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日韩 国产 综合网,欧美人妖在线二区,中文字幕 日韩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sub id="xon3q"><ol id="xon3q"><em id="xon3q"></em></ol></sub>
  1. <u id="xon3q"></u>
  2. <sub id="xon3q"></sub>

    導航


    當前位置:首頁 >>浙江省 >>溫州 >> 文成縣

    文成縣景點大全


    景點 簡介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位于溫州市西南部飛云江中上游的文成縣,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風水祖師爺劉伯溫的故里,古稱“天下第六福地”?! “僬蓾T飛云湖景區(qū)集人文、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一處集旅游觀光、科考探秘、避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分別由百丈飛瀑、劉基故里、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朱陽九峰、天頂湖、峽谷景廊、龍麒源、巖門大峽谷、飛云湖、雙龍等十大景點構(gòu)成?! ∑渲?,國家森林公園銅鈴山內(nèi)銅鈴山峽,壺穴奇觀,千姿獨秀,欲稱“華夏一絕”。  飛云湖、天頂湖茫茫洋洋、若海天都、云門諸峰、直撥水面。飛云湖為浙南最大人工湖;天頂湖可與杭州西湖媲美?! ≈礻柧欧澹逯盘祀H。有著“三潭三瀑清如玉,九崖九峰隱仙居,濃霧裊裊腳下過,爽朗清峰不時虛”的仙境之美。  此外,這里不僅是歷史名人劉基的故里,也是現(xiàn)代名人趙超構(gòu)(筆名林放)的故鄉(xiāng)?! “僬娠w瀑:從佛山沿泗溪到天頂湖,縱深約2公里。一漈、二漈、三漈形成的瀑布群,奇險、雄偉、壯麗。尤其是落差高207米的百丈飛瀑,居全國之最。古人說:“雁蕩龍湫眼底收,百丈飛瀑雄則秀,天賜神流三千尺,半空煙霞唾棉球”。瀑布群區(qū)峽谷兩邊,到處是奇巖怪石,險峰幽洞?! √祉敽荷习僬蓾T頭可到天頂湖。天頂湖,以5.4平方公里面積,6千萬立方米的蓄水量,高踞于630余米的群山環(huán)抱之中。南田舊稱九都,“九都九條嶺,條條通天頂”,天頂湖由此得名?! √祉敽笮u嶼十余個,有的蔥蔥郁郁,有的灌耀重山,有的赤砂遍布,有的山花爛漫,有的高峰突兀,有的平坦如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景點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百丈漈鎮(zhèn)?! ¢_放時間08:00-17:00。

