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呼倫貝爾黑木耳 | 別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學分類屬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東北,湖北,浙江,云南都有分布,是中國木耳的生產區(qū),生長于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 木耳子實體膠質,成圓盤形,耳形不規(guī)則形,直徑3-12厘米。新鮮時軟,干后成角 質??诟屑毮?,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類、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熱量306焦、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氣、充饑、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膠體,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礦山工人、紡織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功能。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別名很多,因生長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雞肉鮮美,故亦名樹雞、木機(古南楚人謂雞為機):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稱。人們經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稱毛木耳(通稱野木耳);另一種是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稱為光木耳。毛木耳朵較大,但質地粗韌,不易嚼碎,味不佳,價格低廉。光木耳質軟味鮮,滑而帶爽,營養(yǎng)豐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種,本書所稱黑木耳即指光木耳。 下一篇:內蒙烤羊肉串 |
蒙古居民奶酪 | 奶酪,俗稱“酪蛋子”,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愛的一種奶食品。 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兩種。 生奶酪的做法是,把鮮奶倒入筒中,經過翻攪提取奶油后,將純奶放置在熱處,使其發(fā)酵。當鮮奶有酸味后,再倒入鍋中煮熬,待酸奶呈現出豆腐形狀時,將其舀進紗布里,擠壓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幾塊奶酪,以防不測,備以充饑解渴。 壓成形,或用刀劃成方塊,生奶酪就制做成功了。 熟奶酷的做法與生奶酪的做法略有不同。制做熟奶酪時,先把熬制奶皮剩下的鮮奶,或經過提取奶油后的鮮奶,放置幾天,使其發(fā)酵。當酸奶凝結成軟塊后,再用紗布把多余的水份過濾掉,放入鍋內慢煮,并邊煮邊攪,待呈糊狀時,將其舀進紗布里,擠壓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壓成形,或用刀劃成不同形狀。奶酷做成后,要放置在太陽下,或者通風處,使其變硬成干。 食奶酪方法很多,或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如吃干糧一親細嚼慢咽,越嚼越能品嘗出其中的滋味。 下一篇:呼倫貝爾黑木耳 |
羊肉松 | 羊肉松的產地為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風味制品。 原料配方:羊肉5千克,精鹽150克,白糖150克,蔥末100克,姜末50克,茴香末5克,味精10克,丁香末2.5克,高梁酒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將羊肉除去皮、骨、肥膘、筋腱等,順瘦肉的纖維紋路切成肉條,然后再切成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的短條。 2.煮制:將肉塊用白水煮3小時,以肉絲用手能撕爛為度。 3.炒松:將已經煮過的肉塊放于石臼內,用木棒舂兼用手揉,使肉塊散開。然后再轉入鍋內用文火干炒,邊炒邊用干凈的洗衣板揉搓。炒約3小時左右加入除鹽、糖和味精以外的所有配料,繼續(xù)炒1小時,再加入白糖、精鹽和味精,繼續(xù)炒0.5小時,待肉塊完全成為蓬松的纖維時即可出鍋。 產品特點:黃亮酥香,品質柔軟,絲細松散,食之咸甜適口,營養(yǎng)豐富。 下一篇:呼倫貝爾小麥 |
柳蒿 | 柳蒿別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葉可食用。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進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醬或做餡、做湯。 柳蒿芽,是達斡爾族同胞酷愛的野菜,清朝西清的《黑龍江外記》中記載達斡爾人吃柳蒿芽的風俗時寫道:“野菜有名柳蒿芽,春日家家采食,味初不甚鮮美。” 營養(yǎng)價值:柳蒿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纖維2.1克、胡蘿卜素4.4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煙酸1.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鉀1960毫克、鈣950毫克、鎂260毫克、磷415毫克、鈉38毫克、鐵13.9毫克、錳11.9毫克、鋅2.6毫克、銅1.7毫克。有破血行淤,下氣通絡之療效。 下一篇:牙克石奶皮 |
