鄯善縣相接壤,東鄰若羌縣,南依塔里木盆地與且末縣毗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緣,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尉犁西瓜地理標志產品地域保護范圍包括尉犁縣興平鄉(xiāng)、塔里木鄉(xiāng)、古勒巴格鄉(xiāng)、墩闊坦鄉(xiāng)、阿克蘇甫鄉(xiāng)、喀爾曲尕鄉(xiāng)、團結鄉(xiāng)、肖唐、尉犁鎮(zhèn)等,共計7鄉(xiāng)1鎮(zhèn),1個管委會,涉及5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位于:東經84°02′50〞-89°58′50〞,北緯40°10′30"-41°39′47〞,平均海拔2000m,保護范圍面積7400畝,年總產量29.6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觀特征:尉犁甜瓜外形呈卵圓形、圓形,縱徑30-40厘米,橫徑18-23厘米,果形指數1.3-1.6,單瓜重3-6公斤,香氣十足。皮薄,果皮與果肉界限分明,果皮青色或黃色,有凹凸不平的網紋,果肉橘紅,細膩,細脆爽口。 (2)內在品質指標:尉犁甜瓜果肉橘紅,口感細脆香甜,果肉糖分梯度變化小,纖維少而細,還原性維生素C含量13.0-15.5(g/100g),總糖7.55- 9.50(g/100g)、可溶性固形物在9.2%-12.0%之間,總酸0.5-0.9(g/kg),鈣70-90(mg/kg),鐵13-18(mg/kg),鉀2700-2900(mg/kg),磷100-130(mg/kg),鋅0.1-1.5(mg/kg),鈉140-170(mg/kg),鎂120-150(mg/kg)。此外還含有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等十八種氨基酸。 (3)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區(qū)域符合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程,嚴格按照《綠色食品 西甜瓜準則》(NY/T427-2007)進行生產。 |
塔里木墾區(qū)馬鹿茸 | 塔里木馬鹿是新疆馬鹿的三個亞種之一,是馬鹿亞種中唯一棲息在荒漠中的亞種,是塔里木盆地的瑰寶。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晝夜溫差大,少雨、干旱、酷熱、多風,因此造就了塔里木馬鹿體小而緊湊、耐干旱酷暑和鹽堿粗飼、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強、產茸量高,鹿茸茸形優(yōu)美、粗壯肥嫩圓潤等許多獨特的外在品質特征。同時又因塔里木馬鹿食性粗放,常飲礦化度很高的水,食性主要是鹽生草本植物,因此,所產鹿茸富含多種氨基酸及磷、鐵、錳等微量元素。第二師塔里木墾區(qū)是塔里木馬鹿的原始棲息地和最大、最早的人工馴養(yǎng)地,養(yǎng)殖基地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為“塔里木馬鹿標準化示范區(qū)”,生產的鹿茸及副產品銷往國內各大城市,并遠銷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 塔里木墾區(qū)馬鹿茸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塔里木鄉(xiāng)的特產。塔里木墾區(qū)馬鹿茸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塔里木墾區(qū)是我國最大的塔河馬鹿馴養(yǎng)繁育基地,是國家高效特色農業(yè)示范區(qū)項目之一。近年,塔里木墾區(qū)各團場為提高鹿茸品質和產量,進行了馬鹿選育、繁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雙羔、花馬雜交等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先后創(chuàng)造了國內母鹿繁殖率、鹿茸單產記錄。目前,二師馬鹿存欄1萬余頭,馬鹿養(yǎng)殖業(yè)已形成規(guī)?;a業(yè)化、基地化和優(yōu)質化的生產格局。2013年鹿茸(鮮茸)總產量有望達到30噸以上。 201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申報的“塔里木墾區(qū)馬鹿茸”通過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地域范圍 塔里木墾區(qū)馬鹿茸主產區(qū)位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yè)第二師境內,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八縣一市,地理坐標:東經85°24′∽88°30、北緯39°30′∽40°20′。