    銅鈴山

    銅鈴山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鈴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位于浙江省文成縣,位于巖門大峽谷上游的葉勝林場境內(nèi),長約5公里,面積2755公頃。境內(nèi)擁有上萬畝的原始次生林,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闊葉林。其中以銅鈴山峽中經(jīng)萬年激流旋沖而成的壺穴奇觀最為著名,峽內(nèi)瀑連瀑,潭疊潭,湍流雷轟,震心懾憾,峽谷摩幻,稱為“華夏一絕”?! °~鈴山森林公園位于百丈祭風景名勝區(qū)西部,分別由銅鈴山峽、小瑤池、銅玲寨三大景區(qū)組成。  境內(nèi)山巒疊翠、峽谷幽深、溪瀑潺潺、修竹茂林、奇花異草,野生動物群多。尤以“壺穴”景觀名聞天下,國內(nèi)罕見,堪稱“絕景”。森林覆蓋率達95%,空氣清新,富含負離子及多種植物殺菌素、萜烯芳植物,十分有益于人身健康,達到建腦又健身的功效。  銅鈴山森林公園是一處旅游觀光、探險獵奇、休閑避暑、“森林浴”的理想勝地,她正展開迷人的胸懷,歡迎各界人士的到來。  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位于文成縣,位于巖門大峽谷上游的葉勝林場境內(nèi),長約5公里,面積2755公頃。境內(nèi)擁有上萬畝的原始次生林,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闊葉林。其中以銅鈴山峽中經(jīng)萬年激流旋沖而成的壺穴奇觀最為著名,峽內(nèi)瀑連瀑,潭疊潭,湍流雷轟,震心懾憾,峽谷摩幻,稱為“華夏一絕”。浙江省向來以山水秀美聞名全國,其中尤以浙東與浙南的自然風光最為綺麗多姿。銅鈴山便是浙南文成縣一處風光獨美又鮮為人知的風景名勝區(qū)。銅鈴山  銅鈴山隱藏在文成縣城西4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景區(qū)內(nèi)峰巒疊翠,峽谷幽深。如今這里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百丈漈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因而有“天然氧吧”之稱。銅鈴山的秀美歸納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森林棧道魅力誘人,二是壺穴瀑布全國獨有。  森林棧道有500多米長,林間空氣中彌漫著樹木散發(fā)出的清香,一路上,棧道忽上忽下,彎彎曲曲,聽鳥啾蟲鳴,賞斑斕樹葉,令人頓生一種別樣的愉悅與愜意?! °~鈴山更為神奇的是景區(qū)內(nèi)那處全國獨一無二的壺穴瀑布。在銅鈴山峽那條由高而低的峽谷中,一個個宛如巨大石盆般的水潭,排列而下,有的坐落在谷澗,有的鑲嵌于谷壁,有的像酒壇,有的似淺井,有的渾圓光溜,有的穴連穴。潭穴蓄水,水清如碧玉。這瓊漿玉液般的瀑布由高而低,經(jīng)上一個潭穴,流入下一個潭穴,奔騰沖瀉,嘩嘩啦啦,十分有趣。我國著名風景專家、北大教授謝凝高實地考察后把這種瀑布定位為“壺穴奇觀,華夏一絕”。這處壺穴瀑布完全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杰作,由銅鈴峽洪水急流經(jīng)千萬年旋轉(zhuǎn)沖刷而成。為方便旅客觀賞起見,如今在峽谷左側(cè)的巖壁上建成一條由鋼條焊接而成的棧道,如游龍般蜿蜒于懸崖峭壁間,從谷底遠遠望去,十分壯觀。銅鈴山  由文成縣城去銅鈴山,如走盤山沙土老公路,需要3至4小時,而且路況較差,旅客要受車輛顛簸與塵土撲面之苦,然沿路可觀賞國內(nèi)難得一見的巖門大峽谷壯觀旖旎的風光(若走新建柏油公路,則繞大峽谷而過,什么風景也看不到)。此處大峽谷高達1100米,逶迤百余公里,遠眺群山層巒疊嶂,近觀谷底江水奔流,綠竹似海到處一片蔥翠?! √厣 °~鈴山森林公園位于文成縣西部,距縣城49公里,因境內(nèi)有一巨崖形似“銅鈴”,而得名,公園總面積2725公頃,森林覆蓋率95%。公園以林茂、獸珍、谷深、瀑急、潭碧、湖秀、巖奇、穴怪為特色,是集山水觀光、森林探險、休閑度假、健身康復、科研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公園內(nèi)有銅鈴峽、銅鈴寨、小瑤池、原始叢林、勝川桃溪五大景區(qū),150多處景點。銅鈴山  銅鈴峽谷長3公里,寬處百余米,窄處4~5米,呈S形走勢,兩側(cè)群山險峻,奇峰聳翠,連環(huán)石壁,光滑如磨,鬼斧神工,佳景天成。尤其是萬年古河床——銅鈴壺穴,為國內(nèi)罕見奇觀。其間瀑布眾多,姿態(tài)各異,有似蛟龍噴水,有如銀蛇出洞,有象銀河倒掛,形成深壑碧潭;潭似酒埕、茶壺,口小肚大,大小不等,共十二處,故名“十二埕”。