呼倫貝爾小麥 | “呼倫貝爾小麥”是旱作春小麥,產區(qū)集中在大興安嶺以及大興安嶺以西的高寒地區(qū)。這里無霜期90-120天,日照豐富,自然條件非常有利于小麥的光合作用,明顯縮短了生長期,提高了品質?!昂魝愗悹栃←湣币驯涣袨閲覂?yōu)質春小麥(強筋小麥)種植區(qū)。下一篇:柳蒿 |
牙克石奶皮 | 奶皮以牛奶制成。把新鮮的牛奶裝人盆中,過兩三天以后,上面即結成厚厚的一層奶皮。將這層奶皮疊為雙層揭下來,內夾白糖,吃起來香甜無比。奶皮多在逢年過節(jié)饋送親友和敬老時用。制奶皮用的牛奶,秋天擠下來的最為理想,由于此時乳牛的膘最肥,乳汁油脂也最豐富。 下一篇:蒙古居民奶酪 |
內蒙烤羊肉串 | 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烤羊肉串,是內蒙古的一種傳統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釬上,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然后撒些辣子面、精鹽和孜然粉,數分鐘即熟。其色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膩不膻,鮮嫩可口。 在內蒙古無論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現在飯店里做羊肉串,有了許多創(chuàng)新,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還有竹簽羊肉串、網油羊肉串,有的還用油炸,原料基本差不多。有的在烤之前,把羊肉片拌上蛋清和熒粉做成的糊,這樣烤出來的羊肉串更加鮮嫩。 下一篇:羊肉松 |
扎蘭屯沙果 | 扎蘭屯市沙果栽培歷史久遠,是我國沙果的主產區(qū),出產的黃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品種遠近聞名,是當地招待貴賓、佳朋不可缺少的果品。扎蘭屯沙果特定外觀突出表現在:果形如乒乓球大小、色澤鮮艷、果面光滑且有光澤,果味酸甜、多汁、香氣濃郁,果心肉質呈油浸狀,風味獨特,具有驅蟲明目之功效。扎蘭屯沙果飲品、沙果干食品已名揚海內外、享譽港澳臺。扎蘭屯沙果系農業(yè)部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綠色食品。 ?。?)土壤地貌情況:扎蘭屯沙果產區(qū)主要以山區(qū)丘陵漫崗為主,山區(qū)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69%,北部屬雅魯河谷平原,中部屬架子山低山丘陵,南部屬基爾果山中山丘陵。主產區(qū)土壤以暗棕壤土為主,椐測定有機質含量6.22%以上,全氮平均含量2.34g/kg,有效磷26mg/kg,速效鉀大于65mg/kg,pH值4.9-7.7左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宜沙果的生長。 ?。?)水文情況:扎蘭屯沙果產區(qū)內年平均降水量718.6毫米,水利條件配套齊全,地下水源充足,農田排灌設施配套,水質清澈純凈,水資源保持良好。無污染,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河流分為雅魯河、濟沁河、綽爾河3個流域,年平均徑流量25118萬立方米。水資源豐富,其中河川流量為21.25 億立方米,地下資源5.02億立方米。由于扎蘭屯沙果產區(qū)河流眾多,南北縱向山谷常年有河水流出,呈階梯狀分布,密度較大,流經沙果產區(qū),水質清澈純凈,水資源保持良好,地下水礦物質含量豐富,為扎蘭屯沙果生產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氣候情況:屬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其特點:春季干旱、風大,升溫快;夏季炎熱多雨,降水充沛;秋季降溫劇烈、晝夜溫差大;冬季漫長寒冷,多雪。全年日照時數2411小時,年平均氣溫3.3C°,≥10°C的有效積溫平均達2147°C,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無霜期短,平均110-135天,獨特的氣候條件,非常適于生產優(yōu)質沙果。 ?。?)人文歷史情況:扎蘭屯沙果栽植歷史久遠,是我國北方優(yōu)質沙果的主產區(qū),扎蘭屯市出產的黃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沙果遠近聞名。扎蘭屯沙果又有冷金丹、林檎、無色來、聯珠果等別稱,在《醫(yī)療本草》、《日華子本草》、《開寶本草》、《醫(yī)林篡要》等文獻中均有記載。從19世紀末就開始有零星種植,扎蘭屯市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引進大秋、黃海棠等沙果進行栽植,1950年扎蘭屯農業(yè)生產試驗進行小規(guī)模果樹示范栽培,取得了在高寒地區(qū)栽培果樹的經驗。