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雅魯藏布江(拉薩河) | 雅魯藏布江 從沃卡東面的切那山口,繞過海拔 6000米的沃德貢杰山,就到達了海拔4000米的高山牧場、每到夏季臨萬木復蘇的時候,牧場就象一匹巨大的錦緞、那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就尤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它上面。由于海拔高,這里的氣候變幻莫測,時而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時而烏云蔽日,雨雪交加。在牧場的盡西南就是努布角,到了努布角就象是到了地邊,雅魯藏布江從西向東把這里深深地切割開來,要再往前行就必須下一個坡度在60度左右的陡坡,一直到海拔3500米的江邊。在努布角居住的只有五六戶牧民、他們過著無拘無束的游牧生活,只有冬天最冷的季節(jié)才回到這里,從努布角到江邊后向東20多公里是涅喀瀑布,向西約5公里是增瀑布?! ∧ζ俨荚谶_古村東約 1公里的地方,從努布角開始直到達古,山路在距江面20米高在山坡上與江水平行,這條山路的兩邊長滿了野桃樹,杏樹,還有各色的杜鵑花,策馬行使近三小時就能到達古,達古氣候濕潤,空氣益人,達古人以漁獵為主,在山坡的平壩上種一些青稞,豌豆,過著真正的山里人生活,他們住的房子是以木石為原料,房屋獨特、實用,就象其他山里人一樣,似乎生來就具有上山打獵,下江抓魚的本領,有吃干魚的生活習慣,在達古常年傾聽著雅魯藏布江發(fā)出的巨大咆哮聲,這聲音就來自涅喀溫泉?! ∧υ诓卣Z中是魚嘴的意思,每年春夏之交,下游的魚在這里集結(jié),等待水漲后游向上,形成一個天然的魚庫,每秒近千立方米的江水從上面下將魚群攪得上下翻滾,涅喀瀑布是地質(zhì)構(gòu)造斷裂形成的,江水一塊巨大的圓形巖石阻礙江水下流而形成大落差,冬季水位下降,江水從圓石兩側(cè)溢流,形成 6米高的兩個大跌水。夏季水位上漲,水從圓石頂部下瀉,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形成落差7至8米的瀑布,是雅魯藏布江一大狀景。當你看到澤當附近6至7公里寬的雅魯藏布江時,怎么也想不到這里的江面只有近40米寬。 從達古朔江而上到努角后,再走5公里就是增瀑布,增在藏語中就是瀑布,去增瀑布的路一半要在懸崖陡壁上走,一半要從懸崖落下的巨石上跳躍前進。沿途有一些猴群在懸崖邊的果樹上摘食野果。懸崖上的路高出江面近百米,一面是懸崖下洶涌的江水,一面是絕壁萬丈的高山,走過這段山路后下到江邊,就開始在突兀的巨石山跳躍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到石下迷宮般的江岸。增瀑布猶如決堤洪水濺起無數(shù)浪花,激起重-霧,陽光下水霧形成美麗的彩虹,氣勢壯觀,美麗,這個落差5米的瀑布也是一塊巨石阻塞形成的。雅魯藏布江在這一段落差很大,形成喘急的流量,它切割地表形成有名的大峽谷?! ⊙鹏敳夭冀髰{谷是大自然的杰作,峽谷中的瀑布是杰作中的精品,正象這自然一樣,這里的人民樸實,自然,他們真誠,善良、美好,你到他們中間,永遠也不會感到陌生,不信的話你可以去一次達古?! 【包c位置 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 |
鄧薩提寺 | 鄧薩提寺為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囁_提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桑日縣桑日鎮(zhèn)(原降鄉(xiāng))帕竹村以北、郭卡拉山脈東段俄木雪乃波斯溫之黑山山坳,寺廟北靠黑山,南臨寬闊的雅魯藏布江,東西兩面山巒形成天然屏障。這里海拔為4410米, 鄧薩提寺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3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東西長1000多米,南北寬500多米,堪稱噶舉派寺院之最。鄧薩提寺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雄偉壯觀。自西向東建筑群分別由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jīng)堂、大殿及神殿等組成?! ∴囁_提寺作為噶舉派四大支中的一支即帕竹噶舉的祖寺,它的建筑結(jié)構(gòu)十分完美,寺內(nèi)保藏極為豐富的文物,是西-史上盡人皆知的山南境內(nèi)最為富有的寺院。