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仙市陳家祠 | 仙市陳家祠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惣异糇鴸|北朝西南,坐落在釜溪河之濱,大門面向下碼頭,是仙市古鎮(zhèn)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嶺南學士富順知縣陳長鏞率族人于清同治元年(1862)修建,供族人從事祭祀活動和商議族中大事。整體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系硬山穿斗式建筑,南北進深40.2米,東西面闊五間19.2米?! ∽陟糁贫犬a生于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xiāng)中規(guī)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筑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箝T上方懸掛一木質黑漆匾額,鎏金的“陳家祠”三個大字由于沒有落款,不知何人所書;左右石柱上刻有“花發(fā)鹽城驛道,春歸古鎮(zhèn)宗祠”對聯一幅,自貢市書法家郭光嵐撰書,字跡古樸蒼勁,頗見功力。 |
自貢仙市古鎮(zhèn) | 自貢仙市古鎮(zhèn)簡介自貢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zhèn),是釜溪河當年重要碼頭之一,建筑保留著原有風貌,寺廟祠堂眾多。仙市鎮(zhèn)依偎在釜溪河畔,這千年古鎮(zhèn)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仍然風韻猶存。曾是自貢井鹽出川的必經之地,被譽為古鹽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四棧、五廟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興盛而聞名遐邇。因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并相繼確定為省級小城鎮(zhèn)試點鎮(zhèn)。 |
閤樂祠 | 閤樂祠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腊叉?zhèn)是自貢鹽業(yè)陸路運輸驛站,建有“七塘八廟”(禹皇宮、萬壽宮、川主廟等),至今仍保留有古客棧、青石板路等遺跡。位于王貢路的“閣樂祠”,是“兩源”(湖南、湖北)籍客商于清咸豐元年建成的古建筑,總占地面積1128m2,環(huán)境幽雅,原貌保存完好,1997年被評為自貢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魞痊F存水池上建有石龍過江小橋一座,橋上有亭閣,各類建筑結構精致,人物、獸類、圖像刀法福情氣韻兼?zhèn)?,栩栩如生,歷史文化氣息極為厚重,是研究我市鹽業(yè)發(fā)展和古建筑、藝術欣賞的又一環(huán)境實物。 閤樂祠,坐落在永安老街下場口,是湖南、湖北移民于清咸豐元年建成的古建筑,總占地面積為1128平方米,原屬于禹皇宮的一部分,現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私猓x樂祠的石欄板從左至右分別刻有6幅石雕,這些石雕造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生動活潑,有人物、動物,有柴門、石階,還有浮云、流水、小橋、人家,看上去非常精致,具有鬼斧神工之妙。石雕左面原來刻有配畫詩詞,只是經過歲月的浸染,這些詩詞已被雨打風吹去。經過考證,這6幅配畫詩的作者屬于唐宋時代。 |
茶馬古道-仙市古鎮(zhèn)鹽碼頭 | 先市古鎮(zhèn)鹽碼頭位于合江縣先市鎮(zhèn)之溪路、解放路社區(qū),坐落在赤水河邊。隔河相望為貴州赤水市。始建于唐代,歷經唐宋明清多次叛亂,現存的街道分為兩段,一是解放路路段,二是新華路路段。解放路路段是從解放路1號到解放路30號。長92米,街寬5.20米,為石板路,街道兩邊還有部分穿斗式懸山頂建筑。二是新華路路段,西北東南走向,從新華路36號民居到67號民居。東南街口為新華路與和平路交叉口,長92米,街寬5.2米,為石板路,街道兩邊有少數穿斗式懸山頂建筑,保存完好。該址當時是通往貴州的交通要道之一。 |
金銀湖風景區(qū) | 金銀湖風景區(qū),距自貢市區(qū)10公里。市郊車、出租車川流不息,內宜高速設金銀湖站。金銀山高水植被天成,已列為地方政府重點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工程。 |
升平場 | 沿灘是一個曾以“沿五里”聞名于世的自貢小鎮(zhèn)。又名“升平場”,是自貢市釜溪河當年鹽業(yè)三大碼頭之一(自井、沿灘、鄧關)?! 窌涊d此處“沿河灘多”,在原來河道沒有整治時地勢非常險峻,所以當時運鹽之船行進釜溪河沿灘段時都倍加小心,以防不測?! ∮纱艘龅姆艦┕适聟s是可以載入中國地方民俗風情畫卷的了?! 胺艦边@種稱謂,可能是鎮(zhèn)上獨有的發(fā)明語匯吧。過去沒有修建河閘時,船只要從上游到下游去便要通過放灘這種途徑。每每碼頭上集結了要去下游的船后,便由當時的鄉(xiāng)民拴上繩子拖引船只,當船從上游放到下游時,鄉(xiāng)民們必須十余人為一組,并分成好幾組從不同方向牽引以保持船體的平穩(wěn),而船上的人也必須努力配合好。由于當時灘高浪急、人頭攢動,再加上眾人圍觀、人聲鼎沸,一時竟蔚為壯觀成為鎮(zhèn)上一大盛事矣。故而有人感嘆曰:放眼天下,在乎一灘。后來因為發(fā)展之故,在國民政府時期由日本河運專家主持在此筑建了河閘,并以宋子文之名號命名為“庸公閘”,只是可嘆從此放灘之奇觀就不復存在矣 鎮(zhèn)子不大,但也明顯有著現代與傳統兼容的特點?! ⌒℃?zhèn)明顯的分為兩半,下面的地勢崎嶇不平主要以老街為主最為興盛,同時還有那條釜溪河蜿蜒流過。