此后又從黑龍江、吉林等地相繼引進了太平果、大秋等小蘋果苗木,同時開始用山丁子進行人工嫁接培育地產沙果樹苗,并于1952年籌建扎蘭屯河西果樹園藝場,作為沙果栽培示范基地,先后從外省引入黃太平、大秋、黃海棠、紫太平、青太平、七月鮮等,經栽培試驗,沙果耐寒冷、抗凍能力強,適合當地栽培。1958年部分鄉(xiāng)村紛紛建立果園,共建哈拉蘇公社花果山果園等200余處。至1959年,僅扎蘭屯栽培沙果樹就達1506畝,年產水果2.4萬公斤。1981-1990年全市栽培沙果樹4萬畝,年均產沙果600萬公斤。至2000年,沙果種植面積近10萬畝,年采收量約在6萬噸左右,年產值5.4億元。2006年10月扎蘭屯市長征飲料廠生產的綠色天然飲品沙果汁,取得了國家流通產品認證,填補了該項產品國家空白。目前,扎蘭屯市沙果系列飲品揚名區(qū)外,遠銷北京、河北、上海等二十多個省市,“糖心兒”沙果系列飲品香飄京滬津。沙果產業(yè)帶動當地果農實現年增收1140萬元。目前全市已發(fā)展沙果基地1.6萬公頃,深加工企業(yè)2家。扎蘭 屯市臥牛河鎮(zhèn)以沙果“數量多、品質優(yōu)”素有“沙果之鄉(xiāng)”美譽。扎蘭屯生產的純天然沙果汁,2007年榮獲中國(齊齊哈爾)第七屆綠色食品博覽會暢銷產品獎。2008年11月,在呼和浩特第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扎蘭屯市長征飲料廠的純天然綠色食品“沙爽牌沙果汁”受到全國以及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約15000名國內外專業(yè)采購商的青睞;目前,扎蘭屯市積極培育、扶持發(fā)展地方綠色、特色產業(yè),利用當地特有的氣候條件和資源、區(qū)位優(yōu)勢,瞅準沙果系列產品這一市場空白,引導農戶發(fā)展沙果林下間作、庭院種植,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fā)展專業(yè)化林果產業(yè)基地,真正實現農林特色產業(yè)良性循環(huán)和產品保鮮、儲藏、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yè)增效和縣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地域范圍 扎蘭屯沙果的地域保護范圍為內蒙古自治區(qū)扎蘭屯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2°28′-123°17′,北緯47°35′-48°06′,南北長145㎞、東西寬86㎞,主要涉及扎蘭屯市的哈拉蘇辦事處、臥牛河鎮(zhèn)、高臺子辦事處、中和辦事處、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xiāng)、蘑菇氣鎮(zhèn)、關門山辦事處、色吉拉呼辦事處、洼堤鎮(zhèn)9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共計74個行政村??偵a面積1.6萬公頃,年產量24萬噸,年產值達13.5億元。 下一篇:扎蘭屯榛子 |
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 “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它因地而異,有“阿罕伯”、“郎突達貝”、“哈庫麥”、“哈根麥勒格”等幾種不同稱謂。 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聚居區(qū),“魯日格勒”舞是對其民間舞的統稱,多為婦女表演的自娛性舞蹈。據考證,“魯日格勒”的漢語意思為“燃燒”或“興旺”,達語“魯日格勒貝”可以引申為“跳起來吧”。因為表演時邊舞邊喊“罕伯、罕伯”,所以“魯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稱。 “魯日格勒”舞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古代達斡爾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頭的草坪上,圍繞熊熊燃燒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喚,于勞動之余以舞蹈形式抒發(fā)心聲,調整精神,消除疲勞。由此可見,“魯日格勒”與達斡爾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 達斡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魯日格勒”以群舞為主,多表現狩獵生活和勞動場面,表演時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動作較為豐富,腳下以側滑步為基本步伐,舞蹈開始時先唱徐緩輕快的舞歌,舞者隨著歌聲輕柔地舞動起來,旁觀者可任意加入隊伍隨舞,舞蹈氣氛逐漸熱烈,節(jié)奏加快,舞者不斷穿插交換位置,舞蹈達到熱潮時,同時齊發(fā)出“哲嘿哲”、“德乎達”等簡短風趣的呼號,腳上踏出有力的節(jié)拍。“魯日格勒”來源于達斡爾族的勞動生產生活,因此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魚、飛翔、禽類斗鬧的內容及舞蹈形象。如今,在魯日格勒舞的原生地區(qū),這種民間舞蹈備受冷落,面臨失傳的危機,急需采取保護措施。 