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花牛蘋果 | 天水無論氣候、土壤、日照等自然條件都非常適宜蘋果生長,這里生長的蘋果色、形、味俱佳,成為西北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1974年天水被確定為全國六大外銷蘋果產地之一 天水市北道區(qū)廿里鋪鄉(xiāng)花牛寨,培育的蘋果新種,堪稱蘋果中的一絕,它果形美觀,色澤鮮紅,五棱突出,個大皮薄,汁多肉厚,濃香可口,聲著華夏,這就是花牛蘋果 花牛蘋果的前身是紅元帥。1956年花牛寨從遼寧省熊岳鎮(zhèn)引來紅元帥、金冠、國光等10個苗木品種,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經農民精心培育,10個苗木品種都育植成功,而且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快的提高。其中紅元帥以色、形、味俱佳,冠壓群芳。1965年,花牛寨培育的紅元帥首次運至香港試銷。為了便于了解試銷情況,技術人員在蘋果箱的右上角均用鉛筆注上“花?!倍?,作為記號。香港辦事處將“花牛”紅元帥賣給英國貿易商,英商又轉銷給美國貿易商,幾經品嘗,花牛蘋果異彩初放,轟動一時。香港報紙贊曰:中國的西北地區(qū)有個“花牛園”,生產最優(yōu)質的“花?!碧O果,品質超過美國的王牌蘋果“蛇果”,并壓倒世界各國名牌蘋果,經香港市場評比,中國“花牛”蘋果奪得了世界王牌稱號。之后,我國正式以“花牛”作為蘋果商標,向外大量出口。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花?!碧O果新品種不斷出新,果品質量穩(wěn)步提高,在全國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成為天水市的支柱產業(yè)。( 天水) 花牛蘋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甘肅省天水市人民0《關于確定花牛蘋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建議的函》(天政函[2005]15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玉泉鎮(zhèn)、太京鎮(zhèn)、關子鎮(zhèn)、西口鎮(zhèn)、皂角鎮(zhèn)、平南鎮(zhèn)、天水鎮(zhèn)、汪川鎮(zhèn)、中梁鄉(xiāng)、華岐鄉(xiāng)、大門鄉(xiāng)11個鄉(xiāng)鎮(zhèn);麥積區(qū)花牛鎮(zhèn)、伯陽鎮(zhèn)、元龍鎮(zhèn)、社棠鎮(zhèn)、馬跑泉鎮(zhèn)、甘泉鎮(zhèn)、渭南鎮(zhèn)、中灘鎮(zhèn)、新陽鎮(zhèn)、石佛鄉(xiāng)、琥珀鄉(xiāng)11個鄉(xiāng)鎮(zhèn);秦安縣興國鎮(zhèn)、隴城鎮(zhèn)、蓮花鎮(zhèn)、郭加鎮(zhèn)、西川鎮(zhèn)、劉坪鄉(xiāng)、魏店鄉(xiāng)、五營鄉(xiāng)、葉堡鄉(xiāng)、安伏鄉(xiāng)、王窯鄉(xiāng)、云山鄉(xiāng)、王尹鄉(xiāng)、興豐鄉(xiāng)14個鄉(xiāng)鎮(zhèn);清水縣永清鎮(zhèn)、紅堡鎮(zhèn)、金集鎮(zhèn)、遠門鄉(xiāng)、土門鄉(xiāng)、郭川鄉(xiāng)、賈川鄉(xiāng)、豐望鄉(xiāng)8個鄉(xiāng)鎮(zhèn);甘谷縣白家灣鄉(xiāng)、磐安鎮(zhèn)、安遠鎮(zhèn)、八里灣鄉(xiāng)、新興鎮(zhèn)、西坪鄉(xiāng)、大石鄉(xiāng)、謝家灣鄉(xiāng)、禮辛鄉(xiāng)、大像山鎮(zhèn)10個鄉(xiāng)鎮(zhèn);武山縣洛門鎮(zhèn)、鴛鴦鎮(zhèn)、四門鎮(zhèn)、馬力鎮(zhèn)、咀頭鄉(xiāng)5個鄉(xiāng)鎮(zhèn);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川鎮(zhèn)、劉堡鄉(xiāng)、大陽鄉(xiāng)、連五鄉(xiāng)4個鄉(xiāng)鎮(zhèn)共63個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下一篇:天水涼粉 |
下曲葡萄 | 下曲葡萄產地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下曲村,面積10018畝,年產葡萄約16000噸,形成了下曲葡萄萬畝基地,基地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土質純凈,土壤無污染,屬于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地區(qū),基地所產葡萄以其色澤鮮艷,果形美觀,香甜爽口,營養(yǎng)豐富,耐貯運等特點而遠銷國內十多個省市,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