游人走在有驚無險的高高棧道上,仰望,陡峭懸?guī)r,天若飄帶,神奇萬千;俯視,瀑疊瀑,潭連潭,奇巖、秀灘目不暇接。我國著名風景專家、北大謝凝高教授到此考察,嘆為觀止,連聲稱贊:“銅鈴壺穴,天下絕景”?! °~鈴巖周圍是百丈懸崖,向北沿一條小路直上巖頂(銅鈴蒂),頂有一平臺,即銅鈴寨,系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吳成七分寨,寨址遺存瓦片及陶瓷器碎片等物。游人上巖頂,仿佛立于天上,視線開闊;山腰有石洞,相傳為吳成七藏放金銀珠寶的地方,故名“藏金洞”。當?shù)赜忻裰{:“吳成七寨,金銀九行,行行九缸,缸缸九萬。”在銅鈴寨可觀6~7處瀑布,白水漈瀑布最為壯觀,古人詩云:“飛巖白水在云間,云來霧去不改顏。行見美人春不漪,水姿羞氣自心歡”。銅鈴山  小瑤池位于湖頭林區(qū)海拔1090米的山頂上。傳說此池為王母娘娘浴池,故名“瑤池”?,幊孛娣e4畝余,涌泉四季不斷,池水終年碧綠,猶如一面明鏡,藍天、綠樹、紅花掩映,游人如入仙境。古人描述:“碧草深湖水西流,奇峰掩映二悠悠。堤長漠漠天連水,岸遠沉沉雨洗鷗。依藻神魚求變化,從來水鳥任浮游。勝川溪水源于此,釣客何須問別洲?!睆默幊赝讲缴仙桨儆嗝?,便到觀日臺。清晨,可觀旭日從群山疊嶂間冉冉升起;傍晚,能見夕陽從密林深處緩緩西沉。春看百花爭艷,夏觀茫茫云霧,秋望晴空明月,冬眺-雪原?,幊叵蛭?00米處是昭烈亭,1936年冬的一天清晨,劉英、粟裕部隊(中國工農(nóng)紅軍挺進師)第二縱隊百余人途經(jīng)勝坑割草坳,遭-一營兵力包圍伏擊,紅軍奮起反擊,給裝備精良數(shù)倍之敵以重創(chuàng)。戰(zhàn)斗中,紅軍戰(zhàn)士十余人壯烈犧牲。為紀念紅軍英烈,1997年有關(guān)部門在此建起昭烈亭?! 」珗@內(nèi)尚有保存完好的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1000公頃。境內(nèi)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類有207科762屬2042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有銀鐘花、連香樹、福建柏、天竺桂、花櫚木、鵝掌楸等30多種;動物類有58科119屬175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短尾猴、黃腹角雉、娃娃魚、貓頭鷹、穿山甲等20多種。在鄭坑源林區(qū)天然硬闊葉林遮天蓋地,大的胸徑約在1~2米之間,并有碗口粗藤本植物纏繞于大樹上,構(gòu)成喬、灌、藤、草自然結(jié)合的天然森林生態(tài)景觀。觀賞植物種類繁多,有觀花類31種、觀果類20種、觀葉類26種、觀樹形類18種。四季景觀明顯,春季鳥語花香,夏季綠海幽深,秋季紅葉送情,冬季銀裝素裹。林中人跡罕至,素為珍禽野獸生息之所,黃腹角雉、貓頭鷹、野猴、野豬、野兔、毛冠鹿、五步蛇等時有出沒;林間山路崎嶇,攀登艱險,適宜勇敢者進行森林探險。同時,林內(nèi)絕無污染,空氣清新,水質(zhì)潔凈,花草芬芳,是理想的森林浴場。銅鈴山  勝川桃溪景區(qū)緊靠飛云湖,境內(nèi)竹林茂盛,溪水源遠流長。進入景區(qū),竹海茫茫,林濤陣陣,清風徐徐,溪水潺潺。春季,雨后竹筍節(jié)節(jié)拔高,茁壯成長;夏季,瀑布氣勢磅礴,有如蛟龍翻滾,咆哮而下,有似白色飄帶,隨風飄拂,泉石相擊,水花飛濺,陽光照射,彩虹繽紛。沿途可游覽擎天柱、木魚巖、金蟾巖、老虎山、水洞山、仙梯倒架、缸遙坦、龍井等自然勝景,欣賞古樸的小橋、流水、田園、農(nóng)家等山村風光?! 〗?jīng)過幾年建設,公園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總投資近1千萬元、總長度達60多公里的對外通道公路及景區(qū)內(nèi)公路、300多米的懸空棧道、游步道等已建成通行。新建的銅鈴山莊、桂花村山莊停車場等已開始對外營業(yè)?! 【包c相關(guān)介紹  銅鈴山森林公園緊臨浙南最大湖泊—飛云湖,分別由銅鈴山峽、小瑤池、銅鈴寨三大景區(qū)組成。境內(nèi)擁有浙南地區(qū)保存境內(nèi)山巒疊翠、峽谷幽深、溪瀑潺潺、修竹茂林、奇花異草,野生動物群多。尤以“壺穴”景觀名聞天下,國內(nèi)罕見,堪稱“絕景”。森林覆蓋率達95%,空氣清新,富含負離子及多種植物殺菌素、萜烯芳植物,十分有益于人身健康,達到建腦又健身的功效。銅鈴山  銅鈴山森林公園是一處旅游觀光、探險獵奇、休閑避暑、“森林浴”的理想勝地,她正展開迷人的胸懷,歡迎各界人士的到來?! 【包c概況  位置:銅鈴山森林公園位于百丈祭風景名勝區(qū)西部。銅鈴山  氣候:溫州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各種動植物生長。年平均降水量1800mm,年平均溫度約18度,無霜期280天,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海兼利,物產(chǎn)豐富。