達斡爾族是個精于騎射、擅長歌舞的民族。聚居在黑龍江省的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舞又稱“哈庫麥勒”。它一方面具有傳統狩獵歌舞的特征,如從原始狩獵篝火歌舞中保留下來圓圈隊形、模仿走獸吼叫和飛禽鳴叫的呼號等內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如隊形有多種變化,演唱的新曲數量增多,歌舞內容更為廣泛,襯詞更加豐富和獨特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庫麥勒歌舞有了比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為主,以舞為輔;第二段“賽舞”,以舞為主,以歌為輔;第三段“打斗”,以打斗為主,演員隨著高聲激昂的呼號,振臂揮向對方,彼此盤旋打斗在一起,最后決出勝負來結束歌舞表演。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獵歌舞發(fā)展和沿革的變化軌跡方面,哈庫麥勒歌舞如同一件“活化石”。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哈庫麥勒歌舞與滿族“莽式”宮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別是在哈庫麥勒歌舞0現的打斗動作與滿族“莽式空齊”的“大率舉一袖于額,反一手于背,盤旋作勢”是基本一樣的,這種相似之處是很值得研究的。 當前,哈庫麥勒歌舞也和其他民間藝術一樣,處于瀕危狀態(tài),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護。下一篇:莫力達瓦柳蒿芽 |
扎蘭屯黑木耳 | 扎蘭屯黑木耳生產歷史悠久,從康熙28年(1689年)就是當地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佳肴,被稱為“素中之葷”。扎蘭屯黑木耳采用多年生長的柞木段或柞木鋸沫,用人工栽培方法進行生產。外在感官特征表現在:黑中透明、型如人耳、耳朵碩大、耳肉肥厚、口感清脆、體態(tài)宛如蓮花,并含有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B1、B2等營養(yǎng)元素。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金發(fā)中副主任稱贊扎蘭屯黑木耳為木耳中極品,具有藥用和保健之功效。扎蘭屯黑木耳系農業(yè)部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綠色食品。 ?。?)土壤地貌情況:扎蘭屯行政區(qū)劃面積1.69萬平方公里,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地貌大體呈現“七林二草一分田”之格局,森林覆被率達67.78%,是全國東北地區(qū)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全市土壤類型為黑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在4.3-7.9之間,有機質含量平均6.11%,屬大興安嶺西草原區(qū)向嶺東松遼平原農業(yè)區(qū)過渡帶,低山、高丘、河谷相間分布,土質肥沃,耕性良好。 ?。?)水文情況:境內水資源豐富。降水為地表水的主要來源,降水比較充沛集中,年降水量460-580毫米。現有渠首工程12處,較大渠道3處,小型水庫2座,塘壩5處,300多座渠系建筑物。河川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很大,過境水的利用量較小,水資源比較豐富,地下水基流量4.43億立方米,占地下水資源量的23.7%,可開發(fā)量1.11億立方米,占地下水基流量的25%,水質保持良好。 (3)氣候情況:扎蘭屯屬中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全年日照時數2619小時,≥10℃的有效積溫平均達2515℃,年降雨量450-550mm,年無霜期110-130天。對優(yōu)質黑木耳栽培極為有利。 ?。?)人文歷史情況:1901年中東鐵路在扎蘭屯地區(qū)修筑與通車后,扎蘭屯地區(qū)人口漸繁,農、工、商各業(yè)初露端倪,扎蘭屯黑木耳也從此走出山林。扎蘭屯市人工培植食用菌首先從黑木耳著手,已有近百年歷史。上世紀60-70年代為試驗和典型示范階段,進入80年代,扎蘭屯市西南各鄉(xiāng)鎮(zhèn)普遍開始人工培植黑木耳,1989年是扎蘭屯人工培植黑木耳的熱潮年,共有黑木耳段約3000萬段。扎蘭屯黑木耳從1980年開始就是當地主要出口農產品,出口到前蘇聯等國家。扎蘭屯市為大興安嶺地區(qū)黑木耳主要產地,每年產量達70萬公斤以上,黑木耳培植戶達8385戶。至2007年,全市黑木耳培植戶達15675戶,年產量700多噸。2008年5月,扎蘭屯市傲林山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100萬斤黑木耳種植加工項目在成吉思汗鎮(zhèn)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扎蘭屯市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構建綠色農畜林產品加工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扎蘭屯市黑木耳開發(fā)前景和獲利空間非??