天水漆器 | 天水漆器:小隴山一帶產優(yōu)質天然漆與制作漆器的木材(冬瓜楊、泡桐)為原料,采用彩石、玉石、瑪瑙等貴重材料,雕刻裝配成人物、花鳥、魚蟲、文物等圖案,運用20余種雕刻技法,下刀干凈利落,線條婉轉流暢,飛白蒼勁有力,充分體現(xiàn)原作的畫意。其彩繪工藝光亮柔和,色彩協(xié)調,用筆細膩,線條流暢,有較高藝術價值。主要產品有各式花瓶、圓方盤、套盤、文煙茶酒具及各種箱柜、茶幾等200余種。每件產品耗時4個月至1年以上。下一篇:天水肉夾饃 |
天水涼粉 | 天水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制作考究,佐料獨特。用蕎麥制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制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涼粉。其中用養(yǎng)麥制作的涼粉工藝復雜,風味俱佳。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后,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馬尾編織的細羅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后舀入盆中,冷卻后逐漸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削成長條形薄片,也可用專用的“撈撈”撈成長粉條狀,盛入碗中,調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面等佐料,吃起來咸、酸、香、辣、鮮諸味俱全。特別在盛夏時節(jié),一碗涼粉下肚,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在吃主食時,配以涼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開。 |
天水雕漆 | 天水雕漆產品采用優(yōu)等松木、椴木和優(yōu)質天然漆、配料制成,造型美觀,工藝精湛,色彩絢麗,耐酸堿,耐高溫,享譽海內外。 天水雕漆工藝歷史悠久。下一篇:元龍花椒 |
元龍花椒 |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的花椒又紅了,椒園里飄著醉人的清香,農家晾曬花椒處片片紅色,市場上引來了八方商客。一筐筐、一袋袋的新鮮大紅袍一溜兒排開,20多輛收購花椒的車輛依次停靠在國道310兩邊。近日,筆者來到位于麥積區(qū)元龍鎮(zhèn)的花椒交易市場,看到了一派購銷兩旺的熱鬧景象。 來自我國四川、新疆、湖南、重慶等10多個省市的花椒收購客商,云集至元龍鎮(zhèn)花椒交易市場內四處“云游竄動”,東抓一把瞅瞅,西捏幾顆聞聞,不時查看著花椒的品質、顏色,耐心地與椒農攀談交易價格?!霸堟?zhèn)所產的‘大紅袍花椒’顆粒大、色紅油潤、味麻籽少、清香濃郁,為花椒中的上品?!眮碜运拇ㄊ〉幕ń肥召徔蜕汤罾习逡贿吘奶暨x花椒,一邊熱情地向筆者介紹來這里采購花椒的理由。 “今年氣候好,加之花椒的病蟲害防治及時,豐產高產技術到位,花椒行情較往年相比產量高了,但是每公斤價格還是在20元—35元左右。花椒今年賣得很火,只要有貨就不怕好賣不上好價錢?!眲傎u完花椒的元龍鎮(zhèn)佃兒村椒農郭老漢高興地告訴筆者。 近年來,麥積區(qū)積極實施“產業(yè)富民”工程,按照“一鄉(xiāng)一業(yè)、一村一品”的產業(yè)化發(fā)展思路,依托東部渭河沿岸310國道各鄉(xiāng)鎮(zhèn)適宜花椒生長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元龍大紅袍花椒”的品牌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花椒產業(yè)。該鎮(zhèn)積極探索“公司+協(xié)會+農戶”的現(xiàn)代發(fā)展模式,一方面掛牌成立了麥積區(qū)元龍花椒協(xié)會;另一方面,為了全面提升元龍花椒品質,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先后成立的天水三發(fā)椒業(yè)公司和天水德商貿公司,分別對花椒進行分級包裝、精深加式和定點收購、產業(yè)營銷服務。據悉,僅麥積區(qū)元龍鎮(zhèn)的花椒種植面積就達1.3萬多畝,全鎮(zhèn)年花椒銷售收入達1388.4萬元。下一篇:下曲葡萄 |
天水板栗 | 板栗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是我國城鄉(xiāng)人民喜愛的節(jié)令食品。據測定,板栗果肉中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等多種營養(yǎng)萬分,可炒食、做菜或磨成栗粉食用,是果菜、果糧兼用食品。 天水是中國板栗的原產地之一,小隴山林區(qū)分布著大面積野生板栗天然林,著名的“天津甘栗”相傳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時,從寶雞、天水引種并作為屯軍備糧在當地栽培得以發(fā)展、麥積區(qū)東部現(xiàn)有天然野板栗約0.4萬畝,主要分布在東岔、立遠、吳砦等林區(qū)。 近年來,市0立項投資,在立遠、東岔、齊壽等10余個鄉(xiāng)區(qū)興建了萬畝板栗商品基地,通過引進良種高接換優(yōu)、植苗建園等措施,建成板栗生產基地10880畝,其中高接換優(yōu)改造4600畝,人工植苗建園6280畝,引進河北早豐(3113)、陜西柞紅、寸栗等8個優(yōu)良品種,接穗30萬株?;亟ㄔO以來,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5年累計產板栗90萬公斤,產實生苗200萬株。其中有100多萬株商品苗銷往陜西、河南、貴州等地,累計直接經濟效益800萬元。 下一篇:大地灣麻腐餅 |
