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楊宇霆 (1885~1929) 北洋軍閥執(zhí)政時期奉系軍閥首領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楊宇霆(1885—1929),原名玉亭,號凌閣,后改鄰葛,1885年出生,法庫縣紅五月鄉(xiāng)蛇山溝村人?! 钣铞?0歲時入私塾讀書。1904年,去錦州考中秀才。清朝廢科舉辦學堂后,考入奉天省立中學堂讀書,學習較優(yōu),以高才生聞名于校,畢業(yè)后入奉天陸軍學校。1906年,被選送去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第七期學習。1910年5月畢業(yè)回國,被派任長春陸軍第三鎮(zhèn)炮兵見習隊官?! ?912年,楊宇霆任東三省講武堂炮兵上校教官。不久,調到北京陸軍部任科員。1916年4月,張作霖任命楊宇霆為奉天督軍署參謀處長,不久升任督軍署參謀長。1916年6月,張作霖創(chuàng)辦奉天軍械廠,楊宇霆兼任該廠兵器科科長。在奉軍趨兵關內、混戰(zhàn)中原的每一重大決策中,楊宇霆都參預并出謀策劃?! ?918年2月,段祺瑞與張作霖、楊宇霆合謀在秦皇島截取北洋軍閥0代理總統(tǒng)馮國璋之軍械船,即傳聞一時的“秦皇島劫械案”。張作霖、楊宇霆用劫獲的27000支步槍,武裝了7個混成旅,并在軍糧城組成奉軍總司令部,張作霖任總司令,徐樹錚為副總司令,楊宇霆為參謀長。1919年秋,張作霖籌建東三省兵工廠,楊宇霆兼任該廠廠長。不久,楊宇霆與徐樹錚合謀,動用奉軍經費和軍械,準備另建軍隊,被張作霖發(fā)覺后,將其解職。此后,楊宇霆依附徐樹錚先后任北洋軍閥0-侍從武官和西北邊防軍司令部參謀?! ?921年春,在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前,張作霖迫于人才缺乏,捐棄前嫌,將楊宇霆召回奉天。楊宇霆回到奉天后,被任命為巡、軍兩署總參議,負責贊劃軍務?! ?922年4月,楊宇霆被張作霖任命為鎮(zhèn)威軍總參謀長。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失敗后,楊宇霆被任命為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總參議,負責整頓軍事,使奉軍的戰(zhàn)斗力大為提高?! ?924年9月,爆發(fā)了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奉軍在打敗了直系軍閥吳佩孚后,占據了直隸,又南下?lián)薪K、安徽兩省。楊宇霆被任命為江蘇軍務督辦,進入南京。不久,奉軍遭到浙江軍務督辦孫傳芳和江蘇陳調云等的武裝襲擊,敗回山東。楊宇霆回到奉天,繼續(xù)任總參議兼東三省兵工廠督辦?! ?925年冬,郭松齡以“清君側”名義發(fā)出抗日反奉通電后,楊宇霆則極力為張作霖出謀獻策,奔走于大連、奉天之間,與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商討對策。同年12月,郭軍失敗后,郭松齡夫婦不幸被俘于遼中縣老大房村,在楊宇霆的急諫下,張作霖下令將郭松齡夫婦就地殺害。 楊宇霆關心法庫縣的文化建設和經濟發(fā)展。1925年,楊宇霆針對家鄉(xiāng)教育十分落后的情況,和法庫城鄉(xiāng)士紳、商號共同捐獻大洋40萬元,在城內西街路北建立了平治學校。還幫助法庫建起一座電燈廠,該廠1927年完工后,不僅為縣城照明帶來了方便,而且對糧谷加工、手工業(yè)生產、文化教育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楊宇霆還在其家鄉(xiāng)蛇山溝村,為村民辦了一所業(yè)余學堂,深受廣大村民的稱贊。 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后,作為張作霖的總參議,楊宇霆成為北京政權軍政外交的決策者?! ?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于皇姑屯車站附近京奉路、南滿路交叉口處(俗稱“老道口”)。此后,楊既為第四方面軍軍團長,又是奉軍的總參議,掌握著奉軍軍政實權。同年7月3日,張學良就任東北保安總司令,整頓軍事,撤銷原有的軍團,實行“群旅制”。楊宇霆不再掌握軍權,只任兵工廠督辦和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钣铞c張學良的政見分歧越來越多。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實行南北統(tǒng)一,楊宇霆對此堅決反對。 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以研究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的名義,邀請楊宇霆和常蔭槐到帥府,將其二人槍斃。 楊宇霆死后不久,其靈柩便運回他的出生地法庫縣蛇山溝村,浮厝于楊家西院的西北角,每天由楊生前的衛(wèi)士張守成按著他生前的生活方式,準時給楊靈拿盥漱具、端水送飯等。待楊宇霆的父親死后,在張學良的建議支持下,于1930年2月(農歷正月)在楊的家鄉(xiāng)法庫縣蛇山溝村,為楊家父子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安葬儀式。(因楊宇霆死的突如其來,只好把他葬于他生前為其父楊永昌所建的墓中) 喪事共辦七七49天,收到軍政要人及士紳喪幛、挽聯(lián)近300幅,都是名貴綢緞與呢絨所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學良所送的挽幛,掛在東棚正中。挽幛以寬幅藍緞為原料,長4米,中間斗大一個“奠”字,張學良送給楊宇霆的挽聯(lián)是: 詎同西蜀偏安,總為幼常揮痛淚; 凄絕東山零雨,終憐管叔談流言?! r至今日,法庫父老提起楊宇霆,都感恩念好,不忘他為家鄉(xiāng)做出的貢獻?! 以上內容由"tobeornot"分享。] |
毛芝荃 (1902~198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毛芝荃,字羽鵬,1902年2月27日生,奉天省(今遼寧?。┓◣炜h蛇山溝村人。雖然毛家世代為農,卻都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毛從小由他的祖父施以啟蒙教育后入私塾讀書,讀過書的他便有了從戎的理想。 毛芝荃因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戰(zhàn)功卓著,被國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勛章”一枚,也是第140位得主。他生在東北,轉戰(zhàn)大半個中國,戎馬一生,抗日、遠征、援越,概括起來可以用“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來形容?! ?922年,他初入軍旅,被分配到奉天陸軍第六旅(旅長郭松齡)當衛(wèi)生兵?! ?925年,郭松齡反奉(毛當時任中士班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隨同部隊行動。郭氏兵敗后,部隊又重回奉軍序列,并接受張學良的改編,毛芝荃所在的第80團團長改由周福成擔任。不久,因他反對連隊中司務長的-行為而向連長舉報,未料連長與司務長串通,派人將毛毆打一頓,不服氣的毛芝荃決定夜闖團部,向團長周福成告發(fā)。周福成經過調查,在確認他所說屬實之后,將涉案人員全部撤職查辦,并集合部隊向全團通報了他的事跡,當即提升他為準尉司務長。從此之后幾十年的從戎生涯他便長期在周福成麾下效力,并得周氏提拔官至少將,深得其信任。 由于毛芝荃作戰(zhàn)勇敢,逐步被提拔為少尉排長、上尉連長。1928年11月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加入國民政府,于是他成為了一名國民革命軍的軍官,并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931年,毛芝荃入東北講武堂深造,時值日軍發(fā)起“九·一八”事變,他奉命提前畢業(yè)。由于日本特務機關在天津策劃了便衣隊暴-動,毛芝荃在奉命隨部移駐大沽口后,又率領全連改穿保安隊制服進入天津市區(qū)執(zhí)行警戒任務。1933年長城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所在的團于2月15日改稱第113師(師長李振唐)第639團(團長周福成),他仍任上尉連長,并戍守大沽口,以防日軍由此強行登陸。后升任683團(團長趙紹宗)第1營少校營長。同年10月,被師長周福成保送入軍校高等教育班深造。畢業(yè)后不久,毛芝荃升任684團中校團副。1936年4月9日夜,張學良在膚施秘密會見了中共代表周恩來和李克農,毛芝荃所在的684團奉命在外圍擔負警戒任務。西安事變發(fā)生后,他所在的684團奉命在六盤山嚴密布防,以防國民黨主戰(zhàn)派胡宗南部的進攻,直至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37年6月,第129師奉命改編為第116師(師長周福成)第348旅(旅長趙紹宗),屬第53軍序列。毛芝荃所在的第684團改稱第696團(團長王理寰),他仍任中校團副?! ?937年7月,日軍悍然挑起盧溝橋事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第116師奉命北上參戰(zhàn),為保衛(wèi)保定、涿縣,奉命擔負永定河右岸之永清地區(qū)的守備任務,毛芝荃所在的第696團作為師預備隊機動使用。9月14日,日軍第14師對永定河沿線的中國守軍發(fā)起進攻,永清守軍第346旅不支,周福成急命第696團投入戰(zhàn)斗。團長王理寰接到命令即命毛芝荃親率兩營先行增援346旅,經過激戰(zhàn),毛芝荃奪回了346旅丟失的南格莊附近陣地,暫時穩(wěn)定了防線。入夜后,第696團奉命隨師主力撤往霸縣,再退大清河南岸之新鎮(zhèn)占領陣地,在掩護完成第2集團軍主力撤退之后,在輝縣百泉休整?! ?938年1月,第116師奉命向湯陰發(fā)起進攻,以拖延日軍的進攻速度,為第1戰(zhàn)區(qū)主力部隊的撤退爭取時間。根據周福成的部署,毛芝荃所在的第696團仍作為預備隊使用。由于日軍裝備精良,且早有準備,第116師和第130師的左右兩路進攻始終無法取得進展。第53軍軍長萬福麟見戰(zhàn)況陷入僵局,遂命令所屬兩個師撤出戰(zhàn)斗向淇縣撤退。但此時116師已被日軍包圍,無法及時撤退,周福成命損失較少的696團擔負突圍的主攻任務,毛芝荃不辱使命,借用夜色突襲日軍防守較為薄弱的陣地,成功使116師突圍而出。當116師抵達淇縣后,日軍已尾隨而至。周福成又命令第696團堅守陣地,掩護師主力向長春嶺撤退。第696團團長王理寰親上一線督戰(zhàn),不幸眼部中彈被送下火線,部隊遂由毛芝荃指揮,以慘重的代價繼續(xù)阻擊日軍,待53軍主力部署完畢后,他方率殘部向116師主力會合,由于日軍攻勢猛烈,第696團又隨主力繼續(xù)向焦作撤退,最后因與戰(zhàn)區(qū)長官部失去聯(lián)系而轉入太行山,在第18集團軍的領導下與日軍游擊作戰(zhàn)?! ?938年6月,第116師移駐湖北麻城,隨即又奉命守備陽新。9月19日,日軍在接連攻占馬當、富池口之后,波田支隊對陽新又發(fā)起了猛烈進攻,毛芝荃指揮所部頑強抵抗。當10月18日奉命放棄陣地時,全團僅剩400余人。由于第53軍在陽新地區(qū)損失慘重,萬福麟在命令所屬兩個師合編為一個戰(zhàn)斗團后,掩護軍骨干人員撤退。其中第116師所編的戰(zhàn)斗團由他指揮。毛芝荃出色的完成了掩護任務,此舉受到陳誠嘉獎,他所帶的戰(zhàn)斗團即以“毛團”著稱。 同年12月,毛芝荃擔任第116師第348團上校團長。自1940年1月起,“毛團”經常奉命渡河深入敵后襲擾日軍補給線,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943年2月,他隨部調往云南彌渡被編入遠征軍序列。兩個月后,在周福成的爭取之下,衛(wèi)立煌感念53軍這支僅存的張學良東北軍舊部,為53軍配備了美械。他隨部前往印度加爾格達接受美國顧問的軍事訓練,在完全掌握了美械使用要領之后,他的部隊在同年10月正式裝備美械,使該團戰(zhàn)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944年4月19日,第53軍根據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所擬《遠征軍策應駐印軍作戰(zhàn)指導方案》的內容,被列為一線部隊開始了對滇西日本駐軍的-準備。26日,第348團在保山以北老蕾街的攻擊位置集結完畢。5月11日拂曉,第348團作為第116師的先頭部隊開始強渡怒江,對岸日軍發(fā)現中國軍隊的行動后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毛芝荃沉著應對,在將部隊帶過江后即向盤踞唐習山、大坪子據點的日軍發(fā)起了猛烈進攻,經四天激戰(zhàn),將兩地攻克并全殲守軍。當第130師在進攻江宜街受挫后,周福成親調第348團予以增援。6月21日,當348團趕到江宣街戰(zhàn)場時,張儒彬的346團一個營已經攻下該地,毛芝荃立即命令部隊投入戰(zhàn)斗,配合第346團攻占江宜街。7月2日,第53軍各部兵臨騰沖外圍,第349團奉命配合第346團進攻騰沖以東高地的日軍據點,第346團在外圍進攻時損失慘重,進攻數日無絲毫進展。師長趙滇藩即改以348團擔負主攻任務。毛芝荃受命后請求調工兵營實施爆破作業(yè),8月2日,工兵營在348團的火力掩護下成功逼近城垣,并在南門東側成功炸開缺口。毛見爆破成功,即指揮部隊蜂擁登城。日軍瘋狂實施反撲,348團和工兵營與日軍展開激烈肉搏,并在347團和第130師一部的陸續(xù)增援下于1天后成功攻入城內,旋即又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zhàn),此時第54軍和第130師亦攻入城內,兩軍終于在9月14日完全占領騰沖,日軍聯(lián)隊長藏重康美剖腹自殺,殘部在突圍時又被130師390團全部殲滅。 11月15日,毛芝荃在稍事休整后又奉命配合友軍收復芒市。12月28日,再次投入到畹町作戰(zhàn)中。348團作為116師的先頭部隊猛打猛沖,先后攻占蠻信、蠻良等地。隨后又配合第130師攻占盧拉山、目崗。1945年1月5日,他率部強渡龍川江,并迅速占領大青山。日軍第四聯(lián)隊以一個中隊的兵力對大青山實施-,348團堅持頑強作戰(zhàn),未使日軍得逞。一天后,日軍再接連兩次發(fā)起進攻,又被“毛團”擊退。1月7日,發(fā)瘋的日軍聯(lián)組連續(xù)發(fā)起七次進攻,“毛團”始終未讓日軍得逞。1月9日,日軍增兵至1200余人,又接-起猛烈進攻。348團在經過騰沖戰(zhàn)役之后,已有相當損失,此番又經激戰(zhàn),全團傷亡已逾三分之二。所幸,正當危急之時,毛芝荃得到了第347團一個營的增援,終于守住了大青山陣地。 1月15日,毛芝荃接到了-的命令,遂與347團互相配合對當面日軍發(fā)起攻擊。20日,當畹町被第118師攻占后,348團正面的日軍也隨之潰敗,于是他命令所部快速追擊,給日軍以重創(chuàng)。由于他在滇西-中表現出色,有勇有謀,所部-連捷,國民黨政府于5月25日授予其“青天白日勛章”,是該勛章的第140位獲得者??箲?zhàn)勝利后,又頒發(fā)給毛芝荃“勝利勛章”(1946年10月10日)一枚?! ?945年2月,第348團隨部開赴昆明西郊整補,同月19日,毛芝荃晉升為陸軍步兵上校,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他于10月中旬隨部開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進駐河內。1946年3月15日,奉命徒步回國?! ?947年7月,毛芝荃升任暫編第130師少將副師長。1949年3月,已經是第八兵團司令官的周福成經過爭取,得到了東北第二守備總隊的新番號,并由他擔任該部少將總隊長?! ?948年10月下旬,東北解放軍在將國民黨軍沈陽外圍據點一一拔除之后,將沈陽團團包圍。此時,毛芝荃將總隊部移駐南五馬路。隨著國民黨政府在東北的敗局己定,駐沈國民黨軍各部為謀求出路,紛紛與解放軍接頭。當130師師長王理寰在23日與毛芝荃洽談不抵抗事宜時,毛表示同意,并命參謀長對所屬各部下達“當解放軍接近時,不準開槍,要想盡一切辦法與解放軍聯(lián)系”的指示,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950年初,毛芝荃最終定居香港,被推舉為東北旅港同鄉(xiāng)會會長兼同鄉(xiāng)會有限公司董事長?! ?982年2月7日,毛芝荃因尿毒癥在香港九龍伊麗莎白醫(yī)院去世。毛芝荃生前曾撰有《八年抗戰(zhàn)的回憶》和《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志的周福成》等文?! ∶ボ醯囊簧?,是一幅精彩壯美的歷史畫卷,更是一部蕩氣回腸的革命史詩。做為一名國民黨軍官,他有革命的謀略,也有軍人的氣節(jié)、民族的大義??谷諔?zhàn)場上他睿智、沉著,不畏艱險;援越戰(zhàn)場上,他堅韌、果敢,臨危不懼;特別是為了沈陽的和平解放,他一槍沒放,使沈陽的城市和人民生命財產沒受到損失。他是一名愛國軍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以上內容由"我為英語狂"分享。] |
趙中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趙中,原名趙忠杰,1928年6月出生,法庫縣孟家鎮(zhèn)東大房申村人。1935年至1938年,在東大房申村初級小學讀書。1939年至1940年,在法庫街公立大柴草市兩級小學(1940年改稱國民優(yōu)級學校)讀書。1941年至1944年,在奉天省立法庫國民高等學校讀書。1945年初,到新京(長春)大陸科學院商品材料檢定技術員養(yǎng)成所(二年制)學習。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養(yǎng)成所自動解散后,回家務農。1946年夏,入沈陽師資訓練所學習。同年秋,考入國立長白師范學院(原吉林師道大學,國民黨當局接收后改稱長白師范學院)英語系學習,到1948年初修完英語系二年級課程?! ?947年秋,趙中在長白師院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參加過“反內戰(zhàn)、反抓丁、反饑餓”大-,并參與組織中共外圍組織——“漢字拉丁化學習會”,在學校師生中宣傳進步思想、團結進步力量。1948年3月,吉林解放后成立吉林大學,經原長白師院中共地下支部推薦,正式參加革命工作,協(xié)助新領導人接收長白師院各部門。接收后,趙中任吉林大學總務科管理員,負責學校的糧秣供應和運輸。1948年5月,吉林大學與佳木斯東北大學合并,學校保送趙中到哈爾濱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原延安外語學校遷來,哈爾濱外語??茖W校和外語學院及黑龍江大學的前身)學習俄語,同時參軍。1949年秋,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同年11月,根據工作需要,趙中提前畢業(yè)(1986年獲補發(fā)的黑龍江大學本科畢業(yè)證書),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校任蘇聯(lián)專家的課堂翻譯,配合專家講授《飛機構造》、《飛行原理》、《跳傘技術》等科目。1950年秋,調任該航校訓練處長顧問翻譯,工作內容包括協(xié)助翻譯、編制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空地勤學員訓練等各項制度和章程。1951年3月,趙中被調到中央軍委空軍訓練部編譯科,擔任新引進的蘇軍航空教材的翻譯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因病轉業(yè)到國家第二機械工業(yè)部第四局(航空工業(yè)局)工作,先后任資料編譯室翻譯組長、資料組長,從事對引進的航空圖紙資料(飛機、發(fā)動機、特種設備等)的管理和翻譯工作。1956年1月,調入新成立的航空材料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圖書資料編譯室副主任、主任,情報和標準化科科長,同時兼任《航空材料》、《試驗室》兩內部刊物的主編。1960年調任該研究所辦公室主任。1961年末,航空材料研究所劃歸國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研究院),為軍隊建制。趙中歷任該所辦公室主任、第一研究室代理政委。1963年7月,被任命為航空材料研究所第22研究室副主任(未到職),又被委任為研究所“五反”辦公室主任。1964年5月,任航空材料研究所科技管理處副處長。從1965年“四清”運動開始,直到“文革”,趙中先后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殘酷破孩,以致雙腿傷殘,并被停止黨的生活。1974年平反,恢復工作,恢復黨的生活。1975年初,調入中國航空學會,任《航空知識》雜志部主任兼學會航空科普委員會負責人。 1979年12月,趙中奉調到國家第三機械工業(yè)部工作,任第628研究所(航空科技情報所)副所長兼總。1981年被評定為副編審。