上面的地勢卻顯得十分平穩(wěn)主要以新街為主最為氣派,而那條四川到云南的川云公路便橫穿其間。所以小鎮(zhèn)水陸交通發(fā)達、貨源充足,由此也集結了許多富商大家,并在鎮(zhèn)上修建了不少會館寺廟。時竟有10余座于此,尤以河對門的大廟和鎮(zhèn)上的南華宮最為有名,香火一直十分旺盛。同時當時的鄉(xiāng)民們還在鎮(zhèn)上廣載黃桷樹,時竟有百余棵存活下來,一時使小鎮(zhèn)變得古色古香,且更是青山綠水。有詩云“青山橫北郭,綠水繞東城”正可謂描繪出了當時的美景?! ∷姆侥矫皝淼奈娜四土级啵宕滴趸实鄣氖咦庸H王經由此時,不禁為這一方民風所服,欣然題書“升平場”而成為一段佳話,這也使小鎮(zhèn)的名氣更加增大??蓢@的是一切都讓文革給毀了!寺院被燒、僧人被驅、大樹被砍、文物被棄……從此小鎮(zhèn)似乎就失去了過去的那種獨特的美麗與靈氣了?! ℃?zhèn)上的名人于世流傳的無幾,只是據傳在香火旺盛的時候,有一個大廟僧人叫智悟的十分了得,精通-六藝,曾有經書留存下來,并博得一方僧家美名。 |
釜溪河觀光帶 | 蜿蜒流過市區(qū)的釜溪河,是自貢人民的母親河。經過自貢人民的不懈努力,尤其是2004年優(yōu)良人居工程建設以來,釜溪河展現出了美麗的身姿,青山倒映在寬闊的水面上,岸邊是蔥綠的草坪。形成了長達8公里的釜溪河觀光帶,有“自流古井”“河府人家”“鹽道遺風”“名城華彩”“古廟滄?!薄褒埑貑爵~”“水涯曉渡”“釜溪牧歌”八大景致。沿岸的休閑酒吧、茶樓、步行街,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被自貢人親切地稱為“自貢的外灘”。 |
自貢恐龍博物館 | 自貢恐龍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载暱铸埐┪镳^簡介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fā)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qū)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筑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tài)環(huán)境廳??铸埪癫剡z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巖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巖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筑與恐龍發(fā)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 〈笊戒伆l(fā)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fā)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fā)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 四川自貢 |
榮縣大佛寺 | 榮縣大佛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s縣大佛寺景區(qū)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qū)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贊譽。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前有0遮蓋,以使佛身免遭風雨浸蝕,0也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筑,把大佛從肩部以下遮得嚴嚴實實。因此,雖然要入寺內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給瞻仰者帶來不便,但卻保護了大佛佛體不受外來的破壞,至今保存完好。榮縣大佛開鑿于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歷時八年始完工。 大佛寺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建筑總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進入大佛寺,除見到腳踏蓮花的佛身之外,還可見到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達5米的達摩像,手持念珠、禪杖,腳踏葦葉,立于洶涌波濤之中,其造型為世所罕見。大佛后半山間有一“嘯臺”古跡,傳說是晉代著名隱士孫登長嘯處。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為中心向東西拓展,現有山門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羅漢堂、藏經樓、方丈室等建筑,禪林古剎,錯落有致,整個建筑群體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體,殊為壯觀。榮縣大佛寺景區(qū)內除大佛和大佛禪寺外,主要景點還有大肚彌勒(俗稱笑羅漢)、達摩渡江石刻、放翁詩魂、松蔭枕石、白云深處、瑤圃休閑等景觀。 |