捎^。 地域范圍 扎蘭屯黑木耳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扎蘭屯市境內,位于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東以與阿榮旗相鄰,南與黑龍江省甘南、龍江二縣及扎賚特旗接壤,西與與興安盟相連,北與牙克石市作伴,是呼倫貝爾市向東開放的窗口。歐亞大陸橋濱洲鐵路貫穿全境,內蒙古阿榮旗—廣西北海省際大通道和301、111國道在此交匯。扎蘭屯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東經120°06′-122°19′,北緯47°50′-48°02′。包括南木鄂倫春民族鄉(xiāng)、哈拉蘇辦事處、臥牛河鎮(zhèn)、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xiāng)、蘑菇氣鎮(zhèn)、關門山辦事處、色吉拉呼辦事處、洼堤鎮(zhèn)、浩饒山鎮(zhèn)、柴河辦事處10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及所屬71個行政村,總生產面積260萬公頃,年產量700多噸。 下一篇:扎蘭屯鹿茸 |
呼倫湖秀麗白蝦 | 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稱呼倫湖為“大澤”,《明史》稱呼倫湖為“闊灤海子”,從清代開始,本地居民稱呼倫湖為“達賚湖”。 呼倫湖秀麗白蝦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呼倫湖的特產。秀麗白蝦是呼倫湖中唯一的經濟蝦類,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繁殖力強、營養(yǎng)價值高等特點。呼倫湖秀麗白蝦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秀麗白蝦又稱秀麗長臂蝦。體呈圓筒形,體表光滑,身體透明,成蝦體長一般為35~80毫米,體重0.4克~2.4克。秀麗白蝦是高蛋白、低脂肪生物,鮮蝦所含粗蛋白比同水域魚類高許多。秀麗白蝦的繁殖季節(jié),在呼倫湖水域中5月末至8月中旬,繁殖高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 秀麗白蝦屬雜食性動物,終生以浮游動物、植物碎屑、細菌等為餌料。鮮蝦產量很高,從90年代開始,呼倫湖鮮蝦產量逐年增多,現年產鮮蝦2300噸左右。 2014年,呼倫貝爾市漁業(yè)技術推廣站申報的“呼倫湖秀麗白蝦”通過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地域范圍 呼倫湖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倫貝爾草原腹地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里市之間,地處東經116°58′----117°47′,北緯48°40′----49°20′之間,屬高緯度地區(qū),湖水面積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為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呼倫湖水以肥(天然餌料豐富)、大(面積廣闊)、潔(無工業(yè)污染)、活(有三條河為水源吞吐)而著稱,以呼倫湖為主體的“三湖”(呼倫湖、貝爾湖、烏蘭諾爾)和“三河”(克魯倫河、烏爾遜河、達蘭鄂羅木河)形成了完整的呼倫湖水系。呼倫湖盛產鯉、紅鰭魚白、餐條魚、鯽、鲇、狗、蒙古紅魚白、秀麗白蝦等31種水產品,年最高產量可達1萬噸左右,是內蒙古最大的天然、綠色、有機水產品生產基地。呼倫湖年產秀麗白蝦2500噸,地域保護總面積 23萬公頃。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形態(tài)特征:體呈圓筒形,體表光滑,身體透明,成蝦體長一般為55-85毫米。 2、內在品質:呼倫湖秀麗白蝦富含蛋白質和十余種氨基酸。每100克蝦肉中氨基酸總量>15克,其中天門冬氨酸>1.50克、蘇氨酸>0.50克、絲氨酸>0.55克、谷氨酸>2.00克、脯氨酸>0.70克、甘氨酸>0.90克、丙氨酸>0.90克、胱氨酸>0.10克、纈氨酸>0.70克、蛋氨酸>0.60克、異亮氨酸>0.70克、亮氨酸>1.00克、酪氨酸>0.50克、苯丙氨酸>0.90克、賴氨酸>1.00克、組氨酸>0.30克、精氨酸>1.00克。每100克蝦肉中含蛋白質>18克。每100克蝦肉中含鈣>800毫克、含鐵>2.50毫克、含鋅>1.20毫克、含鎂>65毫克。每100克蝦肉中含膽固醇<100毫克。氨基酸、蛋白質含量豐富,因此肉味鮮美,是淡水食用水產品中的上品,是水產品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 3、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標準執(zhí)行(NY5053-2005)。下一篇:呼倫湖鯉魚 |
