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chǎn) | 簡介 |
---|---|
水煮牛肉 | 牋牋是川菜中"麻、辣、燙"的代表,源于鹽都自貢,自貢鹽場過去以牛為動力撮鹵水,一匹壯牛數(shù)月即淘汰,鹽工將牛肉用水煮食,加點鹽、辣椒、花椒作佐料。后經(jīng)廚師改進,成為川味濃郁的名菜,麻辣味厚,滑嫩爽口。( 成都) 菜系:川菜 口味:香辣 價格:10-40元 原料: 牛肉(肥瘦)500克,油菜100克,青蒜50克,植物油30克,料酒15克,老抽5克,淀粉(玉米)5克,豆瓣醬10克,辣椒10克,花椒5克,大蔥5克,姜3克,大蒜(白皮)5克。 制作方法: 1.將牛肉洗凈切片,加淀粉、精鹽、料酒、老抽拌勻。 2.油菜、青蒜均擇洗干凈切成段。 3.鍋燒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粒小火翻炒至酥,取出晾涼。 4.花椒碾碎,辣椒切段。 5.蔥切花,姜、蒜切片。 6.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花、姜蒜片、豆瓣醬炒香,添適量水,加入精鹽、味精,青蒜段、油菜段燒開。 7.撈出青蒜、油菜裝入湯碗內(nèi)。 8.將牛肉片放入燒開的湯內(nèi),大火煮至牛肉熟透,倒入湯碗,撒上辣椒段、花椒末。 9.炒鍋注油燒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粒炸出香味,澆入湯碗內(nèi)即可。 下一篇:成都鳳尾酥 |
一品豆腐湯 | 【菜名】 一品豆腐湯 【所屬菜系】 川菜 【特點】 味鮮嫩,色黃白。 【原料】 嫩豆腐(250克)、綠葉菜(少許)、雞肉(60克)、味精(少許)、雞蛋(3只)、精鹽(少許)、水發(fā)竹蓀(40克)、胡椒粉(少許)、雞湯(1碗) 【制作過程】 一、將豆腐攪爛成茸,用細篩濾過;雞肉用刀背捶成雞茸,放少許水使之化開,撈去雞筋,并入豆腐內(nèi);將雞蛋除去蛋白打散。 二、將以上用料拌和,加鹽,味精,胡椒粉,倒入盆內(nèi)鋪平(盆上先抹些油,以免豆腐與雞茸粘住),面上用些有色彩的葷素用料(可自行酌定),做些花草,樹木或其他圖案加以點綴.然后在食用前七分鐘上籠蒸. 下一篇:四川合川桃片 |
青城山茶 | 青城山氣候溫潤,培育茶樹和茶葉制作均有上千年的歷史。貢茶多于清明時節(jié)采摘,經(jīng)十余道工藝而成。成品形如眉,湯色清澈明亮,味道香濃持久。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微量元素。如配以青城高山礦泉水沖泡,更是別有風味。 青城山產(chǎn)茶歷史悠久,茶葉花色品種豐富。據(jù)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幾年發(fā)掘古代名茶生產(chǎn)技藝,按照青城茶的特點,吸取傳統(tǒng)制茶技術(shù)的優(yōu)點,創(chuàng)制而成的。價格在80~300元左右。 青城苦丁茶以青城山生長的冬青科大果冬青等的優(yōu)質(zhì)鮮葉,采用傳統(tǒng)工藝結(jié)合現(xiàn)代加工技術(shù)精心制作而成。內(nèi)含苦丁茶素、葡萄糖醛酸、植物膽固醇、維生素B、氨基酸和多種無機鹽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飲泡時取3克-5克茶葉放入茶杯,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具有湯色清純,回味甘甜、清爽等特色,并且有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去油膩,治頭痛、齒痛、痢疾等功用。 下一篇:青羊天府花生 |
玻璃燒麥 | 傳統(tǒng)小吃。燒麥流行于全國,成都的燒麥具有皮薄餡豐、造形美觀、葷素兼?zhèn)?、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玻璃燒麥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狀,透過皮亦可見其餡,故名 制法:上等面粉加水調(diào)成較硬的水調(diào)面團,扯成10克一個的劑子,壓扁后搟成面皮,多張面皮重疊,置案邊,用面杖敲壓面皮邊緣,使之成為荷葉狀的裙邊;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壓干水份,切成碎粒,豬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末、鹽、味精、料酒、香油調(diào)成餡心;取皮于手上,中間放入餡心,慢慢地將面皮的裙邊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狀,其餡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籠中用大氣蒸之,蒸至三分鐘左右,開籠灑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成都)下一篇:四川火鍋 |
瓦片魚 | 近日,三國時期的美食“瓦片魚”經(jīng)人挖掘整理重現(xiàn)百姓餐桌。據(jù)史料記載,“瓦片魚”乃三國時期名將張飛鎮(zhèn)守閬中時所發(fā)明,在川北閬中地區(qū)已有上千年歷史,但目前幾近失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張飛任巴西太守,駐軍閬中,他發(fā)動軍士“壘石成灶,汗瓦為鼎,茅草為薪,炙烤魚食”、“炮生為熟,焰而食之”,因烹制方式自然獨特,“瓦片魚”吃起來鮮美而不腥臊,香而不油,肉質(zhì)細嫩,猶以冷熱兼可食用,深受軍民喜愛。據(jù)此次挖掘整理這道菜的廚師介紹,“瓦片魚”的烹調(diào)方法很特別,首先是將新鮮的鯽魚加上各種不同的佐料和香料,再將魚放在特制的瓦片上用文火烹調(diào)兩小時,這樣一來,魚肉既無魚腥味,而且?guī)в凶匀坏南阄?,味道特別好吃。 |