但是,未能幸免“文革”無情的洗劫,從而使這座聞名全藏的富麗堂皇的宗教建筑及其所有的珍貴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鄧薩提寺1962年被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鄧薩提寺是藏傳佛教噶舉派中著名的帕竹噶舉的祖寺,同時又是帕竹王朝興盛之地,一些藏學家同時還認為是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開創(chuàng)者,因此無論從研究西藏宗教史還是西藏政教合一的歷史,鄧薩提寺都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囁_提寺在帕竹王朝時期得到了明中共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其興盛時期制作的宗教造像完全仿造明代造像,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被稱為鄧薩提造像,可以說是西藏明代造像的精品,這對研究西藏的造像歷史和冶煉工藝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價值。 |
沃卡溫泉 | 沃卡溫泉旅游景區(qū)位于西藏山南市桑日縣,距離澤當約100公里。從桑日縣城坐車向東行70公里,就是沃卡。宗喀巴大師的傳記上說,宗喀巴從青海到西藏來云游時,得到了觀世音菩薩的啟示,說只要宗喀巴到一個人們喜愛的叫沃德貢杰神山的地方去,他就能成為偉大的佛教弘揚者?! ∥挚ㄓ袃蓷l河流和七處溫泉,當?shù)厝烁鶕?jù)水溫和水色把它們分為白水、黑水、熱水、溫水和冷水。白水是從增期溝流來的雪水,在夏季,增期河水像流過的牛奶;黑水是白金溝里流來的,人們稱它德日木河。這兩條河加上龍河被當?shù)厝朔Q為“三神河”,分別代表觀音菩薩、金剛持護法神和文殊菩薩?! ∥挚ǖ臒崴侵钙咛帨厝?,其中兩處的溫泉足以把雞蛋燙熟。溫水是指從草原下泉眼里冒出的水,泉水四季常溫,是人們經(jīng)常洗衣、洗菜的理想水源?! ∮捎谖挚ǖ臏厝梢灾委煻喾N疾病。所以經(jīng)常有人不遠萬里前來享受。沃卡不僅有多處溫泉,這里獨特的民俗,優(yōu)美的風景也是人們蜂擁而至的原因?! в挝挚ㄓ性诤?、黑龍河和德日木河三條神河。溫泉共七處,呈星狀散布于沃卡鄉(xiāng)境內(nèi)的草原上。盛傳此處泉能治多種疾病。其中以專供0-使用的卓羅喀溫泉最為著名。春夏之季來此休閑沐浴者甚眾。 西藏山南桑日縣 |
曲龍寺 | 曲龍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埶挛挥谖挚ㄠl(xiāng)政府以南,沃德貢杰山北面。曲龍寺依山而建、背靠雄偉的沃德貢杰雪山,面向遼闊的沃卡草原。 導游曲龍寺依山而立,背靠雄偉的沃德貢杰雪山,面向遼闊的沃卡草原?! ∏埶率倾◆斉傻脑缙谒略褐唬?393年,36歲的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率同師徒弟子共九人赴沃卡卻隆靜修”宣傳格魯派教法。當時沃卡宗的宗本扎西倫珠因篤信佛教,自愿作了這師徒九人的施主。宗本極力要求為這九名在巖洞中修行的師徒修建一座道場。于是在宗喀大師的應允旨意下修了一座長14肘,寬11肘的經(jīng)堂,直到1969年這座經(jīng)堂依然如故,這就是曲龍寺初建的情況。以后“大師拜三十五佛懺,手足指皆已破裂,石上磨成手足和頭部跡印。復在一個比較大點的而根也很穩(wěn)固的四方石盤上作曼荼羅供,以腕部磨試,兩腕皆傷,把石磨轉(zhuǎn)得很平滑”。這兩塊石頭就由他的弟子供奉于寺院之內(nèi),至今遺跡仍在,成為該寺的鎮(zhèn)寺之寶。從此以后宗喀巴大師以曲龍寺為落腳點,在沃卡一帶傳授格魯派教法?! ? 西藏山南桑日縣 |
達古景區(qū) | 達古景區(qū)位于桑日縣和加查縣交界處,屬桑日縣增期鄉(xiāng)達古村,距桑日縣縣城40公里, 平均海拔3200米。是西藏旅游東環(huán)線的必經(jīng)之地,在這里雅魯藏布江兩岸的大山陡峭險峻、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奔騰咆哮、堪稱雅魯藏布江第一峽谷?! {谷北側(cè)山谷里氣候濕潤、植被茂密、山溪清澈、這里有棕熊、藏獼猴、雪雞、雪豹等國家級保護動物。還盛產(chǎn)蟲草、貝母、雪蓮、紅景天等品種繁多的稀有藥材,令人新奇的還生長有紅牡丹、各類杜鵑、龍膽、點頭菊、報春花等觀賞價值很高的花卉?! ≌^“山腳盛夏山頭雪,山麓艷秋山頂冰”,這里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其由此形成的獨特風景,著實令人如臨仙境、如癡如醉?! ∵_古的民風更是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達古村位于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達古盛產(chǎn)達古石鍋和特色飲食達古石鍋魚,這里有蓮花生大士的化緣缽、千佛崖等自然形成的奇石景觀。 達古景區(qū)有四處景點,分別是:達古溪流景點、白溝景點、街需景點,嘎堆雪追景點。其中街需景點正在建設中?! ?/p> |