    月老山

      月老山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境內(nèi),是國內(nèi)唯一一座以“愛情”為主題的森林公園。月老山景區(qū)坐落于文成縣西北部的石垟林場,總占地面積445公頃,距文成縣城僅38公里,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云頂觀日樓海拔1339米,為文成縣最高峰,可觀“五湖四海”奇景??諝獾呢撾x子含量極高,就象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景區(qū)內(nèi)生長有水杉、云松、紅豆杉等幾十種珍稀樹種,有的樹齡達百年以上,蔭翳避日,漫步林間,幾乎曬不到太陽;常年平均氣溫12.8度?! ≡吕仙教幱趤啛釒Ъ撅L氣候區(qū)內(nèi),山嶺連綿,常年平均氣溫12.8攝氏度。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景區(qū)林木茂密,山嶺眾多,大氣質(zhì)量常年保持Ⅰ級,空氣PM2.5日均濃度5微克/立方米,空氣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7萬多個,是國家標準的35倍,堪稱“天然氧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春秋宜人,冬季寒冷,旅游資源以涼、綠著稱,古、野取勝,山、水、林、石并茂,是集避暑、度假、觀光、會議、考察、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旅游勝地?! ≡吕仙接谐善脑即紊>G闊葉林和高大的常綠針葉林,其內(nèi)生長有水杉、云松、紅豆杉等幾十種珍稀樹種,有的樹齡達百年以上,蔭翳避日。廣袤的森林碧森森、綠茫茫、深藏著季相變化、春華秋實、晨昏更迭等森林景觀,使這里林海生輝。森林中野果繁多、百鳥啼鳴、百蟲對唱,增添了森林公園特有的野趣。濃密的森林,參天的大樹,是天然的空調(diào)器,有“空氣維生素”之美稱,十分有益于人體健康,是一個保健療養(yǎng)、度假旅游的理想勝地?! 【皡^(qū)榮譽  國家地質(zhì)森林旅游景區(qū);  全國首個自駕靜態(tài)運動基地;  溫州市十大最美農(nóng)莊之一;  四大基地所在:浙江省工貿(mào)學院旅游專業(yè)實習基地;溫州市百年好合婚紗攝影基地;溫州市勞模療休養(yǎng)基地;文成縣青少年生態(tài)教育基地;  代表景點  月老廟  月老廟前有碧湖,后倚青山,是月老山的代表建筑。雖然沒有宏大的殿堂,但綠樹環(huán)繞,整體環(huán)境清幽,是隱在山水間的一粒明珠。在這凡未婚男女可祈得到理想的終身伴侶,已婚男女瞻拜月老后,可期婚姻和美、白頭偕老。月老廟是戀人們祈愿求福的一個圣地?! 矍楹! ≡吕仙街械摹皭矍楹!保斎?,在山溝溝里不可能真的有海,群山環(huán)抱中,一片湖泊泛著粼粼波光,正如愛情,幽美卻又不平靜才能歷久彌堅。在愛情海上漂著一艘船,船上有兩顆疊在一起的心,這就是心心相印船了。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這艘船并沒有用繩索連在岸上,而是任其在湖面漂泊。“這不是很不吉利么?兩顆漂泊的心?!甭牭揭蓡?,工作人員笑著說:“兩顆心如果能緊緊連在一起,別說是這樣在漂泊了,就算是大風大浪,也是幸福的?!薄 @著愛情海,是長長的走廊,可供游客在不同方位觀景,而這里也將建設為一個婚紗攝影基地,供新人們在愛情海留下美好回憶,見證自己的愛情。此外,這里的心心相印船和月老廟前的巨型紅雙喜可以說是情侶來月老山必不可少的拍攝點,一處象征著兩顆連在一起的心,一處象征著雙喜臨門。  中國大喜  月老山的巨型紅雙喜高7.9米、寬9.9米,內(nèi)部裝有燈光,到了晚上,夜幕使它更加奪目,是婚紗攝影的好地方。紅雙喜的后面是一片池塘,池塘的對面便是月老廟了。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月下老人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傳說,不少還沒戀愛或者已經(jīng)戀愛的年輕人都會對月老尊崇有加,不為別的,因為愛情。  水杉林  天空茫茫,樹林蒼蒼,株株水杉比著肩兒高高地矗立。水杉總是挺直的,堅守著自己不大的園地,筆直向上,蒼綠的針葉緊裹樹干,直插云霄。它的底部空間就是留給人的,枝葉平鋪,供人進出,充分地享受它的綠蔭和濕潤。隆冬時節(jié),它被凍的渾身緊繃,但是,它沒有東張西望,沒有搖尾乞憐,始終筆挺地佇立著,卓越卓絕地聳立著。水杉一如人,挺拔偉岸又秀美修長。告別喧囂的城市,漫步在林間小道,踏著松軟的泥土,聞著草木的芬芳,聽鳥鳴蟲嘶,看棲禽相戲,感受到的是一種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境界?! ≡祈斢^日樓  云頂觀日樓其實是原來石垟林場防火用的瞭望臺,改建成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形狀。鮮紅的樓頂突兀于翠綠的山巔,在觀日樓的南邊,一棵兩人高的桃樹孤零零地在寒風中搖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p>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1949年1月31日凌晨,國民黨珊溪鎮(zhèn)鎮(zhèn)長夏志卿和惡霸魏明岐準備乘船逃往溫州。坦岐村黨總支書記朱志玉立即組織民兵將船截獲,活捉了夏志卿等人,并了解到珊溪便衣隊準備逃往大峃敵情。當日下午,坦岐黨總支立即通知飛云江兩岸各地黨組織,隨即成立解放珊溪總指揮部,發(fā)動一萬多民兵,包圍了國民黨盤據(jù)珊溪的鯉魚山炮臺。2月2日拂曉,民兵抬來土炮“大九節(jié)”,裝上硝藥犁鐵,對準炮臺連放三炮,未能奏效。解放珊溪總指揮部立即派人到泰順峰文向青景麗縣隊和平陽獨立大隊求援。中午,民兵攻打珊溪鎮(zhèn)的消息傳到大峃,國民黨文成縣自衛(wèi)總隊二中隊和便衣隊300多人前來珊溪增援,被民兵伏擊退回大峃。晚上,平陽獨立大隊40多人趕到珊溪,在作了詳細周密的作戰(zhàn)部署后,對鯉魚山國民黨炮臺實施0爆破,仍效果不大,進攻炮臺暫時受阻。同時于當日黃昏,縣委接到求援信后,派鄧福坦、朱大孝率領(lǐng)70多名縣隊戰(zhàn)士從峰文出發(fā),通過急行軍,于零時30分到達珊溪,在泰東北一帶活動的第三縣隊(泰順縣隊)部分戰(zhàn)士也已準時趕到。于3日4時30分發(fā)動全面有力進攻,國民黨珊溪警備分隊眼看碉堡將被攻破,逃路已絕,打開炮臺門舉手投降。繳獲機槍1挺,步槍30多支,駁殼槍1支,手榴彈60多枚,珊溪宣告解放。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位于文成縣珊溪鎮(zhèn)鯉魚山。鯉魚山高約40米,長300多米,寬約50米,遠看狀似鯉魚而得名。炮臺就筑在懸崖絕壁的鯉魚頭上,為二層樓房,呈四方盒子型,高3丈,寬2丈余,房頂建有“凸”形的瞭望哨,可觀察四方。樓上有四向,每向都有投彈口、機槍口各2個,并有密布的步槍射孔。炮臺墻用黃泥土夯實,厚度在1.05米。并在鯉魚尾200米處,設置哨所,哨所和碉堡之間挖一條一人深的壕溝。   解放珊溪鯉魚山戰(zhàn)斗遺址是文成縣文物保護單位?!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劉基故里