自貢彩燈博物館 | 自貢彩燈博物館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载暡薀舨┪镳^簡介 自貢彩燈公園坐落在中國.四川自貢公園路6#,始建于1923年,解放后改名為自貢市人民公園,于1988年改名為自貢彩燈公園。 自貢彩燈公園坐落在中國四川.自貢公園路6#,位于自貢市中心,占地面積10.3公頃,其中水面0.75公頃,是一個集園林、動物、游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近年來,彩燈公園又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成為歷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的舉辦場地。也是舉辦各種游園會、花會和展示展銷活動的會展中心。 1999年至2002年,彩燈公園曾先后舉辦了"'99世界風情游園會、'99自貢金秋彩燈花會、'2000國慶金秋游園會"、"自貢首屆花卉盆景展銷會"及"中國歷代帝王、大型七彩花卉展"等大型節(jié)慶活動,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達180多萬人次。 山在水中央,水在山中央,兩山夾一湖的自貢彩燈公園有造型別致、古樸典雅的"中國彩燈博物館"、有川南獨特的園林景觀;動物園內獅虎長嘯,群猴嬉戲,孔雀開屏,百鳥爭鳴;游樂區(qū)有驚無險,妙趣橫生;綠蔭樓、欣然園茶樓、餐廳、小賣部、攝影部應有盡有。 四川自貢 |
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 | 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载曽}業(yè)歷史博物館簡介 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位于四川省自貢市中心,建于1959年,是中國博物館發(fā)展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專業(yè)博物館之一,目前仍是中國唯一的鹽業(yè)史博物館。 建館四十多年來,本館在收藏、研究、陳列、保護以井鹽為主的中國鹽業(yè)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為中國現有近2000座博物館中的佼佼者,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地縣級博物館、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博物館》季刊,曾對本館做過專題介紹。本館館址由兩座古建筑組成。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及其附屬建筑,占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占地705 m2。 本館基本陳列為《井鹽生產技術發(fā)展史》,并可同時舉辦1~4個臨時展覽;常年對外開放,每年接待游人約20萬人次。 |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為國家地質公園?! ∽载暱铸垏业刭|公園位于四川自貢市大安區(qū),面積8.7km2,盛產中侏羅世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在以發(fā)現的2800m2范圍內以鑒定出200多個個體,1 萬余件骨骼化石,有恐龍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魚類、兩棲類、似哺乳爬行類,分屬18個屬21個種(其中20個為新種)。門類多,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與其毗鄰的世界最早的采鹽深井,保存完好,所展示的中國古代鉆鑿工藝技術也使人嘆為觀止?! 「艣r 景區(qū)劃分(旅游區(qū)、公園、園區(qū)、景區(qū)、功能區(qū)、游覽區(qū)、保護區(qū)、服務區(qū)、景群、景點),“一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三個區(qū)域”(埋藏區(qū)、生態(tài)復原區(qū)、恐龍樂園區(qū))、“一個中心”(游客中心)。修建地質遺跡陳列館舍、內部陳列遺跡展示,建立地質剖面,新增參與性娛樂項目?! ∽载暱铸垏业刭|公園碑于2002年9月28日地質公園開園慶典時正式揭碑。位于廣場左側,高約8m,為抽象雕塑式園碑。它由一塊塊紫紅色的洪荒石塊堆壘而起,怪石突兀,奇峰獨立。石塊上隱約顯露出恐龍骨骼化石印痕,寓歷經億萬年地質變遷、記載生命演化的痕跡之意。主碑的正面鑲嵌著“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由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題寫,主碑的基座正面是國家地質公園徽標,背面是碑文?! ∽载暱铸埐┪镳^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fā)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qū)11公里。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筑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延伸的砂巖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巖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筑與恐龍發(fā)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 】铸垊游锶骸 ≡谝寻l(fā)掘的2800平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方米范圍內共發(fā)現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龍及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 等 18個屬21個種,20個種為新種。