呼倫湖小白魚 | 呼倫湖小白魚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呼倫湖的特產。呼倫湖特產的小白魚被譽為“魚中極品”,來這里的游客都要品嘗一番。呼倫湖小白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呼倫貝爾的呼倫湖,又名達賚湖,意思是“海一樣的湖”,面積2339平方公里,有兩個香港那么大,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北方最大的湖。呼倫湖已經有近一個世紀的漁業(yè)生產史,冰凍的湖下藏有鯉魚、鯽魚、油餐鰷、蒙古紅鲌、鯰魚、秀麗白蝦等30余種魚類。呼倫湖的小白魚也叫“白條”,最大的就可以長到二、三兩,如果長到最大的時間不打撈就死了,用小白魚做的罐頭是達萊湖的特產。 2014年,呼倫貝爾市漁業(yè)技術推廣站申報的“呼倫湖小白魚”通過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地域范圍 呼倫湖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倫貝爾草原腹地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里市之間,地處東經116°58′----117°47′,北緯48°40′----49°20′之間,屬高緯度地區(qū),湖水面積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為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呼倫湖水以肥(天然餌料豐富)、大(面積廣闊)、潔(無工業(yè)污染)、活(有三條河為水源吞吐)而著稱,以呼倫湖為主體的“三湖”(呼倫湖、貝爾湖、烏蘭諾爾)和“三河”(克魯倫河、烏爾遜河、達蘭鄂羅木河)形成了完整的呼倫湖水系。呼倫湖盛產鯉、紅鰭魚白、餐條魚、鯽、鲇、狗、蒙古紅魚白、秀麗白蝦等31種水產品,年最高產量可達1萬噸左右,是內蒙古最大的天然、綠色、有機水產品生產基地。呼倫湖年產小白魚7000噸,地域保護總面積 23萬公頃。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形態(tài)特征:體長側扁,側扁而高,頭小,全側深銀白色,每個鱗片的邊緣顏色稍深。背鰭條,Ⅲ7;臀鰭Ⅲ12-15;側線鱗42-46;下咽齒三行1.1.4-5.4.1;全身銀白,鰭灰白色。 2、內在品質:呼倫湖小白魚富含蛋白質和十余種氨基酸。每100克魚肉中氨基酸總量>15克,其中天門冬氨酸>1.30克、蘇氨酸>0.60克、絲氨酸>0.60克、谷氨酸>2.00克、脯氨酸>0.70克、甘氨酸>1.00克、丙氨酸>0.80克、胱氨酸>0.20克、纈氨酸>0.60克、蛋氨酸>0.50克、異亮氨酸>0.70克、亮氨酸>1.10克、酪氨酸>0.50克、苯丙氨酸>0.80克、賴氨酸>1.10克、組氨酸>0.30克、精氨酸>0.90克。每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5克。每100克魚肉中含鈣>1000毫克、含鐵>3.00毫克、含鋅>3.20毫克、含鎂>35毫克。每100克魚肉中含膽固醇<150毫克。氨基酸、蛋白質含量豐富,因此肉味鮮美,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是水產品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 3、遺傳特性:適應能力強,具有雌雄兩性,體長為8厘米性成熟,產卵期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浮游植物的微囊藻、鼓藻、柵藻和矽藻以及著生絲狀藻和枝角類為食。該品種魚是一個區(qū)域性的種群棲息于呼倫湖的東西兩岸,以沙質底的西岸為多,那里也是產卵場地。 4、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標準執(zhí)行(NY5053-2005)。下一篇:呼倫湖秀麗白蝦 |
莫力達瓦大豆 | 莫旗是我國大豆種植歷史悠久地區(qū),該旗又是全國以縣為單位大豆產量最高的縣,素有“大豆之鄉(xiāng)”之美譽。據《遼史叢考》、《達斡爾族社會歷史調查》等文獻記載,達斡爾族在19世紀中葉以后就開始在莫旗大面積種植大豆,已有百余年的大豆種植歷史,時至今日大豆種植規(guī)模在410萬畝左右。 1、外在感觀特征:莫力達瓦大豆屬于蝶形花科,大豆屬,籽粒黃色圓潤,籽粒整齊勻稱。 2、內在品質指標:莫力達瓦大豆營養(yǎng)豐富,品質優(yōu)、非轉基因。脂肪含量在21%以上,蛋白質含量在33%以上,大豆苷含量在165mg/kg以上,氨基酸總量大于31%,并富含大豆異黃酮等物質。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于大興安嶺東南麓,地質學觀點屬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自東向西可劃分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全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大興安嶺支脈形成的低山區(qū),北部山岳地帶占全旗面積的74%,中部丘陵地帶占全旗總面積的20%,南部為松嫩平原的北部邊緣,占全旗總面積的6%,海拔高度在173—638米之間。自治旗全境南北長203.2千米,東西寬125千米,西北以扎格熱山為界同阿榮旗為鄰;西南以諾敏河同黑龍江省甘南縣交界;東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訥河縣毗鄰;東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嫩江縣相望;北部與鄂倫春旗相鄰。