1982年初,國務院決定由航空工業(yè)部和航天工業(yè)部合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同年4月,航空工業(yè)部組成航空分卷編委辦公室,趙中任辦公室主任,并兼任《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委員會委員、航空航天史分支學科副主編。1982年10月起,任航空工業(yè)部航空工業(yè)史辦公室主任。1984年,趙中任《當代中國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委員,并為部成員。1985年,參加國防科工委主編的《中國軍工史料叢書·航空卷》的編寫工作。1988年被評定為編審(同正研究員、教授)。1989年1月離休,享受中央副局職待遇。1989年12月,被聘為中國航空史研究會顧問。1991年2月,被聘為《航空百科詞典》分支學科編委會委員。1992年8月,被選為中國航空史研究會顧問?! ?949年在空軍第一航校任蘇聯(lián)專家課堂翻譯以來,趙中長期從事空軍專業(yè)教學、教務和教材的翻譯工作,學習并掌握了大量航空知識,成為空軍訓練部門所急需的人才。因此,被上調到空軍訓練部工作。在擔任新引進的《蘇軍航空教材》的翻譯工作中,審校了蘇聯(lián)新交付的《飛行員駕駛規(guī)范》。該項工作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常乾坤親自領導下進行的,審校小組成員還有強擊機師長孟力,殲擊機駕駛員、戰(zhàn)斗英雄劉玉堤等。趙中負責對俄文原意進行解釋。此項工作異常重要,如果飛行員對規(guī)范條文的理會出現稍許差錯,就可能造成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趙0色地完成了任務。在航空工業(yè)局資料編譯室工作期間,趙中先后從事對引進的飛機、發(fā)動機、特種設備等航空圖紙資料和圖書資料的翻譯和管理工作,全面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發(fā)展中國的航空工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1956年以后,趙中擔任航空材料研究所管理、翻譯、情報和標準化工作以及中國航空學會的工作,并先后負責《航空材料》、《航空知識》等刊物的以及航空科普工作,為中國航空材料的研制提供了詳實資料,推動了航空材料學術研究和航空科普活動的開展?! ≡诘谌龣C械工業(yè)部航空科技情報研究所工作期間,趙中除完成所分工的工作外,主持并參加了國家和國防科工委交三機部承辦的多項大型圖書資料工程(書籍)的任務。1982年4月,作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航空分卷》編委辦主任,趙中組織三機部所屬廠、所、院校500多名專家、學者,從撰寫條目到查閱資料,從到審校,歷時五年,于1985年12月,完成了出版任務。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的同時,作為《中國航空工業(yè)史》委員會委員和編委辦負責人,趙中負責籌劃征集資料、組織指導部屬廠、所、院、校、基地、站、庫,編寫企(事)業(yè)史;安排部屬司局編寫專業(yè)史。趙擔任《中國航空工業(yè)大事記》主編、《航空工業(yè)史料》主編,并把上述各部史料合成為《中國航空工業(yè)叢書》。到1989年離休前,完成《新中國航空工業(yè)大事記》100余萬字;《航空工業(yè)史料》35卷,400余萬字,連同企(事)業(yè)史、專業(yè)史在內,全部叢書總計約1000萬字。同期(1984年),趙中還參加了《中國軍工史料叢書·航空卷》的編纂工作,為其中《近代中國航空工業(yè)》一章的撰稿人?! ?976年以來,除日常行政工作外,趙中以主要精力從事世界航空史的譯述和中國航空史的研究。1989年開始,趙中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參謀長姚峻、民航總局原資深領導人王乃天合作,組織編纂《中國航空史》,姚為主編,趙、王為副主編,歷時8年完成編纂任務。該書于1998年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約110萬字,近千幅圖片。趙中的航空史著述還有《中國航空史話》(《航空時報》1987—1988年連載)、《波音史話》(《航空史研究》雜志上連載)、《革命根據地航空》(為姜長英著《中國航空史》補編的第七章,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審校的航史著作有《飛行高度4000米(二次大戰(zhàn)德國航空史)》(空軍司令部譯,1978年空軍司令部出版)、《從中學生到飛機設計師(蘇聯(lián)飛機設計師雅科福列夫回憶錄)》(羅明等譯,知識出版社1984年出版)、《飛機發(fā)展的幾個階段》(秦丕釗、顧誦芬譯,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89年出版)、《我怎樣設計飛機——美國飛機設計師凱利·約翰遜自傳》(程不時、趙中合譯,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0年出版)、《世界飛機大觀(1969年出版)》(孟鵲鳴譯,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2年出版)?! ?950年以來,趙中曾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8月,榮立三等軍功1次。1953年8月,立三等軍功1次,并被在全軍通令嘉獎。1988年4月,參與完成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獲航空工業(yè)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趙中被記二等功1次。1993年12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fā)的為《大百科全書》“工作做出重大貢獻”榮譽證書。1996年9月,趙中被中國航空工業(yè)總公司(原航空工業(yè)部)科技情報研究所授予“從事航空科技情報四十年”特別榮譽獎。1997年,趙中因參與編纂《中國軍工史料叢書·航空卷》,獲國防科工委中國軍工史料叢書編委會表彰證書?! 以上內容由"風中沙子"分享。] |
趙東寰 (1907~2002)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趙東寰,1907年農歷11月16日出生,法庫縣法庫鎮(zhèn)人。青少年時期,在法庫縣城內的小學、中學讀書。1926年6月,考入東北學兵隊(后并人東北講武堂)。1930年10月,畢業(yè)于東北講武堂。 鑒于日本帝國主義勢力日益加緊對中國的侵略擴張,趙東寰響應東北軍地下工委的倡導,毅然決然地參加了東北軍抗日同志會?!熬乓话恕笔伦兒螅渡頍岷邮〉摹伴L城抗戰(zhàn)”。 “七七”事變后,參加了“永定河抗戰(zhàn)”,協(xié)助呂正操在河北省小樵鎮(zhèn)將原東北軍六九一團改編為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任司令部參謀處長,不久正式加入中國0。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趙東寰先后任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第一團副團長、第三團團長、北上挺進支隊司令員、八路軍三縱隊南下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冀魯豫軍區(qū)四分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九分區(qū)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1937年10月,在日軍大舉侵華、國民黨軍隊全線敗退的形勢下,趙東寰指揮河北省梅花鎮(zhèn)軍民同前來進攻的日軍浴血奮戰(zhàn),擊斃日軍800多人,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華北乃至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隨后,趙東寰在冀中十二縣境內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人民政權。1940年,趙東寰率部從冀中南下給國民黨軍頑固派石友三部以重創(chuàng),開辟了冀南地區(qū)的抗日新局面。1944年,趙率部在3小時內速戰(zhàn)速決,全殲所謂戰(zhàn)斗力最強的偽軍二十二團,生俘偽軍團長,受到了軍區(qū)通令嘉獎。 解放戰(zhàn)爭時期,趙東寰歷任晉冀魯豫一縱隊參謀長、遼西軍區(qū)二分區(qū)司令員、遼西軍區(qū)副參謀長兼后勤部長、遼吉軍區(qū)一分區(qū)司令員、騎兵支隊司令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十師師長、東北人民解放軍一縱隊一五一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二軍副軍長。1946年1月,趙東寰奉命率延安和晉冀魯豫干部大隊進軍東北。在強敵壓境、我軍立足未穩(wěn)、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率部收復了科達前旗、康平、法庫等地,為遼西根據地的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奠定了基礎。1947年,趙東寰率部參加第一次四平攻堅戰(zhàn),殲滅國民黨1個騎兵師并繳獲了敵軍的作戰(zhàn)計劃,受到了東北軍區(qū)的通令嘉獎。1948年,率獨立第十師攻克長春守敵的飛機場,斷絕了敵空軍空投物資的運輸線,陷長春守敵于絕境,再次受到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的通令嘉獎。之后,率部在長春外圍殲滅國民黨主力三十八師,為解放長春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三次受到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嘉獎。長春解放后,趙率部日夜兼程,揮師南下,一舉解放撫順市。撫順解放后,趙東寰擔任撫順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首任主任,并下令拉斷撫順向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部所在地沈陽市供電的電閘,令敵軍指揮系統(tǒng)和軍需供給失控,有力地配合解放軍主力部隊在遼西殲滅國民黨廖耀湘兵團,威逼國民黨沈陽守軍投降,為解放沈陽、奪取遼沈戰(zhàn)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第四次受到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的通令嘉獎。 東北全境解放后,趙東寰率部人關參加乎津戰(zhàn)役。1949年,率部攻克河南省的安陽、新鄉(xiāng),殲滅敵軍兩個軍。之后,率部兵臨武漢,參加“渡江戰(zhàn)役”,和平解放長沙。又參加了“衡寶戰(zhàn)役”,率軍南下廣州。不久,又回師豫西,奉命在洛陽、陜州組建剿匪司令部,統(tǒng)一指揮四十二軍、其他參戰(zhàn)部隊及地方武裝,開展秦嶺東端、豫陜邊界、伏牛山主脈及嵩山地區(qū)的剿匪運動。在3個月內,肅清了自明清以來歷代0都束手無策的慣匪,消滅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與地方惡霸相勾結而建立的反動武裝,取得了豫西剿匪的徹底勝利,做出了值得彪炳史冊的功績,受到了0中央的表彰?! ?950年,趙東寰任中南軍區(qū)人民武裝部第一副部長、華南軍政干校校長。1952年調任高級工兵學校第一任校長,成為工兵教育事業(yè)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1955年起,擔任-軍事建筑部副部長,同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目田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各1枚。在任內會同陳士榘部長、徐德操副部長,主持從鴨綠江口到海南島的沿海全面設防。1958年起,出任-特種工程指揮部參謀長,不久任該指揮部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統(tǒng)一指揮工程兵、鐵道兵、國防科委以及歸建的步兵等部隊,建設中國第一批原子彈實驗基地,并主持特種工程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后任軍委工程兵工程部部長。任內,趙東寰長年辛勞奔波在西部地區(qū)的茫茫草原,荒漠戈壁,和戰(zhàn)士一起睡帳篷喝泥湯,吃粘有黃沙的飯菜,夏浴酷暑,冬頂嚴寒,出色地完成了基地建設任務,為中國的“兩彈一星”研制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歷史貢獻?! ?002年1月30日,趙東寰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埳浇值馈 》◣炜h轄鄉(xiāng)。1961年設五臺子公社,1984年置鄉(xiāng)。位于縣境中北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2萬。沈(陽)環(huán)(城)公路過境。轄五臺子、下洼子、四臺子、團山子、三家子、秋皮溝、黃花嶺、古井子、羅泉溝、紅花嶺、小房申、西山、前屯、孤家子14個村委會。農業(yè)主產玉米、豆類。 …… 詳細++ [以上內容由"祥子"分享。] |
陳溫福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yè)學部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陳溫福,1955年12月出生,遼寧省法庫縣包家屯鄉(xiāng)榆樹坨子村人。1979年畢業(yè)于沈陽農學院。1983至1987年在沈陽農業(yè)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并留校工作,期間曾在復旦大學生物系學習(1984)。1990年晉升為副教授,1992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獎學金赴英國黑丁大學生物系合作研究,1993年回國。任沈陽農業(yè)大學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長,遼寧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農業(yè)部第八屆科技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援厴I(yè)留校以后,一直從事稻作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在秈粳稻雜交育種、理想株型和超高產育種理論與實踐方面做了大量系統(tǒng)、深入地研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和部省級獎勵?! ≡诙i粳稻雜交育種理論與方法研究方面:在導師楊守仁教授前期工作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與楊守仁教授共同創(chuàng)建了秈粳稻亞遠緣雜交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使之成為行之有效的水稻常規(guī)育種方法,并使我國秈粳稻雜交育種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居國際領先地位,在育種實踐上也是最成功的國家。據此,東北稻區(qū)率先通過秈粳稻雜交育成了沈農1033、遼粳5號等高產品種并迅速大面積推廣應用,徹底改變了此前日本引進品種在東北稻區(qū)一統(tǒng)天下的被動局面。 在水稻理想株型理論研究方面: 通過定量分析株高與抗倒性的關系及葉片角度等主要株型性狀與群體光能利用、物質生產和產量形成的關系,提出葉片質量概念以及在北方粳稻高產育種實踐中選擇理想株型的具體指標和參數。特別是關于直立穗型的系統(tǒng)研究,在國內外相關領域獨樹一幟。他的團隊不僅率先從理論上證明了北方粳稻穗型由彎曲變直立有利于提高群體光能利用效率、生物產量和抗倒性,明確了直立穗型使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在超高產水平上得到統(tǒng)一的形態(tài)、生理和生態(tài)機制以及直立穗型與結實性、稻米品質和抗性的關系,提出了在水稻高產育種中充分發(fā)揮直立穗型優(yōu)勢的關鍵技術,有力地證明了繼矮化育種之后,水稻株型改良仍具有巨大潛力,從而把水稻株型育種理論推向一個新階段,為繼后開展的北方直立穗新株型超級稻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 水稻超級稻育種研究方面:他與導師楊守仁教授在國內率先開展相關研究,并在1987年的國際灌溉稻大會上(杭州)作了題為“Trendsin breeding rice for high yield”的大會報告,明確提出通過“理想株型與優(yōu)勢相結合”培育超級稻的新理念。90年代初期,首創(chuàng)了“以提高生物產量為前提優(yōu)化產量結構,利用秈粳稻亞遠緣雜交或地理遠緣雜交創(chuàng)造新株型和強優(yōu)勢,再通過復合雜交優(yōu)化性狀組配以聚合有利基因,使理想株型與優(yōu)勢相結合”的超級稻育種理論與技術路線,設計出獨具特色的直立大穗型超級粳稻新株型模式并在北方超級粳稻育種實踐中獲得成功?! “凑丈鲜隼碚撆c技術,創(chuàng)制出了沈農89366、沈農95008等一批新株型優(yōu)異育種材料,率先育成了我國第一個直立大穗型超級粳稻“沈農265”,連續(xù)多年、多點大面積示范平均單產超過800kg/畝,實現了北方粳稻生產潛力的新突破。育成的超級稻“沈農606”,不但產量超過800kg/畝,而且主要米質指標達到部頒一級優(yōu)質粳米標準,徹底解決了水稻高產難優(yōu)質的“瓶頸”問題,實現了超高產與優(yōu)質的統(tǒng)一。 作為“國家超級稻育種”聯(lián)合攻關協(xié)作組北方粳稻區(qū)的負責人,他帶領團隊經過十年聯(lián)合攻關,育成通過部省級認定的優(yōu)質超級稻新品種16個,其中5個是以他為第1完成人育成的。這些超級稻品種僅在東北稻作區(qū)累計種植面積就超過1.5億畝,使東北超級稻實現了從小面積示范到大面積推廣,從新聞產量到農民產量的歷史性轉變,由此拉動東北水稻平均單產從“九五”末期的424.6kg/ 畝,迅速提高到現在的488kg/畝,增幅高達14.9%,遠高于全國同期水稻平均增產水平?! ?005年以后,除繼續(xù)從事稻作科學研究外,他將研究重點拓展到生物炭為核心的農林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領域。針對我國糧食安全壓力長期存在、耕地后備資源不足、中低產田數量大以及農林廢棄資源循環(huán)利用難等問題,率先開展了以生物炭為核心的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提出了“秸稈炭化還田改土”新理念,并領銜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生物炭專門研發(fā)機構“遼寧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出實用性強、成本低廉、易于推廣應用的簡易炭化爐和制炭新工藝,開發(fā)出玉米、花生、大豆、馬鈴薯等系列炭基緩釋肥和針對酸化土、沙化土、白漿土等地產土壤的系列改良調理劑,并初步建立起“以農林廢棄物為原料,利用簡易炭化技術制備生物炭,再以生物炭為基質生產炭基肥或炭基土壤改良劑返還給農田,實現農業(yè)低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與技術體系?! 《嗄陙恚悳馗T菏恳恢惫ぷ髟谵r業(yè)科學研究與教育第一線,已為國家培養(yǎng)碩士46名,博士19名,博士后6名。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4部。育成水稻新品種12個,其中5個被農業(yè)部認定為超級稻,6個獲國家農作物新品種權。研究成果獲國家發(fā)明專利4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001年被評為全國農業(yè)科技先進工作者,2003年被評為遼寧省優(yōu)秀專家,2008年榮獲農業(yè)部中華農業(yè)英才獎,2009年被評為遼寧省特等勞動模范,同年被授予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01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和遼寧省科技功勛獎,同年榮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yè)科技人員”和全國總工會授予的“五一”勞動獎章?! 以上內容由"我盼清官"分享。] |