小籠粉蒸雞 | 小籠粉蒸雞是一道成都風味小吃,雞肉鮮、香、嫩;味咸、微辣;色澤紅亮、制作簡便。 做法 用料: 嫩公雞一只(重約1500克),米粉500克,料酒50克,豆瓣醬100克,雞油50克,胡椒、味精、姜汁、紅油各適量。 制作過程: ?。?)雞宰殺后去頭、大骨、爪及內(nèi)臟,將雞肉切成塊,然后將以上各種輔料、調(diào)料拌入雞塊內(nèi),備用。 (2)將水燒開,將雞肉裝入小蒸籠內(nèi),用大火蒸20多分鐘,熟后翻出,裝入盤內(nèi),淋上少許紅油即成。 下一篇:一品豆腐湯 |
四川合川桃片 | 合川桃片始創(chuàng)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地方名產(chǎn)之一。特點為粉質(zhì)細潤,綿軟,片薄,撕開似“喬牌”卷裹不爛,色潔白,味香甜,突出濃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馬博展會上,獲巴拿馬金質(zhì)獎。1926年在成都“花會”上,合川兩家桃片廠分獲特級獎和甲級獎。被四川省商業(yè)局評為1979年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色澤;玉白色,有光澤。組織:綿軟俐片,散得開,卷得起,不粘結(jié),不脫桃仁,無糖子、雜質(zhì)。口味:香甜滋潤,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下一篇:新都桂花糕 |
新都桂花糕 | 新都桂花糕創(chuàng)制于明朝末期。它的特點:糕質(zhì)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長期暢銷省內(nèi)外。四川省商業(yè)局評定為1979年度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新都桂花糕為長方形條狀,造型完整,厚薄均勻。色澤黃白分明,無斑點,無雜質(zhì)。滋潤松軟,細膩化渣,不翻粗,無糖子。香甜可口,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 下一篇:青城山茶 |
青羊天府花生 | 天府花生外殼潔白,就象新鮮花生,果仁入口,焦香酥脆,風味別致。在密封條件下,久貯不反油,不膩味。下一篇:紅湯火鍋 |
成都 蟲草鴨 | 蟲草鴨采用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與老雄鴨烹制而成。取老雄鴨洗凈去臟,用筷子削尖,在鴨身上扎約三至五厘米深的孔,將蟲草的蟲體部份塞入孔中,另配黃芪、胡桃仁、五味子等,置于砂鍋中文火慢燉一至兩小時。主治肺腎兩虛,喘咳短氣,氣陰不足,免役能力低下,小兒智力發(fā)育不全。 ( 成都)下一篇:玻璃燒麥 |
成都鳳尾酥 | 成都鳳尾酥是川式名點之一,相傳始于明代,是由宮廷筵席點心演變而來。外表呈淺金黃色,外酥內(nèi)軟,趁熱食用倍覺鮮美。鳳尾酥的芯料隨季節(jié)而變化。根據(jù)不同的芯餡,分為鮮花鳳毛酥、龍蝦鳳尾酥、金鉤鳳尾酥等等。 下一篇:四川剪紙 |
紅湯火鍋 | 紅湯火鍋味型:麻辣味;特點:麻辣,咸鮮,味濃厚。 調(diào)料:味精20克,雞精20克,料酒10克,冰糖5克,豆豉汁15克,辣椒醬50克,香料粉5克,火鍋底料50克,紅湯3000克?! ≈谱鞣椒ǎ夯疱伵鑳?nèi)放冰糖,豆豉汁,辣椒醬,香料粉,花椒油,火鍋底料,味精,雞精,料酒后參紅湯上臺即成。(食者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調(diào)料和各種葷素菜,先燙先吃,以免焦鍋,在燙食過程中要加湯,添調(diào)料,以免味淡。)( 成都)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下一篇:成都 蟲草鴨 |
四川火鍋 | 四川火鍋是川共中的一咱獨特風味,獨樹一幟,享譽海內(nèi)外,火鍋古已有之,近代其制作工藝逐漸發(fā)展,四川火鍋用牛骨湯、固體牛油、豆瓣、辣椒、花椒等多種原料、調(diào)料配制湯汁。煮沸后,即可鬮洗凈的毛肚、魚片、鱔魚片、鴨血等放入鍋中燙食。燙熟的共,入香油碟子,邊蘸邊吃,吃起來有麻、辣、燙、鮮、嫩、脆的特點。早期的火鍋戲燙毛肚為主,后來發(fā)展為燙食各種葷、素菜。最初多在寒冬臘月吃,現(xiàn)在人們一年四季都愛吃。而且火鍋品種繁多,有紅鍋、白鍋、鴛鴦鍋,有排骨火鍋、肥腸火鍋、酸菜火鍋,有火鍋雞、火鍋鴨、火鍋兔等。四川人多愛吃火鍋,并以此為待客佳肴。( 成都)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下一篇:水煮牛肉 |
閬中張飛牛肉 | 張飛牛肉是四川閬中牛肉加工廠的傳統(tǒng)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這種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獲得成都工業(yè)協(xié)會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銀獎。因肉干而不硬,潤而不軟,外黑內(nèi)紅,故稱“張飛牛肉”。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聯(lián),細細咀嚼,其味無窮。1998年獲中商部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銅獎 |