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大豆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尼爾基鎮(zhèn)、漢古爾河辦事處、登特科辦事處、寶山鎮(zhèn)、杜拉爾鄉(xiāng)、阿爾拉鎮(zhèn)、庫如奇辦事處、西瓦爾圖鎮(zhèn)、塔溫敖寶鎮(zhèn)、坤密爾堤辦事處、臥羅河辦事處、騰克鎮(zhèn)、哈達陽鎮(zhèn)、額爾和辦事處、巴彥鄉(xiāng)、紅彥鎮(zhèn)、奎勒河辦事處17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及所屬220個行政村,保護范圍位于北緯48°05'-49°51',東經123°33'-125°16'之間??偵a面積400萬畝,年產量56萬噸。 下一篇:達斡爾扎恩達勒 |
西旗羊肉 | 新巴爾虎右旗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核心區(qū)域,牲畜頭數達500萬只。2010年,“西旗羊肉”通過了地理標識保護產品認證。 西旗羊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布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制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最佳原料。 其干物質的含量最高可高達51.97%,比一般羊肉高4.59%。西旗羊肉肉質化學成份中,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低,脂肪品質好。肌肉的脂肪酸主要由-酸、軟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亞麻酸組成,占91.5%。西旗羊肉還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含量較高、搭配合理,特別是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的相對含量比其它羊肉高,使得西旗羊肉鮮嫩可口,味道特別好。西旗羊肉中谷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14.5mg/100mg,人體必需的幾種氨基酸含量也很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7.15mg/100mg,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一般羊肉,羔羊肉則明顯高于一般羊肉。 新右旗(西旗)西旗羊肉,自古就享有盛名,據《扎萊諾爾文化之旅》、《新巴爾虎右旗志》、《蒙元文化》、《新巴爾虎蒙古族史話與民間傳說》等書籍記載,呼倫貝爾名字就來源于新右旗,呼倫貝爾羊來自原蒙古羊。成吉思汗在呼倫湖畔迎親時(《鐵木真湖畔娶親》)所吃的蒙古九珍中,蒙古羊就是其中一珍,九九全羊席和肉制品制成的餡餅,又香又脆,成吉思汗用贊嘆口氣稱其為“長到十八歲吃過最香的飯”(《成吉思汗0湖畔娶妻》)。史載長春真人丘處機于公元1220年來到呼倫貝爾呼倫湖畔,平時以素為食的丘處機,吃了西旗羊肉后贊不絕口,并把呼倫貝爾白蘑和金針菇等做湯,將西旗羊肉切成片狀一同放入鍋內,待熟后沾腌制而成的野韭菜花而食,其味道別具一格。后來丘處機將此吃法傳授給蒙古族人民(《木炭火鍋涮羊肉》)。明朝明成祖來到呼倫湖畔祭敖包,他按照蒙古族習慣,把蒙古族最高的祭祀品呼倫貝爾羊用來祭祀,得到蒙古族牧民的認同,與當地人民產生了共鳴(《明成祖達賚湖畔祭敖包》)。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清朝為了加固邊防,先后移住6000多人,其中把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移來自愿入籍的巴爾虎蒙古族2400人,按索倫兵制編成兩翼八旗,稱兩翼八旗為新巴爾虎,通過放牧擴展了蒙古羊群。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有原國家副主席-、原國家領導人-、原天津市副市長孫海麟、0中央政治局華北局-李雪峰及全國知名人士葉圣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吳組緗、翦伯贊等前來參觀視察,均對西旗羊肉給予了極高的贊譽。 截止2008年牧業(yè)年度牲畜頭數達219萬只,年出欄100萬只,年加工羊肉產品20000噸,目前已經開發(fā)出幾大系列、數十種產品,其中包括速凍精制羔羊肉卷、帶骨羊排、凈小腿肉、羊頭肉、羊蹄等產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東、河北、東北三省及韓國等國際市場,產品供不應求,深受客商和消費者的好評。隨著旗里招商引資和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西旗羊肉的市場和知名度不斷的提高,市場需求量供不應求,呼倫貝爾羊以其獨特的純天然、無污染、無膻味,肉質鮮嫩的特點有效引起了國內國外游人的信賴。尤其經過企業(yè)國際體系認證和有機認證,此產品將大量打入國內國際市場,其前景大為可觀。下一篇:白奶豆腐 |