地域保護范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yè)第二師二十一團、二十九團、三十團、三十一團、三十三團、三十四團、三十六團,養(yǎng)殖馬鹿15000頭,年產鹿茸20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茸鋸口斷面為不規(guī)則圓形,皮膚層、間質層和髓質層結構界限明顯;茸主干挺圓粗壯豐滿、肥嫩上沖,平頂渾圓呈元寶形。徑圍變化均勻順滑,長短適中,彎曲明顯,在分枝處基部略呈扁圓形;在主干同側有2—3個典型側分枝,側分枝與主干呈同側彎曲,眉枝(第一枝)與冰枝(第二枝)相臨近,著生在茸根附近,中枝(第三枝)著生在主干中段,側分枝豐滿肥嫩上沖,頂渾圓;茸呈灰白色,表面著生柔軟細而密的絨毛。 (2)內在品質指標:鹿茸總氨基酸含量為44.73%,其中谷氨酸5.64%,甘氨酸5.98%、脯氨酸4.18%、精氨酸3.37%;微量元素磷含量3.3×104mg/kg、鐵含量為346mg/kg。 (3)產品質量安全規(guī)定: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公害畜產品質量體系要求進行管理。生產環(huán)境質量達到NY/T388-1999畜禽場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產品質量達到DB65/T2725-2007塔里木馬鹿鹿茸產品標準。 |
尉犁西瓜 | 新疆素有一句民謠“圍著火爐吃西瓜”。西瓜,維吾爾語為“阿吾茲”,集中產于新疆的準噶爾、塔里木、吐魯番、哈密等盆地的綠州。新疆是種植西瓜最早的地區(qū)。對此古籍中有諸多記載。明朝醫(yī)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契丹攻破回紇后,他們就開始種植西瓜,并拿牛糞覆蓋在上面,取名叫西瓜。明朝的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也說:“西瓜,種出西域,故名之。由此可見我國在1000年前就開始種西瓜,其瓜種由新疆經北方而傳入。” 尉犁,又名“羅布淖爾”,源于“羅布泊”而得名。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北邊沿。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尉犁縣西尼爾鎮(zhèn)牧民開始農耕后,尉犁縣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尉犁縣西瓜個大味甜、含糖量高,瓜瓤細脆,汁多,單瓜重2.5—10斤。外形有長圓和圓形;皮色有黑綠、翠綠、白綠;條紋有鋸齒條帶、核桃紋細條帶;瓜瓤有粉紅、桃紅、大紅;質地有沙瓤、脆瓤;種子有大籽;小籽、黑籽、紅籽和無籽之分;風味有清香、果香等。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請人: 尉犁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圍 尉犁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是古西域之尉犁國、渠犁國、山國等國地,西與沙雅縣、庫車縣交界,北與輪臺縣、博湖縣、和碩縣和吐魯番地區(qū)的托克遜縣、吐魯番市、鄯善縣相接壤,東鄰若羌縣,南依塔里木盆地與且末縣毗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緣,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尉犁西瓜地理標志產品地域保護范圍包括尉犁縣興平鄉(xiāng)、塔里木鄉(xiāng)、古勒巴格鄉(xiāng)、墩闊坦鄉(xiāng)、阿克蘇甫鄉(xiāng)、喀爾曲尕鄉(xiāng)、團結鄉(xiāng)、肖唐、尉犁鎮(zhèn)等,共計7鄉(xiāng)1鎮(zhèn),1個管委會,涉及5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位于:東經84°02′50〞-89°58′50〞,北緯40°10′30"-41°39′47〞,平均海拔2000m,保護范圍面積7400畝,年總產量29.6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外在感觀特征:尉犁西瓜個體適中、皮薄肉厚、纖維極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紅、細脆、汁多。單瓜均重在3.5—4.0公斤之間;外形主要為圓形;果皮綠色,有明顯綠色條帶15~17條;條紋呈鋸齒狀。 (2)內在品質指標:尉犁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其中還原型維生素C在5.5-7.5(mg/100g)含糖量高,總糖8.0-10.5(g/100g),可溶性固形物(西瓜中心部位)11.5%- 13.6%,可溶性固形物(西瓜近皮部位)5.2%-7.3%,總酸在0.3-0.5(g/kg),維生素B1在0.005-1.2(mg/100g),維生素B2在0.01-0.2(mg/100g),維生素D3在0.001-0.1(mg/100g),維生素E為0.015-0.027(mg/100g),鈣20-35(mg/kg), 鐵0.5-1.5(mg/kg),鉀含量為1100-1300mg/kg,比普通西瓜含量(790mg/kg)高出近1.6倍,磷1000-1400(mg/kg),鋅0.1-1.5(mg/kg),鈉30-45(mg/kg),鎂140-190(mg/kg)。此外還含有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等十八種氨基酸。 (3)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區(qū)域符合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程,嚴格按照《綠色食品 西甜瓜準則》(NY/T427-2007)進行生產。在種植過程中做到水源不污染、土壤不污染、瓜秧不污染;從而真正保障了尉犁西瓜的天然純正、綠色環(huán)保。 |
和碩葡萄酒 | 和碩葡萄酒是新疆巴音郭楞和碩縣的特產。 新疆和碩縣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來到在這里,人們看到的是巍峨的天山,浩渺的博斯騰湖和一望無際的戈壁綠洲。清澈的天山雪水,充足的光照,天山沖積扇的戈壁砂壤,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土壤;適宜的溫差,打造了世界級葡萄的優(yōu)良品質。而古老和碩特文化和現代釀酒文化的交融,一定會讓你震撼不已。和碩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政策環(huán)境,大力發(fā)展葡萄產業(yè),這將成為成為和碩走出新疆,叩開世界葡萄酒界大門的一把燦爛耀眼金鑰匙。 新疆和碩縣三面為天山支脈環(huán)抱,一面比鄰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獨特的“山湖效應”大大提高有效積溫。此處擁有干燥疏松的優(yōu)質砂礫土、3200小時年均日照、178天無霜期、15度晝夜溫差以及年均78毫米的稀少降雨,苛刻的自然條件成就葡萄最佳的糖酸比例,在釀制過程中無需人工添加任何糖分,單寧含量卻高達33%,使得葡萄酒擁有結構性更強,平衡性更好,口感豐富,香氣濃郁的獨特個性。同時,與和碩縣相近的博斯騰湖湖水反射出的大量藍紫光和紫外線,有利于葡萄果實和糖分積累,且糖酸比例適中,釀出的葡萄酒顏色、香氣、口感都具有世界級的品質。 據了解,新疆和碩縣的氣候條件與享有“紅酒之都”之稱的法國波爾多緯度相近,屬于溫帶大陸性干燥氣候,日照時長、溫差大,適合多種釀酒葡萄的種植。 和碩葡萄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碩縣,北緯42°01′55″至42°22′39″東經86°45′20″至87°27′40″,總面積12.13萬公頃 和碩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和碩葡萄酒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地范圍的請示》,碩政發(fā)〔2013〕8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方標準:和碩葡萄酒(草案) |
博湖辣椒 | 博湖縣地域遼闊,氣候濕潤,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土地平坦肥沃,渠道縱橫。由于博斯騰湖對空氣的調節(jié)作用,冷熱變化不十分劇烈,光能資源較為豐富,熱量適中,屬于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無霜期175天,年降水量64.7毫米,年平均氣溫7.9℃,≥10℃的有效積溫為3400℃,年平均日照小時數3074-3143小時,3月開春升溫迅速,少雨干燥,充足的陽光充分和湖水水面二次折射光保證了辣椒幼苗期和開花結果期所需要的光照,賦予了博湖辣椒著色度好且含鈣量高的特殊品質。這里生產的紅辣椒含紅色素高、辣椒堿高、VC含量高,肉厚、成熟度好、色澤好、外觀綜合性狀優(yōu)、病蟲害少、產量高、品質優(yōu),暢銷國內外市場。被譽為“中國辣椒之鄉(xiāng)”。全縣現有耕地近25萬畝,近年來,不斷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形成了以工業(yè)番茄、辣椒等大宗農作物為主的農產品生產布局。 