沃卡三圣 | 沃卡三圣指的是沃卡地區(qū)的沃德貢杰雪山及其上的曾期河、黑龍河和德日木河三條神河,七處溫泉?! ∥值仑暯苎┥街鞣?000米左右,山上景色秀麗,環(huán)境優(yōu)美。宗喀巴在創(chuàng)立格魯派之前曾到此山修行和傳法,因而,沃德貢杰雪山被視為神山。山上的曲龍寺,傳說系宗喀巴親手所建,被認為是格魯派最早的寺院。寺中還珍藏著留有宗喀巴手印和頭部印的石頭,以及宗喀巴所騎牦牛的一只腳等圣物。 沃卡的曾期河、黑龍河、德日木 河被視為神河,傳說分別代表觀音菩薩、金剛持、0神?! ∥挚ㄓ袦厝咛?,呈星狀散布于沃卡鄉(xiāng)境內(nèi)的草原上。因富含各種礦物質(zhì),故有顯著的醫(yī)療保健作用。其中以專供0-使用的卓羅喀溫泉最為著名。春夏之季來此休閑沐浴者甚眾。 |
阿市鄉(xiāng)中寨 | 阿市鄉(xiāng)中寨 阿市鄉(xiāng)中寨村自然風景類型多樣,遍地奇峰異石、怪石叢林,有“三漲水”、石筍、鏵口山、仙人罩、童子拜觀音、五虎生爪、一線天等景點,景區(qū)處處能聞到草木芳香,兩條涓涓溪流匯集于景區(qū)中部,形成多個清澈見底的天然湖泊,素有臺頭“張家界”,低頭“九寨溝”之美譽。其中“三漲水”一日三漲,充滿神秘;公元1657年吳三桂平西時曾屯兵10余萬于此,建九十九營,一營生九寨,營寨相連,寨營相生,撲朔迷離,奇聞異事不勝枚舉,是山與水交融,人與自然和諧的旅游勝地。景區(qū)內(nèi)有各種珍禽異獸,山青水秀,小河兩岸楊柳低垂,一派秀麗的田園風光景象;景區(qū)內(nèi)有千畝林場,植被覆蓋率高達75%,空氣清新,是難得的天然大氧吧。 |
貢德林草原 | 貢德林草原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桑日縣增期鄉(xiāng),距離318國道40KM。是西藏南環(huán)旅游線路的重要景點之一,從澤當至桑日經(jīng)過景點可直達拉薩,形成環(huán)線。由于環(huán)線景點豐富,類型多樣,此線路已成為西藏旅游的熱點線路。 貢德林草原位于桑日縣增期鄉(xiāng),總面積達50多萬畝,是西藏著名的高山牧場之一,是西藏南環(huán)線和東環(huán)線上的重要景點之一?! ∽哌M廣袤的貢德林草原,仿佛進入了牧人的天堂,馬駒嬉戲,牦牛悠然,氈帳炊煙,一派迷人的草原風光,讓人真正體會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xiàn)牛羊”的悠遠意境。 貢德林草原是西藏最有名的酥油產(chǎn)地,其酥油以前是專供達官顯貴所用,其味香醇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曾經(jīng)一段時間專供0喇嘛享用,所以被人們稱為“御用草原”。 走進這片豐腴的高山牧場,觀賞馬駒的嬉戲和牦牛的悠然,聆聽雀鳥的歡笑,你真正體會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悠遠意境,使你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包c位置 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桑日縣增期鄉(xiāng) |
小河景區(qū) | 小河景區(qū) 小河景區(qū)位于畢節(jié)市大新橋辦事處小河村,離城5公里,彝語稱為“那魯米”,漢語意為黑龍之鄉(xiāng)。奇山異石林立,天然溶洞薈萃,彝族風情濃郁,是景區(qū)三大特色。景區(qū)面積約20平方公里,奇峰異石林立,伏流溶洞云集,其自然景觀之多,民族風情之濃,科考及開發(fā)價值之大,令世界上任何一個旅游景區(qū)都難以望其項背。虛懷空曠、鬼斧神工的那魯洞,乃傳說中小黑龍深居簡出之宮殿,為現(xiàn)實里全世界溶洞漂流之惟一,洞容比譽冠全球的佛拉沙西溶洞大5倍,比織金柯大1倍;洞內(nèi)堆積物比號稱世界之最的古巴馬下山溶洞石筍高10余米,比織金洞石筍高3米余。洞內(nèi)景觀奇幻莫測,令人嘆為觀止。 |