阿榮旗柞蠶 | 阿榮旗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大的柞蠶放養(yǎng)基地,為推進這一特色產業(yè)強勢發(fā)展,該旗制定出臺了《阿榮旗2010年—2013年柞蠶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引導和扶持蠶農通過建設專業(yè)村和商品繭基地,走農科教、貿工農一體化的發(fā)展路子。蠶業(yè)部門將全旗蠶業(yè)劃分七個專業(yè)技術服務區(qū),每個區(qū)都重點開展了專業(yè)技術培訓,同時將自行編寫的《蠶業(yè)技術手冊》和《蠶業(yè)知識問答》等知識讀本發(fā)放到蠶農手中,為蠶農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加強蠶場管理,推行科學化、規(guī)范化、合理化的柞蠶放養(yǎng)方式,全旗宜蠶柞林開發(fā)面積連續(xù)5年實現了年增500把的良好發(fā)展勢頭,全旗現有柞蠶專業(yè)合作社29個,蠶場已成為該旗防風固沙的天然綠色屏障,通過柞林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美麗與發(fā)展雙贏。 地域范圍 阿榮旗柞蠶主要產自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那吉鎮(zhèn)、-鎮(zhèn)、亞東鎮(zhèn)、霍爾奇鎮(zhèn)、向陽峪鎮(zhèn)、得力其爾鄂溫克族鄉(xiāng)、查巴奇鄂溫克族鄉(xiāng)、音河達斡爾鄂溫克族鄉(xiāng)、新發(fā)朝鮮族鄉(xiāng)等5個鎮(zhèn)、4個民族鄉(xiāng)。西部與扎蘭屯市隔河相望,東部與扎格敦山嶺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為鄰,北部和鄂倫春旗相連,西北部與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地理坐標:東經122°02′30″~124°05′40″,北緯47°56′54″~49°19′35″,總面積13600平方千米,柞蠶保護規(guī)模60萬畝,年產量1300萬斤。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品種特征:阿榮旗柞蠶屬于鱗翅目大蠶蛾科柞蠶屬,古稱野蠶、槲蠶。卵色發(fā)白,蟻蠶體為紅色、壯蠶體主色淡綠色側色淡黃色、蛹為淡褐色。蠶體長4.5—6.5厘米,直徑3.5—4.5厘米,新鮮成熟蛹體體態(tài)飽滿,手感挺實,不松軟。 2、內在品質:阿榮旗柞蠶中含蛋白質15.87%、含粗脂肪8.02%、含灰分1.21%、含水分71.84%、其中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含量為13.59%,另外每100克含鈣8.11mg、含鎂19.09mg,每1千克含鋅1.85mg。 3、安全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蠶種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產地環(huán)境按《 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NY/T391-2000)標準規(guī)定等規(guī)定進行生產。貯藏執(zhí)行《綠色食品貯藏運輸準則》(NY/1056-2006)等相關規(guī)定。下一篇:駝峰扒口蘑 |
陳旗鯽 | 由呼倫貝爾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組織實施,陳巴爾虎旗漁政漁港監(jiān)督管理所申請,農業(yè)部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陳旗鯽”順利通過評審答辯、全國公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公示[2016]第3號)。申請材料通過市、旗兩級農牧業(yè)部門審核確認和自治區(qū)農牧業(yè)廳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機構初審合格,并經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guī)定的登記保護條件,農業(yè)部擬準予登記,依法實施保護。 劃定的產地保護范圍為陳巴爾虎旗所轄鄂溫克蘇木、巴彥哈達蘇木、東烏珠爾蘇木、西烏珠爾蘇木、哈達圖牧場共4個蘇木和1個牧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2′46.16〃~119°20′07.76〃,北緯49°46′57.65〃~50°12′50.26〃。質量控制技術規(guī)范編號AGI2016-03-1951。 2016年第三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公告第2468號)根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guī)定,陳巴爾虎旗漁政漁港監(jiān)督管理所申請對“陳旗鯽”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條件,準予登記,特頒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 下一篇:呼倫湖小白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