    劉基故里為文化旅游景點?! ⒉疁毓世锫糜尉皡^(qū)  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創(chuàng)建  集歷史名人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生態(tài)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休閑目的地。2017年2月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資源評估,拿到創(chuàng)建入場券。該景區(qū)主要由百丈漈、劉基廟、安福寺3片區(qū)組成。  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追贈太師,謚文成,是明朝的開國元勛,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故里位于文成縣天頂湖西邊的南田鎮(zhèn)。   

    劉勁持故居

    劉勁持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懦郑?904—1988),文成縣南田鎮(zhèn)人。中學畢業(yè)后就讀于廈門大學。民國16年(1927)考取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步入軍界。后又先后考取黃埔軍校(六期)、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yè)后,歷任少、中尉通報員,上尉分、區(qū)隊長,中、上校參謀,軍令部少將高參、處長,軍政部少將司長,整編二十六、五十七師少將師長,九十八軍少將軍長等職。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淞滬戰(zhàn)役、南京守城站、武漢會戰(zhàn),盡職盡責。1949年4月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他從猶豫徘徊到逐步認清形勢,于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南部縣元山場率國民黨九十八軍官兵起義。起義后,被任命為改編后的九十八軍軍長,并參加西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此后歷任南京軍事學院教員、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民革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員、省政協(xié)委員、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等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衷心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一國兩制”方針。雖患嚴重白內(nèi)障,仍經(jīng)常持放大鏡,執(zhí)筆給臺灣的老同學、老同事和親友們寫信,鼓勵他們?yōu)樽鎳慕ㄔO與和平統(tǒng)一事業(yè)作貢獻?! 懦止示樱挥谀咸镦?zhèn)南田村外宅,建筑占地面積650平方米,為兩層木結(jié)構(gòu),四周建有兩米左右的圍墻,氣勢洪偉。房屋正中的大堂掛有劉勁持及其父親劉鳳威的照片和簡介,另設有劉勁持中將曾使用過的桌、凳、椅等數(shù)十件物品。故居離著名人文景點劉基廟僅500米,交通便利。  劉勁持 (1904~1988)  劉勁持(1904—1988),出生于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中學畢業(yè)后就讀廈門大學,因父病逝輟學。1927年考取國民革命軍26軍軍官團,后又入黃埔軍校(六期)、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yè)后,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少尉通報員、上校參謀、少將司長、整編26和57師少將師長、98軍少將軍長。抗日戰(zhàn)爭期間,先后參加淞滬戰(zhàn)役、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從猶豫徘徊到逐步…… 詳細++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劉勁持 (1904~1988)  劉勁持(1904—1988),出生于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中學畢業(yè)后就讀廈門大學,因父病逝輟學。1927年考取國民革命軍26軍軍官團,后又入黃埔軍校(六期)、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yè)后,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少尉通報員、上校參謀、少將司長、整編26和57師少將師長、98軍少將軍長??谷諔?zhàn)爭期間,先后參加淞滬戰(zhàn)役、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從猶豫徘徊到逐步…… 詳細++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文成安福寺