天水漿水 | 牋牋漿水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其制作方法是選用鮮嫩的苦苣、苜蓿、薺薺菜等野菜或芹菜、蓮花菜為原料,切成細條,煮熟后加上發(fā)酵引子,盛在瓷罐內蓋好,三天后即成漿水。天水城鄉(xiāng)人民十分喜歡吃漿水面條。天水漿水是天水人家家戶戶最普遍的一樣飲食了,有人形象地說,天水人走到那里,漿水缸背到那里。天水漿水入口味鎂、制作簡單、經濟合算。漿水可去熱清火,對某些疾病也有特殊療效,如用芹菜做的漿水有降低和穩(wěn)定高血壓的作用,用苦苣菜為原料的漿水有除濕利水,化淤消腫,健胃驅脹增加食欲之功效。用苜蓿為原料制作的漿水,有清熱利尿、止血定喘、和脾利腸等功能,能治療夜盲癥、佝僂病、胃、痔出血、咳喘、崩漏、先兆流產、尿路結石等病。用芨芨菜做的漿水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漿水中的菜稱為酸菜。在天水,用漿水或酸菜可做好多小吃,可以說是天水最有名的小吃了。( 天水)下一篇:花牛蘋果 |
大地灣麻腐餅 | 大地灣麻腐餅則以酥香可口,麻子味獨特享譽西北五省。要吃上比較考究的麻腐餅,其主佐料的搭配十分重要。主料主要是內瓤飽滿、顆粒較小的小麻子和當年收割的新麥面粉。只有這兩種主料搭配,方能做成真正意義上的大地灣麻腐餅。制作過程是將麻子磨制成泥狀,過濾掉渣子,即成麻腐,再將麻腐入炒鍋炒出香味,加入蔥花、五香粉、精鹽,再將發(fā)酵好的面團揉勻搟成面餅,抹上調制好的麻腐,折成半圓形,邊緣做成花紋狀,入鍋煎至兩面金黃,切成瓜瓣狀并拌油潑蒜泥,即可食用。 下一篇:三陽川齊桃 |
三陽川齊桃 | 起三陽川的桃子,佳品當數齊桃。昔讀《喻世明言》有:“晏平仲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晏嬰為齊景公的丞相,那兩枚帶有血腥智慧的桃子,無疑是齊桃了。只不知三陽川的齊桃與春秋時的齊桃有無遠親,實在說不清,也無須去說清。成熟的齊桃肉厚、耐嚼,不軟不硬、甜中帶酸,滿口生津、味道純正。熟透的齊桃個個都帶了紫紅的暈,如醉酒的貴妃。指尖輕輕一提皮離不帶肉,紫紅色的果**如滴血。往嘴里一塞汁流滿嘴,未嚼已化。軟糯甜美,蜜意透心。 |
天水肉夾饃 | 是用軟饃夾熟肉的一種快餐。軟饃以精制面粉發(fā)酵后烙制而成。肉為大鹵肉,以肋條肉為佳。將肉切成片狀,夾入饃內,灌注少許鹵湯,柔軟可口,肥而不膩,味美醇香,老少皆宜。( 天水)下一篇:天水釀皮 |
天水釀皮 | 釀皮用面粉制成,其做法是將面粉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質和淀粉分離。淀粉沉淀后傾去清水,加放食堿,調成面漿,舀入平底盤上籠蒸熟成片,涼冷后切成粗細長條即可。蛋白質則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隨碗搭配。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即可食用。天水釀皮具有色艷味美、涼爽利口、噴香解暑的特點,是天水市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 天水)下一篇:天水呱呱 |
天水呱呱 | 天水呱呱是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品種繁多,可分為蕎麥呱呱、扁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其中蕎麥呱呱最受青睞。其制作方法是將隴南盛產的蕎麥粉成“蕎糝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加入水鍋,小火熬制,即可做成色澤黃亮的呱呱,取出裝入盆內加蓋,經過回性即可。其調制很獨特:先將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醬油、食鹽、醋、蒜泥等調料即可。是天水獨有的辣味小吃。( 天水)下一篇:天水漿水 |
秦安蘋果 | 秦安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qū),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是全國北方落葉果樹栽培的最適宜區(qū),也是國內優(yōu)質果品生產基地,尤其以蘋果為主的果樹面積達33.29萬畝,年產優(yōu)質果品1.8億公斤,實現(xiàn)產值2.16億元,其中蘋果面積21.11萬畝,結果面積10.4萬畝,年產優(yōu)質蘋果10136萬公斤,實現(xiàn)產值13563萬元。 由于秦安氣候條件優(yōu)越,孕育了聞名遐邇的“花牛”蘋果,新發(fā)展的4—5代“花?!