博湖縣辣椒博湖因其獨特品質享譽全國,在本地產的博湖辣椒營養(yǎng)價值高,品質好,口感極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每到春秋兩季,外地各大食品公司來博湖縣簽訂種植合同和收購辣椒,大部分辣椒被加工成辣椒色素、辣椒粉、辣椒絲、辣椒醬,銷往全國各地以及中亞、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一些發(fā)達國家。博湖縣博湖辣椒一直在烏市等大型批發(fā)市場也占主要份額。博湖“紅色產業(yè)”欣欣向榮,辣椒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已經成為和庫爾勒香梨、輪臺白杏齊頭并進的巴州 “三寶”,是名副其實的巴州特產。博湖縣也享有“中國辣椒之鄉(xiāng)”的美譽。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請人: 博湖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圍 博湖縣位于天山南麓,地處焉耆盆地東南部,開都河下游,東北與和碩縣交界,西北與焉耆縣毗鄰,西南與庫爾勒接壤,南隔庫魯克塔格山與尉犁縣相連。博湖辣椒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塔溫覺肯鄉(xiāng)、本布圖鎮(zhèn)、烏蘭鄉(xiāng)、查干諾爾鄉(xiāng)、才坎諾爾鄉(xiāng)和博斯騰湖鄉(xiāng)的6個鄉(xiāng)鎮(zhèn)2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86°19′-87°26′,北緯41°33′-42°14′,海拔1047-1082米。保護面積5000公頃,年產量15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博湖辣椒是中晚熟品種,和其它地區(qū)辣椒明顯區(qū)別在于紅色素高,博湖辣椒單果重50-70克,果實長條形,多皺折,果實嫩果期翠綠,老熟果深紅色,果面光滑,皮薄肉厚,筋辣肉甜,口感微辣到中辣,可生吃,商品性佳。 2、內在品質特征:博湖辣椒營養(yǎng)價值高,富含β-胡蘿卜素,鎂、鉀、鈣、鐵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辣椒堿2.9-4.2(mg/100g),胡蘿卜素0.3-0.5(mg/100g),尤其突出的是還原型維生素C和含鈣量高,VC可達110-140(mg/100g),鈣高達70-80(mg/kg),鐵3.2-4.5(mg/kg),鉀2000-3000(mg/kg),鋅0.2-1.2(mg/kg),鈉20-30(mg/kg),鎂150-170(mg/kg),銅0.1-1.3(mg/kg),硒0.012-0.022(mg/kg)。 3、質量安全規(guī)定:符合NY 5005-2008無公害食品 茄果類蔬菜安全標準。 |
博斯騰湖草魚 | 博斯騰湖草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斯騰湖水域,北緯41°32′至42°14′,東經86°19′至87°26′,總面積1647平方公里 《博湖縣人民政府關于申請劃定博斯騰湖野生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地范圍的函》,博政函〔2012〕36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方標準:《博斯騰湖草魚》(草案) 博斯騰湖草魚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草魚(Ctenopharygnodon idellus)。 二、生長環(huán)境 符合漁業(yè)水質國家標準的湖泊,水體透明度≥200cm,pH值7.5至8.5,溶解氧≥5mg/L。水流平緩,湖底平坦,底質硬,水體中生長有豐富的餌料生物,水生植物覆蓋率≥20%。 三、增殖管理 1.魚種來源:在長江流域國家級原、良種場引進,跟蹤選購,確保苗種來源品系正宗。 2.增殖方式:產地范圍內人工放流自然生長。 3. 苗種放養(yǎng):每年10至11月投放規(guī)格≥100g/尾的魚種。 4. 餌喂:產地范圍內放養(yǎng)不投喂,食自然水體中的自然餌料。 5.生長保護:博斯騰湖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為全湖禁漁期,禁漁期間禁止一切捕撈作業(yè);在博斯騰湖開都河及深入博斯騰湖半徑兩公里范圍內的水域,博斯騰湖西泵站引水渠口深入湖區(qū)半徑一公里范圍內的水域為常年禁漁區(qū),永久性禁止一切捕撈作業(yè);嚴禁電魚、毒魚、炸魚和密網目圍網等嚴重破壞漁業(yè)資源的捕撈行為;嚴禁底拖網作業(yè)、水下采砂和圍湖造田行為,保護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 6. 