    文成安福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哺K挛挥谡憬刂菔形某商焓ド?,東有文成百丈漈,南臨浙南最大淡水湖泊飛云湖,西接國家級森林公園銅鈴山峽、北靠國家級文物古跡劉基故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哺K率冀ㄓ谔茟椬谠腿辏ü?08年,距今1200年歷史),歷來為佛門勝地,道風純正,歷史上曾有二十幾位高僧住持道場,弘揚佛法,以種種法門應病與藥,化人無數(shù)。僅清朝康熙年間就有明真、德信等高僧在此駐錫。原寺內(nèi)懸掛有歷代名人楹聯(lián)、匾額及題詠等許多墨寶。曾有明景泰元年(1450年)吏部左侍郎何文淵親書楹聯(lián)一副;清世祖順治帝親筆御書的“大雄寶殿”;乾隆年間青田知縣鄧公“鷲嶺慈宗”金彩巨匾,現(xiàn)保存完整無損的是清光緒年間的“安福寺”石匾?! ∷略阂郎蕉ǎh(huán)境幽雅,原有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四方殿及僧廂、軒房數(shù)十間。歷史上曾幾度興衰,根據(jù)《文成縣志》、《青田縣志》、安福寺碑記等資料記載,宋慶歷八年,心空和尚與葉氏施主辟址重建;宋咸淳間(1247-1265年)又予重建。元代屢遭兵災,殿宇朽壞,墻垣坍塌。明崇禎九年(1636年),僧人惟秀重修。清康熙二年(1663年),明真和尚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德信和尚繼予以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又予以重修。1957年被改成下放勞動干部宿舍,1963年改為國營苗圃?! “哺K卤緸榉鸾坛葜サ兀鷱酵ㄓ?,水清石明,是禪修養(yǎng)生之寶所。明清時期,高士名流亦喜聚于此,吟詠題賦廣為傳頌?! 》鸾坛葜サ?,禪修養(yǎng)生之寶所。弘揚佛法、化人無數(shù)的東方藥師道場安福寺,讓你感受東方佛國的悲智愿行,感悟安福利生的喜舍慈恩。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935年9月23日,由政治部主任黃富武率領(lǐng)的紅軍挺進師100多人首次進入文成境內(nèi),并于當晚宿營在三源高村石坦頭。挺進師進入文成之后,宣傳革命道理,組織群眾打土豪,把沒收的糧食、財物分給貧苦群眾。24日,劉英率警衛(wèi)隊從景寧進入西坑宿營,第二天上午9時與國民黨保安團駐上垟某營打了個遭遇戰(zhàn),戰(zhàn)斗中劉正發(fā)頭部負傷,當晚在黃坦宿營,次日早上經(jīng)龍川到大峃。同年10月,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轉(zhuǎn)移到閩浙邊,在泰順、平陽、文成等地開展武裝斗爭,著手創(chuàng)建浙南游擊根據(jù)地。11月,紅軍挺進師經(jīng)過一天兩夜急行軍,突破國民黨設立的層層-線,一舉攻克瑞安縣珊溪鎮(zhèn)(今屬文成),并當場開店濟貧,向群眾做革命宣傳。1936年10月,劉英率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guān)紅軍挺進師轉(zhuǎn)移到嶺后、雅莊一帶活動。臨時省委在嶺后雅莊坳田(今稱紅軍田)召開軍-歡大會,參加大會的有附近群眾和挺進師近千人,會上,省委書記劉英作了關(guān)于抗日救國運動的宣傳報告。會后,軍民一起舉行文藝演出。這次聯(lián)歡會聲勢浩大,震動整個浙南地區(qū),產(chǎn)生了深遠的政治影響。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位于文成縣嶺后鄉(xiāng)雅莊村。是一座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兩進樓木結(jié)構(gòu)大合院式建筑,坐西北朝東南??v軸布局由臺門、頭進、上房、套間、廂房組成,重檐歇山頂,四周砌筑高大巖石圍墻,僅西向加開一小墻門,其內(nèi)東廂樓即為當年劉英辦公住所。大合院至今保存完整,舊址建筑面積1800余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該村四面環(huán)山,環(huán)境優(yōu)美?!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趙剛故居

    趙剛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w剛(1887——1930),小名趙廷愛,又名趙友仁,文成縣龍川村頭人。先后就讀于本地私塾和高等小學堂,1915年從浙江鐵路學校畢業(yè)后,回鄉(xiāng)曾任龍川高等小學堂教師。1917年由朋友介紹在天津鐵路局工作。1919年,調(diào)到滬杭甬上海鐵路南站工作,參加上海鐵路產(chǎn)業(yè)工會,積極參與工人運動。1921年后調(diào)入杭州,先后在杭州鐵路局艮山門等站任行李司磅。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不久擔任中共艮山門站黨總支書記。1927年3月22日,杭州鐵路系統(tǒng)成立了滬杭甬鐵路總工會,他被選為后補執(zhí)行委員。6月,中央杭州中心區(qū)委奉命改建為中共杭縣(州)縣委,趙剛?cè)螘洝?927年“浙東-計劃”泄漏后,浙江省委為了加強對杭州工作的領(lǐng)導,決定建立中共杭州市委,由沈資田任市委書記,趙剛?cè)问形瘑T。在-下,趙剛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黨組織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928年3月18日,趙剛根據(jù)省委指示,以探親的名義,從杭州回到龍川,第二天,在趙氏大宗祠“擂祠堂鼓”,召集600多群眾開會。會上,趙剛極力宣傳革命道理,給這個偏遠山鄉(xiāng)帶來很大震動,為后來該地農(nóng)民參加-及加入紅十三軍,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1929年3月,趙剛因策動杭州巡察大隊第七中隊兵變事泄被捕。同年4月,他被判有期徒刑15年。在獄中,他積極策動國民黨保安團兵變劫獄,不幸事泄。同年8月27日凌晨,他英勇就義?! ≮w剛故居,位于文成縣龍川鄉(xiāng)。20世紀90年代已被其家人賣給他人。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紅軍洞舊址