在恐龍化石中有長達20米的食植物性長頸蜥腳龍、有保存完整的短頸蜥角龍,有兇猛的食肉恐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原始性劍龍及其伴生的我國首次在侏羅紀地層中發(fā)現的翼龍,有生活在河湖中的蛇頸龍等。由于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于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翱铸垊游锶骸卑?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fā)掘 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fā)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捎诨癫丶?、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于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稱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5資源條件編輯近兩千年的井鹽生產歷史鑄就了輝煌的鹽業(yè)文化。這里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誕生地,是鑿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井、制鹽10項世界領先技術的發(fā)明地?!白载暰}深鉆汲制技藝”入選2006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完整地展現了井鹽生產、發(fā)展的歷史畫卷?! 」珗@內保存有眾多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古建筑類型眾多,保存完好,多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展現800年彩燈歷史的自貢彩燈博物館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精髓?! ⊥恋嘏c資源 自貢恐龍地質公園座落在東北郊的大山鋪鎮(zhèn)旁,距市中心11公里。土地屬國家、集體所有,其附近涉及的資源有: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石、頁巖、天然氣、鹽鹵等)但資源管理部門按照原地礦部有關地質遺跡保護規(guī)定,與當地政府圈定了保護范圍,禁令不準在保護區(qū)內征用土地和開采礦產資源因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其權屬歸文物管理部門管理?! ?/p> |
飛龍峽風景區(qū) | 飛龍峽風景區(qū)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w龍峽風景區(qū)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區(qū)西南部,由兩個國家“AA”級風景區(qū)(尖山風景區(qū)和農團風景區(qū))組成,是自貢市近郊唯一的生態(tài)型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為45.57平方公里,距城區(qū)15公里,交通便捷,生態(tài)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電力、通訊設施實現全覆蓋?! ★w龍峽風景區(qū)樹立以大城市后花園為主的旅游品牌形象,立足自貢,輻射周邊,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水利風景、宗教文化為依托,發(fā)展以休閑娛樂、養(yǎng)生度假、會務經濟為主的經濟型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自1982年起對外開展旅游經營,1999年開始市場化運作,形成了“三月桃花會”、“五月石榴花會”、”農團生態(tài)旅游節(jié)”等常年性的旅游活動,已成為自貢市重大旅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景區(qū)已建成尖山桃林、石榴園、飛龍峽、桃花島等景點,培育了海爾農莊、松濤山莊、亭院度假村等一批具有一定規(guī)模、檔次的旅游服務項目,形成了“山青、水澈、林幽、桃紅”特色,在川南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景區(qū)正成為游客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勝地。 |