環(huán)境、安全要求:飼養(yǎng)環(huán)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zhí)行國家相關規(guī)定,不得污染環(huán)境。 四、捕撈 捕撈時間從4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起捕規(guī)格為自然生長4年以上,體重≥4kg/尾。因草魚在博斯騰湖不能自然繁殖,經漁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每年可在開都河河道內進行捕撈。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體態(tài)勻稱修長,腹部平緩(繁殖季節(jié)雌魚除外),體型較大,體色略帶淡金黃色,有光澤,口感肉質細嫩、有彈性、香鮮甜美。 2.理化指標:肌肉中含粗蛋白≥18.3%,粗脂肪≤1.4%。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 |
且末羊 | 且末天然草場遼闊,水草豐美、草質優(yōu)良,草類植物種類繁多,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基地和發(fā)祥地,且末游牧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品種資源,特別是且末羊常年在草場,是天然草場畜牧業(yè)不可缺少的優(yōu)良家畜品種?!袄霾輬鲣侓浯?,天鵝飛來不愿歸”是巍巍昆侖草場的真實寫照。天然草場地域遼闊,羊喜食的蒿類牧草多,牧草營養(yǎng)價值高,羊飲用的都是無污染的昆侖融雪水和地表泉水。正是且末廣袤的地域、獨特的地理特征、豐富的水草資源、孕育出了綠色無污染、味美鮮嫩、無膻味、脂肪含量低、不油膩、香味濃郁,風味獨特的“且末羊”肉。 眾所周知,且末作為典型的半農半牧縣,2011年,該縣提出了“畜牧發(fā)展年”的發(fā)展思路,制定了2011—2020年畜牧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連續(xù)4年出臺草畜產業(yè)扶持政策,每年縣財政投入2000萬元以上用于畜牧業(yè)發(fā)展獎勵和補助。通過出臺優(yōu)惠政策,資金扶持,有效的技術支撐等,加快畜牧產業(yè)鏈前伸后延,實現發(fā)展模式,該縣畜牧業(yè)實現了由單一向多元,產品供給由低端向高端深度轉變?!扒夷┭颉弊鳛樵摽h發(fā)展畜牧業(yè)的特色之一,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fā)展,現已成為縣域農牧業(yè)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和農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由于市場信譽好和具有很大的市場發(fā)展空間,縣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加快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為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且末羊”這一產業(yè)做出了積極努力。 據悉,截至2015年底,肉羊存欄達64.67萬只,出欄46.58萬只,肉產量0.92萬噸,遠銷河北、浙江、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等地區(qū)。如今,畜牧業(yè)被且末人譜寫成一段精彩華章。全縣畜牧業(yè)生產欣欣向榮處于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其中崑山玉羊獲得國家注冊商標,昆其布拉克牧場通過國家有機羊養(yǎng)殖基地的認證,走出了一條具有且末特色的畜牧業(yè)發(fā)展的路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薩爾瓦墩畜牧產業(yè)園區(qū)、吐拉牧場、昆其布拉克牧場、阿羌鎮(zhèn)、奧依牙依拉克鎮(zhèn)、庫拉木勒克鄉(xiāng)、巴州且末種蓄場畜牧繁育有限公司、塔提讓鎮(zhèn)、英吾斯塘鄉(xiāng)、闊什薩特瑪鄉(xiāng)、阿克提坎墩鄉(xiāng)、巴格艾日克鄉(xiāng)、瓊庫勒鄉(xiāng)、托格拉克勒克鄉(xiāng)、阿熱勒鄉(xiāng)、良種場、恰瓦勒墩管委會等且末縣現轄行政區(qū)域 《關于申請劃定“且末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域范圍的請示》且政發(fā)〔2016〕51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方標準:《且末羊》(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