    紅軍洞舊址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936年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采取“北和南剿”政策,對閩浙贛皖四省邊區(qū)發(fā)動全面進攻,妄圖消滅四省紅軍游擊隊,并對浙南革命根據(jù)地實行重點“圍剿”。在大峃、珊溪等地控制交通要道和重要路口,派重兵分別駐扎在下垟、南田、西坑、雅梅一帶,還在南田、王宅、雅梅、敖里等地壘筑碉堡,對瑞青泰地區(qū)游擊根據(jù)地實行全面-。   1937年3月下旬,中國工農(nóng)紅軍挺進師二縱隊政委、中共浙西南特委書記許信焜帶領(lǐng)特委機關(guān)和赤衛(wèi)隊到浙南尋找臨時省委,接受新的指示,至玉壺李林鄉(xiāng)李山村與二縱隊會師,后決定回浙西南地區(qū)活動。是月30日,80多名紅軍指戰(zhàn)員從李山出發(fā)向浙西南挺進,到玉壺金星附近宿營。由于當?shù)剜l(xiāng)保長告密,次日上午,指戰(zhàn)員在十源鄉(xiāng)富莊村遭到國民黨19師某營的阻擊。一大隊政委宣思金接到許信焜的命令,帶部隊沖上深坑嶺頭,占領(lǐng)嶺頭兩側(cè)高地,用機槍掩護二縱主力撤退。撤退過程中,許信昆、宣恩金二人腿部不幸受傷,部隊只得且戰(zhàn)且退,撤到嶺后下莊,許信焜、宣恩金分別轉(zhuǎn)移到雙溪葉山和嶺后雅莊村塔會山洞養(yǎng)傷,數(shù)月后才傷愈歸隊。后來,革命群眾便把該宣山洞美稱為“紅軍洞”。   紅軍洞舊址,位于文成縣嶺后鄉(xiāng)雅莊村,占地面積50平方米。四周樹木茂密,洞口隱蔽,內(nèi)部寬敞,可容納十幾人,躲避其中,外人根本無法察覺?,F(xiàn)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雖有諸多慕名往訪者,卻仍很少有人抵達?!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1949年5月初,根據(jù)中共浙南地委、浙南游擊縱隊司令部的命令,中共青景麗游擊隊編入浙南游擊縱隊奔赴溫州前線,開始參與部署解放溫州工作。5月6日,大南縣縣委書記朱大孝接到浙南地委、浙南游擊縱隊司令部的命令:要充分發(fā)動民兵群眾,拖住文成縣城的國民黨-,以利解放溫州。朱大孝立即與縣委常委吳高談等負責人商量,并向各區(qū)委發(fā)出緊急通知,實行全縣總動員,要求各區(qū)委領(lǐng)導組織民兵包圍國民黨最后一個據(jù)點大峃鎮(zhèn)。同時,成立解放大峃指揮部。指揮部開始設在赤砂,后進駐垟丼,居高臨下,俯視縣城。   當晚,全縣數(shù)萬民兵,從四面八方匯集,團團圍住縣城大峃鎮(zhèn)。5月6日下半夜開始,民兵用土銃、土炮猛轟猛擊大峃鎮(zhèn)。國民黨軍浙保四團一、三兩營不甘心失敗,于次日凌晨,竟用“六○炮”迫擊、轟擊垟丼攻城指揮部,不料,被我參戰(zhàn)的3萬多民兵和干部群眾予以迎頭痛擊,最終撤離。   浙保四團和文成縣自衛(wèi)隊棄城出逃后,各路民兵相繼入城,中心縣委警衛(wèi)隊和泰北區(qū)民兵同時抵達大峃鎮(zhèn),解放大峃指揮部一進城即出安民告示,打掃戰(zhàn)場,接收國民黨縣、區(qū)政府機關(guān)和檔案,至此,文成最后一個國民黨踞點宣告解放。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垟丼,占地面積95平方米。為5間2層樓房,房屋右邊間為磚塊結(jié)構(gòu),左邊間為泥墻結(jié)構(gòu),中間3間為木結(jié)構(gòu)。該房屋居高臨下,俯瞰縣城,離縣城不到4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周定故居