焙透皇肯盗刑O果更是色鮮味醇,果型端正,風味獨特,遠銷國外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國內上海、廣州、湖南、河北、內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喬納舍、新紅星蘋果獲甘肅省第二屆名優(yōu)特林果產品鑒評會金獎,同年矮生蘋果獲甘肅省首屆林果產品展覽交易會銀獎。 秦安蘋果產區(qū)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主要支流的葫蘆河下游。位于東經105°20′—106°20′,北緯34°44′—35°11′之間,海拔高度1120—1700米,屬隴西黃土高原渭北梁峁溝壑山區(qū)。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土壤深厚肥沃,屬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區(qū),河谷地區(qū)水源主要是境內的葫蘆河、清水河、南小河和西小河,山區(qū)水源主要依靠集雨節(jié)灌水窖水,區(qū)域內無工業(yè)污染,為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區(qū)。秦安蘋果種植區(qū)包括秦安縣行政區(qū)域內的興國鎮(zhèn)、西川鎮(zhèn)、蓮花鎮(zhèn)、隴城鎮(zhèn)、郭嘉鎮(zhèn)、云山鄉(xiāng)、劉坪鄉(xiāng)、葉堡鄉(xiāng)、安伏鄉(xiāng)、魏店鄉(xiāng)、王鋪鄉(xiāng)、王窯鄉(xiāng)、千戶鄉(xiāng)、王尹鄉(xiāng)、興豐鄉(xiāng)、中山鄉(xiāng)、五營鄉(xiāng)十七個鄉(xiāng)鎮(zhèn)。從事蘋果栽培的果農有7.4萬戶,95%的村都有蘋果園,目前栽培面積2.65萬公頃,年產量30000萬公斤,2010年規(guī)劃發(fā)展到4萬公頃,年產秦安蘋果40000萬公斤。 下一篇:秦安蜜桃 |
秦安花椒 | 秦安縣屬半干旱山區(qū),十年九旱,農業(yè)生產發(fā)展受到一定的制約,花椒屬耐干旱的樹種,通過多年來群眾自發(fā)摸索,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花椒栽植切實可行的發(fā)展路子。截止2008年底,花椒面積達到了21.65萬畝,花椒產量達到840萬公斤,花椒總收入1.68億元,農民人均從花椒種植中得到的收入為293.6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1795元的16.3%,已成為全縣四大支柱產業(yè)之一。 1、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 花椒屬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為喜陽性樹種,適應性很強,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長,喜光、喜干燥溫涼氣候,不耐嚴寒霜凍,但隨著樹齡的增大,抗寒力也顯著增強,花椒耐旱不耐澇忌暴風。在年平均溫度10—15℃,年降水量500㎜左右地區(qū)長勢良好,結果量也高?;ń穼ν寥罈l件要求不嚴格,喜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土,鈣質壤土上生長最好,花椒樹比一般果樹適應性強,省時省工,病蟲害少,果實含水量低,采收曬干后極耐貯藏和運輸,一般三年即可掛果。 秦安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海拔高度1120—2230米,屬隴中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區(qū),冬干夏濕,年平均氣溫10.4℃,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208.1小時,無霜期平均為178天,年降雨量507.3毫米,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于大紅袍、秦安一號、油椒等多種優(yōu)良花椒品種的栽培,是花椒的主要栽培區(qū)。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特點,生產的花椒因色澤艷、顆粒大、麻味醇、質量好,深受廣大客商的青睞。 2、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規(guī)模種植的基礎優(yōu)勢 據《齊民要術》記載“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見花椒在秦安縣栽培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秦安群眾歷來就有栽植花椒的傳統(tǒng)習慣,1988年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面向市場,建基地,創(chuàng)名牌,充分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和特產優(yōu)勢,“做土的文章發(fā)樹的財”,大力發(fā)展花椒支柱產業(yè),推動了全縣農村經濟的全面發(fā)展。 