張維學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張維學,1928年出生,法庫縣法庫鎮(zhèn)老虎洞溝村(曾叫東溝村)人。1938年至1944年,在法庫縣念小學、高小。1945年在吉林市鐵道練修所學習?! ?946年1月,張維學進入中國共產黨組建的遼寧民主學院學習,同年3月畢業(yè)。3月底至4月上旬,在中共領導的昌圖縣通江口區(qū)政府任財政助理。4月1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下旬至11月底,在遼吉省長嶺縣政府任收發(fā)員、文書、縣委黨員訓練班班主任。1946年12月至1947年9月,在中共遼吉二地委黨校任黨總支委員和總支干事。1947年10月至1948年11月,在公主嶺市先后任副區(qū)長、區(qū)長、區(qū)委書記。1948年12月至1949年4月,在中共遼北省委黨校(先設在梨樹縣、后遷至四平市)任學員、教育干事。1949年5月至1954年8月,在中共遼西省委黨校先后任班主任、組教科長、教研室主任。1954年9月到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師資訓練部學習,1956年7月畢業(yè)。1956年8月至1959年6月,在中共遼寧省委黨校任黨總支(后改為黨委)委員、中共黨史教研室副主任。1959年7月至1968年10月,在中共遼寧省委黨校(已與中共中央第一中級黨校合并)任中共黨史教研室副主任、校領導班子(校黨委)成員。1960年至1966年,兼任中共遼寧省地方黨史編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東北地方黨史編委會辦公室副主任。1971年4月至1977年4月,先后任遼寧省科學技術局革命領導小組副組長、省計量標準局局長兼黨委書記、省計劃委員會負責人、省科學技術局局長兼黨委書記(行政13級)。1977年5月至1984年9月,在省科委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任遼寧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委員、省科技志編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遼寧省科學技術志》副主編,1985年兼任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研究會籌委會負責人。1987年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研究會成立后任該會秘書長、副理事長、代理事長、顧問。1989年離職休養(yǎng)。1993年起,張維學被聘為《遼寧省志·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委員、副主編。其專業(yè)技術職稱為編審。1997年11月起,任“九·一八”戰(zhàn)爭研究會籌備委員會常務副會長。2001年4月8日起,任遼寧“九·一八”戰(zhàn)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1946年在昌圖縣通江口區(qū)任財政助理期間,因國民黨軍隊進攻而撤退時,張維學勇敢地保衛(wèi)了區(qū)政府的金銀、貨幣,避免了損失,受到了列隊嘉獎,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同年,在中共長嶺縣委黨員培訓班任主任期間,培養(yǎng)了近百名在土改中涌現出來的基層干部,從長嶺撤退時把部分干部轉移到后方根據地。1947年在中共遼吉二地委黨校工作期間,又培訓了一批黨政干部。1947年至1948年秋在公主嶺任區(qū)長、區(qū)委書記期間,張維學率領區(qū)委、區(qū)政府工作人員和市里的幾十名干部,沖出國民黨軍1個師的包圍,然后在四平、長春之間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武裝斗爭,籌糧、籌款、籌集物資,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戰(zhàn)爭,為解放全東北盡了力?! ≡诘胤近h史編研工作中,張維學主持、組織搜集了中國共產黨1923年至1949年建國前在遼寧及東北地區(qū)數億字的活動資料。先后編纂、出版《中國共產黨遼寧地區(qū)組織概況》(1929—1949年)、《遼寧大事記》(1919—1949)、《回憶錄》、《工農群眾斗爭》、《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東北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東北地區(qū)組織概況》(1923—1949年),共計500余萬字。主編了《滿洲省委文件匯編》,100多萬字。通過黨史資料征集,從全國各有關單位、有關人員搜集、采訪、挖掘了1919年至1949年涵蓋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在東北遼寧地區(qū)活動過的黨政人員和黨的各級組織的資料。涉及到的省級以上中共黨組織有滿洲省委、南滿省委、東滿省委、吉東省委、松江省委、遼寧省委、遼西省委、安東省委(后改為遼東省委)、遼吉省委、遼北省委、西滿分局、南滿分局、遼東分局、東北黨委會、冀熱遼中央局和中共中央東北局,也包括了革命軍事組織和革命群眾組織。為研究和編纂遼寧地方黨史、黨志打下了基礎。在“文革”初期,群眾造反組織曾向張維學逼要上述資料,用以抓“叛徒”打倒劉少奇等革命干部,張維學組織人員乘夜深人靜,幾次移地隱藏,最后轉移到朝陽地區(qū)的“小三線”,使上述珍貴資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0世紀70年代任省計量標準局局長期間,張維學曾親臨家鄉(xiāng)指導工作,為改善法庫的計量工作,做出了貢獻?! ?0世紀80年代在遼寧省科技志編纂工作中,張維學組織搜集到了大量科技史志資料,主持并主編了250萬字、100幅圖片的《遼寧省科學技術志》(1993年出版)。該志書受到國家科委領導和國內外知名科技史志專家的充分肯定,認為“該書是遼寧省第一部省級科技志,是前無古人的巨大工程;是又一部省級科技志的上乘之作;是一項填補省內空白的軟科學研究成果,居于國內同類志書的領先水平”。該志書出版后獲全國科技史志一等獎。在張維學等人的組織下,省科技志編委辦公室和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研究會聯(lián)合舉辦了兩期全省科技志編寫人員培訓班;為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界舉辦一期培訓班,培訓了150多名遼寧省修志骨干和其他部分省、區(qū)的修志骨干。之后,在全省形成了有2000多人的科技志修志隊伍?! ?990年至1992年,張維學擔任《中國地方史志主編名錄》常務副主編?! ?993年擔任《遼寧省志·科學技術志》副主編,在全省各市、縣提供資料的基礎上,完成了該書主編工作?!哆|寧省志·科學技術志》(98萬字),經遼寧省地方志機構終審后,于2000年出版?! 埦S學推動并參與創(chuàng)建了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研究會,開展了科技史志理論學術研究,推動了全國地方科技史志的編寫,在科技史志工作方面做出了貢獻。為此,張維學和新中國科技界元老武衡、遼寧省副省長林聲同獲全國科技史志創(chuàng)業(yè)獎。張維學發(fā)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其中于1988年8月在美國圣迭戈第五屆國際中國科技史會議上提交的《論中國地方科技志的編寫》等2篇論文,獲優(yōu)秀論文獎。 1997年11月,擔任“九·一八”戰(zhàn)爭研究會(籌委會)常務副會長后,張維學曾多次組織專家、學者、抗日老戰(zhàn)士、日本侵華戰(zhàn)爭受害者家屬及遼沈各界人士-或召開座談會,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罪行,反對日本右翼勢力及軍國主義復活;還與日本支持二戰(zhàn)中國受害者律師團、美國律師、美國華人建立的日本侵華浩劫紀念館、美國“世界抗日戰(zhàn)爭史實維護聯(lián)合會”、臺灣省愛國人士協(xié)作,共同支持、組織中國受害勞工在日本和美國狀告日本政府和日本企業(yè),要求其認罪、謝罪、道歉,賠償民間受害損失,以支持中國的外交斗爭,申張民族大義,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上述活動得到了新聞媒體的廣泛支持,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遼寧日報》、《遼沈晚報》、《沈陽日報》及中央電視臺(1套、4套)、遼寧衛(wèi)視臺、沈陽電視臺等均作了報道;美國《紐約時報》也于2000年10月2日在第一版以《中國二戰(zhàn)勞工運用美國法律起訴日本公司》為題作了報道?! 以上內容由"xfhqh"分享。] |
吳太然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吳太然,漢族,生于清道光年間。青年時攜眷逃荒來東北,輾轉到法庫縣五臺子鎮(zhèn)五臺子村落戶。吳太然幼年家貧,但心志高遠,敏而好學,追求上進,雖只念過幾年私塾,卻能初通文墨。后來學習畫工,亦頗具匠心,出師不久,便成為一方出名的畫工?! 翘浑m系畫工,但酷嗜國畫,為學有所成,堅持苦學苦練。一次,吳太然上山打柴,正值隆冬大雪,觸景生情,便以雪地當帛,以樹枝為筆,畫起畫來,竟耽誤了打柴,及至家人來尋,才空手歸家。日久天長,苦心孤詣,廣學博采,終于取得了成就。吳太然常常醉后醒來,索筆揮毫,意態(tài)縱橫,頃刻即就,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卉、翎毛,都各具獨特風格。吳繪贈五臺子慈云寺主持僧心平和尚的四大金剛畫像,盔纓威風抖擻,鎧甲堆滿銀光,足踏云靴乘風破浪,眉橫殺氣,眼露兇光,真是活靈活現,令人驚贊不已??上н@一珍品后來落入日偽法庫縣副縣長日本人神田手里。吳的佳作《墨牡丹》,曾在巴拿馬世界書畫展覽會上展出,得二等獎,博得中外人士的贊賞?! 翘贿€擅長壁畫,給五臺子大廟正殿畫的“墻皮”,不論是山水漁樵,還是八大金剛,都是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被視為珍寶,保存近百年。更值得一提的是吳太然面向社會現實,博取群眾習俗熟知的題材,創(chuàng)作出不少富有幽默風格的諷刺畫,如《看風使船》、《過河拆橋》、《鋸倒樹拿老鴰》、《老夫背少妻》等等,除《風雨歸舟圖》尚存于世,大都失傳?! l(xiāng)老們講,吳太然作畫無名無章,但一經明價,便值上百銀元,但是吳太然為友作畫,從不索金,甘過清貧生活直至晚年,因而倍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慕,當時民間流傳過這樣的話:“有生不積萬貫錢,但愿一視吳太然?!薄 翘蛔溆谇迥?,終年80余歲?! 以上內容由"462981627"分享。] |
馬在田 中國科學院院士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馬在田,男,漢族,1930年10月生于遼寧省法庫縣。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同濟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和上海地球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957年畢業(yè)于蘇聯(lián)列寧格勒礦業(yè)學院,獲礦業(yè)工程師學位。 1957年從蘇聯(lián)回國后,馬在田被分配到石油工業(yè)部門從事科技工作。1985年到上海同濟大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工作,任教授。曾任上海市科協(xié)副主席,現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上海市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yè)學會顧問,為美國AAAS協(xié)會榮譽會員、美國SEG學會正式會員。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浙江大學、吉林大學、青島海洋大學、石油大學和江漢石油學院任兼職教授。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R在田長期從事海洋與陸地石油地球物理探測與構造研究工作。在發(fā)展中國的勘探地球物理學方面,特別是在反射地震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對中國陸上和海洋石油探查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發(fā)展做出過重要貢獻。馬在田院士在學術上造詣頗深,在我國尋找大油田工作中做出過重要貢獻,他是勝利油田的早期開發(fā)者,是我國成功地運用人工地震方法尋找大油田的知名專家。在發(fā)展反射地震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做出了系統(tǒng)的和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已發(fā)表論文90多篇,學術專著3部,專業(yè)譯著6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研究地震偏移成像方法方面取得了國際影響成果,還得到國際同行的贊譽,被稱之為“馬氏方法”而被國外專家學者廣泛引用?! 〗?,馬在田領導的學科組先后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有“復雜介質地球物理理論與地質圖像的成圖方法”中的“地震波傳播與成像”二級課題;國家“s-863”項目“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的地震資料識別技術”和“海洋多波地震資料處理系統(tǒng)”等項重要資源研究項目。其中,“多波多分量地震資料處理系統(tǒng)”已完成,取得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已應用于海洋石油總公司的地震資料處理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馬在田正在領導進行的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地震資料識別技術,是中國在該項技術方面的先導性研究,在后備能源的開發(f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馬在田領導的“地震波傳播與成像”學科組,在國內已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正在為中國地球科學的發(fā)展不斷做出貢獻。馬院士在教學方面同樣承擔著重要任務,指導和培養(yǎng)了一批固體地球物理學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他們已在各個崗位上發(fā)揮作用。近幾年來培養(yǎng)已畢業(yè)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有25名,獲碩士學位的研究生56名,博士后研究取得成果已出站的人員有7名。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0名,博士后研究人員2名。2000年博士生宋海斌的博士學位論文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評為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一篇博士論文獲上海市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 馬在田在多年的地球物理學教學及科研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果,先后獲得上海市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還曾榮獲陳嘉庚地球科學獎等獎項,是一位成績卓著的科學家。由于在工作中具有很強的敬業(yè)精神,工作成績顯著,人品道德優(yōu)秀,1991年被選為上海市勞動模范和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1992年,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功臣。獲199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4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教精英。199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稱號?! 以上內容由"小女子"分享。] |
曹春林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曹春林,蒙古族,1983年出生,法庫縣四家子蒙古族鄉(xiāng)四家子村人。1946年至1957年,在法庫縣的小學、初中、高中讀書。1957年至1961年,在沈陽藥學院(今沈陽藥科大學)學習?! ?961年7月,曹春林于沈陽藥學院畢業(yè),被分配到北京中醫(yī)學院(后改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又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中醫(yī)藥理論與經驗,參與創(chuàng)建了校辦藥廠。1978年晉升為講師,同年升任中藥藥劑教研室主任。1980年起,任北京中醫(yī)學院中藥系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198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升任北京中醫(yī)學院中藥系主任、中藥研究所所長。1992年起,任中國醫(yī)學基金會中藥中心主任。1999年起,任北京繼發(fā)堂中藥研究所所長(董事長)?,F兼任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fā)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中藥開發(fā)專家委員會委員、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藥學會老年藥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yī)藥學會臨床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藥》編委;曾兼任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認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衛(wèi)生部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學基金會理事會理事、中國醫(yī)學基金會中藥開發(fā)中心主任、《中成藥》雜志編委會編委等職?! ∽?961年于沈陽藥學院藥學系本科畢業(yè)以來,曹春林一直從事中藥學教學和醫(yī)藥研究開發(fā)工作。在北京中醫(yī)學院中藥系任教期間,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先后參加西醫(yī)藥學習班和中醫(yī)系本科班,深入學習中醫(yī)藥理論,曾到北京同仁堂中藥廠、天津達仁堂中藥廠等中藥廠家學習中藥炮制、制劑生產技術與經驗。經過近4年的學習,系統(tǒng)地掌握了中醫(yī)藥理論與中藥生產經驗。在“西學中”的過程中,曹春林結合實際工作,先后總結出《中藥酒劑生產工藝改進》、《鹿角膠的制法及其質量探討》、《中藥水丸成型與物理性狀測定》、《中藥坎離砂的發(fā)熱原理與質量控制》等學術文章,推動了中成藥生產的發(fā)展。1969年為河北省安國制藥廠研制成功的地錦草注射液(其基礎為安國制藥廠的獨門中藥——“血見愁丸”),投產后臨床療效顯著,成為1970年全國中藥展覽會的典型品種,亦是“石硫法”的首例。為開創(chuàng)國家中醫(yī)院校中藥專業(yè)正規(guī)教育,曹春林參與并主持了北京中醫(yī)學院中藥系中藥制劑教研室的創(chuàng)建工作。為搞好教學及科研工作,曹春林廣泛搜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藥制劑資料,歷時5年多,主編了260萬字的巨著《中藥制劑匯編》(1983年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成為系統(tǒng)全面的中藥制劑工具書,極具實用價值。20世紀80年代,曹春林主編了中國高等中醫(yī)院校統(tǒng)編教材——《中藥藥劑學》與《中藥制劑學》。20世紀90年代,主編了《中藥制劑注解》;參與了國家組織的本草學巨著《中華本草》編纂工作,任副總編兼中藥制劑編委會主任,該部著述已于1999年出版,被評為全國醫(yī)藥科技十大新聞之一。