郫縣豆瓣 | 郫縣豆瓣是郫縣最著名的土特產(chǎn),有著三百年年的悠久歷史,它以一套精細、獨特的傳統(tǒng)工藝天然釀造制成,具有瓣子酥脆,醬脂香濃郁,紅褐油潤,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長的的特點,既是烹制川菜必備的調(diào)味佳品,用之成菜,格外提味增色,既是烹制川菜必備的調(diào)味佳品,用之成菜,格外提味增色,又可直接佐餐,使人食欲頓開,口舌生香,在中華飲食界早已贏得“川菜之魂”的美譽。特別是用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 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郫縣) 郫縣豆瓣的產(chǎn)地是四川郫縣。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chǎn)稻、小麥、油菜籽、胡豆(蠶豆)、 1等。這里的胡豆品質(zhì)優(yōu)良,以它作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豆瓣醬,油潤紅亮,瓣 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調(diào)味外,也可單獨佐飯;用熟油拌,其味 其佳。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應少食。 豆瓣醬食療作用: 蠶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 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的功效; 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癥。 制作方法 配方 料配比是:胡豆44斤,鮮辣椒105斤,面粉11斤,食鹽24斤,可出 成品135斤至140斤。 步驟 將胡豆收拾干凈、去殼,在96度至100度的 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后撈出豆瓣 拌進面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nèi)入發(fā)酵室進行發(fā)酵,控溫在40度左右。經(jīng)過六至七天長 出黃霉,初發(fā)酵即告完成。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nèi),同時放進食鹽11.5斤,清 水50斤,混合均勻后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晚上露放,但注意避免雨淋。這樣經(jīng)過 40到50天,豆瓣變?yōu)榧t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jīng)過3 至5個月的貯存發(fā)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 營養(yǎng)價值 豆瓣醬的原料是蠶豆、食鹽、辣椒等原料釀制而成的醬。產(chǎn)于四川、安徽,特別四川豆瓣醬特別有名,而四川郫縣的豆瓣更有名所以郫縣豆瓣統(tǒng)稱美名。味鮮稍辣,主要原料是蠶豆。 豆瓣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可延緩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豆瓣醬有益氣健脾、利濕消腫之功,同時它還含有大腦和神經(jīng)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磷脂,并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此外,豆瓣醬也是抗癌食品之一,是降低前列腺增生癥及腸癌發(fā)病率的食療佳品。 每次30克左右。一次不可多食,以防傷及脾胃。豆瓣醬本身含鹽量很高,所以炒菜放鹽要適量。營養(yǎng)成分列表 下一篇:郫縣永豐食用菌 |
都江堰獼猴桃 | 獼猴桃又名羊桃、藤型,俗稱“茅梨“、“奇異果“、果實富含維C、味甜酸,有香味,被譽為“果中之王“。都江堰市八十年代初由新西蘭引入“海沃特“獼猴桃,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海沃特“商品基地。 |
地區(qū) | 特產(chǎn) |
---|---|
太升路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草市街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西御河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汪家拐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少城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新華西路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草堂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府南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光華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東坡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金沙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黃田壩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蘇坡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
文家街道 | 蜀繡 水煮牛肉 瓦片魚 小籠粉蒸雞 |