涼高山牌坊群 | 涼高山牌坊群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龈呱脚品蝗菏侵笡龈呱降膹埵瞎?jié)孝坊和王氏節(jié)孝坊,大山鋪鎮(zhèn)的顏氏節(jié)孝坊和回龍橋碑銘坊,鳳凰鄉(xiāng)的謝氏節(jié)孝坊和何氏節(jié)孝坊、大安街的阮家大墳四腳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涼高山牌坊群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牌坊群以節(jié)孝坊為主,大多建于光緒年間,歷史最長的是建于乾隆年間的何氏節(jié)孝坊?! 埵瞎?jié)孝坊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位于涼高山牌坊壩。坊眼上有“邑紳李春霖繼妻新犀新展新柏之母張氏節(jié)孝坊”。 牌坊為石結構,五滴水四柱三門,牌坊通高12.5米,通寬10.5米,石坊通體雕刻精美,花鳥人物、龍獅松鶴均鏤刻得栩栩如生?! ⊥跏瞎?jié)孝坊位于涼高山老街一片陳舊的居民房之中,一條約200米長的小巷從石坊下穿過,繼“5.12”地震后,2008年10月10日發(fā)生在內江威遠縣與自貢大安區(qū)交界處的地震,王氏節(jié)孝牌坊再遭重創(chuàng),使王氏節(jié)孝牌坊成“危坊”。 王氏節(jié)孝牌坊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為旌表邑處士李明輝之妻王氏而建。牌坊為石結構,五滴水四柱三門,通高12米,通寬7.5米,通體布滿精美雕刻,除了對聯、文字記載外,還有雕刻得活靈活現的石刻人物、石獸等?! ☆伿瞎?jié)孝坊座落于大安區(qū)大山鋪鎮(zhèn)側(原無線電三廠內),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秋。顏氏為四大鹽業(yè)世家之一“顏桂馨堂”家的人,其夫王進五是“王三畏堂”的族人,20多歲即去世。顏氏守寡卅年,養(yǎng)子王贊常成才,成為光祿寺(主管宮廷祭祀的官署)官員。王贊常奏請皇上恩準為其母立節(jié)孝坊?! ∞掿垬蚴晃挥诮翊蟀矃^(qū)大山鋪鎮(zhèn)李白河迴龍橋橋頭處。建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為方便行人修建回龍橋,立有碑銘坊以記建橋始末。四柱三門石牌坊,高寬近5米,石門斑駁陸離,字跡依稀難辨?! 『问瞎?jié)孝坊為四柱三門石牌坊,座落于滏溪河畔鳳凰鄉(xiāng)永勝村8組(永勝村東南方向2. 5公里),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整體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只是由于年代久遠,牌坊上的對聯嚴重風化,不能識別。石刻保存還算完整,牌坊正門梁上的二龍戲珠雕刻就十分精湛?! ≈x氏節(jié)孝坊座落于自流井區(qū)五星街黃家山(今東鍋公司內東鍋技校后門),為旌表當地儒童黃愈邦之妻謝氏節(jié)孝而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謝氏節(jié)孝坊為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結構科學,雕刻工藝精湛,裝飾精美,反映和研究清晚期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阮家大墳四腳牌坊位于大安區(qū)大高路燊海公園登山步道上。阮氏墓為明末官至二品阮氏,于清初歸里后死葬之墓。當時有神道、石俑、石獸等。神道前端和中部分別建八腳、四腳兩道牌坊。清咸豐年間毀于戰(zhàn)火,光緒五年(1879)重建。1949年之前,神道、石俑、石獸、八角牌坊等均毀廢。今僅存四腳牌坊一座。 |
自貢桓侯宮 | 自貢桓侯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桓侯宮位于自貢市區(qū)中華路口,俗稱張爺廟,又叫張飛廟,臨街而建,并且建在一處小山坡的路坎邊上,因此人們進去必須登坡仰視,加之大門板上線刻的張飛像,怒發(fā)橫眉哦,雄姿英發(fā),使人肅然起敬?! 』负顚m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咸豐末年初燒毀、同治年間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議“每宰豬一支,按行規(guī)抽錢貳伯文”,經過眾人的緇銖積累,終于在光緒元年(1875)年落成。 門樓為單坡式的山門建筑,其徒然壁立的山門,被飛檐比翼的三重檐屋頂和歇山式弧型風火墻賦予了動感,加上門上的浮雕和彩繪更顯得生機勃勃而不生硬。在屋檐下居中門匾有“桓侯宮”的字樣,在大門兩邊的石匾上還刻有一幅對聯“大義識君臣想當年北戰(zhàn)東征單心克踐桃園誓;功豐崇廟祀看今日風微人住壽世還留刁斗銘?!薄 ≡陂T廳之上為戲樓,其兩旁輔以兩層樓底冊回廊,從天井拾級而上便是正殿,正殿為五開間抬梁式木結構建筑,其前半部分為觀戲賞景的看臺,后面是當年供奉張飛神位的地方,而今雖無神像肅立,香煙繚繞,但仍顯得有幾分神秘、幾分肅穆。 桓侯宮是一座封閉式環(huán)狀建筑,由于整個建筑是建在一個斜坡上,故游客穿門過廊均需拾級而上,給人步步登高之感,并且桓侯宮的建筑面積只有1300多平方米,建筑師在如此小的空間里安排了那么多的單體建筑,并且沒有擁湊、繁瑣之感,的確顯示了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建筑技巧。桓侯宮的戲臺、鐘樓鼓閣均造成歇山卷棚式屋頂,這種屋頂式樣,過去在民間使用很少,特別是在自貢這樣的南方地區(qū),因此,顯得獨具風采,氣度不凡?! 』负顚m整個的裝飾也特別考究,屋頂和輪廓線的部分都用泥塑和淺浮雕裝飾,并施以彩繪,用瓷片裝飾,晶瑩剔透,十分漂亮,在臺口樓沿還飾以木雕欄板,柱礎用石刻。在數米的樓沿板上就刻有戲劇場景18幅,其中僅人物就多達184人,還有大量的北京配飾,并且這些雕刻都做工精細,狀物擬人皆栩栩如生?! 』负顚m既是當時屠沽行業(yè)祭祀奉神的會館,也是他們維護自己利益,決議重大事項的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