曹春林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任教期間,教授過中藥專業(yè)12個班次的本科班,5個班次碩士研究生,總計培養(yǎng)學生500多名,現正在帶中藥藥劑博士生,為國家培養(yǎng)出大批中藥技術人才?! 〔艽毫衷谕瓿山虒W任務的同時,注重并堅持科學實驗研究。在繼承中藥制劑傳統(tǒng)經驗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學到的中西醫(yī)藥知識,開展中藥新制劑(新中成藥)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又先后研制成功“地錦草止血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Ⅰ號與Ⅱ號”、“復方關節(jié)炎片”、“消癥止痛糖漿”、“心脈靈注射液”等品種。其中“清開靈注射液”是在中藥“溫病三室”之一——安宮牛黃丸的基礎上,歷時近10年研制成功,于1979年被正式批準生產。經臨床驗證,“清開靈注射液”對中醫(yī)急性熱病、各類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急慢性中風病及肺性腦病等多種危重疑難癥均有顯著療效,該項產品被評為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連續(xù)3次被評為國家中藥管理局中醫(yī)急癥用藥首位推薦的名牌新中成藥。全國已有13家中西藥廠生產“清開靈注射液”。近5年來,年銷售總額約達5億元(人民幣)?!扒彘_靈注射液”被中醫(yī)藥界推為中藥新制劑的典范,被《中國中醫(yī)藥報》推舉為新中國復方新中成藥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鑒于曹春林在中藥劑學教學、科研方面成績顯著,于1986年被破格晉升為新中國第一位中藥藥劑學教授?! 〔艽毫只I辦的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校辦藥廠,已成為以生產“清開靈注射液”為主的現代化中藥制劑廠,不僅擔負著學生的實習任務,還為學校增創(chuàng)了大量資金,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進人國家“211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任中藥系主任期間,成功地聯(lián)營了兩個社會藥廠,為教學、科研增加了資金,體現了新的辦學思路與經營觀念,表現了超前的開拓性?! ∵M入20世紀90年代,曹春林為發(fā)展中藥事業(yè),先是組建中國醫(yī)學基金會中藥開發(fā)中心,后是創(chuàng)建中藥高新技術企業(yè)——北京繼發(fā)堂中藥研究所。該中藥研究所是目前在北京中關村高新科技園區(qū)注冊的唯一一家專門從事中藥新制劑研究的股份制新型企業(yè)。該研究所已經研制出“通竅滴鼻液”、“救君(丹)滴丸”、“婦血凈顆?!?、“消糖凈袋譬泡茶(全提取型)”、“痰熱清注射液”、“解熱醒神注射液”等中藥新制劑。其中3項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5個品種通過了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的臨床驗證。近幾年來,北京繼發(fā)堂中藥研究所共引進資金1500萬元,建成了一座1700平方米的實驗研究樓。該所設有中藥制劑研究室、中藥質量檢測室、中藥毒理藥理室,設備齊全,儀器精尖,有一支精干的科研開發(fā)隊伍。正在研制的中藥新制劑有“清醒注射液”、“消癥炎止痛顆?!?、“君敏停膠囊(復方二類)”、“痹通緩釋膠囊”、“房壯靈軟膠囊”等。曹春林通過上述中藥研制工作,為實現中藥現代化做出了貢獻?! 〔艽毫职呀?0年的中藥教學、科研、生產、管理、開發(fā)經驗,提煉升華為理論,于1995年完成了題為《中藥新制劑設計與研制方法》的學術論文,提出以“理、法、方、藥,劑、工、質、效”八字為綱,“依癥隨方確認有效成份”,遵循制劑工藝“三三制”的原則,強調重視設計。上述系統(tǒng)論述使中藥新制劑的研制從經驗式上升到理論式。論文被國家衛(wèi)生部召開的“中藥新藥研究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載,其理論首先在中國中醫(yī)研究院推廣,促進了中藥制劑的現代化?! 〔艽毫忠驯粐铱萍疾?原國家科委)列為(中藥)科學家,成為國內(外)公認的中藥藥劑學學術帶頭人。 [以上內容由"還有更好的"分享。] |
關在漢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關在漢,錫伯族,1933年10月14日出生,法庫縣丁家房鎮(zhèn)大泉眼村人。1942年至1946年,在家鄉(xiāng)的小學讀書。1947年至1948年,在沈陽市內的省立沈陽第二初級中學讀書。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后,考入濟民中學繼續(xù)初中學業(yè)。1951年考入沈陽市第二中學讀高中,在校期間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后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1953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化學系?! ?959年大學畢業(yè)后,關在漢被分配到遼寧大學化學系任教。同年,被遼大派到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yè)進修,參加研究生班學習。1961年底,回到遼寧大學化學系從事教研工作。1964年被任命為遼大化學系系務委員會委員、物理化學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8月到法庫縣依牛堡子人民公社參加“社教”,1966年回校。1978年開始,任遼寧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主任。1983年由講師晉升為副教授。1983年6月離開學校走上行政領導崗位,出任遼寧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兼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滿族研究》雜志主編。1990年10月調到遼寧省監(jiān)察廳任副廳長。1993年省監(jiān)察廳和中共遼寧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后,繼續(xù)任副廳長兼省政府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辦公室主任。1995年2月晉升為正廳級,并被省老科聯(lián)專業(yè)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評為教授。1995年11月30日,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任農工民主黨遼寧省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是政協(xié)遼寧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常委,全國政協(xié)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一、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社會兼職有: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民族理論學會理事、遼寧省-理論學會常務理事、第一屆遼寧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成員、省地方志學會常務理事、《滿族文學》顧問、《滿族大辭典》編委會顧問、遼寧省監(jiān)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省紀檢監(jiān)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P在漢曾長期從事高校教學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除參加教學、科研工作外,作為教研室主任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實驗室、研究室和師資隊伍建設,為提高遼大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的教學、科研水平和在全國高校同行中的知名度做出了貢獻。期間,與他人合寫的論文《電解質在非水混合溶劑中的溶解度和溶劑化數》,獲沈陽市科協(xié)二等學術論文獎;合譯英文版《統(tǒng)計熱力學》,已由遼寧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參與由吉林大學牽頭編寫的《物理化學基本原理》一書,作為高校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還先后為沈陽、撫順、本溪、營口電視大學、師范學校師生講授、輔導《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等課程,受到好評。 在省民委及省民族研究所任內,關在漢做出的突出業(yè)績有:(1)在沈陽組織召開了全國首屆錫伯族史和文化古跡研討會,出版了《錫伯族源流史綱》、《錫伯族史論考》兩部著作。(2)為繁榮遼寧省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分別在阜新、丹東組織兩次全省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3)曾率團參加1986年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取得優(yōu)異成績,受到遼寧省人民政府的表彰。(4)為民族自治縣全體少數民族學生爭取到了報考省屬高校時,總成績照顧10分的優(yōu)惠政策。(5)為阜新、喀左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學生爭取到了報考省屬高校時,漢語和蒙語各以百分之五十計入語文總成績的優(yōu)惠政策。(6)對遼寧省滿、蒙古、回、朝鮮、錫伯五個主體少數民族教育現狀調查分析后,撰寫了題為《當前我省少數民族教育工作中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的理論文章,為調整和加強少數民族教育做出了貢獻,并獲1987年省-理論優(yōu)秀論文獎。(7)主持編寫、修改、審定、出版了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即阜新、喀左、鳳城、岫巖、新賓等五個民族自治縣的《自治縣概況》。(8)作為《滿族大辭典》編委會顧問,協(xié)助已故清史專家孫文良教授完成130萬字的《滿族大辭典》出版任務。(9)在遼寧省計劃免疫工作中,做出了顯著成績。(10)組織編纂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遼寧卷)。(11)1990年,作為國家民委派出的5人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蘇聯(lián)烏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舉行的國際民間藝術節(jié),并順訪了蘇聯(lián)文化部、民族工作機構等。(12)1990年10月1日,作為全國少數民族觀光團成員到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1周年觀光活動,應中共中央邀請到中南海作客,受到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省監(jiān)察廳和省紀檢監(jiān)察學會任內,堅持理論研究,曾撰寫出《行政監(jiān)察為經濟建設服務》、《行政監(jiān)察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服務》等論文,發(fā)表在《遼寧日報》(理論版)等學術刊物上?! ≡诠ぷ髦?,關在漢堅持研究書法理論,對帖臨池,師法古人,自得其趣。其作品入選農工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冊《翰墨丹青·喜迎盛會》和為紀念人民政協(xié)成立50周年而出版的《遼寧政協(xié)委員書畫集》。 在農工黨遼寧省委負責人任內,關在漢同農工黨省委領導成員一道,帶領全省農工黨員,圍繞遼寧省的中心任務,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發(fā)揮農工黨以醫(yī)藥衛(wèi)生界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的界別優(yōu)勢和特點,組織“懸壺濟世工程”、“救助烈士遺孤遺屬工程”等,為政府分憂解難,受到省領導的好評。自省政協(xié)第五屆委員會組建以來,關在漢作為省政協(xié)常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撰寫提交提案上百件,認真履行政協(xié)委員職責。為加強海峽兩岸交流,促進祖國統(tǒng)一,關在漢曾率遼寧醫(yī)學專家赴臺考察團去臺灣交流考察。多年來,關在漢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做出了貢獻?! £P在漢曾多次受到表獎。1986年因組織開展民族體育活動,受到省政府的表彰。1987年,獲遼寧省-理論優(yōu)秀論文獎。1989年,被授予遼寧省衛(wèi)生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稱號。1990年,在組織編纂《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遼寧卷)工作中被授予組織領導獎。1991年,被全國藝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評為先進工作者。1994年,在遼寧省農民負擔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中,被國務院五部委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以上內容由"足球王子"分享。] |
汪為 (1918~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汪為,原名汪涇陽,1918年農歷3月16日出生,法庫縣和平鄉(xiāng)曹四家子村人。青少年時期在法庫縣小學、縣師范讀書。1934年8月-北平(北京),進入張學良為東北-學生組建的東北中學讀書。1937年1月參加反對當局壓制抗日救亡活動的學潮。 1937年“七·七”事變后,汪為參加中共領導的北平西山抗日游擊隊(國民抗日軍),并被選派到晉察冀軍政干部學校學習。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汪為于軍政干校畢業(yè),被分配到晉察冀軍區(qū)部隊工作,歷任軍區(qū)主力二團警衛(wèi)連指導員、團直分黨總支書記、營副教導員、三軍分區(qū)教導大隊政委、軍分區(qū)新兵團政委。汪為曾參加過著名的“黃土嶺殲滅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等13次大小戰(zhàn)役,還參加并指揮過“血戰(zhàn)岳煙村”、“夜襲劉庫池”等戰(zhàn)斗。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被派回東北,在東北聯(lián)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直屬東北衛(wèi)生技術廠任政委。1948年11月東北全境解放后,任東北制藥總廠黨委書記。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后,被調到東北制藥廠(現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任廠長。1952年受命組建東北衛(wèi)生防疫總站,任站長。之后,又負責組建了東北防疫總隊,任黨委書記。1953年至1960年初,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任所長、黨委書記。1960年初至1983年,任吉林省衛(wèi)生廳常務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兼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1983年離休,離休后被聘為《吉林省衛(wèi)生志》主編。汪為曾任國家衛(wèi)生部科委生物制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吉林醫(yī)學》編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吉林省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吉林省政協(xié)委員等社會職務,曾為吉林省養(yǎng)生保健協(xié)會名譽會長。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汪為是東北解放區(qū)醫(yī)藥衛(wèi)生工作的開拓者之一,參與創(chuàng)建了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直屬的醫(yī)藥衛(wèi)生企業(yè)——東北衛(wèi)生技術廠。1946年初,在接收衛(wèi)生技術廠廠房與設備時,汪領導民主聯(lián)軍接收人員與國民黨派遣人員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并勝利地將該廠的設備遷至佳木斯市,在佳木斯市重建東北衛(wèi)生技術廠(其制藥車間后改為東北制藥廠)。汪為領導全廠職工,克服重重困難,僅用4個月時間就生產出各種中、西藥產品、衛(wèi)生材料、醫(yī)療器械及生物制品,及時運往前線,有力地支援了東北解放戰(zhàn)爭。 1948年11月東北解放后,汪為率領東北制藥廠全體職工遷至沈陽市,接收僅存殘破廠房和銹爛設備的8個工廠,組建了東北制藥總廠,下設6個分廠。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組織職工日夜奮戰(zhàn),僅用1個月時間,就使東北制藥總廠的大煙囪在沈陽市鐵西區(qū)上空首先冒煙。并于1949年7月1日舉行正式開工典禮。此后東藥各廠的藥品陸續(xù)出廠。汪為等人把東北制藥總廠發(fā)展成為東北的制藥基地,為支援解放戰(zhàn)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后,汪為回到長春東北衛(wèi)生技術廠,領導衛(wèi)生技術開發(fā)工作,又先后組建了東北衛(wèi)生防疫總站、東北防疫總隊,領導員工在東北地區(qū)進行傳染病防治工作,研制抗美援朝所急需的生物制品,并負責檢驗供應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食品;鑒定敵機空投的毒物、負責消毒殺菌,防止疫病發(fā)生;同時收集、整理美軍進行細菌戰(zhàn)的罪證,取得了反對美軍細菌戰(zhàn)的勝利。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汪為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與所內病毒專家、細菌專家、血清專家密切合作,共同組織領導,研制出近百種預防、診斷、治療用藥品,為發(fā)展新中國的衛(wèi)生事業(yè)做出了貢獻。1956年1月,汪為參加了中共中央召開的全國知識分子工作會議,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并合影)。1958年世界性流行迷人冒大暴發(fā)時,汪為領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首次成功分離出“亞甲型流感病毒株”,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研制成功“流感活疫菌”,受到國務院嘉獎。1959年10月1日,正在國家衛(wèi)生部衛(wèi)生干部進修學院進修的汪為,以學員代表的身份在北京參加了“國慶十周年典禮”。20世紀60年代初,汪為又領導研制成“麻疹疫苗”,經國家鑒定,批準投產,含“長47麻疹苗株”的麻疹疫苗與蘇聯(lián)的苗株比較,其反應性、陽轉率、抗體水平、免疫持久性均優(yōu)。為此,《人民日報》作了專題報道?! ⊥魹閾渭质⌒l(wèi)生廳常務副廳長后,先后分管中醫(yī)、醫(yī)學教育、科研、婦幼衛(wèi)生、醫(yī)學會等方面的工作。在搶救祖國醫(yī)藥學方面,汪為負責組織為吉林省著名老中醫(yī)師選配徒弟。由著名老中醫(yī)帶過的學生,經全省統(tǒng)一考試,合格者達500余名(均被批準WOO)。汪為還編寫出《吉林省中醫(yī)臨床經驗》,組織考察并編寫出《長白山藥源資料》專著、為解決吉林省農村缺醫(yī)少藥、繼承和發(fā)展中醫(yī)藥學、為建立中藥研究基地打下了基礎。在醫(yī)學教育和科研方面,1961年至1983年(文革時間除外),為吉林省縣以上衛(wèi)生單位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300多名;領導全省完成醫(yī)藥學科研成果89項,受到國家和吉林省人民政府的獎勵;1982年協(xié)助國家衛(wèi)生部婦幼司開展調查研究,確定吉林省懷德縣為國家婦幼衛(wèi)生示范縣,對全國婦幼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魹樽鳛橹骶?,汪為領導完成了《吉林省志·衛(wèi)生志》(65萬字)和部門志書《吉林省衛(wèi)生志》(75萬字)的編纂工作?!都质≈尽ばl(wèi)生志》被評為吉林省優(yōu)秀作品并獲獎。汪為被評為吉林省修志先進工作者。獲吉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之后,又從預防醫(yī)學角度出發(fā),主編了《中老年自我保健》一書。該書的出版發(fā)行,為發(fā)展預防醫(yī)學、維護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做出了新的貢獻。 因病于2013年3月11日18時在長春逝世,享年95歲?! 以上內容由"一葉知秋"分享。] |