3、花椒市場優(yōu)勢 秦安縣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是連接蘭州、西安、隴南、隴東的中心樞紐,交通便利,信息靈通,商貿活躍,歷來商賈云集,是隴東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加之秦安“貨郎擔”亦遍布全國各地,傳統(tǒng)的經商意識,造就了一大批在花椒營銷方面懂市場、善經營的人才。目前,全縣已建起5個花椒專業(yè)市場、8家上規(guī)模的花椒營銷公司、100多個收購網點和國內40多個銷售網點,有花椒經紀人300多人。生產的花椒產品主要銷往四川、重慶、新疆、青海、內蒙等省市,并遠銷俄羅斯、巴基斯坦及東南亞諸國。 4、花椒品牌優(yōu)勢 1997年選育的“秦安1號”花椒被列為全國林木良種。 2006年秦安花椒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秦安縣被中國果品流通協(xié)會授予“中國花椒之鄉(xiāng)”的稱號。 2009年“秦安花椒”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 秦安花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甘肅省秦安縣興國鎮(zhèn)、西川鎮(zhèn)、蓮花鎮(zhèn)、隴城鎮(zhèn)、郭嘉鎮(zhèn)、云山鄉(xiāng)、劉坪鄉(xiāng)、葉堡鄉(xiāng)、安伏鄉(xiāng)、魏店鄉(xiāng)、王鋪鄉(xiāng)、王窯鄉(xiāng)、千戶鄉(xiāng)、王尹鄉(xiāng)、興豐鄉(xiāng)、中山鄉(xiāng)、五營鄉(xiāng)等17個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下一篇:秦安杏 |
甘谷辣椒 | 甘谷是被稱“辣椒之鄉(xiāng)”,這里盛產的羊角辣椒,以其椒身長,皮質厚,色澤好,辣味濃,油分多而享有盛譽。辣椒營養(yǎng)豐富,含有辣椒堿、辣椒紅素、蛋白質、胡蘿卜素、脂肪油、龍葵甙、大量的維生素C,微量的揮發(fā)油。 天水市廣泛種植線辣椒,其中甘谷辣椒產量大,質量好。辣椒是一種普通的常見蔬菜,它不但能刺激胃口,增進食欲,而且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高。據測定,每100克青辣椒含維生素C185毫克,相當于蘋果含量的18倍。多吃辣椒能增加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促進人體內的生化反映,抑制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形成,降低胃癌的發(fā)病率。辣椒的果皮與胎座組織中含有辣素和揮發(fā)油,因而具有發(fā)汗、消寒、刺激、興奮等作 用。此外,辣椒含有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糖等成分,熱量較高,多吃辣椒, 對于維持人體新陳代謝,促進傷口愈合,都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甘谷線辣椒形似牛角,體長18—20厘米,粗細1厘米左右,色澤紅亮,辣味濃烈,肉質肥厚,油分多,味辣且香,容易干燥,又耐久存,久負盛名。甘谷辣椒主要產于磐安鄉(xiāng),這里地處渭河河谷地區(qū),氣候溫暖,灌溉條件好,種植辣椒具有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種植歷史也比較悠久 這里的農民個個都是種植辣椒的好手,辣椒也成為他們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種植作物。現(xiàn)在的辣椒種植面積已發(fā)展到近5000畝,平均畝產辣椒干500斤左右,全年收獲辣椒達250多萬斤,每年有1000多噸出口東南亞各國和印度尼西亞、新西蘭、朝鮮、斯里蘭卡和港、澳地區(qū),深受歡迎。( 天水) 甘谷的土特產中,以辣椒最為著名。 甘谷辣椒已有至少4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明葉應甲所編《伏羌縣志》(1627年)中就有甘谷辣椒的記載,曾作為明末清初的宮廷貢品而享譽隴上。甘谷辣椒色澤光亮、肉厚油多、角條細長、皺褶均勻、辣味香濃。且富含人體所需氨基酸18種,維生素A、C的含量高出其它品種很多。被美國專家列入全世界130多個辣椒品種的前十位而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以磐安線椒為主的60多個品種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為了全國辣椒生產基地之一。 除榮獲各級各類獎勵外,甘谷辣椒還被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保護委員會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下一篇:甘谷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