嘎堆需追 | 嘎堆需追景點 漢語釋義為應允講經(jīng)說法。相傳松贊王時期,文成公主為領略雅礱的自然風景,便親臨達古景區(qū)觀賞,途中聞得孩童跌水哀嚎聲,當即架起皮船設法救助,無奈孩童淹死,便起慈悲之心,大舉超度儀式,并將行李、法器作為嬰靈的貢品就地棄留,此舉被當?shù)乩习傩盏弥?,將文成公主認定“空行母”化身,連番請求講經(jīng)說法,文成公主應允并廣布佛法。由此,該傳說被當?shù)乩习傩沾鄠?,并將典故取為地名“嘎堆雪追”流至今日。此外,景區(qū)內(nèi)還可觀賞當年文成公主所棄留的行李及法器化石。形狀神似,意蘊不減?! ?/p> |
桑日馬鹿自然保護區(qū) | 桑日馬鹿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桑日縣增期鄉(xiāng)境內(nèi),從澤當向東行駛80公里即可到達。主要分布在貢德林、幫貢、達杰、夢瓊等地?! ∩H振R鹿自然保護區(qū)河谷開闊,樹林灌叢隱蔽條件很好,給西藏馬鹿、白唇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被確定為國家一級動物保護區(qū)。目前,該地的馬鹿數(shù)量已達到5100多頭,活動范圍約5000平方公里?! 【皡^(qū)內(nèi)還有西藏的名貴中草藥蟲草、貝母等。由于景區(qū)風景秀麗,游客絡繹不絕,既可參觀自然風光,又可參觀野生動,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 ?/p> |
沃德貢杰雪山(沃德貢姐雪山) | 沃德貢姐雪山 沃德貢杰的化身是西藏桑日縣沃卡地方一座山峰,海拔5998米。沃德貢杰神山群峰逶迤延綿,主峰巍峨壯觀,向西北俯瞰著沃卡大地;東南側(cè)是雅魯藏布咆哮開鑿的達古大峽谷和達古自然風景區(qū)?! …h(huán)沃德貢杰神山有一條朝圣路。這一路都有許多圣地、修行洞、風景名勝、歷史遺跡、神奇的泉水和山勢地質(zhì)奇觀。特別是宗喀巴在沃卡地區(qū)、沃德貢杰神山周圍,留下眾多傳說、遺跡和遺址?! ≡谶@里可以朝圣十多座格魯派形成時期的早期寺廟,還有拉頂?shù)仍S多著名日追、修行洞等。宗喀巴大師為沃德貢杰山神授居士戒、宗喀巴在牧童處打尖及吃飽后的喜形悅色等方面的地名和精彩故事等?! ”庋┥w的喜瑪拉雅山,無疑是大自然的舉世杰作。在它的中段北麓,寧金康沙、曲布曲姆、蒙達崗日等冰川,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四季積雪不化。雅拉香布大雪山,神形如面貌兇頑的牦牛。沃德貢姐雪山的沃卡溫泉,是歷代0-沐浴的地方。掄勇冰川還有個水溫60度左右的甘扎溫泉。 |
巴郎卻康 | 導 游 巴郎卻康占地280平方米,位于桑日縣絨鄉(xiāng)巴郎村內(nèi)?!?介 紹 巴郎卻康是現(xiàn)在僅存的幾座吐蕃時期經(jīng)堂之一,保存有大量吐蕃時期的遺跡,也是典型的吐蕃風格建筑,同時該寺還藏有許多吐蕃時期的手寫經(jīng)書和樺皮經(jīng)書,非常珍貴。 |
卡瑪當寺 | 卡瑪當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卡瑪當寺位于山南桑日縣城東約2.5公里的一處山腰上。最初建于公元11世紀,為嘎當派寺,11世紀中后期改宗希解派(莫吉派),大約在公元17世紀,又成為格魯派寺院,但仍保留了希解派的某些儀軌。 卡瑪當寺在文革中被毀,1986年重建。主供莫吉洛吉卓瑪塑像。莫吉洛吉卓瑪,是藏傳佛教史上開創(chuàng)一派門風的一位獨特女性。她在佛學上根據(jù)希解派的教義,吸收嘎當派的一些長處,傳下了以法鼓唱教區(qū)別于其他教派儀式的莫吉派。當時莫吉派在西藏得到了廣泛傳播。在佛教歷來輕視婦女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在提高婦女地位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
恰嘎曲德寺 | 恰嘎曲德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虑滤挛挥谏H湛h絨鄉(xiāng)境內(nèi),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于16世紀末,屬格魯派。為受第三世0-旨意而興建的格魯派寺院。寺內(nèi)壁畫眾多,題材廣泛?,F(xiàn)僧舍已毀,主殿保存較好。 |
地區(qū) | 景點 |
---|---|
桑日鎮(zhèn) |
---- |
增期鄉(xiāng) |
---- |
白堆鄉(xiāng) |
---- |
絨鄉(xiā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