趙英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趙英舉,1936年11月出生,法庫縣十間房鎮(zhèn)小荒地村人。青少年時期,在法庫縣的小學、中學讀書。1956年7月于法庫高中畢業(yè)后,考入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學習。 1960年9月,趙英舉于吉林大學原子能系本科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63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3年2月至1997年,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yī)大學、農牧大學、軍需大學任教,歷任教研室主任、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軍隊院校教學協(xié)作中心化學組組長、長春市化學學會理事。1997年4月退休?! ≡诮虒W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趙英舉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曾發(fā)表《立體化學教學法研究》、《用發(fā)現法講授醣化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員智能》等18篇教研論文。在研究生和本科生課堂教學中總結的《讀、講、議、練教學法》,在解放軍總后勤部所屬院校受到肯定,獲得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主編和參編了《有機化學》(上、下冊)、《有機化學實驗技術》、《有機化學自學指導》(上、下冊)等教材、編譯《有機化學習題解》(一冊)。上述著作和譯作合計約300萬字。主持撰稿、錄制《對映異構》、《色層分析的操作方法》等6部錄像片(教材),自行設計、制做的多媒體軟件——教學投影片(380幅),獲總后院校電教評比二等獎。趙自行設計制做的大量教具模型,生動直觀、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小為大,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重要作用?! ≡诳蒲泄ぷ髦校w英舉主持和參加多項科研課題。對“有機合成、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分離、結構鑒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豐富。先后發(fā)表42篇科研論文。其中:《抗梨形蟲新藥合成與結構確證的研究》、《薄層掃摸法測定引流熊膽汁和天然熊膽汁成分和含量的研究》等5篇,被長春市科協(xié)和校學報評為優(yōu)秀論文。獲科研成果獎4項:《咪唑苯脲合成及應用研究》和《人工熊膽粉的成分和藥用價值研究》兩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大豆卵磷脂精制工藝研究》和《誘生牛黃主要成分的研究》兩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w英舉被授予少將(副軍、技術二級),與他本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 ≡谲娛略盒=虒W和科研工作中,趙英舉取得優(yōu)異成績,曾榮立三等功3次。1989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評為優(yōu)秀教師,1992年被評為優(yōu)秀教學傳、幫、帶工作者, 1993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共同授予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并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獎章。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批準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退役后,他依然從事多項社會活動,現在他被聘為吉林大學督導和吉林省關工委成員,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社會奉獻智慧和力量?! 以上內容由"wangjun"分享。] |
劉偉芹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劉偉芹,1929年6月26日出生,法庫縣大孤家子鎮(zhèn)小二道房村后四家子屯人。1935年至1938年,在法庫縣城內第三小學讀書。1939年至1941年在法庫縣國民優(yōu)級學校讀書。1942年至1945年,在省立法庫國民高等學校學習。1946年至1947年,在法庫中學高中文科班學習?! デ郏?947年秋于法庫中學高中文科班畢業(yè)后,回四家子屯參加土改工作。1948年11月,考入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附設的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編入突擊班學習俄語。1950年11月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華東軍區(qū)摩托裝甲兵戰(zhàn)車二師坦克四團司令部任俄文翻譯。1951年調至華東軍區(qū)摩托裝甲兵司令部工作。同年4月,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6月,被借調到華東軍區(qū)空軍第十一師任翻譯組組長。1952年4月,調入南京總高級步兵學校軍事科學研究部任翻譯。1955年至1956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jiān)部編審處工作。1957年反右派運動中,被錯劃為“中右分子”。1958年4月從部隊復員。1960年,在法庫縣工業(yè)中學任語文教員。1965年至1979年,在法庫縣紅旗農具修造廠當工人。1979年至1980年,先后在法庫縣教師進修學校、法庫縣第三初級中學任英語教員。1980年12月應聘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任外文。1987年獲高級翻譯技術職稱,1989年離休?! デ墼谲妼俟枮I外國語??茖W校1年零10個月速成學習中,學完了俄語本科三年的全部課程,連跳5次級,以二部(二分校)10個班總分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提前畢業(yè)。任俄文翻譯后,跟隨蘇聯(lián)軍事顧問團工作,對坦克團官兵進行戰(zhàn)術和技術訓練,保證了該團官兵于3個月后赴朝鮮參戰(zhàn)。1951年劉偉芹給華東軍區(qū)摩托裝甲兵司令員何克希、副司令員肖鋒當翻譯(口譯),翻譯了大量外文軍事教材,保證了外事聯(lián)絡和軍事訓練的需要。1951年8月,被華東軍區(qū)裝甲兵司令部政治部記四等功1次,并被破格由丁級見習翻譯晉升為丙級助理翻譯(技術等級為10級)。1951年6月,帶領翻譯組,支援該師對飛行員訓練駕駛技術,并翻譯了大量的飛行技術資料,獲得了空軍十一師黨委的好評。在總高級步兵學校軍事科學研究部任職期間,劉偉芹從事諸兵種合同戰(zhàn)術教材的翻譯工作。1952年至1958年。先后翻譯出版400余萬字的各種軍事條令和教材,并在《坦克兵》、《戰(zhàn)斗訓練》等軍事雜志上發(fā)表譯文50余篇,為培養(yǎng)軍隊中級指揮員(營、團兩級)、為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為此,其所在研究部翻譯室于1953年獲集體三等功1次,劉偉芹本人晉升為乙級翻譯(獲中級職稱,技術級為9級)。1954年至1956年,參加劉伯承元帥親自主持的科研項目《蘇軍野戰(zhàn)條令(營、團、師、軍)》的翻譯和校審工作。1954年12月被記三等功1次。在軍事演習中,先后給南京總高級步校第一任校長楊勇上將、第二任校長宋時輪上將當翻譯(口譯)。1955年至1956年,參加了《蘇軍野戰(zhàn)條令》的最后校審,在校審中回答了劉伯承元帥提出的有關條令評審0現的問題。歷時兩年的校審工作結束后,翻譯組立集體三等功1次。劉本人由9級翻譯晉升為8級翻譯?! ?965年,為解決被錯劃“中右”問題,劉偉芹向國防部提出申訴。1980年4月,得到徹底平反,由南京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組織部給予恢復干部籍,復員改為轉業(yè),在原有行政級別的基礎上,晉升一級,并補發(fā)了工資。歷史錯案得以徹底平反后,劉偉芹放下了思想包袱,在學術上開始了第二個春天。在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任外文期間,負責對該所主辦的《國外農學——果樹》雜志的英、俄文譯稿,進行校對和編審,并負責《國外果樹文摘匯編》的譯校和出版工作。1981年至1989年,在全國各果樹刊物上發(fā)表譯文500多篇,約70萬字。1987年是劉偉芹譯文發(fā)表的高峰期,一年內發(fā)表各類譯文90多篇,平均每4天就有1篇譯文問世,占各有關刊物登載譯文總數的70%。曾刊載過劉偉芹譯文的果樹刊物有:《國外農學——果樹》、《煙臺果樹》、《蘋果貯藏研究資料匯編》、《黑龍江園藝》、《園藝學文摘》、《北方園藝》、《北方果樹》、《果樹科技通訊》、《果樹》、《葡萄栽培與釀酒》、《中國果樹》、《中國果品研究》、《通化園藝》等?! 〗?0年來,劉偉芹主要的大部頭譯著有《蘇聯(lián)┌A3—51型汽車維修與保養(yǎng)》、《蘇聯(lián)┌A3—63型汽車維修與保養(yǎng)》、1948年版《蘇軍步兵-》(單個戰(zhàn)士、班、排、連)、1948年版《蘇軍野戰(zhàn)條令》(團、營部分,劉伯承審校)。以上4部譯著均由總參訓練總監(jiān)部出版。與他人合譯的著作有《蘋果短枝型研究》,1988年由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出版。劉偉芹的學術著作《蘇聯(lián)的果樹期刊》、《蘇聯(lián)的果樹科研機構》、《美國的果樹期刊》,載入《中國農業(yè)百科全書·果樹卷》,1993年5月由農業(yè)出版社出版。主要業(yè)績和科研成果已載入《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和《中國國情·專家學者卷》(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デ凼且晃唤洑v坎坷、百折不撓、成就卓著的高級翻譯家,從軍事科研部門到地方農科院所,都做出了突出的業(yè)績,為人民軍隊的建設和軍事科技、農業(yè)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上內容由"wind"分享。] |
邵清廉 (1914~2004) 軍馬女將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邵清廉, 女,(1914.10—2004.8),享年91歲。 她的一生分兩大部分:一是 戰(zhàn)爭年代,延安抗戰(zhàn)女干部、解放軍軍馬事業(yè)和軍馬場創(chuàng)始人之一,做出了愛國奉獻;二是 和平年代,不索取,廉潔一生,體現了真善美的一生?! ∩矍辶诳箲?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籌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東北自治軍炮校、東北民主聯(lián)軍炮校、朱瑞炮校等五個炮校,1947年創(chuàng)建牡丹江軍馬場。(軍中史稱:軍馬女將) 家庭背景 邵清廉, 祖籍系金遼滿人,祖爺是清代鑲黃旗御醫(yī),因誤診在眾臣的勸護下未斬,被貶為藍旗,卸甲歸田。邵清廉1914年10月生于遼寧新民(1914年區(qū)劃遼法庫縣)藍旗堡,自幼敏學,念道德經,性格直爽,開明豁達,屬書香門第,大家閨秀,賦詩吟句、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父邵萬生,持祖?zhèn)髅胤剑人婪鰝?,醫(yī)術精湛,馳名遐邇,設邵公館,母邵菅氏。 愛情品德 邵清廉在父親的包辦下,于1932年2月與鄭新潮在沈陽結婚。邵清廉從丈夫那里接受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并于1936年與丈夫隨-儒生涌入北平在輔仁學院讀書,學習道德經。在邵清廉的身上:一方面,有著中國封建孔孟之道的道德品質,另一方面,也有西方基督教的道德約俗。中西雙重道德的約誠為邵清廉的優(yōu)良品質奠定了基礎。她與丈夫的愛情與品德的交織構成了她人生的價值?! ‰S夫立志 1935年2月與鄭新潮珠聯(lián)璧合。受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918事變后,于1936年與丈夫隨-儒生涌入北平在輔仁學校讀書,納新文化、新思維。后因身孕和戰(zhàn)亂回歸家園。1937年盧溝橋事變,鄭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炮科,涌動抗日愛國的黃埔學潮,面見校長蔣介石,強諫未果。不甘平庸,畢業(yè)后奔赴延安,受到毛澤東和朱德接見與座談,倍愛炮兵軍事人才,令其籌建抗大延安炮兵學校, 任八路軍首席炮兵教官。丈夫的遠大愛國志向,直接帶動了邵清廉的向往,點燃了她心中隨夫立志的愿望?! ∏Ю飳し颉 【哂袗蹏鞠虻纳矍辶當y幼子千里尋夫,從遼寧沈陽新民縣徒步奔赴延安,穿越張作霖、閻錫山、日偽等匪夷關卡,掙脫重重-線,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坎坷叢生,歷時三月有余。于1941年11月26日抵達延安。 延安歲月 邵清廉從1941年至1959年戎馬軍旅生涯,1942年初她進入延安先在“中國女子大學”八路軍婦女學校學習。保安處-讓邵協(xié)助李貞工作,并協(xié)理她的生活,李貞時任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后任晉綏軍區(qū)政治部秘書長。邵在延安寶塔下聆聽李貞、張琴秋等講黨課。長子鄭云燕在延安寶塔小學,次子鄭澤延在延安保育院。丈夫鄭新潮在延安抗大籌建延安炮兵學校。 邵清廉一家人住在延安窯洞的鄰居是抗戰(zhàn)作曲家張寒暉--《松花江上》歌曲作者。 在鄰居相處的幾年時光里,他們朝夕相處,相互照應,直至張寒暉去世,留下了許多值得懷念和難忘的故事。 北上部隊 1945年國民黨胡宗南部隊圍剿延安。1945年底,邵清廉全家隨延安炮兵學校在-率領的北上大軍赴東北戰(zhàn)場,-和他率領的東干隊,到了10月末才出發(fā)。走出延安,東渡黃河、沿著太行山脈、燕山山脈,進入冀熱遼(張家口承德)。東干隊有年過五十的醫(yī)生、作家、藝術家、老干部,也有十幾歲的青年學生?! ⌒熊姷乃俣入m沒有野戰(zhàn)部隊快,卻不怕困難,情緒很高,團結友愛,互幫互讓,歌聲不斷。當跨越過長城,到了廣袤空闊的塞外,大家高興得忘掉了一切艱辛和痛苦,歡呼了起來。尤其是那些東北籍的干部,一跨入光復了的東北大地,就手舞足蹈地高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高粱肥,大豆香……” 。此后,行軍前進受到敵軍的阻擋,-根據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的電報請示,馬上任命-為冀察遼軍區(qū)政治部代理主任,同時對東干隊的干部就地分配。因邵清廉與鄭新潮(東干隊)是延安炮校的教員被分配到張家口接續(xù)籌建宣化炮兵學校。 創(chuàng)建事業(yè) 宣化炮?! 〗浥诒玖顔T兼延安炮校校長朱瑞的指示:令延安炮校北遷部隊在宣化休整待命,并開始創(chuàng)建宣化炮校。此時,林千、趙大曼、鄭新潮、沈毅、邵清廉等迅速投入了籌建宣化炮校(現炮兵指揮學院), 他們在最艱苦的歲月。著手創(chuàng)建宣化炮校,庭院當課堂,石板做黑板,老木匠拿來門板,雕刻上:“宣化炮兵學校”木牌,掛在門前。此后,宣化炮校進行了幾期培訓班的教學課程。 1946年由于東北戰(zhàn)場的緊迫需要,部分教員奔赴哈爾濱。1945年12月后,延安炮兵學校先后改名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炮兵學?!薄皷|北民主聯(lián)軍炮兵學?!薄爸烊鹋诒鴮W校”, 后來發(fā)展的各炮校。當年留駐的宣化炮校依然存在,只是隨著戰(zhàn)爭歲月和人員、設備的流失逐漸淡化了,直至解放后宣化炮兵學校才得以復興。 牡丹江畔 1947年抵達牡丹江,東北戰(zhàn)場炮火正酣,炮兵前線告急缺馬!,此時,邵清廉接到軍委炮兵副司令賈濤指令:立即在牡丹江籌建軍馬場!邵清廉帶著幾名傷殘戰(zhàn)士,在荒野的土地上(只有幾間破舊土房)開始創(chuàng)建我軍第一個軍馬場--牡丹江軍馬場。此后,又建立了肇東軍馬場、扎蘭屯軍馬場等。 此后,軍馬場提供的數萬匹軍馬無論在解放戰(zhàn)爭還是朝鮮戰(zhàn)爭中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軍馬事業(yè)和軍馬場的創(chuàng)建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戰(zhàn)史。 1952年前后,邵清廉在軍委炮兵司令部、軍委馬政局工作,上級派她與馬政局顧問載濤一同去沈陽,為新民縣捐贈運送優(yōu)質品種良馬16匹。并參加了捐送交接儀式。沈陽軍區(qū)接待了軍委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邵清廉、載濤等一行的捐贈活動?! ″e改命運 錯按戰(zhàn)士復原 軍隊規(guī)定:干部按轉業(yè)、戰(zhàn)士按復原安排到地方。北平解放后,1951年邵清廉調到北京,在軍委炮兵司令部馬政局工作。軍事機要管理員,任排級干部,1954年10月馬政局歸屬軍委總后勤部,洪學智任主管副部長,1955年下半年,總后勤部裁撤了馬政局。裁員中,本應將邵清廉等到延安參加革命的女干部按照干部轉業(yè),卻錯誤地將邵清廉等按照戰(zhàn)士復原到地方,當時發(fā)給她三個月的工資,作 為生活費和料理費,就把她打發(fā)走了,半年后,此時的邵清廉未能趕上1956年授軍銜的機遇,。1965年3-5月總后勤部改編增設軍馬局,再度召回許多被錯誤復原的女干部,她們官復原職后,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后,她們都按照軍級待遇了。而邵清廉因當時通訊落后,失去聯(lián)絡,加上文革丈夫被沖擊和家境變遷,一直中斷了與軍隊的聯(lián)系,未能恢復軍籍,在遺忘的角落,過著煎熬困苦的生活?! 】途铀l(xiāng) 邵清廉文革中從北京首都遷至冀順德府。現邢臺市南大郭鄉(xiāng),村北,筑南郭草堂,丈夫詠文天祥,自己吟昭君出塞。久久仰望天空的大雁,牽動懷念故鄉(xiāng)的思緒。 晚年生活 老年大學 文革后期丈夫找-申訴,平反后恢復軍籍,留任地方,但仍清廉清貧。好景不長,丈夫于1985年秋去世,邵斷了依靠丈夫的工資經濟來源,依靠子女贍養(yǎng)費生存下來,1997年至2003年秋客居石家莊兒子家,90歲的邵清廉報名上了石家莊市老年大學,中國老年日報報道了她《九旬老太上大學》的文章?! ≈鴷⒄f 邵清廉從80歲開始寫作,先后在《石家莊燕趙晚報》《中國老年生活報》《中國老年日報》發(fā)表文章,并獲三等獎。此間,邵清廉畫了許多畫,著書立說《軍馬女將》《軍旅生涯》《夢想成真》等回憶錄?! ∞o行謝世 2003年秋,邵清廉到邢臺市兒子家居住,病患連連,于2004年8月醫(yī)治無效病逝,享年91歲,立碑合葬于遼寧省新民縣“東蛇山”青松翠柏之下。部分骨灰寄于冀“雙鳳山”殿堂之上。國旗覆蓋在邵的身上,黨旗覆蓋在丈夫鄭新潮身上。邵逝前無職無權、無名無利,無聲無息。骨灰前沒有鮮花,也沒有綠草,天蒼蒼,野茫茫,人去也?! 以上內容由"九哥"分享。] |