    周定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芏?1897—1927),原名志賢,又名靜之,文成縣西坑鎮(zhèn)敖里鄉(xiāng)人。1914年至1915年,先后在麗水和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就讀, 1919年6月,考入北京法政專門學校。1924年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在敖里南屏小學擔任國文教師,后任校長。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隨后回鄉(xiāng)秘密從事革命工作,宣傳救國救民道理,發(fā)展黨員,介紹自家的長工周福圖和學生鄭嘉義入黨,成立文成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敖里支部,被選為支部書記。1927年8月7日,黨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周定到杭州接受浙江省委布置的新任務,從事農(nóng)運和黨務活動。10月,中共浙江省委制訂了《浙東-計劃》,準備于11月28日以象山港、上虞為中心舉行-,然后擴大到溫州。11月初,省委常委、組織部主任王嘉謨和特派員周定、鄭敬衡攜帶《浙東-計劃》分別到浙東、浙南為-作準備。就在這時,中共浙江省委機關(guān)遭破壞,全省黨組織的名冊和《浙東-計劃》被搜去。國民黨浙江當局按名冊在全省開展大搜捕。11月12日,周定等從寧波到達溫州時即遭逮捕。18日,在溫州紫福山(今稱華蓋山)就義。   周定故居,位于文成縣西坑鎮(zhèn)敖里村,背靠大山,風景秀麗。該故居是一座由18間房子組成的四合院,建于清朝中期,建筑占地面積850平方米。故居呈凹字型,為兩層木結(jié)構(gòu),屋前有石頭砌成的1.2米高的圍墻?!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936年春,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在文成縣坦岐村正式建立,歸屬鼎平(中心)縣委領(lǐng)導,朱大孝任站長,朱大商、朱兒丁、朱德添、黃永谷等黨員為交通員。8月劃歸瑞青泰縣委領(lǐng)導。其主要任務:擴大聯(lián)絡點、尋找宿營地、宣傳黨的方針和政策,開展通訊聯(lián)絡。在全體交通員的艱苦努力下,瑞泰邊聯(lián)絡站發(fā)展迅速,相繼建立了楓門頭、雙尖、雷公尖、下山嶺腳、巖背嶺腳、赤砂、塘山、黃龍、九溪、穹口、東處、稽垟、支坑口、東家寮、下莊、白巖下、江山、石傳井、天湖、牛鼻頭、蒼橫巖等22個聯(lián)絡點。逐步形成大峃、珊溪、峃口、黃坦、西坑等地與福鼎、泰順、景寧、瑞安、平陽等地交通聯(lián)絡網(wǎng),把上級的指示和情況迅速傳達到基層,并將基層的情況及時向上級機關(guān)反映。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位于文成縣珊溪鎮(zhèn)坦岐村朱氏祠堂。始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建筑占地面積450平方米,門口的牌匾上 書“朱氏宗祠”,有一條兩米多寬的小徑通向一座二進五開間回廊單檐歇山式木構(gòu)合院。祠的左側(cè)前方為烈士墓,墓的一側(cè)立著紀念碑、功德碑等四座碑志。在祠堂兩側(cè)的圍墻上陳展著革命照片、圖片20余件,其左廂間為坦岐烈士陳列館,懸掛著坦岐村的13位烈士的照片和生平事跡,并陳列著桌子、椅子等革命文物30余件,供后人參觀和瞻仰。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是文成縣重點文物保護點?!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為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坦岐村是革命老區(qū),有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歷史,早在1934年10月,中共黨員朱大孝受閩東黨組織指派回家鄉(xiāng)珊溪坦岐組建瑞(安)泰(順)邊聯(lián)絡站,發(fā)展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1935年7月成立該站第一個黨小組,1939年10月創(chuàng)建文成縣境內(nèi)第一個黨總支,全村黨員發(fā)展到240人。在浙南三年游擊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坦岐村是瑞青泰縣委和青景麗(中心)縣委的主要活動地區(qū)。坦岐村的革命活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驚恐,多次派兵進行殘酷的摧殘,坦岐的黨組織和人民歷盡磨難,為革命事業(yè)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全村13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文成縣珊溪鎮(zhèn)坦岐村,始建于1953年,此后對該墓地進行過多次修整,并在墓前立碑。該墓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四周砌筑兩米高的圍墻。入口處可見醒目門聯(lián)“英名百世流芳,忠魂萬民尊敬”,內(nèi)有烈士墓一座,墓前有一塊0.5米長,1.5米高的紀念碑石,上 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底座后側(cè)為直徑4米的橢圓狀墓室,埋葬著當年在坦岐戰(zhàn)斗過的朱大梯、朱德章、朱大由等10位烈士,并刻有紀念碑文。2011年3月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并將門楣上的“革命烈士墓”更改為“坦岐革命陵園”。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是文成縣重點文物保護點?! ⌒畔碓矗褐泄矞刂菔形h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陳伯遠故居

    陳伯遠故居為文化旅游景點。  陳伯遠(1886-1967),名鳳韶,乳名圣履,文成縣大峃鎮(zhèn)人,是清末文成縣第一個反清勇士。1908年進東北武備講習堂學習軍事。畢業(yè)后在保定六鎮(zhèn)統(tǒng)制吳祿禎屬下任職,曾參與策劃襲擊京師,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動。因事泄,清廷派大軍驟襲,身受重傷,突圍后得民眾掩護,返回杭州,參加光復會。辛亥武昌起義后,參加革命軍劉鳳威部從鳳山門攻入杭城,光復杭州。中華民國成立后,任陸軍第三師周鳳岐部中校參謀,旋被選送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炮科、陸軍大學正科第四期繼續(xù)深造。畢業(yè)后,歷任營長、團長、西北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等職。1935年任武漢行營交通處少將處長,后任重慶行轅運輸處中將處長、軍政部兵役署征補司司長。1941年晉升為兵役署中將副署長。1943年兵役署擴充為兵役部,任該部參事室中將主任參事??谷諔?zhàn)爭勝利后,不愿參加內(nèi)戰(zhàn),辭去職務,定居杭州。建國后,曾任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上海市委員會委員。   陳伯遠將軍一生淡泊名利、兩袖清風,其立身清正廉明,剛正不阿;國家民族利益至上,毫無私心。生前不營華屋,不置產(chǎn)業(yè),廉潔奉公,生活儉樸。死后在家鄉(xiāng)營葬,僅土墳一丘。   陳伯遠故居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陳宅村,建筑占地面積80平方米,為一間四層木結(jié)構(gòu)樓房?,F(xiàn)有陳伯遠的部分后代居住于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文成縣下屬行政規(guī)劃區(qū)域景點大全


    地區(qū) 景點
    大峃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百丈漈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天頂湖生態(tài)農(nóng)莊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劉兆祥故居
    南田鎮(zhèn)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銅鈴山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劉兆祥故居
    西坑畬族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黃坦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珊溪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巨嶼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玉壺鎮(zhèn) 一門六烈士墓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劉兆祥故居
    峃口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周壤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銅鈴山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二源鎮(zhèn)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周山畬族鄉(xiāng)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桂山鄉(xiāng)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雙桂鄉(xiāng)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平和鄉(xiāng)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公陽鄉(xiāng) 百丈漈飛云湖景區(qū) 銅鈴山 月老山 解放珊溪戰(zhàn)斗遺址 劉基故里 劉勁持故居 文成安福寺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趙剛故居 紅軍洞舊址 解放大峃指揮部舊址 周定故居 中共瑞泰邊聯(lián)絡站舊址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 陳伯遠故居 劉兆祥故居

    文成縣特產(chǎn)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