方立德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方立德,1932年農歷5月14 日出生,法庫縣大孤家子鎮(zhèn)方石砬子村人。1938年至1942年,在方石砬子村初級小學讀書。1943年至1945年8月,在大孤家子優(yōu)級學校讀書。1945年“八·一五”光復后休學。1946年在大孤家子完全小學高小讀書。1947年考入法庫中學讀書,同年曾一度休學。1947年末至1948年11月,在遼北第五中學讀書?! ?948年11月至1949年5月,方立德在法庫縣三區(qū)(區(qū)政府駐大孤家子)土改工作隊工作。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通訊學校學習報務。1949年底至1950年3月,在東北軍區(qū)集中電臺任報務員。1950年4月至1952年底,先后在安東(今丹東)海軍學校和青島海軍快艇學校任報務員。1952年底至1955年2月,在海軍青島基地任報務員。1955年2月至1956年3月,在海軍旅順基地西湖咀觀察通訊站任報務組長。1956年3月至1958年4月,任海軍旅順基地后海觀通站站長(正連職)。1958年4月至1964年7月,在海軍旅順水警區(qū)政治部任宣傳干事。1964年7月至1966年6月,在海軍旅順水警區(qū)政治部任秘書。1966年6月至1969年12月,任海軍觀察通訊大隊教導員(正營職)。1969年12月至1972年8月,在海軍旅順基地政治部任秘書處副處長(副團級)。1972年8月至1978年1月,任海軍護衛(wèi)艇第七大隊政治委員(正團職)。1978年1月至1981年1月,任海軍護衛(wèi)快艇二O三大隊政治委員(正團職)。1981年1月至1985年1月,任海軍快艇第三十一支隊政治委員(正師職),大校。1985年1月至1987年10月,任海軍快艇第六支隊顧問(正師職)。1987年10月離休。 方立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工作期間,曾多次立功受獎。1958年至1964年,在海軍旅順水警區(qū)(師級)曾榮立三等功2次,并2次被評為水警區(qū)先進工作者。方立德離休后,發(fā)揮余熱,繼續(xù)開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做出優(yōu)異成績。1990年、1994年、1995年,分別被評為旅順基地先進離休干部。1992年,被海軍總部評為海軍先進離休干部。1999年,被旅順基地評為先進離休干部。2001年,被海軍大連老虎灘干休所黨委和干休所分別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離休干部?! 以上內容由"流浪兒"分享。] |
張志魁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張志魁,1937年3月29日出生,原籍法庫縣法庫鎮(zhèn)。1943年至1946年,在北京孔德小學讀書。1947年2月至1955年7月,先后在法庫高級小學、初級中學和法庫高中讀書。1955年8月考入沈陽醫(yī)學院兒科系?! ?960年7月,張志魁于沈陽醫(yī)學院兒科系本科畢業(yè)后參加工作。1960年至1964年,在大連醫(yī)學院附屬婦嬰醫(yī)院任兒科住院醫(yī)師。1964年至1969年12月,在大連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任住院醫(yī)師。1969年12月,參加遼寧省111醫(yī)療隊赴昭烏達盟赤峰縣(時屬遼寧?。氖聝嚎漆t(yī)療工作。1973年遼寧省醫(yī)療隊改稱為沈陽醫(yī)學院初頭朗分院,張志魁仍任該院兒科醫(yī)師。1977年,經國家統(tǒng)一調動,張志魁等集體調到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工作。1978年12月,被提升為華北石油總醫(yī)院兒科主治醫(yī)師,1984年8月被聘任為該院兒科主任,1988年9月晉升為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級),1993年晉升為主任醫(yī)師(正教授級)。為中共黨員。張志魁擔任的社會職務有:中華醫(yī)學會河北省兒科分會第一、二、三屆委員、理事、常務委員(第五屆);中華醫(yī)學會華北石油兒科分會理事;河北省醫(yī)務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華北石油管理局科技成果鑒定、醫(yī)療事故及傷殘兒鑒定委員會委員。1998年6月31日退休。退休后被返聘為兒科專家?! ∽?960年大學畢業(yè)以來,張志魁一直從事兒科臨床工作。在大連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和沈陽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工作十多年,經過系統(tǒng)的、嚴格的“住院醫(yī)師制”培訓,為后來的臨床醫(yī)療工作打下了良好扎實的基礎。在任住院醫(yī)師期間,既能熟練掌握胸穿、腰穿、骨穿、股靜脈穿刺,也成功地做過硬膜下穿刺、心包穿刺、頸動脈注藥等。在任主治醫(yī)師期間,對“高雪氏病”、“肝豆狀核變性”、“腦病合并內臟脂肪性變綜合癥”、“川崎病”、“多口性外胚葉病”、“馬凡氏綜合癥”、“嬰兒糖尿病并發(fā)酮癥酸中毒”、“組織細胞增生癥X”、“韓—薛—柯氏綜合征”、“勞—蒙—畢氏綜合癥”等眾多疑難病例都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曾搶救過40多種、千余例重?;純骸T谌胃敝魅吾t(yī)師期間,全面負責兒科的醫(y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查房正規(guī),按教學醫(yī)院的查房方式,做到了聽、問、查、講,查前有準備,查后有系統(tǒng)的記錄。熟練地掌握了對患兒的心電監(jiān)護和心電圖診療技術。1978年,經河北省西學中考試合格,成為西醫(yī)、中醫(yī)兼?zhèn)涞尼t(yī)師,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常見病方面獲得了突出成績,對20余種兒科疾病能辯證施治,能隨時對癥開寫中藥處方。在對新生兒黃疸、嬰幼兒腹瀉、小兒驚厥的中藥治療方面成績尤為突出。近20年來,用推拿療法治療難海陛腹瀉數百例,均獲痊愈。多年來堅持中西醫(yī)兩法治療,收效顯著?! ≡诮虒W方面,張志魁也做出了優(yōu)異成績。1961年至1969年,在大連醫(yī)學院帶過多期學生的生產實習。1973年至1976年,為沈陽醫(yī)學院初頭朗醫(yī)院學員先后講授了醫(yī)學院兒科教學大綱的全部課程,在沈陽醫(yī)學院的教學會議上介紹過經驗。1982年,在帶北京醫(yī)學院學員的臨床實習中,言傳身教,受到學生的好評,曾到北醫(yī)參加教學經驗交流會。1988年接受河南醫(yī)大學員的臨床實習,擔任大部分的講課及教學查房,受到學生的歡迎和贊揚。1980年以來,在華北油田總醫(yī)院,曾擔任多期醫(yī)務人員脫產英語班的教學工作,為提高醫(yī)務人員的外語素質和水平,做出了貢獻。為此,1985年榮記三等功1次?! 堉究Y合臨床醫(yī)療和教學實踐,開展科研工作,做出了優(yōu)異成績。1978年至1979年,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研究中,親自指導隨機分組、設計表格、擬定方案、整理原始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及總結撰寫論文。1981年至1982年,作為河北省“嬰兒腹瀉”科研協(xié)作組成員,張志魁帶領總醫(yī)院兒科對“ORS口服補液鹽”的療效,做了系統(tǒng)的觀察和研究,并總結撰文報河北省主管部門,受到省協(xié)作組的表揚。1987年至1988年,對近10年來華北石油總醫(yī)院兒科收治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150例心電圖及80例心肌酶譜檢查,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及總結,撰寫出相關論文,分別在河北省第三屆兒科學術會議及全國石油系統(tǒng)第二屆兒科學術會議上宣讀。1991年至1992年,用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對4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測定血清總膽紅素,并同時抽血用重氮試劑比色法對照,經統(tǒng)計學處理,計算出回歸方程式,找出本地區(qū)、本院的正常值,并用于膽紅素水平的動態(tài)監(jiān)測。關于上述研究的論文,曾在河北省第四屆兒科學術會議上發(fā)表,并被評為優(yōu)秀論文。后又發(fā)表在《河北醫(yī)學》1992年第14期上?! ?974年以來,張志魁在省級以上醫(yī)學雜志發(fā)表論(譯)文15篇;在省、部級學術會議上交流并收入匯編22篇;刊于地(市)級及華北石油醫(yī)學雜志上的論文共35篇。1978年,張志魁曾榮獲華北石油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4年至1998年又4次獲得管理局科技獎。在黨內(外)和社會工作方面,也多次受獎。曾8次獲總醫(yī)院先進工作者稱號。1988年被評為華北石油管理局勞動模范。1991年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1997年起,享受國務院批準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以上內容由"玫瑰"分享。] |
沈陽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 | 沈陽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坌掠X羅皇家博物院位于法庫縣五龍山下的大孤家子鎮(zhèn)半拉山村,南距沈陽市80公里,北距法庫縣城20公里,有財湖景區(qū)至五龍山景區(qū)旅游線路從該村通過,交通便捷。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有生產車間、檢測車間、灌裝車間、封簍紙作坊、簍式酒海群、大型酒窖、酒文化展覽館、琴式書法、九龍壁和索羅軒等人文景觀、旅游觀光景區(qū)等,為我縣白酒生產龍頭企業(yè)之一,中國滿族白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研發(fā)基地之一,被譽為“關東滿族白酒第一坊”。 歷史沿革: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以后,清皇室后人愛新覺羅胤玉、貴族瓜爾佳氏后人相繼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祖家坊燒鍋”“關家酒作坊”,并融合了滿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加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藝體系。民國和偽滿期間,由于局勢不穩(wěn),戰(zhàn)亂頻仍,酒廠曾一度停產,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孤家子鎮(zhèn)創(chuàng)建了鄉(xiāng)辦酒廠,后傳承人分開各自開辦酒廠?! 」に嚵鞒蹋哼x糧—制曲—粉糧—蒸糧—伴母糟—加曲—拌勻—入窖(泥窖)—發(fā)酵—出窖—蒸酒——分質存水(分木桶酒海,樹條酒海,地上地下)—封存—再加曲陳釀—灌裝—出廠?! ∽婕曳话拙漆勗旃に嚕凑狭酥袊狈缴贁得褡遽劸乒に嚲A,也融合了酒文化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釀酒工藝體系。 最大的100噸酒海和60噸酒海,至今仍存儲美酒。這里有一副對子,上聯(lián)是“狐仙萬壽山中蘊”,下聯(lián)是“皇酒九釀海里藏”,橫批“仙山酒?!薄_h山近景繽紛無限 就像是置身清朝釀造工坊般令人最新心醉。 |
法庫五龍山 | 法庫五龍山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妪埳铰糜物L景區(qū)位于法庫城西30公里處的丁家房鎮(zhèn),距離沈陽70公里,景區(qū)面積1548公頃,是由五條脈絡組成的環(huán)型山脈,包括五龍山、朝陽洞山、龍懷山諸山,為沈陽地區(qū)名山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沈陽市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AA級景區(qū),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 五龍山得山水之奇絕,匯田園之芬芳,融佛道于一地,是集觀光攬勝、鄉(xiāng)村休閑度假、宗教信仰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也是大中小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基地和認知“三農”的最佳窗口。五龍山自古就流傳民謠說“遠望五龍山,峰峰相依,溝溝相連,只見龍起舞,不知哪是邊;走進五龍山,看山不見山,樹木琳瑯遮了天,但聞人語響,不知在哪邊”。五龍山以鼓山、避風臺、龍泉、神松、奇楓、塔林、無梁觀、檐上松等文明遐邇。有天然次生林1萬畝,果園300畝,花草近千種,藥材數十種,有史稱東北解放第一個春天的秀水河戰(zhàn)役林彪指揮所,有3400年發(fā)人和胡人都城遺址,有七塔林、碧云宮、廣慧寺等佛教圣地,有散發(fā)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萬畝葡萄長廊和萬畝山櫻椒觀光區(qū),有五龍山牌綠色葡萄、笨雞蛋、小雜糧、愛新覺羅酒、根雕、剪紙等旅游商品?! ∥妪埳骄皡^(qū)分為朝陽洞景區(qū)、鼓山景區(qū)、發(fā)人都城遺址和萬畝葡萄長廊觀光區(qū)四大景區(qū),是沈北獨具特色的神奇之旅、田園之旅、文化之旅和紅色之旅,更是展示以“三農”為主題的農業(yè)旅游示范基地。主要景點有300多年的古杏林、原始次生林覆蓋的歸真林、600多年的元代道觀、檐上松、七塔林、五龍神泉、蛇仙洞、天鼓山、避風臺、發(fā)人都城遺址、十二生肖石刻園、倒座觀音廟、廣慧寺、森林浴場、鷹鵲坡、林彪指揮所、萬畝葡萄長廊等?! 《〖曳挎?zhèn)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丁家房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丁家房。人口2.12萬人,面積132.73平方千米。郵編110411。 - 行政區(qū)劃 丁家房鎮(zhèn)主干道 丁家房鎮(zhèn)轄21個村委會:丁家房、西丁家房、佘家堡、香草溝、雷其堡、芹菜溝、白家堡、塔子山、羊泉、興隆峪、大泉眼、東崗子、紅土墻、蛇山子、西溝、靠山屯、候三家、劉家堡、灣柳街、古城子、幫牛堡。 - 農業(yè)…… 詳細++ |
祥云生態(tài)度假村 | 祥云生態(tài)度假村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樵粕鷳B(tài)度假村坐落于法庫縣馮貝堡鄉(xiāng)務名屯村。園區(qū)位于法庫縣西南與沈陽城東北郊區(qū),距縣區(qū)30公里,距鐵法市區(qū)19公里,距沈陽市中心69公里,是我公司基于生態(tài)農業(yè)和旅游相結合的想法上創(chuàng)辦的生態(tài)度假村之一。目前,由張惠中執(zhí)導的《九九》(原名:《愛在深秋》)以及王曉曦導演執(zhí)導的電視劇《河畔新村》正在此地熱拍中?! ∠樵粕鷳B(tài)度假村,始建于2012年9月。園區(qū)內以山清水秀、花果滿山、魚躍禽鳴、荷塘萬里、涼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農耕景觀為主體,從另一方面圓了許多都市人的綠色夢,亦以農業(yè)生態(tài)的獨特魅力豐富了我國生態(tài)旅游的內容。同時對提高生活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孩子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及熱愛勞動的熱情,都有積極的作用。園區(qū)內設有田園風情別墅、生態(tài)度假酒店、休閑娛樂中心、休閑農業(yè)、小木屋酒吧、水上娛樂垂釣區(qū)、游客接待中心、四合院以及36家商鋪等多種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項目?! ?.田園風情別墅:包括18棟別墅,建筑面積在2700多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200人入住。內部環(huán)境清幽,簡約設計,24小時熱水,獨立衛(wèi)浴間,浴品齊全,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房間內設有休閑棋牌室,溫馨舒適的高中檔客房設施齊全,給您帶來賓至如歸的感覺?! ?. 生態(tài)度假酒店:酒店不僅可以承辦中小型聚會、大型聚會、大型會議,同時內部還備有各種運動設備,卡拉ok等,集商務活動、聚餐、娛樂、旅游,休閑為一體。酒店內部采用簡約時尚的裝修為主,融合了中國文化的寫意風格。一樓宴會大廳寬敞明亮,搭配泰式方形吊燈,更顯廳堂之宏偉。廳堂每根柱子上都有文人墨客所留墨寶,文化氣息濃厚。二樓休閑區(qū),有各項運動娛樂設施,讓來此的游客領略豐富多彩的運動娛樂項目。同時二樓休閑露臺,擺放許多藤椅,是享受陽光,俯瞰美景,品味生活的好去處?! ?. 休閑娛樂中心:-議室、休閑茶吧、KTV、棋牌室于一體的多功能活動中心。建筑共三層,面積2100平,每一層風格各異。一樓大會議室700平,可容納400人進行商務會議。二樓以中國紅紅木家具為主,設商務茶吧、KTV、棋牌室等休閑娛樂項目。三樓東南亞風情商務區(qū),設1個中型會議室,2個小型會議室。木質裝飾架,頂部采用泰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設計,搭配暖色調的擺件,給人溫馨祥和之感。 4.休閑農業(yè):鮮花觀賞基地建設花卉日光溫室20棟,新奇花卉品種達到20余種;鮮果采摘區(qū)擴建520畝;鮮花溫室基地建設花卉日光溫室50棟,占地300畝;農事實踐基地建設日光溫室30棟;建設1000畝葡萄園,建日光溫室10棟;規(guī)劃50畝,作為新品種水果實驗基地;水產、花卉、果樹、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建設有無公害農產品檢測室,確保各類農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 5.小木屋酒吧:建設占地1000平米,獨特舒適的空間設計,極具魅力的音樂,親切真誠的服務,構筑了獨有的模式。在這里只有前臺留聲機古老的音樂,只有安安靜靜的服務生,沒有人,沒有事打擾你。在部落里,挑一支你喜歡的酒,或許是一杯暖洋洋的咖啡,都能讓我們身心愉快?! ?.水上娛樂垂釣區(qū):建設占地160畝的水上娛樂垂釣區(qū),開發(fā)水面50畝,水上娛樂垂釣區(qū)依山傍水,帶您走近“大自然之家”。垂釣園常年備有鯉魚、鰱魚、草魚、鯽魚等品種。在這里,您可以感受柳葉拂過衣襟,微風輕擾面頰,仰頭,看到陽光,到處充滿希望。 7.游客接待中心:一樓配有小型酒吧,吧臺與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渾然一體,豪華的設備,炫目燈效、動感的音樂,特寶聲高品質音響系統(tǒng),感官上的沖擊使你不由地想釋放自己。二樓配有精致套房,一切設施都以舒適度為首要標準,房間簡單溫馨,配有空調、書桌、衛(wèi)星頻道有線電視、獨立淋浴間和浴缸、免費WiFi等設施,寬敞的落地玻璃窗環(huán)繞,在房間即可以眺望遠處清新自然的景色,縱觀水上風光,享受習習清風,感受心靈的寧靜?! ?.四合院:總體占地面積400平米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四合院。構成獨特,院落寬綽舒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游廊相接,四合院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特有老北京的風格。它雖為居住建筑,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在這里游人可以享受著一份清閑,守候著一份期待;同時也感受著一份驚喜,體味著一份失落;更多的則是看淡了一份得失,領悟了一份真諦?! ?. 36家商鋪:總體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左右的旅游及農家產品商鋪。旅游紀念品種類繁多,有傳統(tǒng)工藝品、農家特色產品、現代工藝品、字畫、陶瓷等等,分別針對兒童、中老年等不同市場進行設置,喚醒游客的生活情趣和價值體驗。通過旅游紀念品的購買,使游客進一步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的獨特氣息,增加生態(tài)園區(qū)的親和力,更讓游客本身獲得身體和心靈的雙豐收?! ∠樵粕鷳B(tài)度假村旅游推薦路線: 線路1: 1、五龍山風景區(qū)——巴爾虎山風景區(qū)——遼風小鎮(zhèn)——愛新覺羅祖家坊酒業(yè)——祥云度假村 線路2: 2、財湖風景區(qū)——科爾沁風情園——白鶴樓——孟家綠色采摘園——祥云度假村 線路3: 3、圣跡山古楓林——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秀水河子戰(zhàn)役紀念館——愛新覺羅祖家坊酒業(yè)——祥云度假村 |
白鶴樓 | 白鶴樓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Q樓,始建于公元992年(遼圣宗統(tǒng)和十年),蕭綽皇太后命宰相韓德讓在蕭氏居住地昌平堡(今法庫)建白鶴樓,后因連年戰(zhàn)亂未能竣工,此后千年未曾重修。 2012年4月23日重建白鶴樓,座落在長白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交匯處法庫境內的奚王嶺上,海拔高度151.5米,面向遼河,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面積4916平方米,高度為51.9米,超出黃鶴樓0.5米,氣勢雄偉?! ≈髫翌~“白鶴樓”三字,是經專家、學者論證,精選遼代重臣的碑刻、墓志等資料集遼代楷體原字而成,彰顯了遼文化的獨特魅力。 白鶴樓主體建筑采用遼代時期風格,四面八角謂之“四面八方”,寓意遼代契丹族八部落;中部大廳設有主題藝術浮雕,表現白鶴樓的神話傳說;其它各層設有遼文化博物館,陳列遼代歷史、文物及詩詞書畫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遠眺,觀賞北國風光。樓檐下及檐柱上均賦有匾額、楹聯(lián),使白鶴樓成為中國北方最具遼代建筑風格的標志性文化景觀,被譽為“大遼第一樓”。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
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 | 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位于法庫西40公里處,風景秀麗的秀水湖自然保護區(qū)東側的秀水河烈士陵園內。 解放戰(zhàn)爭中,解放軍出關到東北,和國民黨軍第一個戰(zhàn)役就是秀水河戰(zhàn)役,稱為東北解放第一個春天?! ∵@場戰(zhàn)役是林彪指揮的?! ?946年2月蔣介石派兵向遼西解放區(qū)進攻,國民黨陸軍十三軍八十九師二六五營,二六六團占領了秀水河村?! ∥臆娦滤能娖呗茫瑢π闼拥臄橙诉M行了全面包圍。1946年2月13日下午5點鐘,對秀水河外圍敵人進行了殲滅戰(zhàn),首先擊潰了大架子山上國民黨二六五團榴彈炮營,接著新四軍七旅插入秀水河街中心,一師攻村北的制高點最后發(fā)起總攻擊,我軍和敵軍在街里進行白刃戰(zhàn),敵軍援兵被堵?lián)?,秀水河子的敵人被打垮,殲?800余人。繳獲大卡車32輛,美式槍、炮490多件,在法庫縣城召開了祝捷大會?! ≌疄榧o念在這次戰(zhàn)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在秀水河村北山崗處修了秀水河戰(zhàn)役革命烈士陵園并在此設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1968年設計動工,1970年主體工程竣工。1997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沈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秀水河戰(zhàn)役參戰(zhàn)部門原新四軍三師七旅的老-,原新四軍三師參謀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洪學智老將軍親自為秀水河烈士紀念碑、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題寫了碑文和館名。 陵園占地面積12250平方米。陵園四周砌有紅磚圍墻,正門豎有四個高大門垛,上有水泥灌筑的橫額,門內57米處有一道橫墻,中間有二道大門,兩側甬道栽有茂密的蒼松翠柏,在兩道門中間兩側建有七間起背水泥瓦房。甬路中間立著紀念碑,紀念碑高15.7米,碑建在18.5米高的正方形臺基上,紀念碑中隸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上有五角星,碑后面,埋葬800多名參加秀水河戰(zhàn)役犧牲的革命烈士,陵園中青松翠柏,挺峻巍峨,莊嚴肅穆?! 〖o念館的展廳內藏有當年戰(zhàn)斗時期的革命文物,烈士遺留的鋼筆、佩章、手表等等。秀水河戰(zhàn)役紀念館在全國眾人矚目,參觀不斷,戰(zhàn)斗英雄郅順義、林彪女兒林豆豆及曾參加秀水河戰(zhàn)役的原赤峰守備區(qū)副政委李鳳貴將軍,原新疆軍區(qū)司令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劉海清將軍等一批老將軍分別來到這里緬懷犧牲的戰(zhàn)友,沈陽軍區(qū)干休所的老將軍們每年都來緬懷烈士英靈。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秀水河子鎮(zhèn) 法庫縣轄鎮(zhèn)。1956年置鄉(xiāng),1958年改星火公社,1961年更名秀水河子公社,1984年復置鄉(xiāng),1985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秀水河西岸,距縣府35公里。面積214平方公里,人口3萬。為秀(水河子)梨(樹)公路起點,北(京)沈(陽)北線公路過境。轄秀水河、前屯、八家子、高三家、黃家堡、五里山、楊家堡、四家子、三家子、義合屯、黃荒地、-營、柳樹屯、彭家堡、吳家…… 詳細++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
法庫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 | 法庫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蜿柗◣焯沾晌幕瘎?chuàng)意中心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有“中國瓷谷”之譽的法庫經濟開發(fā)區(qū)內,距沈陽市區(qū)中心70余公里,距法庫縣城區(qū)5公里。于2012年6月開工建設,2013年5月投入使用。是以國內、外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創(chuàng)作為主體的集藝術陶瓷創(chuàng)作、設計、展示、生產、銷售、培訓、服務為一體的陶瓷藝術產業(yè)基地。該項目占地34611平方米,總投資為6000萬元,總建筑面積28200平方米,分為創(chuàng)作展示館和標準化廠房兩部分。其中創(chuàng)作展示館面積為10400平方米,主體七層設計,一層為信息服務區(qū);二、三層為藝術陶瓷展示區(qū)、商務洽談區(qū);四、五、六層為藝術大師創(chuàng)作室,為進駐的國、內外工藝美術大師提供優(yōu)惠舒適的創(chuàng)作空間?,F已有美國陶瓷大師PHILIP.READ先生、香港陶瓷藝術大師何善影女士、中國陶瓷工藝大師李尚哲先生進駐。同時,荷蘭代爾夫特市、英國斯托克鎮(zhèn)、日本大倉陶園、魯美等地知名的國內外名師也在考察中。標準化廠房面積為17800平方米,主體兩層設計,設施齊全,為藝術陶瓷產品生產區(qū)?,F已有臺灣新永德陶瓷刀項目、遼金源日用瓷項目、沈陽鴻蒙藝術品加工項目等企業(yè)入駐。沈陽法庫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依托陶瓷產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把文化融入到陶瓷產業(yè)中,打造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品牌,是法庫經濟發(fā)展中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男屡d產業(yè)之一。不久的將來將發(fā)展成一個大師云集、藝術氛圍濃厚、商機無限的完善市場,吸引大批國內外陶瓷藝術精英進園創(chuàng)作,成為高水準藝術陶瓷創(chuàng)作、生產、銷售基地。 |
巴爾虎山自然公園 | 巴爾虎山自然公園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蜖柣⑸轿挥谏蜿柺蟹◣炜h四家子蒙古族鄉(xiāng)境內。巴爾虎,蒙語為“強盛”之意。這里原為蒙古科爾沁南沿地帶,早在二、三十年代,因自然景觀有塞外特色,人文景觀達窮極工巧而在東北地區(qū)小有名氣,眾多的官僚政客、文人雅士、教師學生等紛紛來此旅游觀光。當時的《盛京時報》和有關雜志都登載過巴爾虎山風光、游人盛況及僧王陵的富麗堂皇,“……童子歌于途中,長者憩于樹下,前者呼,后者應,絡繹不絕?!薄啊鄻O峰八虎山約八里余,靠北脈南麓,有平原一段,約有五十畝許,青山拱抱,綠水環(huán)流,樹蔭掩映間,萬瓦參差,紅橋隱約者,則博旗僧親王之陵也……陵之前有寢殿三層,配房兩列,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御碑亭在其前,高約五丈,周有四門,中有豐碑,橫于赑屃之背。均以漢白玉為之,玲瓏剔透,雕刻精工……” 巴爾虎山由城址山、廟臺山和大蘿卜山等三大山脈組成。主峰海拔446.9米,為沈陽市第一高峰。城址山主次二峰間原有古城址一座,全長3400余米。土石結構,依山建筑,起伏蜿蜒。早年間,這里曾出土過盔甲、箭頭等。2010年“三普”時,被專家認定為“遼金時期軍事設施遺址?!痹诔侵飞缴桔曛校泄艅x數座,有三清宮、玉皇閣、觀音閣等。玉皇閣建在山腰峭壁之上,廟宇三間,內塑玉皇大帝像,金童玉女。東西兩山墻上,懸塑天兵天將。工藝之精,設計之巧,極為罕見。此外,據史料記載,在上述道教建筑之前,藏傳佛教的重要傳播者希日巴高僧在這里久居,最后也圓寂在此山,因其為皇太極打擊明軍和聯(lián)絡蒙古八旗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希日巴圓寂后,皇太極多次到巴爾虎祭拜。廟臺山現存有廟宇遺址,相傳康熙皇帝東巡時曾游玩到此。大蘿卜山因狀如蘿卜而得名,現存烽火臺遺址一處。在城址山與大蘿卜山銜接處,有一隘口,形勢極為險要,俗稱“土門子”,是北接大漠、南通腹地的“獨木關”。峰巒逶迤的巴爾虎山雖不甚高,但卻都有著塞北風光之特色。它是燕山山系醫(yī)巫閭山余脈終止處,可稱為中原山區(qū)之邊際。特別是晚秋時節(jié),映入眼簾的是“漫山紅葉,層林盡染。”慕名前來的游人中不乏來自東北幾大城市和內蒙古等地旅游觀光者?! ∮稳酥链耸窍腩I略北方要塞的秀麗風光?!還是想尋覓古城址的烽火狼煙?! 巴爾虎山西麓的王爺陵村,原有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爺班弟和固倫端敏公主陵寢在內的王公貴族陵寢十幾座,巴爾虎山東麓的公主陵村是原科爾沁左翼后旗的王公貴族陵寢地,葬有齊默特多爾濟與和碩端柔公主,以及晚清叱詫風云的人物僧格林沁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僧格林沁這位晚清重臣,曾輔佐道光、咸豐和同治三帝安內攘外,尤其是在抗擊英法聯(lián)軍上戰(zhàn)功顯赫,為世界戰(zhàn)爭史上添上了濃重的一筆……慈禧太后曾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僧王在,我大清在;僧王亡,我大清亡”……僧王陵遺址中的青龍盤石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梢哉f,巴爾虎山自然風景區(qū)人文景觀獨具特色,山巔之上,古城依存。古道隘口,森嚴險峻,圣旨豐碑,巍峨聳立。 上述文化內涵和人文景觀,它具體表現了我國北方民族如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等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而這些民族都曾經在我國歷史上有過光輝的一頁?! 囊痪啪潘哪觊_始,四家子蒙古族鄉(xiāng)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旅游局的幫助支持下,先后建設了公主陵村至城址山的3.2公里的柏油路,為游人提供了便利。又陸續(xù)復建了玉皇閣、必應祠等景點,沈陽太清宮的道人也陸續(xù)來到了巴爾虎山。此后,游人大增,或求祿、或求財、或求子……現在,巴爾虎山的旅游開發(fā)規(guī)劃正在四家子蒙古族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的完善當中?! ∮械朗牵骸吧讲辉诟?,有仙則明,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卑蜖柣⑸缴讲毓适?,水含傳說,一草一木都蘊藏著美。她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塞外風光,古老的人文景觀,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是一處難得的旅游資源。我們衷心希望:各地、各界有識之士來此投資,共同開發(fā),使這塊天寶地靈之區(qū)域得以復蘇,展現她昔日的風采與明天的輝煌! |
愛新覺羅酒業(yè)——祖家坊 | 愛新覺羅祖家坊酒業(yè)位于風景秀麗的財湖旅游景區(qū)南5公里處。那里古井甘泉,草舍泥墻,曲香繚繞,吸口氣酒香濃郁,喝口水清涼甘冽,這里世襲幾代釀酒,被譽為滿族釀造第一坊。 “美酒之地必有甘泉,泉甘而酒美”。釀酒所用的這口井縣志記載已逾千年,據地礦專家鑒定它是一口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水源,而且,水溫冬夏一個溫度都是8度。正因為有了這千年古井之水,再加上我們祖?zhèn)鞯尼劸乒に?,使這里的酒甘冽濃香,進了酒廠仿佛進入了香薰世界。 所用糧谷,都是當地特產。糜子、谷子、粘高梁、薏米等作物均生長于半山坡上,不施化肥、不用農藥,鄉(xiāng)里人年復一年的耕作,均被用作釀酒,形成了特有的生態(tài)加工循環(huán)產業(yè)。酒坊地處大山深處,保留完好的釀酒工藝,泥窖、采曲、春醅、秋釀,石臼、石碾、石磨、石鍋、釀酒神仙像等印證著古樸敦厚的釀酒文化?! ♂勗斐鰜淼拿谰七€得有特殊的儲藏方法,用柳條編制的酒海,內用樹皮紙和石灰、花泥、蛋清等糊制三百多層。所需一年的時間,每個酒海所儲的酒年份都不同,封口處都有標簽標著。酒海小的能儲90噸,大的能儲165噸,所儲的酒花香、曲香、梨香各異。古法釀造的美酒遠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并獲中國酒文化經典品牌?! 皩じ皆础?,舊時祖家就是釀酒世家,老的土地執(zhí)照,祖?zhèn)鞯呐曝遥诔龅木圃氵€有喂馬的馬槽子,可以看出酒廠的歷史淵源。這里有保存完好的土地執(zhí)照,是當時滿族所居地。祖上釀酒,由于交通不便,來回取酒不能往返,所以這里有免費的大車店,從磨落的馬槽子,可以看出來當時人馬流動的頻繁,到了“文革”時期遭破壞,中斷了一段時間。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繼承祖業(yè),向政府申請要回了酒廠的舊址,恢復了酒廠,當年建廠挖酒窖時,曾挖到以前的窖池,里面的酒糟散發(fā)出一種香水梨的味道,當時不明白,就把它分給了村里鄉(xiāng)親喂馬喂驢了,現在才知道那可是寶貝,可惜為時已晚?! 「吒叩乃鬏啑U聳立在院落的中央。這可是滿族的象征,是努爾哈赤為了紀念烏鴉救主而立的,上面放著糧食和水,四季不斷來供養(yǎng)神鴉。院落中央的“九龍壁”寓意著龍生九子各顯其靈,我們國家只有三塊,山西大同一塊,北京北海一塊,東北我們這一塊,但規(guī)模比皇家的要小?! ∵@里的古松,名“羅漢松”,是當年有一羅漢路經此地為其取名,無松不古,這棵松樹距現在已有200多年了。上面掛著的古鐘,里面有文字記載是光緒年間,說明那時就已經是遠近馳名的酒坊?! “l(fā)酵的泥窖、蒸料的石鍋、冷卻的木桶、用于糊制酒海的樹皮紙作坊,無不散發(fā)出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現已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愛新覺羅企業(yè)先后被評為“文化部酒文化經典品牌”“中國優(yōu)質產品”“沈陽市AAA信用單位”“計量合格認證企業(yè)”等。 滿韻清風,古法醇釀,觀傳統(tǒng)工藝、品甘醇佳釀,是樂趣、是享受、更是您酒品與人品的升華。作為財湖旅游景區(qū)的酒文化體驗基地,已倍受人們青睞。 |
法庫縣靈水文化館 | 按照國家文化部一級館建設標準和省市文化部門的具體要求,法庫縣文化館于2011年8月在東湖選址、奠基建設。歷時3年時間,于2014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新文化館的實際面積4313平方米,是原文化館1183平方米的4倍,公共文化服務設備設施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文化館現有編制人數19人,在職人數16人,在崗人數14人,借調出2人。其中具有??埔陨蠈W歷人員13人,初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0人,高級職稱3人,全國“群文之星”1人,國家二級作家1人,離退休8人,臨時工作人員4人。設有文藝部、群眾文化活動部、創(chuàng)編部、調研部、美術部、攝影部、檔案室、辦公室、財會室、館長室、副館長室、文化志愿者活動室等12個群文活動機構;建設有合唱廳、報告廳、展覽廳、演播廳、音樂廳、“非遺”活動廳、排練室、錄音室、小提琴研究室、山水畫研究室等10余個公共文化活動場所,以及一個面積為500平方米的小劇場?! ∥幕^有高素質的群文干部隊伍,在崗的14名人員,全面負責各個群眾文化機構和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的工作職能,還要具體指導20支館辦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團隊全天候在館內輪流開展活動。帶動法庫縣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館辦文化團隊數量居全市之首,團隊活動的開展全市第一,開展藝術惠民、東湖之夏文化節(jié)、合唱音樂季、《法庫姑娘》廣場舞大賽等各類文化活動。近年來,文化館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足球之鄉(xiāng)、山水畫之鄉(xiāng)、 小提琴之鄉(xiāng)”這一重點工作,發(fā)掘山水畫、小提琴方面的專業(yè)人才。成立了法庫縣山水畫研究會以及小提琴教學研究會。2015年3月,“美術報o法庫山水畫創(chuàng)作基地”、“中國音樂學院——遼寧法庫民族音樂研究教學實踐基地”落戶在法庫縣文化館,為法庫“三鄉(xiāng)”建設提供專業(yè)支持。積極組織山水畫和小提琴的培訓工作,舉辦了小提琴廣場音樂會、中小學生山水畫大賽、法庫鎮(zhèn)農民山水畫展覽、“綠水青山、美麗法庫”山水畫作品展等活動。使小提琴、山水畫逐步在全縣得以推廣、普及和提高,成為法庫特色文化品牌。 |
圣跡山千年古楓林 | 圣跡山古楓林位于葉茂臺鎮(zhèn)政府西3.5公里,葉西線北側,頭臺子村東北處,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茂臺圣跡山遼墓群西側,在遼墓群遺址保護區(qū)內,與遼墓保護區(qū)隔山相望。古楓林區(qū)占地面積200多畝,有800多棵,均為元寶楓。其中樹王已經達到了999歲,樹冠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其胸徑約1.3米,周長3.9米,樹圍要三個人才能環(huán)抱得過來?! ≡獙殫髁种袠淠酒骄鶚潺g百年以上,實為古樹,是我國最古老、面積最大的人工種植元寶古楓林,也是遼寧獨一無二的古楓樹群。據載,此處楓樹林栽種不晚于唐代,雖在歷史長河中被多次毀壞,但現今存活樹齡較長的一片楓樹林即是在遼開泰四年(公元1015年)所栽種?! ≡獙殫?,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樹冠大,樹姿優(yōu)美。依其樹齡不同,樹葉的老嫩不同,樹葉的顏色各異,就是同一株樹的老枝與新梢,上面的顏色也大不一樣,常常是一棵元寶楓,葉片可分出深紅、大紅、淺紅、橘紅、橙黃、大黃、鵝黃、嫩綠、深綠等十幾種顏色,是行道、庭院、風景區(qū)綠色的優(yōu)良樹種。原產于我國,多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陜西、遼寧西北部、江蘇北部等,垂直分布在海拔300—2000米。本種多零星分布,數量有限。法庫元寶楓林規(guī)模大,株數多實屬罕見。 千年古楓林是自然與文化的遺產,千百年來一直隱藏于山中,近年來才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古韻清幽的楓林現已被喻為神樹林,是祈福迎祥的福林,當地流傳著“楓林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有上千年的歷史的葉茂臺圣跡山元寶楓,被稱為研究遼代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生態(tài)、科學、歷史和觀賞價值,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它既有生物學價值,又具有活的歷史文化價值。對古樹的保護關系到我國生物資源和歷史遺產保護的雙重意義?! ⌒畔碓矗悍◣炜h人民政府網 葉茂臺鎮(zhèn) 法庫縣轄鎮(zhèn)。1961年設葉茂臺公社,1984年置鄉(xiāng),1985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45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2.2萬。北(京)沈(陽)北線公路過境。轄劉家、太平莊、閻荒地、廟臺山、當石山、簿坨子、母坨子、四架山、小荒地、二臺子、頭臺子、葉茂臺、榛子街、太平山、四官堡、石莊子16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商貿、礦泉水廠等。農業(yè)主產玉米、花生。名勝古跡有…… 詳細++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 |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底佣磭覞竦毓珗@,位于法庫縣西部的秀水河子鎮(zhèn)和葉茂臺鎮(zhèn)之間,距沈陽母城70公里,101國道北側,規(guī)劃總面積2799.4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2047.40公頃。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景觀資源和開發(fā)建設條件良好。具有非常高的生態(tài)價值、旅游價值、科研價值和保護價值。目前,濕地公園管理和規(guī)劃編制基本完成?! 》◣焘底佣磭覞竦毓珗@的景觀,貴在原始、原生態(tài)。這里基本保持了較為原始的濕地景觀,濕地周邊除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部分村落外,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濕地公園擁有沼澤、灘涂、河渠、森林等多樣化的棲息地生境,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優(yōu)美?! ?989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等級;1996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1997年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等級;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極危等級。目前,全世界約有白鶴3000多只,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白鶴種群的98%在我國的鄱陽湖越冬,每年春季北遷至西伯利亞繁殖、秋季南遷至鄱陽湖越冬的路徑中,第一大站即為遼寧省法庫縣的獾子洞濕地?! ♀底佣磭覞竦毓珗@的土地類型主要包括水庫、庫區(qū)周邊灘地、林地等幾種類型,濕地植被以草甸和水生植物為主,公園內水植物郁郁蔥蔥,種類繁多,生長著高等維管植物52科135屬204種,其中蘆葦、香蒲和三江藨草等水生植物群落為該區(qū)域優(yōu)勢群落物種,有國家II級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 」珗@位于遼河水系秀水河支流三合成河上。上游的三合成水庫和拉馬章水庫匯流后進入規(guī)劃區(qū)。公園周邊還分布有太平河、四官窩堡西溝等7條河溝,總集水面積近300平方公里,且地下水層厚達35米。整個濕地水清且淺,猶如一面寶鏡鑲嵌在法庫大地?! 」珗@內鳥類資源較為豐富,共有12目27科70屬144種。區(qū)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27種,其中有白鶴、白頭鶴、丹頂鶴、白枕鶴、灰鶴、東方白鸛、黑鸛、大鴇等多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此外,還有21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23種鳥類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瀕危物種。目前,這里已經成為候鳥遷徙過程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兩季,這里都有眾多數量的珍稀瀕危水禽取食、停歇。此外,區(qū)內還有各種哺乳、兩棲、爬行類動物及46種魚類?! ∝S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賦予獾子洞濕地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和較高的科學研究意義,使其具備了開展?jié)竦乇Wo和科普宣教的獨特資源條件。 2012年9月,獾子洞濕地被批準成為沈陽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被有關專家稱為“城市之肺”。為更好的推動獾子洞濕地發(fā)展,目前,法庫縣正在積極申報國際重要濕地?!扳底佣礉竦氐牡刭|地貌、氣候以及水文價值等都符合濕地特征,并擁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鳥類的天堂,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各種鳥類在此棲息、繁衍,更可貴的是每年超過全球70%的白鶴到此逗留,加之我縣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努力把獾子洞建設成國際重要濕地!”法庫縣委書記馮守權說?! ≈袊Q之鄉(xiāng) 法庫境內的獾子洞濕地位于秀水河子鎮(zhèn)和葉茂臺鎮(zhèn)之間,距離沈陽70公里,距離法庫縣城35公里,距離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紀念館4公里,是法庫縣一個重要的旅游景區(qū)。這里擁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7種,每年春秋兩季,白鶴、丹頂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東方白鸛等數萬只禽鳥會齊聚法庫獾子洞濕地,停留時間大約在90-100天。高峰時各種野生鳥類可達6萬多只。呈現出“飛時遮盡云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壯觀景象。而在所有鶴、雁、鴛鴦等鳥類中,價值最高的就是白鶴。 白鶴是一種大型涉禽,全長約130厘米,略小于丹頂鶴,翼展210~250厘米,體重7~10千克;頭的前半部為紅色裸皮,嘴和腳也呈紅色;除初級飛羽為黑色之外,全體潔白色,站立時其黑色初級飛羽不易看見,僅飛翔時黑色翅端明顯。白鶴對淺水濕地的依戀性很強,喜歡大面積的淡水和開闊的視野,主要以植物的根、地下莖、芽、種子、漿果為食物。白鶴是單配制,產卵期從5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窩產卵2枚,孵化期約為27天,孵化率僅為1/3,90日齡能夠飛翔?! ?989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等級;1996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1997年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等級;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極危等級。目前,全世界約有白鶴3000多只,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白鶴種群的98%在我國的鄱陽湖越冬,每年春季北遷至西伯利亞繁殖、秋季南遷至鄱陽湖越冬的路徑中,第一大站即為遼寧省法庫縣的獾子洞濕地。 5月15日,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專家組討論審核,決定授予我縣“中國白鶴之鄉(xiāng)”稱號。 5月21日,法庫縣在沈陽金城賓館舉辦了沈陽法庫榮獲“中國白鶴之鄉(xiāng)”稱號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上,省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秘書長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委托宣讀了授予沈陽法庫“中國白鶴之鄉(xiāng)”稱號。這不僅是沈陽,也是遼寧省首個“中國白鶴之鄉(xiāng)”稱號的縣區(qū)?! 《嗄陙?,法庫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對白鶴及獾子洞濕地棲息鳥類的保護工作,專門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制定了《獾子洞濕地保護方案》,恢復林網、路網,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治理河道、關停污染企業(yè),保存濕地面積,收回濕地周邊開荒地、耕地千余畝,在白鶴遷徙期嚴禁在濕地捕魚,減少人類活動對白鶴生存環(huán)境的干擾,加強濕地周邊環(huán)境治理,為白鶴及其他鳥類提供了更加適宜的棲息環(huán)境?,F在濕地周邊村民的動物保護意識已經大大增強了,幾個村已經相繼成立了護鳥小組。到目前為止,法庫當地村民已經成功營救并放生了一只白鶴、三只白枕鶴。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法庫這個“白鶴之鄉(xiāng)、候鳥天堂”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所關注! 注:傳說鶴是仙禽,有“鶴壽千年”之說。鶴與合諧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東西南北),亦有富貴長壽之說。鶴有一品鳥之稱,又意一品當朝或高升一品。它是鳥類中吉祥長壽的代表。因此在帝王時代,鶴被作為一品鳥而應用于有相當品級官的各種裝飾中?! ∪~茂臺鎮(zhèn) 法庫縣轄鎮(zhèn)。1961年設葉茂臺公社,1984年置鄉(xiāng),1985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45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2.2萬。北(京)沈(陽)北線公路過境。轄劉家、太平莊、閻荒地、廟臺山、當石山、簿坨子、母坨子、四架山、小荒地、二臺子、頭臺子、葉茂臺、榛子街、太平山、四官堡、石莊子16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商貿、礦泉水廠等。農業(yè)主產玉米、花生。名勝古跡有…… 詳細++ |
魚梁山城 | 魚梁山城即沈陽市法庫縣所在地法庫鎮(zhèn),位于法庫縣東北部,南接沈陽市,東連鐵嶺市,北臨康平縣,西毗彰武縣,景區(qū)面積1331公頃。法庫鎮(zhèn)古有源于“魚梁”一說,又是清初柳條邊門之一的法庫邊門,是歷史上的塞北重鎮(zhèn),而且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是法庫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是一處綜合性旅游區(qū)。 魚梁山城四面環(huán)山,東有大嶺山,南有萬寶山、望海寺山,西有架子山、二龍山,北有朝陽寺、桃山,故有山城之美稱。自清順治、康熙年間修筑柳條邊在此設門以來,這里一直是東北與中原南下北上的交通要塞,是沈陽市的生態(tài)衛(wèi)星城。在城中心吉祥廣場內有始建于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的吉祥寺,俗稱關帝廟、老爺廟,其內的鐘鼓樓為市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在法庫山南坡有始建于元朝的朝陽寺,俗稱娘娘廟,其廟殿宇恢弘、氣勢非凡。在法庫城西的二龍山上建有二龍山公園,其山形奇特、林木充裕,山上建有老少樂園、花卉園、烈士陵園等景點。 法庫城東南望海寺山和東大嶺山,綠樹成蔭、濃香撲鼻,山上建有望海樓和涼亭數座,此地嶺高巍巍、谷深幽幽、形勢險要、氣勢雄奇,是規(guī)劃中的森林健康園。在法庫城中心建有全國領先東北一流的步行商業(yè)街——紅街,它與吉祥廣場遙相輝映,形成法庫現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城中設有濱河帶狀公園,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在法庫城南經濟開發(fā)區(qū)內建有以生產、科研、教育、營銷于一體的中國北方瓷都,是重要的工業(yè)旅游目的地。如今的山城,四周青山疊翠、綠浪接云、樓群鱗次櫛比、街路寬闊平坦,眾多的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把這座城市裝點的婀娜多姿?! ?/p> |
法庫縣圣山圖書館 | 沈陽市法庫縣圖書館,2013年縣委縣政府正式授名為“圣山圖書館”,位于法庫縣東湖新城中部,橫穿東湖新城的白鶴大道道南,與縣政府新辦公樓一道之隔,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距離高速公路入口僅1公里,距繞城環(huán)路僅0.3公里。圖書館東臨“歡樂廣場”,與“987廣場”隔湖相望,與“靈水文化館”、“白鶴大劇院”、“體育館”、“網球館”、“少年宮”、“法庫電視臺”、“婦女兒童會館”,共同構建成法庫縣文化體育新聞中心?! 》◣炜h圖書館建設面積5200平方米,框架結構,服務設置有全開放式成人書庫500平方米,藏書8萬冊;全開放式閱覽室650平方米360位坐席;電子閱覽室120平方米40位坐席,殘疾人閱覽室120平方米50位坐席,少兒書庫及閱覽室500平方米120位坐席,藏書2萬冊。 法庫縣圖書館,完全按照縣級國家一級圖書館標準設計施工,布局以人為本,無障礙殘疾人閱讀室、園藝式閱覽室、自習室、是法庫縣圖書館最大亮點。圖書館的整個服務為全開放式,秉承“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辦館理念,全年360天開館。在做好陣地服務的同時,很抓延伸服務,目前建設有7個圖書館流通站,16個社區(qū)書屋,225家農家書屋,流通站及農家書屋都有專人負責,定期走訪,更換圖書,提供業(yè)務輔導服務。 隨著圖書電子化、服務網絡化自動化的發(fā)展進步,法庫縣圖書館也正一步步的從傳統(tǒng)走向時尚,圖書館網站正在建設之中,龐大的電子圖書庫、辦館宗旨、服務理念、讀者活動、特殊群體預約上門服務等等,都將一一呈現在網絡空間;網上借閱、異地借還,將是法庫縣圖書館下一步的進取目標。 |
泡子沿 | 泡子沿風景區(qū)位于法庫鎮(zhèn)東北與調兵山市交界地帶,以泡子沿水庫為主體,景區(qū)距法庫縣城7公里,距沈陽100公里,景區(qū)占地2690公頃。分湖區(qū)、石景山、梯子山三部分,是集休閑觀光水上娛樂于一體的旅游風景區(qū)?! ∨葑友仫L景區(qū)不僅具有山水相依、湖光山色之美,并有金兀術調兵和薛禮征東的歷史典故,讓人們不但領略大自然的神采韻致,更能窺視到遠古的無數秘密。其湖區(qū)湖水清澈潔凈,湖岸平坦舒展,設有游泳、垂釣、餐飲、娛樂休閑等服務區(qū)。湖中有一情人島,金沙拍岸、綠樹成蔭,是情人垂釣、娛樂、休閑、野炊的好地方。石景山景區(qū)位于泡子沿西岸,蛇山溝(楊宇霆故里)村北,裸石百態(tài),山陽坡有一天然石洞,供有七尊石佛,故稱石佛洞。石景山下就是埋葬奉系軍閥高級將領、民國官吏楊宇霆墓了,這里依山傍水、樹豐林茂,百姓稱作是極具風水的寶地。梯子山景區(qū)在湖西岸, 蛇山溝村南,唐代薛里征東時曾與高句麗元帥蓋蘇文在此激戰(zhàn),南宋岳飛次子岳雷掃北時曾經屯兵于此,宋朝時金國元帥兀術在此調過兵。這里是天宮造就的神奇和歷史遺跡的神秘,因遠古火山噴發(fā)而斷裂的山體千姿百態(tài)。主要景觀有金龜送子、龍吐天漿、一線天、夾扁石、森林浴場等。 |
法庫縣文體中心 | 法庫縣文體中心位于東湖新城,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利。 文體中心占地60629㎡,總建筑面積29633㎡??偼顿Y2.6億元。其中主體工程和附屬設施1.6億元,土地和拆遷1億?! 》◣炜h文體中心是各種場館集合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文化體育場館,群眾文化活動中心由圣山圖書館、靈水文化館、白鶴大劇院、電視臺、少年宮、婦女兒童會館等構成,建筑面積23611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占地面積6022平方米。內設網球館、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健身館。實現綜合利用,資源共享,既為全縣群眾性文體活動提供服務,又為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會展業(yè)和文化產品交流以及婦女兒童教育培訓提供特定文化區(qū)域。 文體中心是由沈陽都市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圖紙設計、中國二十二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沈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信誠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監(jiān)理,2011年8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少年宮、電視臺、文化館已經投入使用,圖書館正在進行內部二次裝修,6月份有望投入使用,白鶴大劇院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設計。中心室外景觀工程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綠化工作已經完成,亮化和硬覆蓋工程還在進行中?! ∥捏w中心是一個集文化休閑、大眾娛樂、全民健身、各類培訓與比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場所。它的落成,是法庫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它提升了法庫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品質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滿足了城鄉(xiāng)居民文化和健身需求,是法庫縣文化、體育歷史上的一座豐碑。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
金沙河廣場 | 金沙河廣場位于曉東街與興法路交匯處東南角,為老城與新城交界處,屬于金沙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的一部分,為金沙河流域中的景觀節(jié)點廣場?! V場總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平方米,湖區(qū)水面面積1.87萬平方米,廣場共分兩期建設,一期2.5萬平方米。其中鋪裝面積為4300平方米,主要采用花崗巖鋪裝,景觀平臺、碼頭部分主要采用防腐木鋪裝。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綠化植被包括旱柳、京桃、國槐、等鄉(xiāng)土樹種,灌木類包括水蠟、紅瑞木、珍珠梅、等。二期1.4萬平方米。工程建設于2011年8月份,與金沙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同期開工建設。廣場坐落金沙河北側,與湖水相依,風景宜人?! V場分區(qū)共兩部分,其中親水區(qū),包括景觀平臺、景觀碼頭,以及兩座涼亭,健身休閑區(qū)包括圓形廣場,以及休閑步道。公園綠化共采用綠化植備十余種,在鋼筋水泥組成的都市當中為法庫人打造城市的濱水空間,建設城中心景觀的慢性系統(tǒng)和健身清水步行系統(tǒng),為市民創(chuàng)造休閑、健身、游憩的綠道?! 〗鹕澈訌V場東側有4塊籠式足球場,于2014年8月份開工建設,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300萬元。場地總占地面積5500平,其中有五人制籠式足球場3塊,尺寸為42×24;一個足球訓練場,尺寸為30×20;4塊場地均鋪設了人造草坪,并安有燈光照明設備。它的建成彌補了我縣沒有籠式足球場的空白,為法庫足球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為加快推進法庫建設“足球之鄉(xiāng)”創(chuàng)造了條件?! ⌒畔碓矗悍◣炜h人民政府網 信息來源:法庫縣人民政府網 |
地區(qū) | 景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